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衍发
(安徽财经大学 文艺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影视艺术文化研究】
泗县皮影戏的历史渊源与生存现状调查研究
吴衍发
(安徽财经大学 文艺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历史悠久的泗县皮影戏是绽放在淮北平原上的一支民间奇葩。泗县大量的地方非物质文化为皮影的形成与发展注入更多的地方元素,丰富的民俗事项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文化空间,使泗县皮影成为地方特色浓厚、演唱方便、唱腔优美、唱词精练、雕刻精湛和表演活泼大方的民间艺术。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社会信俗的巨大变化,极大破坏了泗县皮影的文化空间,皮影市场因而冷落萧条,处于濒危状态。所以,抢救和保护泗县皮影重要而急迫。
历史渊源;艺术特色;生存现状;民间信俗;泗县皮影
皮影戏是用牛皮、羊皮、驴皮等雕镂成人或物,借助于灯光将人或物的影子投射在帷幕上进行演唱的一种戏剧形式。她是一门综合了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的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民间戏剧中流传最为广泛、历史最为悠久且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品种之一。安徽皮影荟萃,曾经活跃于江淮大地,盛极一时。据江玉祥教授研究,在中国南宋王朝偏安于江南期间,中原影戏便随难民南渡,曾一度传播到了安徽等江淮地区;若按皮影大系来看,安徽皮影与山东皮影、河南东部皮影、苏北和苏中皮影同属于山东影系。[1]196-197江玉祥教授根据皮影戏影偶的制作、弄影的技术、唱功、灯光、舞台和乐器,把皮影戏分为秦晋影戏、滦州影戏、山东影系、杭州影戏、川鄂滇影戏、湘潭影戏、潮州影戏等七大系统。安徽皮影属于山东影系。安徽影戏的历史,因资料缺乏,难以详考。根据皮影艺人师承关系、口述历史推算,安徽皮影大约在明末清初已经十分兴盛。目前,同全国绝大多数皮影戏班所面临的困境一样,安徽皮影也因皮影艺人一个个老去而即将濒危失传。从尚在演出的安徽皮影戏班来看,皖北有灵璧皮影及传承人唐兆福夫妇,蚌埠皮影及传承人余家坤,固镇皮影及传承人张廷华;皖中有合肥马派皮影及传承人马飞;皖南有宣城皮影及传承人何泽华,皖西有霍邱长集淮派皮影及传承人任其安、涂生球等人。这些皮影艺人,曾经都是城市街巷和农村田间地头的演艺明星,如今他们都在家乡守护着这门古老的皮影艺术。在淮北平原东部,也曾美丽绽放着这样一支鲜活靓丽的民间奇葩,这就是泗县草沟乡秦桥村的秦家皮影。笔者等一行人曾经专程拜访秦家皮影,并有幸观看到农村原汁原味的秦家皮影演出。
泗县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这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的发源地,被称为“泗州戏之乡”。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泗县人民在泗县这块古老土地上薪火相传,坚守家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秦家皮影正是泗县珍贵而具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秦德华,1955年出生,家住泗县草沟乡秦桥村,一辈子都在从事皮影戏的演出,是泗县秦家皮影的第五代传人。据秦德华师傅介绍,清朝嘉庆年间,皮影戏已传至泗县城乡。秦家皮影由秦师傅的高祖父秦学恩组建,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秦德华口述整理。采访时间:1915年3月28日。采访地点:秦德华家中。下文秦德华口述同此。但秦家皮影何时传入,师从何门何派,因资料缺乏,无从查考。