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强
(兰州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兰州 730050)
【教育教学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生态培育实践
赵军强
(兰州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兰州 730050)
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终稿出炉之前,众多参与其起草的专家在不同场合进行了解读,英语同仁也在拭目以待,密切关注着这一新生事物。拟从教学现状分析、教学思路、人文生态培育等方面对如何有效地发挥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进行阐述,旨在探讨如何加强人文科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人文生态
2014年10月17日,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隆重举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研制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与教材建设研讨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教授和部分指导委员会委员出席并发言。专家们就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新的发展方向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研制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手段、数字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对教育出版所带来的影响,并对新时期的教学实践、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和前瞻性的意见与建议。专家们提出,在当前高等教育倡导回归教育本质的背景下,大学英语应体现其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展现出来,同时又具有通用性。本次研讨会对于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进行了论述,亦即以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和校情,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和依据学生学习需求,构建具有科学性、多元性、多层次的课程体系。
语言是工具但又超越于工具。因此,它具有双重性,即一方面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传递思想的工具,但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载体,传承着民族思想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教育学家乔姆斯基曾经指出,语言学习可以说是一种由内向外的(精神)培植和生长,可以陶冶情操。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内涵极丰富的教学使命,既包括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人文知识的灌输,也包括教学过程中所弘扬的关怀人、尊重人、提升人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即将出炉的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提出要将大学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展现出来。
“人文生态学”(human ecology)是把生态学的原理应用于人类社会领域,揭示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规律的科学理论系统。它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一体的科学。国外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治理和改善不堪重负的生态环境,前提和本质上是要优化人文生态环境,从而实现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从观念意识到行为方式到生活习惯全面实行革命性转变,从制度安排到政策选择到方法途径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1]
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生态要与其他学科生态相得益彰,和谐共存,才能保障学生的合理知识膳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说,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文理通识素质教育和人文知识陶冶,并以此为渠道奠定学生共同的人文、科学以及精神价值基础。[2]
大学课程学时压缩,出现基础课与专业课、通识课程与人文课程等等不同类别课程之间争抢学时、师资等教学资源,表面秩序井然,但潜伏着牵制的内耗。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生态萧条,疲于被动应付。语言教学本应有的勃勃生机在一定程度上黯然失色,大学英语教学面临人文生态危机。总之,如果没有大学英语人文生态环境的优化,学生就难以享受和谐安定、温馨宁静的知识套餐。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的人文生态。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之一就是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3]
大学英语教学是在非英语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这与在英语环境中教学是不一样的,教和学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是如火如荼,新名词、新提法接踵而至,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交际教学、自主学习、问题导向性学习、翻转课程、慕课学习等术语不断,但只有教师能够做到化定法为新法,循法而不拘泥于法,寓法于无法之中,这样教学才能达到运法自如、炉火纯青的境界,才能使教学独具一格。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交流和各种学习资源的利用已跨越了许多时空界限,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的学习方向、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方向、主动式的学习方向发展。众多高校新建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性,亦即学习者自我管理自己学习过程的能力,已成为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教师角色的转变或转换,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加以调节,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等都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并不具有随意性,也没有单一固定的模式。但是,对于一般院校的学生而言,英语自主学习的自主性有待提高。自主学习中心基本是语言实验室或者语音室的同义词,无法真正实现语言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教师的角色应与教学活动的需要相结合,有时是较为单一的,有时应是多种角色的转换。但是,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出现二不归一的死角。新潮的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扭曲,学生就错适应,产生恶性循环。教师在网络自主学习系统布置作业,学生在微信空间照搬答案。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在纠正这一错误倾向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走向形而上学的另一个极端。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指在信息技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首先主要提供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让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然后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互动交流和能力提升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中教和学的顺序,其应具备两个要素:即课堂教学顺序的翻转和信息技术的支持。翻转课堂将顺序改变成为学生先学,然后教师辅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此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拓展学生的社交能力等等,但是如何实现潇洒翻转是永恒的研究课题。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大学英语教师手忙脚乱,甚至有些心神憔悴。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受到进退维谷的冲击,学习领悟新方法、新思路的同时,还不能对传统方法全然抛弃,在度的把握上何去何从、左右徘徊。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指导思想其一是要教学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人文性。学生才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其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依然是大学英语教师面对的难题。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多数是为了考试过关而被动学习,谈不上欣赏语言的魅力,享受语言的人文性启迪。学生在课后或者课间与任课教师交流沟通近似真空,教师授课的价值感大打折扣,学生人文温暖感受甚微,师生之间有机互动有待商榷,流于形式的所谓教学措施防不胜防,这就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困窘。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本地区和本单位的实际。
