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2015-03-02 18:03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生思维语文

杨 会 萍

(开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4)

语文视角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杨 会 萍

(开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4)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但初中生的总体思辨能力不强是不争的现实,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问题意识不够强烈、问题分析不够清晰、观点见解不够新颖、论证不够充分周密、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究其原因主要有:初中生自尊心强、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和“海绵式”的思维方式;教师自身思辨能力不高与教学方法不当;“应试”为主导的考试评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主要有:深入研究蕴含思辨因素的教学内容;恰当运用有利于学生思辨的教学方法;构建有利于学生思辨的语文课堂氛围。

语文教学;思辨能力;问题意识

思辨能力即思考辨析能力。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1]思辨能力是初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初中生独特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培养初中生的思辨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需要,更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发展趋势。

一、初中生思辨能力的现状

虽然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但初中生的总体思辨能力不强是不争的现实。

1.问题意识不够强烈

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的一种清醒、自觉,并伴之以强烈的困惑、疑虑及想要去探究的内心状态。[2]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辨的动力与源泉。初中生在思辨过程中的问题意识不够强烈主要有以下三种现象。

(1) 无疑可问。问题意识的产生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自觉的思维过程。一些初中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不浓厚,在课堂上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课堂外又没有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对学习内容的疑问难以产生。

(2) 问题肤浅。初中生提出的问题通常比较肤浅,所提的问题多集中在完成作业时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习题;对课本、教师的讲解、教学辅导书的质疑较为少见,有时发现了问题,或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或提出的问题偏离中心,或词不达意。

(3) 有疑不问。一些初中生虽然有问题,但或因为害怕提出的问题太过简单遭到同学的嘲笑而不敢提问,或因为害怕提出问题会让同学认为是“出风头”而不提问,或因为担心提出问题会打乱教师正常的教学节奏而不提问,或因为内心紧张、羞怯组织不好语言而错失提问时机。

2.问题分析不够清晰

问题分析能力是指把与问题相关的概念、现象、事情以及他们之间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解、归类、比较、判断、综合的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是思辨的精髓。初中生在思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不够清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分析的层次性不够清晰。一些初中生在分析问题时,时而从因果关系的层面上进行分析,时而从事情发生的时间维度的层面上进行分析,时而又从主次关系的层面上进行分析,这样就不能透过字词表层去挖掘其深层的、潜在的信息。

(2) 分析的条理性不够清晰。一些初中生围绕问题只是能够将与问题相关的内容列出一个清单,但没有指出各个对象间的内在联系或处理时的优先次序、轻重缓急;或将问题简单地分解成一系列的任务或活动,但没有指明每一项活动的意义与操作办法。

3.观点见解不够新颖

观点见解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新颖的观点与独到的见解是思辨的灵魂。初中生在思辨过程中的观点见解不够新颖主要有以下两种现象。

(1) 不能提出新颖、独特的观点见解。常常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比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这篇小说,教材和课下注释里面都强调这是鲁迅先生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一篇战斗檄文,因此,学生在理解和分析的时候往往都从社会原因方面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孔乙己自身的原因。

(2) 刻意反传统,挑战权威。表面上看是逆向思维,但实际上并没有独创性,不能提出新的合理见解。结果是附逆向思维之风雅,而无逆向思维之创新。例如,在讨论愚公“愚不愚”时,一些学生哗众取宠,大骂愚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愚蠢,浪费大好青春不去享乐是傻帽,自己吃苦还拖累他人是无耻,做事不讲方法与效率只凭一时的热情去干是无能。这些思考可谓看上去犀利创新,与众不同,其实是人生观、世界观的错位而致。

4.论证不够充分周密

论证就是对所主张的观点与提出的见解进行的解释、说理、推理、证明过程,包括概念的使用、理由的陈述、结论的导出等。论证是思辨的基本内容。初中生在思辨过程中的论证不够充分严密主要有以下三种现象。