据秦师傅说,秦家皮影与灵璧皮影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秦家皮影可能源出灵璧“来门”皮影,于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开始组建。灵璧“来门”皮影大约始于清朝道光年间,为灵璧北乡来坝村人来兴宽所建。来兴宽在家乡组建皮影戏班,并经常带领皮影班社在家乡宿州、苏北徐州、豫东、鲁南等一带广大地区演出,享誉黄淮两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经营,来门皮影班社影响和规模日渐扩大,并形成了独立的流派。来兴宽晚年不曾外出演唱,只在故里广授门徒,同时不断研究皮影雕镞技巧和演出技术。来门皮影艺人足迹踏遍苏、鲁、豫、皖等十多个省,门徒主要来自苏、鲁、豫和安徽的淮河两岸,受业门生皆自称“来门”皮影传人。作为一种主要生存于民间的古老艺术,中国皮影戏完全依靠师傅授徒方式传承,皮影技艺的传承基本上是靠师傅的口耳相传和徒弟的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在一千余年的师傅授徒方式中形成了“亲缘传承”“地缘传承”和“师缘传承”三种师承关系。从地缘关系来看,泗县与灵璧紧邻,秦家皮影师出“来门”确系可能,属于“地缘传承”方式。
然而,秦家皮影自组建以来却是一种典型的“亲缘传承”方式。秦家皮影是靠一代代具有亲缘关系的子承父业方式传承下来的。秦师傅的曾祖父秦广化、祖父秦益丰、父亲秦龙钱,都耍得一手熟练的皮影手艺,祖辈四代都靠皮影戏养家糊口。历史上,泗县曾经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百姓生活相当困苦,许多人靠传艺卖唱为生。皮影艺人唱念做打的功夫,在以皮影谋生的艺人眼里,皮影就是自己的“饭碗”,一般不会轻易传授于人的。尤其是那些经过长期摸索才总结岀来的“绝活”更是如此。所以,靠皮影谋生的秦家皮影,非父子不相传。而事实上,家传也“易子而教”,有的老艺人甚至不到生命垂危时不会传给他人。所谓“宁给二亩地,不教一回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据称,秦家四代皮影艺人都不识字,依靠死记硬背和勤学苦练,将皮影艺术融会贯通,他们头脑中都有几十部皮影剧目代代相传。
秦德华师傅非常喜爱皮影艺术。他6岁时跟随父亲学习皮影制作,10岁时开始尝试登台表演,经常与父亲一块在泗县、皖北和淮南城乡、皖南宣城、安庆、望江以及江苏淮阴、南京夫子庙、湖南湘潭和河南信阳等地售票演出。秦师傅还是皮影戏影偶雕刻制作的能手。他还记得自己少时跟随父亲学习制皮时的情景。刚开始时他只能在黄板纸上绘制皮影,后来感到在黄板纸上绘制皮影实在不过瘾,希望能在革皮上绘制,但是那时候要弄到一张革皮是相当不容易的。后来弄到一张防干纸,透明的,但有一层油,染不上色,就用肥皂和墨汁磨揉在一起,解决了染色的难题。后来他就在防干纸上绘制皮影,日积月累,皮影雕镂技艺也就练到家了。
新中国成立前,泗县境内常有河南信阳皮影戏班演出,在剧目、唱腔和演出形式等方面对泗县皮影产生了诸多影响。秦师傅的祖上在秦家皮影剧目、唱腔和演出形式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实践与革新。泗县专业影戏班子较少,秦家皮影在当地最有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泗县成立了专业皮影戏剧团。20世纪七八十年代,泗县皮影迎来最繁荣时期。据秦师傅回忆,20世纪60年代中期,泗县皮影戏剧团自筹资金1 000余元,购置皮具、锣鼓、帐篷等演出器具;1976年,泗县皮影剧团由文化局介绍,先后到湖南湘潭、安庆、望江和河南信阳等地演出,自筹资金2 000余元添置相关设备、道具等;1982年,泗县皮影戏剧团到安徽宣城等地演出,自筹资金1 000余元,添增舞台设备,购买有关器具;20世纪90年代初,秦师傅开始接手皮影剧团,自筹资金1 000余元,购买新的演出器具,并教授两个儿子,为方便演出和做农活,还购买了一辆拖拉机。
然而,世纪之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社会习俗的巨大变化,皮影市场急剧萎缩,民间皮影剧团相继解散,泗县皮影迅速走向冷落萧条。
