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潇怡,段炼孺
浅析西安地铁北大街站无障碍设计调查研究
蔡潇怡,段炼孺
(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 710600)
中国城市地铁建设迅猛发展,无障碍设计理论在其领域中已初具规模,应用越来越广泛与规范。以西安地铁换乘站——北大街站作为调查分析案例,以此剖析西安地铁无障碍设计的综合现状。
无障碍设计;西安地铁;北大街换乘站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无障碍设计的理论也日益得到发展和重视。并且从最初的狭义无障碍的思维方式,转换到了广义的无障碍理念,从为残疾人服务发展到为弱势群体服务,从而扩展到便利每一个人的通用设计的设计理念。其理论在中国逐渐形成,已初具规模,其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规范。
近年来西安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外来人口的数量增加,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私家车的数量猛然剧增,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交通拥堵,出行方式单一的城市化现象。因此,“十一五”期间西安轨道交通建设被西安市政府纳入规划之中,地铁2号线的开通对于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具有显著的作用。
西安市的残疾人口逐年增加,老龄化程度逐渐加重,因此这些弱势群体也是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群,今后地铁的发展势必要考虑到这部分人群的使用问题,加强地铁中的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与应用势在必行。
2号线是西安近期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地铁线,这条线中配套的无障碍设计也是相对较为完善的。其中西安地铁北大街站为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站,地铁站的整体面积较大,无障碍设计更为规范统一。并且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该站点是城市中就医最方便的站点,因此人群流动量较大,对无障碍设计的需求更为明显。所以北大街站相较于1号线的其他站点设施较为全面。故选其作为分析案例,以此分析西安地铁无障碍设计的综合现状。
下面将分别从地铁站出入口、站厅层、站台层、换乘系统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人们乘坐地铁,第一环节就是要通过地铁站出入口来到站厅层,在站厅层购票检票,然后才能根据自己要到达的目的地选择乘车的方向,进入到站台层候车。
出入口作为外部空间与地铁空间的连接部分,是很多残障人士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乘坐地铁的第一处障碍,是无障碍设计首要考虑要解除障碍的地方,也是地铁无障碍设计的开始。
北大街站分为三层,一层分别在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四个方向设有六个出入口。
(一)出入口人群分流良好
在西安地铁中,一般来讲,大多数站都是出入站同口,所以在客流出入高峰时,人流将会形成对峙,造成混乱,人流高峰时期个别站需要专门的协管人员维持秩序。北大街站出入口较多,且每个出入口均设有人群分流的护栏,起到了良好的疏导作用,不需要专门协管人员维持秩序。很好的解决了高峰期,人流对峙的混乱场面。
(二)出入口无障碍坡道的设计
北大街站地理位置是就医最方便的站点,故对无障碍设计需求更为迫切。地铁站四个方向上的出入口,因没有设置残疾人升降电梯,且未设计建设人行坡道,仅在C口东南角有专用的无障碍电梯,电梯按键有盲文提示,规范安全。但是位置偏僻,不易寻找。将给不同方向进站的残障人士带来不便。
(三)出入口标识设计
地铁商业已经变成一个很火热的投资项目,依托地铁而形成的商业项目也日趋增多。根据实地考察和随机走访市民,发现除A口和D口标志清晰明确之外,在C口和B出入口处商家众多,地铁出入口不能清晰而快速判断。
因为站厅层是出入站都要经过的地方,因此在客流高峰时,容易产生人流的滞留和混乱,这必然会给身体行动不便的人士带来通行障碍,因此空间分割的无障碍设计便是对空间加以分割,使人流有序进出。
(一)站厅层无障碍空间设计
本站是个比较大的换乘车站,在这里能通往1号线和2号线两条乘坐线路,对空间的分割是一大亮点,通过隔离带通过设置可移动的阻挡带采用隔离栏杆将空间分割成两部分,两个乘车路线明确的分开。同时将人流分成进站和出站两部分,不同方向的进行人流疏导。使进出站有序进行,减小了对于人流交叉拥堵给身体行动不便带来的障碍。
(二)站厅层配套设施的无障碍设计
自动检票机:为了提高检票进站的速度和质量,该站均根据规定统一设置自动检票机,考虑了使用轮椅者和儿童的方便使用的高度,同时自动检票机退票口从形状到颜色设置都较为醒目,为视力较弱的人群提供了便利,而且对于所有人都是更加方便使用的设计。
同时检票机左侧的设置了残疾人专用检票通道,由工作人员帮助引导检票进站。
盲道及盲文导向设施:盲道和盲文导向系统的完善和规范,直接关系到视力残障者出行的便利与安全,特别是在地铁这样的光线较弱,声音较为嘈杂的环境中,盲道和盲文能保证视力残障者出行的成功和安全。
北大街站的盲道引导较完善,出入口至站台均有完整盲道引导路线。盲道直通残疾人检票口,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可引导视力障碍人士顺利进站。但在北大街站出入口处,未设置盲文标识和语音提示。且盲道在入口电梯等多处,被地毯或障碍物所阻挡,影响了盲道的使用,需有关部门予以管理。
地铁站站厅层的盲道和盲文,对指引视力残障者检票进站,并且无障碍的到达站台层极为方便。北大街站厅层虽设有盲道设施,但盲文尚不够完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设置不足和使用规范性差及盲文设施的缺失。