(1) 论据陈旧,缺乏生活气息。初中生在论证时由于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有时缺乏鲜活的生动事例。如一些初中生在举例子时,提及榜样人物,就是雷锋、张海迪;说到好人好事,就是帮助盲人过马路;谈到帮助同学,就是借橡皮。

(2) 论证说理方法运用不当。有的学生在进行比喻论证时,找不准事物与道理之间的共同点。有的学生在运用例证法时,只举例子,而缺乏对事例进行有效的分析,致使文章形成“观点+事例”的格局,甚至有的学生举的例子不能论证观点。

(3) 逻辑推理不够科学。初中生在论证过程中,有时在推理时逻辑不够严密,周延不够全面;有时只是名言警句的凑合,没有对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深入的思考,缺少判断、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和推理的思维过程;有时只能就事论事,不会就事论理,不能说明本质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指明意义。

5.语言表达不够准确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语言表达包括口语和文字表达两个方面。清楚准确的语言表达是思辨的有效载体。初中生在思辨过程中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主要有以下两种现象。

(1) 用词不够准确,表达模糊、僵硬。初中生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由于词汇不够丰富和语法知识缺乏,时而会出现诸如词语搭配不当、用词有歧义、用词重复啰嗦、主语偷换、句子成分残缺、语序不当、介词乱用、不合事实逻辑等问题。

(2) 自说自话,无修辞,缺典雅,少韵味。有的初中生在语言表达时从头到尾自说自话,不注意使用修饰词和修辞手法,也不注意引用古代诗词句或运用名言警句,更不用说长短句的交错运用,使得表达感染力不强,韵味不足。

二、初中生思辨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初中生自尊心强、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和“海绵式”的思维方式

从学生角度分析,导致初中生思辨能力不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初中生心智不成熟,自尊心强的心理特点。学生进入初中后,便同时进入了人生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这个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高度膨胀,自尊心很强,特别希望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认可和欣赏,因而他们怕在课堂上大胆提问、讨论发言有误或不得要领或表述困难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自己“面子上挂不住”。长此以往,问题意识削弱,分析能力下降,思辨能力得不到很好发展。

(2) 初中生知识积累、人生阅历不够丰富的年龄特点。俗话说“见多识广”,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必然是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量背景知识的掌握为基础的。当前的初中生独生子女占多数,他们从小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喜欢物质的攀比,追求感官的刺激,享受安逸的生活,常常有怕苦、怕累、怕麻烦、不思进取的心态,有的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不愿意深入学习和思考,浅尝辄止。

(3) 一些初中生“海绵式”的思维方式。在网络信息时代,除了课堂上教师传递的信息外,大量的网络信息、图书信息铺天盖地,初中生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信息。但是,这种情形之下初中生往往陷入一种被动的思维方式,即海绵式思维方式:一股脑地吸收信息和知识,对种种社会思潮和观念兼收并蓄,遇到问题时,只想到网上查找答案。这种思维方式尽管可以为以后思考更为复杂的问题奠定基础,但导致初中生放弃了思考、分析与推断,急功近利地只想通过网络查找,直接获得答案,这种海绵式的思维方式慢慢地使他们的思维呈现出浅表性、机械性、浮躁性的特征。

2.教师自身思辨能力不高与教学方法不当

从教师角度分析,导致初中生思辨能力不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1) 教师自身的思辨能力不高,不能有效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当前初中教师群体是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人,他们大多数满足于自身已有的学习知识与技能,受喧嚣浮躁的不良社会风气和市场经济影响,功利性强,不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授课往往照搬教参、现成的教案,人云亦云,缺乏问题意识和独到的见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是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的事业,教师如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呢?

