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亚
(作者系安徽师大文学院2012级教育硕士 合肥市第十一中学教师)
笔者最近听了一些公开课,发现“如何确定语文教学的内容”这一问题,在多数语文教师那里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教育的本真呼唤文学教学的本真,要使语文在育人中发挥重要作用,就要忠实于文学的本性。文学的本性在活生生的文本中,不在抽筋剥骨的介绍里,不在别有用心的解读里,文学教学需要回归本真。[1]
语文讲究的是生命的灵性,从生命的高度记叙描写世间的人、事、景、情和理,它是感性的,是多元和开放的,要求教师能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在一篇篇文章中帮助学生搭建好知识结构。
首先,教师确定教学内容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教师却在喋喋不休的讲,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需要学生自己结合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去挖掘的内容,却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常常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就在这种毫无意义的语文活动中白白浪费了。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是生成的,一般的文本,读者一接触就能感觉到,但是教材的教学价值,往往是蕴含在文本深处的,越是基本的教学价值,埋藏的越深,势必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阅历和思想方法去解读教材,从文本深处去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
其次,因为文学作品大多是可以开放阅读的,是多元的不确定的,它往往可以引申出去很多内容,诸如人文价值、精神价值、知识价值等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种理解,这就引出了一个多元解读和创造性阅读的问题,但是一般语文教师往往掐不住“多元”和“创造性”这个度。去文本是如今高中文学作品教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的旗帜下很多时候教学呈现出反文本的倾向,否定文学作品的确定性,瓦解文学的完整性[2]。或者脱离文本作者的本意,脱离作品生成的那个时代,去开展漫无边际的“创造性阅读”与“多元阅读”,或者反其道而行之,就本论本,就课论课,不敢越雷池一步,从而丢弃了语文的本性。不少语文教师以为强调个性化阅读,强调读者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创造性阅读”的确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阅读主体精神的高度发扬,可是这种创造是有限度的,不是绝对自由的。有的公开课上教授唐诗宋词就反反复复听音乐,下了过多的外围功夫;滥用多媒体也是现在比较普遍的问题,热热闹闹的课堂取代了踏踏实实的读书。[3]
语文是人学,讲的是生命的灵性,做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其实太难,做一个学生鉴赏思考的好的引导者又谈何容易,这些都必须以语文教师自身过硬的文学素养为基础,以深厚的文学功底为起点,否则什么教学功夫什么名师风范就是空中楼阁,公开课上的作秀就是浮躁的表演。单有教学观念和思想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解读文本、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拥有开阔视野,锐利的文化眼光和回旋的余地,才能进入一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境界。所谓功夫在课外,教师要吃透文本,做文本的知音,发挥读者的主体精神,必须以熟读原文为基础,教师首先是一个读者,不能生搬硬套参考资料和研究成果,只有最真实的语言,最有感染力的语言,感性的介入,才能言之有物。胸无点墨,奢谈创新!
[1]林家喜:《秀出自我 秀出本真——从一则语文教学案例来谈本真语文教学》,《教育教学论坛》,2013(51)。
[2]吴鉴世:《语文课堂的“去文本化”现象及其矫正》,《现代教育科学》,2010(5)。
[3]周婷:《莫把“人灌”变“机灌”——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