泗县秦家皮影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浓厚的地方特色。泗县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涉及民间文学(口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曲艺、传统戏曲、传统技艺、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消费习俗、生产商贸习俗、民间信俗、民间知识、传统体育与竞技等14大类。[2]4大量的地方非物质文化为泗县皮影的形成与发展注入了更多的地方元素。以神话传说为主的民间文学为泗县皮影提供了丰富的素养,尤其是《水母娘娘沉泗州》《枯河头的传说》《四山溯的传说》和《鹿姑娘的传说》等在泗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泗县皮影传统剧目《水漫泗州》就是直接取材于神话传说《水母娘娘沉泗州》。泗州戏作为安徽四大剧种之一,有着200多年的历史,以“拉魂腔”而著称,有“从东庄到西庄,要听还是拉魂腔”之美誉,皖北地区家喻户晓。泗州戏表演艺术野艳、明快、爽朗,大人小孩都能哼唱几句。泗州戏音乐为板腔体,唱腔优美,保留着说唱音乐特色,其曲调按节奏快慢分为慢板、剁板、紧板、二行板等,演唱时能根据剧本规定情景,结合人物情绪,千变万化,健康朴实,温婉动人,尤其是女腔的变化更为丰富。泗州戏的表演艺术形式、声腔和曲调等,更多地融入到泗县皮影戏艺术元素当中。泗县拉洋片、淮北琴书、山东大鼓等传统曲艺,更是直接丰富了泗县皮影戏的艺术形式、表现方式与技巧,特别是拉洋片的表现形式和表演内容可以为皮影戏提供更多的借鉴。拉洋片使用的道具为四周安装有镜头的木箱,箱内装备数张图片,并使用灯具照明。表演者通常为一人,表演时表演者在箱外拉动拉绳,操作图片的卷动,观者通过镜头观察到画面的变化。通常内置的图片以泗县神话故事为主,表演者一边操纵图片,一边演唱,阐释图片内容。泗县传统音乐,如《十二月花神》《十二月调情》《小放牛》《小五更》《五更抽壮丁》《五更梳妆台》《五更劝郎》等,多以流传于民间的口头传唱的民歌小调居多,对丰富泗县皮影的曲调有着重要影响。泗县剪纸、漆画、石雕、根雕、刺绣、纸扎技术等传统民间美术,对皮影雕镂技艺的完善和影人造型风格的多元化影响很大。而且,泗县丰富的民俗事项为秦家皮影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传统的人生礼俗、民间信俗、岁时节令、消费习俗和生产商贸习俗等,成为泗县皮影艺术生存成长的“文化空间”*所谓“文化空间”,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是指“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凡此等等,均给秦家皮影艺术烙上了更多的地方色彩。
秦家皮影正是在广泛汲取泗县传统戏剧、曲艺、音乐、雕刻、剪纸等民间艺术精髓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其独特的个性自成一体,具有演唱方便、唱腔优美、唱词精练、雕刻精湛和表演活泼大方等特点,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深受泗县人民喜爱。
1.影人雕刻
影人的材质和造型风格是区分影戏流派的一条重要依据。秦家皮影戏影人的雕刻在一百余年的传承与摸索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皮影制作上,刀法简洁明快,着色对比强烈,多采用红、黄、绿、黑四种颜色。影人以牛皮雕刻为主,制作工艺严谨精细,同时还延续着南宋“绘革”遗风,亦有部分彩绘,脸谱造型以抽象与写实相结合,以写实为主。
秦家皮影现存民国皮影戏箱一个,影人380余匹。其中有一些是清代时期的影人,部分开始溃烂,需修补后才能使用。清代时期的影人造型粗犷,古朴拙雅,简洁明快。民国时期的影人也有不少,依然保存完好,看上去较清代影人富有装饰性,色彩鲜亮厚重,依然能够用于表演。剩下的绝大部分影人是现代的,看起来比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大一些,色彩亮丽鲜艳,制作考究,工艺精湛,生趣盎然,活灵活现。各个时期皮影影人的眉、眼、鼻、口、耳、下巴等轮廓线条非常清晰,神韵情态十分丰富,且其下巴比较浑圆,近似真人下巴,不像北方关中等地皮影影人的下巴那样尖细。