(2) 不当的教学方法不能为学生思辨能力锻炼提供充足机会。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虽然不是传统教学的“满堂灌”,但演绎成了“满堂问”,设计的问题有时笼统模糊,有时简单肤浅,有时角度单一,有时语言呆板,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层次思考。

3.“应试”为主导的考试评价

虽然多年来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近年来课程改革搞得风生水起,但承载着选拔功能的中招考试,依然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无法回避、无法绕开的指挥棒。语文是一门主观体验感非常强的学科,无论是文本解读还是作文创作,都充满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空间,都很难用“对”与“错”这种非此即彼的简单形式来判断。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新颖的观点与独特的见解,很难在试卷中体现出来。为了指导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进而顺利地被选拔进入高一级学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将学生“循循善诱”到出题者的“解题思路”与“标准答案”上来,有时甚至直接将“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一来,学生的应试能力增强了,但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答案、获得体验的机会减少了,积极主动探究的意识淡薄了,思辨能力变弱了。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变革当前的考试评价制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即便是在考试制度不变的条件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方面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1.深入研究蕴含思辨因素的教学内容

(1) 研究语文教材中的思辨资源。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精选名家的美文佳作,其语言运用、人物形象、结构立意、思想艺术均有独到之处,精妙之笔,蕴含着丰富的思辨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分析语文教材中思辨资源的类型,依据篇目特点和学生心理认知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式。如《天时不如地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属《(孟子)二章》,但前者将演绎型思维运用到了极致,后者将归纳型思维运用到了极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握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体验思辨的妙处。

(2) 课外教学资源中的思辨资源。不仅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思辨资源,而且在教材之外也同样拥有一片广阔的天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而且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生活中拥有比教材中更多的思辨资源。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组织学生走出教室,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如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等,指导学生多阅读经典名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联系语文课上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在阅读中仔细思考、积极体验,并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学生的思辨能力就会得到锻炼与提高。

(3) 整合语文课程内外的思辨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深入研究语文教材中的思辨因素和课外资源中的思辨因素之后,应该对二者进行有机整合。在整合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课内外的思辨资源不是彼此孤立的两张皮,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应该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仔细分析之后,在教学中做出合适的选择。另一方面,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要懂得选择什么样的思辨资源才具有教育意义并能被学生认可和接受,而不是简单地把课内外资源进行相加,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理解内容,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而锻炼思辨能力,感悟语文的独特魅力。

2.恰当运用有利于学生思辨的教学方法

(1) 提出思辨问题,让学生锻炼思辨能力。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便于学生从多个维度展开广泛且深入思考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主动探寻问题答案的过程中锻炼思辨能力。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思辨问题依据思辨程度高低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回忆性问题(学生只需通过回忆进行描述)、理解性问题(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比较)、评价性问题(学生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价值判断)、创新性问题(学生需要通过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质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进行解决)。初中语文教师思辨问题的设置应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考虑到“五度”[3],即难度(应能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跨度(应有主次、轻重之分,考虑到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坡度(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密度(问题之间应疏密有间,停顿时间能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广度(既能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又能兼顾到优等生与学困生)。

(2) 开展课堂论辩,让学生体验思辨的魅力。在语文教学中,论辩(讨论与辩论)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理清思路,开阔思维,锻炼语言表达和分析综合能力,掌握更多的说理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初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论辩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让学生在思维火花碰撞中体验思辨的魅力。初中语文课堂论辩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课前时事点评。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让一名学生提出一两个时事热点新闻事件,让其他同学当场点评并提炼观点,有不同观点、不同意见可以进行辩论。二是组织课堂小型论辩会。我们知道,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进行讨论,也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找到论辩的契机,语文教师要寻找到适于学生进行论辩的题目与时机,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论辩并进行必要的指导。三是举办班级大型辩论赛。根据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有价值的辩题提前交给学生,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查阅相关资料,深入思考,得出认识,形成文字。

(3) 倡导个性化阅读,让学生领悟思辨之美。古人云“开卷有益”,阅读是一切思想和灵感的来源,是一个获得对世界、他人、自我多方位的认识,获取渊博知识,体验思想碰撞和灵魂启迪的过程。倡导个性化阅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既强调学生要领悟文本的公共价值取向,又强调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个性化阅读可以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分析,体验文本的思辨之美。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个性化的阅读氛围,多为学生提供阅读素材、阅读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如强调学生“怀着好奇读进去,带着新发现读出来”;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关注不同作者对同一问题不同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有目的地教给学生做批注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根据某些词、某些语段将自己的感悟写出来。

