高等教育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四阶段”模式探究

2015-03-02 08:01沈莲莲
关键词:高等院校校企合作模式

沈莲莲

(上海理工大学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93)



高等教育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四阶段”模式探究

沈莲莲

(上海理工大学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93)

摘要: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重要任务,以及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尤其是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等方面,阐述了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分析现有校企合作研究的现状和不足,通过上海某高校的案例分析,提出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四阶段”模式,即:制定方案;竞赛参观;人才选拔;联合培养。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述该模式的可行性和功能性,以及对实现高校、企业、学生多赢的实际成效。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四阶段”模式

教育部高教[2005]1号文件提出: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1]。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由此可见,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校企合作都是培养实践人才,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2010—2020年高等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校企合作则是助推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因此更为高效、高质地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重点任务的必由之路。

一、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现实需求

当前,对于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企合作开展卓越工程教育、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等方面。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方式及深度尚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相应的问题[2-10]。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校企合作的目标单一,层面较浅,模式单一,合作主体行为缺失;2)校企合作的动机复杂,双方存在博弈行为,缺乏信任和相应的制度保障;3)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高校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能力不强;4)对本科生的校企合作教育不够深刻;5)校企合作很难达成双赢,经费投入不够,合作流于形式。面对这些困境和问题,研究者们提供了很多解决的策略,但多数偏重说理和论证层面。对于高等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一部分学者提出可以借鉴国外的合作模式[6],一部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大学生创业实践校企合作模式[3]、企业大使模式[6]等等。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也使得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现状异常严峻[11]。《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12]中提到:2011届本科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生物科学与工程(14.9%),其次为美术学(14.7%);高职高专失业率最高的为应用韩语(18.6%),其次为艺术设计(15.5%)。大学本科的就业现状表明,高等教育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急需校企合作的助推力量,尤其表现在艺术设计类等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而市场导向又较为明显的本科生培养上。因此,探索高等教育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对促进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和就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高等教育艺术类专业本科的校企合作实例,在充分借鉴和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可推广的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四阶段”模式。

二、校企合作“四阶段”模式的提出

高等院校具有学科齐全,重视理论知识教育和培养的特点,而音乐、美术、设计等艺术类专业的本科教育,不仅需要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专门的艺术实践技能。这一点与其他专业具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如何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水平艺术设计类人才,是高校艺术类专业亟须探讨的实际问题。上海理工大学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方案对此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个合作的“四阶段”模式。本文将以此为例,分析总结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及其对于高端艺术类人才的培养功能。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下简称:版艺学院)2013年与华德培婚礼用品(上海)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华德培公司自1953年于日本京都成立以来,现已发展为全球著名的综合性婚礼产品设计和服务集团,是目前全球少有的婚礼服务行业上市企业。版艺学院与华德培公司成立了“华德培”创意基金,并运用该基金举办“爱在婚礼,梦在校园”华德培大学生婚礼创意产品设计大赛。通过此次大赛,版艺学院与华德培公司共同组建“华德培设计新星小队”,选拔优秀在校学生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大赛进行期间,有28名学生在学院校友工作负责人、就业办老师的带领下赴华德培婚礼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参观,由此开始了校企合作共建的新篇章。此次校企合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企业与校方成立专项基金,支持合作的开展;第二阶段校企共同举办主题专业大赛并组织学生进企业参观学习;第三阶段通过大赛选拔优秀人才;第四阶段针对选拔人才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根据此校企合作实践案例,总结出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四阶段”模式(图1见下页)。

三、“四阶段”模式的可行性论证

“校企合作” 是以市场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的办学运行机制,是学校和相关企业双向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通过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教学环境和资源,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7]。校企合作模式是否具有可行性关键在于能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从而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和校企合作教育目标的实现。

图1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四阶段”模式

Fig.1“Four-step”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of art major

(一)制定校企合作方案,明晰校企双方职责

第一阶段校企两方根据各自的目标和要求,协商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方案和计划。通过方案的讨论协商,明晰双方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开诚布公地洽谈合作目的,评估合作成效,避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目的的两面性和校企双方在合作中可能存在的博弈行为。在制度的层面,规范了校企合作的开展,使之既能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又能避免高校在校企合作中受制于企业,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和合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专业竞赛展风采,参观学习访实力

该模式的第二个阶段包括举办专业性竞赛和带领学生参观走访企业两个环节。专业性竞赛由学校主导开展,主题和要求由企业设定。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等院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能力不强的问题,避免由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性和系统性的完整,缺乏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培养内容,而造成的对合作企业缺乏吸引力的现象。参观走访企业的环节设定,则有助于校方实地评估校企合作企业的准入资格和企业质量,从源头上选择优秀的合作企业,确保校企合作的质量,减少校企合作的顾虑,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铺平道路。

(三)综合性人才选拔,校企双方共同参与

第三阶段是开展综合性人才的选拔阶段。本科院校不同于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方向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目标和侧重,尤其是艺术类专业;同样的,企业在选择学生的过程中也存在差异性。于此同时,校企合作教育资源的投入上受到客观现实的约束。因此,在综合性人才选择的环节,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根据专业竞赛的结果,校方对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基本技能进行评估和选拔,而企业则根据自身需求,挑选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进行后期培养。这一过程,实行人才培养的双向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使用现有教育资源,培养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生,从侧面缓解校企合作教育资源有限的现实矛盾。