培育人文生态是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心血才能实现的丰功伟绩,需要同仁学者、语言学习者等各方面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倡导人文生态的培育,旨在使语言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词汇和语法积累,使其不再扛有过级考试的负担,要从语言的人文宝藏中积极汲取营养,享受语言学习的乐趣。
1. 教师需要调整心态,适应趋势
大学英语教学师资队伍庞大,服务着无数的大学生英语学习者。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证书也是学生求职的主要筹码,在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在完成庞杂授课教材内容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不能忘记四六级考试。另外,来自不同方位的改革思潮冲击着大学英语教师;学校单位别的学科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存在价值众说纷纭;部分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绩效的评判发人深省。不管怎样,大学英语教学仍得延续,英语教师需要调整心态,接受新鲜事物,摸索富有弹性、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一听到“改革”字眼,不会让人毛骨悚然,可以权且理解为“调整”,不能对其抵触。教师需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注重学生人文情感教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开设文学赏析等课程;挖掘语言学习的人文精髓;建立科学公平的考试测评制度等。教师自身要认识到语言的人文载体,以身作则,品尝和享受语言学习的人文甘醇,进而影响学生,使学生收益。
2. 学生需要动机调整,享受变化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应重视挖掘并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学习兴趣,使之与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等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向持久性学习动机转化。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要主动出击,提升自己的语言语用能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这样,摆脱了中学学习压力束缚的大学生,就会感觉自己的英语学习不会像脱缰的野马,无人问津,自由放任。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自己激发的,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基本是在大学阶段形成的。已具备自学能力的大学生,不能过分苛求于大学英语教师。水涨船高,学生接触的外界英语资源增多,英语学习需求也随之提高。大学生需要调整学习动机,以提升自己能力永恒的不变应付万变,在语言学习的自主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移动式学习、无缝式学习等众多变化中陶冶自己,享受变化。学生要调整心态,循序渐进地感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不能盲目排斥考试过关的刺激,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3. 学校需要政策支持,关注效果
依据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研制讨论会的精神,各高校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确定大学英语起始阶段,自主选择教学目标,实现大学英语课程与高中英语课程的较好衔接。构建符合校情和学清的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的三级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体系,不同层次高校各个类别的课程所占比例应有不同,并依此设计具有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块。新的大学英语的课程设计思路具有自主、分级和多元三个特征。院校这样空前的自主性决定了其在大学英语教学政策方面,要有所主见,有所创新,不能随波逐流,盲目追求新潮。在科学务实的政策保障下,师生的积极性得以调动,就会出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好的教学效果才有望实现。
即将问世的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必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行动指南,我们在拭目以待的同时,需要迎风破浪,凝练教学特色,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学英语的人文价值,为大学生人文生态的培育添叶加彩。这将是语言教学旷日持久的工程,语言学习人文生态的培育需要师生不懈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的辛勤耕耘。
[1] 于维民.人文生态学:科学理性与人文智慧的合璧[J].甘肃社会科学, 1997,(6): 16-19.
[2] 刘乐舟.论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17-19.
[3] 张岂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5,(9): 1-4.
[责任编辑 石晓博]
On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Ecology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ZHAO Jun-qia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LanzhouUniversityofTechnology,Lanzhou730050,China)
The new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Guide” is to be finally released soon, with many experts involved in its drafting and interpreting its functions on different occasions. Thousands of people in college English world have to wait and see,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is new thing.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discuss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humanity achieved by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situation analysis, curriculum frame and human ecology cultivation to enhance students’ basic knowledge of humanities and their humanistic quality.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Guide”; college English; humanistic ecology
2015-08-14
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度教学研究项目(JXYJ2013-17)研究性成果。
赵军强(1980—),男,甘肃通渭人,兰州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语篇分析研究。
G652
A
1008-777X(2015)06-00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