3.构建有利于学生思辨的语文课堂氛围

(1)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思辨。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因为害怕被老师批评或被同学嘲笑而不敢说出自己的疑问或答案,不管学生的学习成绩好还是不好,学生都会缺少安全感。[4]为了打消学生的顾虑,为学生营造一个敢于思辨的安全氛围,就需要教师创造平等的对话空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科学的学生观,用整体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潜意识里的权威心理,改变以书本和标准答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正确看待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让课堂充满变动与生成,而不能为了追求预设的“完美”结论而强行阻断学生的思路。其次,教师要尊重、热爱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放下架子,以“平等者”的首席身份与学生一起思考、分析、营造思辨的课堂氛围;以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身份出现,以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辨动机,以恰当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人云亦云,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多元解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辨;以保护学生自信心为原则,以宽容的心态包容学生的“冒犯”“无知”“偏激”“浅薄”与“荒谬”,在回应时,或予以引导润色,或完善纠偏,或一起探究正误,但绝不立刻否定,绝不挖苦讽刺。

(2) 强化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善于思辨。与“海绵式”的思维方式相对的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审视、分析、判断自我和他人的认知、思考过程,具有主动性、独立性、求真性、分析性、反思性、坚持性等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批判性思维,能够有效弥补海绵式思维的缺憾,能够促使学生掌握思辨的方法。教师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一是让学生明白应质疑哪些内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课文标题、重点词句、内容对比、表面看似矛盾之处、文本的留白之处经常是进行质疑批判的内容,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文本的语言、文本的结构、文本的表现技巧、文本的主题经常是进行质疑批判的内容。二是教会学生批判的途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通过对事物或现象的特点、功能的比较进行批判,可通过对现成的结论、权威的观点的分析进行批判,可借助其他学科或领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某些内容进行批判,可通过对某些内容进行归类比较进行批判。三是教会学生语言表达的技巧。如口语表达前快速列提纲、说话前打草稿的技巧,书面表达中词语、修辞的运用技巧、结构的安排技巧等。四是针对学生表达能力不同,帮助疏导心理压力。让不敢发言的学生“不要在说话时总担心自己会不会说得太快、表情是不是很自然、语态语调是不是很合适等。”[5]

(3) 引导学生养成思辨的习惯,使学生乐于思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养成思辨习惯,对思辨产生浓厚兴趣,这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辨习惯和思辨兴趣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如果教师能够向学生展示自己对事物的独特新颖见解,并能用充足的理由和清晰的条理来支撑思辨过程,那么,就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迁移转换到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去。其次,将质疑问难列为一项常规性的语文作业,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慢慢养成思辨的好习惯。再次,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可以选取一些教材中或课外的名人励志故事讲给学生听或者是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然后全班分享阅读感受或体会等。只有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被调动,学生才会去喜欢思辨。最后,要对学生的思辨活动实施个性化评价。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设置弹性化的评价标准,不管是能力高的还是能力低的,都能及时发现他们思辨的闪光点,并提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在评价的方式上可以尝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可以是教师的口头表扬,也可以是教师的无声语言,比如兴奋的表情、灿烂的笑容、期待的眼神;在评价的主体上,除了教师进行评价,也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的方式。总之,通过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既不让初中生骄傲自满,也不让他们灰心丧气、失去信心;既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又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的欲望。

[1]樊金凤.思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中国教师,2014(11):76-77.

[2]王桂玲.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建构合理认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33-36.

[3]储名方.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探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2(6):157-161.

[4]黄泽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8(8):100-102.

[5]谢秀亮.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7(12):122-123.

[责任编辑:黄晓娜]

10.16165/j.cnki.22-1096/g4.2015.10.012

2015-02-07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FHB110144)。

杨会萍(1981-),女,河南禹州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

G623.24

A

1002-1477(2015)10-0040-05

猜你喜欢
初中生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