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介
(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教改论坛
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内生性发展的路径
李 介
(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地处偏远地区,面临生源减少和资源匮乏等多种劣势。但是,农村小规模学校仍然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包括能够满足学生就近入学的需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凝聚社区力量和传承乡土文化等多重功能。办好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应在学校办学定位、个性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教育资源多样化、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等方面彰显优势和特色,进而实现农村小规模学校从“小而差”向“小而优”的变革和转型。
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内生性发展
西北连片特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学校布局分散。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逐步下降、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追求规模效益的办学价值观引导下,西北连片特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大力实施“撤点并校”,大量农村小规模学校被撤并,“撤点并校”导致了一系列负面问题的出现。为遏制盲目“撤点并校”行为,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初步构建起了有利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保障制度。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有望步入正规化道路。笔者从内生性的视角探讨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问题,以此来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树立“扬长”思维和实施特色化发展。
在对待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的撤并问题上,除了追求办学的规模效益、经济成本外,更要关注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教育学、社会学以及文化学方面的多重价值。
1.从教育学角度看,小规模学校能够更好地实施个性化教育
“小”总是与“灵活”、“个性化”相联系。学校规模小,班级规模自然也会小,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小规模学校具有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小规模学校能增加教师关注学生个体的可能性。在班额过大的班级,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往往很难关注到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个体,在班额较小的班级,教师能够全方位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二是小规模学校能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在小规模学校中,学生有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更多的师生交流的机会、更多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三是小规模学校能降低课堂管理的难度。由于班级人数较少,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活动,这样会使课堂问题行为减少,从而提高课堂管理效率。四是小规模学校有利于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小规模学校班级规模小,师生比较高,这些都是开展启发式、因材施教的有利条件。对待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要从“扬长”的角度看待,发掘小规模学校的诸多教育优势,完成从薄弱学校向特色学校的转变。
2.从社会学角度看,小规模学校具有社区组织的聚集功能
在农村,通常一个自然村庄就是一个社区。农村社区是完全或基本上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社区,而农业和农民的存在也完全或基本上依赖于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农村社区根植于农村文化之中。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农村社区中扮演着多重角色,除了基本的教育功能外,它们也是农村社区的社会和文化中心,是当地居民举行社区文化活动、体育竞技及政治集会的场所。农村小规模学校是形成社区自治、社区团结、社区生命力、社区传统和认同的重要媒介。农村小规模学校是维系社区凝聚力的“纽带”,社区居民通过学校获得社会身份,并借以产生归属感与责任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如果强制实施“撤点并校”政策,就会使一些有归农意愿的人群因考虑到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而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如果农村的留守老人陆续去世,则农村社会构造的虚弱化、小型化现象将会加剧,最终导致农村地区的空心化。撤并一所农村学校,就会加剧农村社区文化的瓦解和社区人口的外流。
3.从文化学角度看,小规模学校具有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功能
乡土文化是生活在乡村环境中的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文化,既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精神文化,也包括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制度文化,还包括物态成果、民间工艺等物质文化。学校总是存在于特定的“文化圈”中。“撤点并校”政策,使农村的孩子们从小学就开始寄宿,这样就会改变与切断了乡土文化的传承通道,加快了农村教育“去乡土化”、“去民族化”的进程,甚至导致乡村文明的衰落。而办在家门口的小规模学校,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校可以通过乡土课程的构建与参与式的体验教学,亲近乡村和社区,将优秀乡土文化引进校园,从而链接乡土文化的传承通道。在开发与利用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学校就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乡土知识的传承与创新责任。
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的普遍特征是: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发达,生活条件艰苦;生源减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但是,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仍然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就近入学的需要,而且具有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凝聚社区力量和传承乡土文化等多重功能。所以,办好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从教育实践角度来看,薄弱学校主要有两种发展路径。一种是“外源性”发展路径,主要关注教育的外部因素,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配备优秀教师等外推的方式改革学校。另一种是“内生性”发展路径,主要关注教育的内部因素,通过办学方向的确立、学校潜能的挖掘、学校特色的形成等方式提升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学校走出发展困境。