皮影的制作程序与其他地方大体相同,一般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 000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造型简单些的,一天能做一个,稍复杂些的就要三天一个,有时甚至十天半个月才能完成。
2.剧目剧本
秦家几代皮影艺人都不识字,剧目与剧本靠师傅徒弟的口耳相传、死记硬背和勤学苦练,将皮影剧目和剧本牢记于心,然后融会贯通。他们头脑中都有几十部皮影剧目代代相传,但没有一部抄录的剧本存世或流传下来。秦家皮影剧目丰富,大多取材于泗州文化和神话传说,主演者还能根据历史小说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或故事情节,即兴编唱。代表作品有《西游记》《东游记》《水漫泗州》《八仙过海》《孔雀东南飞》《白蛇传》《封神榜》《王老五发桃园》《武松杀嫂》《恩与愁》《龟与鹤》《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小猫钓鱼》等。
3.影戏表演
秦家皮影素以人少而著称,皮影戏班通常是三人一个班,便于走街串巷。技艺娴熟的泗县皮影老艺人,往往一个人就能操纵影人、乐器伴奏和道白配唱同时兼顾,一人能同时操纵七八个影人。秦家皮影对表演技艺要求很高,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操控三四个影人的动作外,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和唱腔;艺人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而且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皮影演出伴奏乐器有铙、鼓、锣、木梆等四种打击乐,后经过改进增加了二胡、板胡和琵琶等丝弦乐器。音乐唱腔上,以魔调和泗州戏为主,除了吸取传统的唱腔以外,还将泗州戏、淮北琴书、山东大鼓的唱腔吸收进来并加以改进,如弦板腔、碗碗腔、秦腔等。此外还增加了呵腔,使得本来丰富的唱腔变得更加优美动听。
近年来,为传承和弘扬这门古老艺术,60多岁的秦德华师傅还时常坚持演出。每每外出演出时,秦师傅弄影带唱,生旦净末丑,全由其一人扮演,唱时仅在声腔上有所变化。秦师傅的夫人韦素侠在影人上下场时专司传递影人,秦师傅父亲的徒弟70多高龄的赵洪亮师傅专司乐器。随着一阵锣鼓响起,秦师傅在台上耍起了一段《孙悟空盗取芭蕉扇》。灯影中的孙悟空和牛魔王,眉须清晰可见,栩栩如生。先演一段文场皮影,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或悲或喜,声情并茂,动人心弦;紧接着便是一段紧锣密鼓的武打场面,影人上下翻腾,枪来剑往,出神入化,千变万幻,精彩纷呈,真正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中国皮影戏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作为一种古老的乡土艺术,她与民间信俗密切关联。民间信俗与民俗活动对皮影戏影响巨大。这种影响,“除体现在民俗活动是影戏起源形成的源头,是影戏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也体现在民俗活动对影戏演出内容、过程及仪式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影响”。[3]132
泗县历史上是古泗州治所。泗州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汉民族文化的缩影。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享受着多彩多姿的汉民族传统节日习俗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信俗。泗县传统年节都要举行祭祀、祈福等文化活动。泗县各种庙会繁多,成为一种古老习俗而经久不衰。为了祈年禳灾,过去各村庄集镇建有土地庙、水神庙、火龙庙、华佗庙、关帝庙、娘娘庙,供设神位,常常定期举办庙会,盛况空前,其中尤以一年一度的幡龙山庙会为甚。