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一体化:职业能力培养的科研育人之路

2015-03-01 09:09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技能产学研学习者

张 弛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邢台 054035)

产学研一体化:职业能力培养的科研育人之路

张 弛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邢台 054035)

高等职业教育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培养应走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育人路径,职业能力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职业能力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路径将“产”、“学”、“研”一体化思维贯穿于主体性教育活动,构建教育、企业和学习者范畴的目标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产学研一体化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其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和个体生存发展能力息息相关,这是职业能力建构的教育性过程,是在多方契合的教育条件之下,教育理念与教育培养计划的联合功效。而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结构具有复杂性,这也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使得原有单一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条件难以胜任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培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培养应走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育人路径,将多元主体纳入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之中。

一、产学研一体化路径的内涵

科研育人,旨在提升学习者的技能型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同时提高其综合的能力与素质[1]。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类型之一,其高等性的价值体现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科研育人功能。产学研一体化路径遵循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本质属性与特点[2],开拓产学研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科研育人途径,并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和高职办学的本质特征[3],成为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强化基础性职业能力;激发学习者的对于技术技能的求知欲和创造力[4],培育其积极开拓的创新精神,利于塑造职业生长能力;树立良好的技能型科研愿景和职业发展理想,促进职业生成能力的形成。

高职教育学习者职业能力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路径,是一种多元主体合作化、办学开放化的能力培养途径,是对职业教育与社会、企业的传统沟通与合作方式的改良和创新。“产”、“学”、“研”表征现代化建设的三条主干线,即“产”表征经济,“学”表征教育,“研”表征着科技;产学研一体化是“产”、“学”、“研”三类办学主体和主体性活动的统一,即产业企业及其生产活动、高职院校及其教学活动、研究型成果及其科研性活动。

二、产学研一体化路径的必要性

校企的科研合作能够整合区域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资源,推动产业与企业的科研生产力转化效率,同时开辟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以及办学经费筹措等方面的新路径[5]。产学研一体化成为校企合作双方生存发展的必然路径和战略选择。

产学研一体化对于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职业能力培养与行业企业的参与、合作密不可分。产学研一体化的提出正是契合社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为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6]。高职院校通过灵活、多样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形式,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诉求出发,改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原有模式,根据企业方的人才需求,使职业能力培养过程贴近企业生产一线,培育出胜任企业岗位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只有充分适应社会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才能够实现职业能力培养功能,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并得到教育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7]。

三、产学研一体化路径的目标体系

职业能力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路径的重任是系统性建构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完备体系(包括知识、技能与素质),这是职业能力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路径的总体目标设定。此目标的实现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围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的交互式开展,在立体的职业环境中培养学习者的工作岗位责任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职业能力,应设定高等职业教育、企业和学习者等三范畴的目标体系。

1.高等职业教育范畴的功能目标

其一,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指对于现代科技进步的快速性特征具有跟进性和适应性。跟进性是指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应及时应对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适切于行业企业需求的丰富化和外延扩大化;适应性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为指引,不断调整并创新其教育思想、内容和实施机制。与时俱进的时代跟进性和适应性是职业能力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路径为高等职业教育沟通产业以及企业的实践性平台创造可行性基础,以实现企业所需人力资本的有效教育供给,有利于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职能的实现,进而在此过程中完成职业教育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8]。其二,完善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职业能力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路径的实施关键莫过于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其中专业建设目标的清晰化设定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的专业现代化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的战略选择。教育视域中的专业是与企业中的生产岗位紧密相联,专业建设必然要充分发掘企业的科技进步力量以及设备仪器等软硬件教学资源的优势,以校企合作方式建构双向互通机制,实现职业教育专业和企业岗位群的同步现代化发展。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更涵盖了师资队伍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升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中科研成果的企业转化效率。其三,创新课程体系结构的目标。课程是教育完成育人目标的手段[9],是教育体系中的核心[10]。教育应超越专业以及课程的主体性价值和个性解放[11],通过产学研一体化路径,职业教育完善并创新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丰富与时俱进的课程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建设对接岗位生产实际,为学习者提供丰裕的实践机会,提升其职业能力,为高职院校赢得良好社会声誉和吸引力。其四,提升师资科研水平的目标。产学研一体化路径旨在破除高职院校与产业企业的固化分割线,努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教师深入接触企业生产实践、了解掌握岗位实践技能、习得职业素养,进而按照行业规范化要求和发展趋势,在内容、方法等具体操作层面改革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利于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专业教师通过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过程,改进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配备,对于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应用于科研的转化具有积极意义。此外,企业中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进驻高职职业院校作为师资力量的有力补充,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其五,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目标。企业生产设备资源与高职教学资源还未达到相互充分利用的程度。首先,科技的发展促进企业生产设备的复杂度日益提升,这是职业院校教学设备的先进化程度与更新频率所远远不及的,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将企业生产设备纳入教学资源,这是缓解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其次,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设备具备相应的实际生产能力,完全能够在学生实习实训的时间条件下进行正式的生产作业,所以可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平台,高职院校的实习设备承担一定份额的实际产品生产任务,提高设备利用率。除了设备资源等显性教育资源的利用问题以外,以人员为载体的知识、技能等隐性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问题同样需要加以关注。