1.超越“离农”与“为农”的二元对立,明确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方向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市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1]时至今日,我国农村教育的根本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农村教育既不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生活需要,也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实际上成为落后和弱化的城市教育,农村教育过分追求升学率,学生形成强烈的“离农”心理和价值取向。于是就出现“越办教育、农村越穷”的恶性循环。“无论农村目前有多落后、多贫困、多守旧,也不能以追赶先进为幌子牺牲大多数农民的利益。农村绝不应该是城市的复本,农村需要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取向。”[2]农村教育也需要有自身的价值取向,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需要重新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再定位。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在办学方向上需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农村教育要服务于农村,不应该照搬城市的办学模式,不应该是城市教育的翻版,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二是农村教育应该立足生活、为了生活,实现“立足生活而教、通过生活而教、为了生活向上而教”,真正做到农村教育生活化;三是农村教育要培养热爱农村的人,只有热爱农村,才能服务农村、回报农村。
2.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核心,构建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要发展,就要构建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校本课程至关重要,因为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关注课程的共性,很难顾及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核心,构建个性化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避免与城市教育的同质化竞争。构建个性化的课程体系,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依托乡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乡土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性、人文性和亲缘性,可以成为校本课程选择的对象,学生可以利用乡土社会的价值、信念、历史、风俗等知识,认识自己家乡乡土文化的特点及成就,滋养积极的乡土情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本土情怀以及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要立足西北农村实际,依托乡土文化资源,以学生为本,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二,依托乡土文化资源,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整合。校本课程开发还要立足农村、依托乡土文化资源,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进行整合、改编、拓展、扩充等,使乡土文化资源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第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小规模学校要树立“没有围墙的学校”这一核心理念,课程实施要体现开放性,学生要走出学校、走向农村,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陶冶情感。
3.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第一,认同乡土文化,融入乡土社会。目前,农村教师处境尴尬:城市人认为,农村教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村人认为农村教师是“村落生活中的‘异乡人’”、“乡土社会的‘陌生人’”和“村落事务的‘边缘人’”。[3]乡村是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学生的生存之根、文化之根。一旦根基动摇,意味着维系农村教师工作的深层意义源就会丧失。所以,农村教师应认同乡土文化,融入乡土社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农村社会不可或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农村教育服务,走与城市教师专业发展不同的道路。第二,打破“小而差”的思维堡垒,树立“小而优”的思想。长期以来,农村小规模学校受到人们的歧视。基层领导不重视,校长、教师乃至学生家长对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失去信心,甚至认为“规模小质量一定差”。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要发展,内部因素非常重要,所以,校长与教师应树立自信心,进而实现农村小规模学校由“小而差”向“小而精”、“小而优”转型。第三,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首先,教师是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者。面对着当今知识飞速增长、科技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思维力、实践力和创新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努力发展和利用这种差异,依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其次,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指导者。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个体。第四,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小规模学校由于学生少、班级小,教学方式方法具有特殊性。所以,教师应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包括复式教学在内的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实现细致的个别化指导,组织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教育资源
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受学校人事编制的限制,教师数量较少,不能开齐开足课程,学生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三种形式弥补教育资源:第一,创新办学模式,建立学校联合体。学校联合体是地理位置较近的几所小规模学校进行的自愿合作,其目的是共享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资源。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要基于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组建学校联合体,共享教育资源,提高办学实力。第二,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多样化。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国家建立的远程教育平台为课程资源的多样化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教学活动提供便利,实现课程资源的多样化。第三,探索小科目教师走教制。对于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而言,音、体、美等小科目专业性比较强,专业教师匮乏。为此,可以鼓励有专业特长的教师轮流到各个学校任课,每个学校的小科目课程可以集中安排,进而提高专业教师的利用率。
总之,西北连片特困区小规模学校应在学校办学定位、个性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教育资源多样化、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等方面彰显优势和特色,实现农村小规模学校从“小而差”向“小而优”的变革和转型。以小规模学校的特色建设,稳定农村生源,增强农村教育吸引力,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力资源。
[1]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58.
[2] 王剑,冯建军.对我国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05(8):22-24.
[3] 张济州.农村教师的文化困境及公共性重建[J].教育科学,2013(1):51-54.
[责任编辑:江桂珍]
10.16165/j.cnki.22-1096/g4.2015.10.002
2015-05-2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4YJA880088);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GS[2015]GHBZ032)。 [作者简介] 李介(1966-),男,甘肃庄浪人,教授,副院长。
G40-058
A
1002-1477(2015)10-0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