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火容
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陈火容
【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产科出生的新生儿459例,其中发生院内感染者62例,对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59例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62例,感染率为13.51%,其中最多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感染,其构成比为70.96%;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新生儿出现感染与性别没有显著相关性( P>0.05),而与胎龄、出生体重、使用呼吸机、母乳喂养、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使用抗菌药物、住院天数、新生儿肺炎以及缺血缺氧性脑病有关( P<0.05) ;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2.5 kg、进行侵入性操作以及住院天数≥7 d是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医护人员及产妇要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营养支持,尽可能缩短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的机会,从而有效减少新生儿合并院内感染的几率。
【关键词】新生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
作者单位: 438200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儿科
新生儿病房发生的院内感染越来越引起医院管理者以及医学专家的高度重视,同时也逐渐成为临床医学工作者面临的又一难题。新生儿机体抵抗力差,器官功能不全,更容易出现院内感染,且治疗相对困难,病死率较高[1]。本研究对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特点进行探讨,旨在了解影响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预防方法。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连续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459例。选取其中62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26 例;胎龄29~41周,平均( 37.9±1.3)周。判断出现院内感染的标准参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2相关影响因素筛选从年龄、胎龄、出生体重、是否使用呼吸机、是否母乳喂养、是否进行侵入性操作、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是否使用抗菌药物、住院天数、是否合并新生儿肺炎以及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相关因素中进行筛选,以确定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相关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感染部位构成比62例新生儿院内感染患者,最多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肺部感染( 70.96%)、皮肤感染( 11.29%)、脐部感染( 6.45%)。见表1。
表1 院内感染部位构成比
2.2病原菌分布62例新生儿院内感染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34例,占54.84%;革兰阳性菌21例,占33.87%;真菌7例,占11.29%。
2.3药敏率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热带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7%、2.2%和2.1%。见表2、3。
表2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表3 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2.4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出现感染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 P >0.05),而与胎龄、出生体重、使用呼吸机、母乳喂养、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新生儿肺炎以及缺血缺氧性脑病有关( P<0.05)。见表4。
2.5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出生体重<2.5 kg、进行侵入性操作以及住院时间≥7 d( P<0.05)。见表5。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对外界的变化适应能力较弱,加之住院期间接受相关医疗活动及护理,更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相关研究表明,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接受的医疗活动对新生儿院内感染有很大影响[2,3]。本研究对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459例进行研究,其中出现院内感染62例,感染率为13.51%,其中最多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感染,其构成比为70.96%,这是由于对新生儿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有关。呼吸机使用时间越长,会大大增加院内感染发生的机会[4]。对细菌进行相关抗菌药物耐药率统计发现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这提示医护人员在使用抗生素时要更加合理和规范,更多的选用耐药率低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表4 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Pearson单因素分析结果 例
表5 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统计,对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特点进行探讨,最终确定患者出现感染与性别没有显著相关性,而与胎龄、出生体重、使用呼吸机、母乳喂养、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新生儿肺炎以及缺血缺氧性脑病有关;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出生体重<2.5 kg,呼吸机辅助通气、进行侵入性操作以及住院时间≥7 d。新生儿体重过低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这是由于早产儿以及低体重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自身免
疫功能低下,加上呼吸机辅助通气更容易出现新生儿院内感染。住院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患儿用药时间长,同时病房环境相对更加容易污染,更容易增加新生儿感染的几率。本研究显示,接受过侵入性操作的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的机率明显高于未接受的,这是因为侵入性操作可能损伤新生儿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造成创伤,使细菌更容易从损伤处侵入[7]。为此,临床上在给新生儿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保证严格消毒,尽可能减少进行侵入性操作的几率。
本研究还提供了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方法。严格加强母婴同室管理制度,病房每天开窗换气,定期定时消毒;医护人员在接触新生儿之前都应该严格进行手消毒;新生儿每日晨时沐浴后要严格护理脐部,保持脐部清洁干燥,不受污染;母乳喂养之前要注重乳房卫生[8]。此外,还应尽可能减少新生儿住院时间,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的次数。
综上所述,新生儿伴发感染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危险因素对病情演变的作用不同,同一个体又同时受到多个危险因素的影响。单因素的评估无法预测疾病的进展,综合因素评估对个体感染的进展才有重要意义。因此,医护人员及产妇要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营养支持,尽可能缩短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的机会,从而有效减少新生儿合并院内感染的几率。
参考文献
1胡冠琼,冯小芳,钱燕,等.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 1092-1093.
2沈美云,顾萍,袁咏梅.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 580-582.
3左萍,罗云秋,戴明芳.基层医院新生儿感染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 524-525.
4邢小芳.新生儿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12,18: 114-115.
5苗亮,闫素珍.新生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实用医药杂志,2012,29: 447-448.
6陈琼.影响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护理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外医学研究,2011,9: 89-90.
7曾冬枚.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国医药指南,2011,9: 489-490.
8芦志红,王燕,王凤.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和防治的体会.中外妇儿健康,2011,19: 509-510.
·论著·
收稿日期:( 2014-04-10)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04.038
【中图分类号】R 72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 2015) 04-05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