2.企业范畴的功能目标

其一,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标。职业能力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路径促进企业发展的目标构建,源于企业对于学生身份的员工及其人力资本的吸纳,建立企业优势员工队伍;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也成为企业的发展优势[12],这对企业降低人力资本投资和相关投资风险极具意义。其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的目标。职业能力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路径可以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并为新入职员工提供相关技能培训。由于高等职业院校实习学生的接收是按照企业方的员工需求周期而确定,并且学生身份的准员工与正式员工相比,其主观动机较强,对于生产效益和人力资源管理都具有正作用。此外,学生身份的准员工与新入职的员工相比,在客观技能水平上具有一定优势,而且实习学生毕业后留任于定岗实习企业的几率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招聘成本和企业培训成本。其三,提升并管理企业形象的目标。职业能力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路径有利于企业形象和知名度的提升,这也成为企业积极参与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促进力量。

3.学习者范畴的功能目标

其一,强化专业理论与实践学习,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职业能力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路径应发挥职业教育对于人之潜能的开发作用[13],创造企业生产实践机会,促进学习者理论知识的转化、学习动机的激发,整合学习者在校期间习得的基础性理论知识与经验,激发实践创造力,调整学习目标,引导学习者的终身教育观念的建构。其二,增进职业岗位技能,增加职业试探机会。职业能力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路径旨在以实践性为特色平台强化学习者的职业岗位技能训练,给予学习者初步的职业岗位接触机会。此外,企业顶岗实习使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当的薪酬,利于学习者对职业技能的回报与责任形成正面意义认知,对个体的职业发展规划具有积极作用。其三,促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职业能力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路径将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需求纳入目标体系,重视学习者的职业生涯管理与规划、帮助学习者正确认识并培养自身的职业责任感、职业品质、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等相关素质,并对客观职场环境提出适应性策略建议与指导,利于学习者的后致型社会资本积累[14]。

[1]骆郁廷. 略论科研育人[J]. 高等教育研究,1997(3):74-77.

[2]和震.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3(1):90.

[3]杨国祥,丁钢.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与实践[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82,186.

[4]周光礼,马海泉. 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J]. 中国高教研究,2012(8):15-23.

[5]Richard M. Cyert, Paul S. Goodman. Creating effective University-industry alliances: 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erspective[J]. Organizational Dynamics,1997,25(4):45-57.

[6][7]黄尧. 21世纪初中国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7,242-243.

[8]Giovanni Abramo, Ciriaco Andrea D’Angelo, Flavia Di Costa.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 model to assess university capability [J]. Higher Education, 2011,62 (2):163-181.

[9]施良方. 课程理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3.

[10]王策三. 教学论稿[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68.

[11] [12]黄尧. 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15,467.

[13]杨金土. 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础在于科研[J]. 职业技术教育,2009(6):67.

[14]康小明.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职业发展成就[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71.

(责任编辑 燕 艳)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study-research: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al Path Focused on Vocational Ability Cultivation

ZHANG Chi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Xingtai, Hebei 054035, China)

The learners’ vocational ability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in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study-research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al path, the core task of which is vocational ability cultiv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study-research of vocational ability cultivation runs throughout subjective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builds up the goal system containing the domains of education, enterprise and learne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study-research;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ability

G710

A

1008—6129(2015)04—0028—03

2015—07—17

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工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策略研究”,编号:201501450;2015年度邢台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京津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机制研究”,编号:XTSKFZ2015018;2015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高职教育的需求研究”,课题编号:SD151048。

张弛(1981—),女,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高技能产学研学习者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阶六同”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