卫生间:站台层的卫生间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一般的卫生间对这些障碍人士往往在尺寸和设施上又具有一定的障碍,因此为残障人士以及儿童专用的无障碍卫生间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北大街站的无障碍卫生间设置存在严重问题,不仅和导向标识发生冲突,标识中表明分别在三层均有无障碍卫生间,但是实地调查表明,只有一层设有无障碍卫生间,且未能投入使用。这将造成障碍人士很大的不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休息座椅:站台层等候区的休息座椅数量过少,为等待人群带来了不便,需增加其座椅数量。
站台和车厢保护:北大街站台层的车厢和站台处于一个平面,但是站台与车厢之间有70 mm的距离,这对于使用轮椅的残疾人无疑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对于视力有障碍的人更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如果车厢与站台间缩小距离。这样一来,不论是使用轮椅的残疾人、盲人、老年人还是孕妇都能轻松安全的上下车。
各个站台门前,均设置保护门不仅是一种对于残疾人有帮助的无障碍设施,而且对于所有人都是一种安全的、人性化的设施。
换乘系统中的无障碍设计主要涉及到换乘空间,换乘的配套设施及换乘的导向系统三方面。
(一)换乘空间
该站换乘空间的距离适中,能够在短时间内到达所要换乘的站台前。在换乘空间上,采取了相应的空间分割措施,用隔离栏杆将人群的不同去向分割开,做了明确的引导。同时用栏杆对人群进行疏导,不致拥挤。
(二)换乘系统配套设施的无障碍设计
盲道及盲文设备:据此次调查发现,所有换乘空间均设有盲道及盲文设施,但换乘空间中的盲道及盲文设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盲道的设置不够规范,其中一段盲道距离一侧墙面的距离过近,仅距20 cm,在转弯处容易使盲人碰触墙壁;在换乘过程中盲道有几处被中断,还有在盲道上加设障碍而无任何盲文指示牌。这都会给视力障碍的残疾人带来不可逾越的障碍。
盲文设置较少,在整个换乘过程中,仅在无障碍电梯处有盲文提示,缺乏专门为盲人或视力障碍的残疾人设置的盲文和语音导向。盲道颜色与地面颜色太过接近,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误占用盲道。
残疾人升降系统:因为换乘空间需要上下几层的乘坐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对于残疾人来说具有很大的障碍,这就需要在地铁换乘的过程中有便利的无障碍设施协助其进行升降。
在该站的中央部分,专门设有标志醒目的通用型垂直升降电梯。位置明显,易于寻找,离站台很近。
同时相较于采取残疾人专用升降机、自动爬楼机两种无障碍设施,垂直升降电梯对于使用轮椅和下肢有残疾的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都很适用,而且无需外界的帮助,自己就能完成。这是该站无障碍设计的一大亮点。
但是因为地理位置方便,很多非障碍人士经常使用电梯,减少了扶梯的利用率,为真正需要此电梯的人群带来了不便,应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三)导向系统的无障碍设计
地铁空间没有外部自然环境的参照,光线比较匾乏,人们很难在地铁空间中分辨正确的方向。所以需要完善的信息导向系统来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和车站信息,弥补空间方向性差的不足。
北大街站的换乘空间中有三大优点:(1)导向标识醒目易辨识;(2)导向信息整体规范统一;(3)导向信息连续性强。
但实地调查中发现其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导向标识有误,与实地情况不符;导向标识导向指示不明,造成信息的混乱,增加了对信息的读取的障碍。
因此,换乘空间内的导向信息,应该醒目、明确易读,连续性强,而且换乘的两条线路对导向信息设置的形式应尽量统一。
据此次对西安地铁北大街站无障碍设计的实地调研,分别从四个方面分析得出,地铁中的无障碍设计己经初具规模。但仍存在对无障碍设计中的忽视和不足,无障碍卫生间的设置缺乏和导向信息错误等众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将给障碍人士带来许多的不便和影响。
总体而言,在北大街换乘站中,采用了大量国外先进的技术,进行了人性化的无障碍设计。如无障碍专用通道、盲道及盲文设施、无障碍垂直升降电梯等等,这些无障碍设施越来越多的在地铁中应用,使人们也开始建立了无障碍设计的观念。
换乘站内的空间分割,无障碍垂直升降电梯的设置和统一规范的导向标识,是西安地铁无障碍设计的进步和特色,这些先进的无障碍设施的应用,为残疾人乘坐地铁消除了各种障碍,使很多残疾人能享受和正常人一样便利的交通工具。由此可见,西安地铁的无障碍设计虽有待提高,但已走向规范统一,人性化的设施创新性强,为今后的西安地铁无障碍设计的发展完善奠定了基础。
[1]高桥仪平.无障碍建筑设计手册: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计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
[2] (日)日本建筑学.新版简明无障碍建筑设计资料集成[M].杨一凡,张航. 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6.8.136.
[3]李本公.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7.1,26-27.
[4]维基百科[DB/OL].http://zh.wikipedia.org/wiki/西安地铁.
[5]杨琦.西安地铁建设现状调查报告[DB/OL].豆丁网
[6]刘倩倩.北京地铁无障碍设计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张娥娥.浅析地铁车站无障碍设计[M].地铁建筑,2007.
2015-02-28
蔡潇怡(1989-),女,河北邯郸市人,西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F294
A
1672-4658(2015)02-00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