(四)双方联合培养,人才培育长效化

阶段四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际操作阶段。这一阶段强调校企双方的联合培养。被选拔学生在日常学习的同时,进入企业岗位接受企业的培训和教育。学校和企业加强沟通与交流,在课程设置和实际操作上相互配合。共同研发新产品,将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企业对市场的正确把握结合起来,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一方面完成高校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目标,一方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校企合作的人才资源基础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提升校企合作的教育意义。

四、“四阶段”模式的功能性分析

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的成功点表现在校方、企业、学生共同受益,而共赢的关键是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增强学校对企业的吸引力,这是提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从实践的角度,使参与校企合作的双方,包括主体学生都能获得益处,也是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功能性的重要体现。

(一)有助于企业宣传和灵感汲取

设计性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创意,创意是企业效益的源泉,“四阶段”模式在前期实施阶段举办专业性竞赛,这是企业获取最新创意,补充新鲜力量的重要途径。上海理工大学与华德培共同举办的竞赛共收到参赛作品百余份,最终45份作品入围,企业设计师和高校专业教师共同参与了评选过程,对企业设计师的电话调研显示设计师对学生的作品创意非常欣赏,并表示学生的创意给了他们很多灵感。

前期实施阶段举办专业性竞赛的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企业,这有助于企业的品牌宣传和文化传播,是针对未来优秀人才的企业宣讲,实地的参观和展示介绍,对人才的感染力是招聘会现场所不能比拟的。对上海理工大学前去华德培公司参观的28位同学开展访谈调研,绝大多数同学表示,这样的参观让他们受益匪浅,对企业的了解更为明确,能够切身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对今后的就业选择有非常明确的指导作用。第三和第四阶段选拔学生进行校企联合培养,有利于企业培育预备人才,定点招聘,排除盲目性,并降低了招聘成本。华德培公司通过此次合作,顺利招聘到数十位愿意加入公司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和工作。

“四阶段”模式将企业从场地、设备资源提供商转变为校企合作育人的人才选拔主导方、产品开发引领方和目标人才聘用方。改变了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一味出于奉献地位的现状,从根本上提升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活力。

(二)有助于校方开展高质量就业工作

“四阶段”模式签订校企合作方案,从制度上规范了校企合作的进行,避免校方在校企合作的被动地位,有助于高校借助企业的力量,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

“四阶段”模式开展专业竞赛和组织参观企业,有利于校方提早对接企业,将就业工作做在平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学习单位。有助于高校教师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高校教师工作的环境主要在校园,对于市场上人才的需求缺少及时的了解途径,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的同时,加强了高校教师对行业现状的了解和把握,给予学生更为专业的指导和引领。

第四阶段校企合作培养优秀学生,校方和企业进行共同培养,高校和企业在合作育人的过程中,加强对话交流,有助于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方案和策略,优化课程设置。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吸收借鉴企业的培养方法,促进其了解行业现状,拓宽教师视野。

(三)有助于学生能力提升

艺术类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作品设计是体现其专业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举办专业竞赛,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并给予学生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企业设定的专业竞赛要求,使学生提前了解市场对于他们的设计要求和技能标准,促进其在后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培育,避免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除了专业能力的提升,对于行业资讯的了解是艺术类学生发挥创意的前提,前往企业参观,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和行业的现状,实行理性就业,给学生更直观的工作体验。版艺学院师生在企业参观时与公司负责人就企业的生产运作、用人标准及大学生职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这样的互动讨论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切实的就业观,不好高骛远,了解自身不足,明确发展方向。

校企联合培养优秀学生,能够让学生提前进入实践工作状态,在工作中学习和进步,也为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打好基础,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五、结束语

校企合作育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是发挥学校和企业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人才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校企合作观念的不断端正和提升,同样离不开校企合作政策的保障和制度的逐步完善。根据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不断探索和总结符合专业培养需求的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人才培养的紧密性和有效性,也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05-11-21)[2009-03-20].http:∥www.edu.cn/20051121/3161897.shtml.

[2]芮秀文.“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就业机制”的构成及完善[J].江苏高教,2012(5):110-111.

[3]孙秀丽.大学生创业实践中的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11(7):81-83.

[4]朱永跃,顾国庆.基于协同创新的校企合作信任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9(9):96-98.

[5]汪锦,孙玉涛,刘凤朝.面向校企合作的中国“985”高校科技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6):53-61.

[6]张玮,刘世斌,郝晓刚,等.企业大使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的新思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71-75.

[7]沈云慈.市场经济视角下校企合作的间题及其化解[J].中国高等教育,2010(15):42-44.

[8]林金良,李小兵,董清海.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4):25-27.

[9]李正卫,王迪钊,李孝缪.校企合作现状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1):150-154.

[10]袁媛.以校企合作教育推动大学生就业[J].江苏高教,2011(1):110-111.

[11]卢倩.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从3 000名大学生应聘清洁工谈起[D].开封:河南大学,2013.

[12]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2012-06-11)[2014-02-20].http:∥job.jyb.cn/jysx/201206/t20120611_497687.html.

(编辑: 巩红晓)

Exploration of the “Four-Step”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for Art Major in Higher EducationShen Lianlia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and Art Design,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s,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actuality of undergraduate employment,especially the employment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art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ncerning art majors,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cooperations.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article proposes a “four-step” mode which includes plan-making step,competition and visit step,talents selection step and dual cultivation step.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and functions of this model and emphasizes the effect of All-Win situation for university,enterprise and students.

Keywords:art major;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four-step” mode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15.04.019

中图分类号:G 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5X(2015)04-0392-04

作者简介:沈莲莲(1988-),女,助教。研究方向: 学生思政。E-mail:andel@163.com

收稿日期:2014-03-04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校企合作模式
永续债券探析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