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2015-02-28 14:11:17常云秀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形象性抽象性数学知识

常云秀

(河北邯郸馆陶县滩上联合小学 河北邯郸 057751)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常云秀

(河北邯郸馆陶县滩上联合小学 河北邯郸 057751)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体是学龄前儿童,这些孩子们的思维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特殊时期。虽然,孩子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经有了长期的发展,但仍然带有比较明显的具体形象特征。与抽象的概念、定理相比,他们对形象具体的事物有着更为直观的认识。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学习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学习过程渐进性的特点。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认识事物的抽象性决定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教材的依赖性,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去迎合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全面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 教学 影响

1.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指引下,以小学数学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基本的数学能力、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专业素质的过程,是一个以小学生认识为主体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过程。从小学数学学习的认识对象来看,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触的主要是一些最基本的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虽然这些知识是人类的早期成果,然而与其他学科相比,仍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小学数学学习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个性特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要遵循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不可逾越小学生教学的阶段性和顺序性,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掌握数学学习的规律。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关注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充分考虑其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客观制约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数学教学向着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进行。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两方面对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以及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2.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和形象性

2.1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突出表现

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都是经过历史的长河而沉淀下来的、在数学知识系统中一些最为基础且最具有教育价值的基本内容。经过教材编写者的加工,大部分内容已经转化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形象生动的数学知识,但是,由于数学这一学科本身的特性,仍然保留了高度的抽象性和严格的缜密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统一是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最大特点。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结合反映了数学这一学科知识抽象性的特点与小学生逻辑思维形象性的矛盾对学习内容的严格制约性,体现了数学知识与求学心理素质发展水平之间的制约与适应的关系。

2.2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有着很强的制约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抽象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强与直观形象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要处理好抽象与形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系,就应该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既要生动直观又要突出数学的本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用直观的方式去呈现出来,让学生获得基础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突出数学这一学科的本质特点,强调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避免因对教学内容过度直观化而导致数学知识科学性的丢失,要从根本上促进小学生的数学思考。

第二,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实质性的理解。在对小学生授课时,教师要在结合具体实例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数学概念和定理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的实质,不要急于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公式化、符号化,避免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陷入僵硬化的状态

3.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的系统性和渐进性

3.1 系统性和渐进性的特点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反映

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系统性和渐进性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受小学生认识顺序的制约,小学生初次接触数学这一学科,有太多的不理解与不清楚,所以小学数学的学习必须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难到易的过程去展开,但凡违背学生对数学知识认识发展顺序的一切教学都是不可能成功的;(2)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只能循序渐进,由于受到每个知识点包含的知识容量和学习时间的限制,学习活动只能分散进行。课堂教学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学生在一堂课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教师不可能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一个系统化的数学知识结构的传授,需要多课时甚至更长的学习周期来完成一个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普遍出现知识遗忘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负面影响的产生,教师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回顾与复习,在循序的基础上渐渐前进,保持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

3.2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的系统性和渐进性教学的影响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的系统性和渐进性的特点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很强的制约性,要求教师按照系统性和渐进性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确保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的高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去满足这一特点对教学的要求:(1)准确把握小学数学教科书上的内容顺序。编者要严格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进行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同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顺序,通过这两种顺序的结合,明确教材编写的目的,找出一条最适合小学生数学认知的学习顺序进行教材的编写。(2)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项系统设计、分散实施的工程,教师在授课中要帮助学生处理好系统与分散的关系,这就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教学过程要建立在系统整体性的基础上,着眼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目标;另一方面,又必须在微观上保证每堂课、每项教学活动甚至每个知识点的有效性,确保学生真正学到数学知识。

[1]潘晓燕.新课改下如何预设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提高学习效率.《文理导航(下旬)》.2014年10期

[2]许莉.关于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策略分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年z1期

猜你喜欢
形象性抽象性数学知识
歌唱中的形象性和语义性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四川文学(2020年10期)2020-02-06 01:21:24
说理也需要“形象性”——以《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为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西方美术中的女性人体艺术
艺海(2016年11期)2017-02-21 15:20:38
民主的悖论
翻转课堂模式下《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97期)2016-12-26 15:46:40
增强诗歌语言形象性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