泗县幡龙山庙会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每逢新年正月初九便是祭祀、祈福、求佛、开光的好日子,周围信民香客都会前来酬神还愿、祈福禳灾,那种场面可谓天地之共融,人神之共舞,盛世之大典也。村里一般人家堂屋正中都设有神龛,供奉祖先牌位,四时祭祀。纷繁复杂的民间信俗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为泗县皮影提供了广阔的文化空间。所以,每逢岁时节令、庙会和民间祭神祀祖活动,村民们都会邀请皮影戏班唱戏酬神,禳灾驱邪,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农业习俗也是泗县影戏生存的土壤。泗县是重要的农业区,又是历史上自然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农业丰产、求雨驱蝗等仪式活动等,自然也都离不开皮影戏。农村人家盼儿求女、祈求福寿、金榜题名等等,都免不了向神灵许愿,愿望实现后,还要感谢神灵,并履行自己的诺言。一般许愿多以“愿望达成后,请皮影戏班唱戏来感谢神灵”。这类酬神还愿戏在农村最为常见。譬如,民间常常遇到自己难以解释或难以抗拒的奇异现象,包括天灾人祸、闹鬼、瘟疫、小儿吵夜、家庭诸事不顺、病魔缠身等等,人们认为是邪祟鬼怪所为,便用各种方式祈求神祇驱邪除秽,包括演出皮影戏,常演剧目大都与钟馗、判官、关公等有关。
所以,每年农闲之际,秦家影戏班子走街串巷,四处演出,深受当地村民喜欢。演出的剧目多是当地神话传说、神佛故事、《西游记》《东游记》《水漫泗州》以及英雄传奇或者公案传说等。一个剧目少则唱三五个晚上,多则十天半月,往往到离开时还唱不完。
“那时候,一年至少有四五十场演出。逢年过节、赶庙会、红白喜事,都有人请,每一场演出观众都在七八百人以上。”秦德华师傅回忆起少时跟随父亲学习和演出皮影的情景,感叹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以前的庙会上,皮影戏是最受欢迎的节目了。”谈到秦家皮影的历史,秦师傅神色中带有几分自豪。往日皮影兴盛的时候,皮影班子齐全,一共六个人,一个人操纵皮影,两个人说唱,余下三人演奏乐器。通常,过大年、庆丰年、谢神、祭庙都少不了演上几天,而且乡村人家的祈神祭祀、社日庙会以及一家一户的结婚添丁、酬神还愿等民俗活动,都少不了皮影戏助兴。皮影戏还是乡野村民和城乡遗老农闲期间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和民间教化手段,乡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不看影戏,不知礼仪”。
显然,民间影戏有着很强的宗教仪式功能和娱乐教化功能。农村中的民间宗教信仰、节日庆典、祈年禳灾、社戏庙会、祈神祭祖以及村民家中的婚丧嫁娶、酬神还愿、新房落成、开业开市、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都少不了皮影戏。而这些也正是民间影戏的生存环境和存在价值之所在。
然而,随着中国由农耕社会进一步走向工业化社会,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社会信俗的巨大变化,民间皮影的生存环境有了极大改变。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农耕信仰已经湮没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新民俗中,极大破坏了民间皮影的文化空间,皮影市场急剧萎缩,观众越来越少,也就剩下老年人把皮影作为追溯岁月的忆旧幻影。同时,皮影艺人年龄越来越大,收不到徒弟,后继乏人,皮影剧团随之解散,泗县皮影迅速走向没落。
于是,秦家皮影戏箱,几乎常年尘封着。皮影市场不景气,生活难以为继。但是,秦师傅从未想过放弃祖宗留下的这门古老艺术。他告诉我们,祖传技艺不能说丢就丢了,他还偶尔组班演出,之所以还在坚持,是因为自己太喜欢这门艺术了,干了一辈子,怎么也割舍不下。秦师傅的两个儿子也都继承了一些皮影操演技术,但是迫于生计,他们选择外出务工,不愿接手皮影班子。
近年来,泗县文化艺术节、黄山旅游景区的文化活动以及合肥文化馆、博物馆、大世界等地举办会展,秦师傅都会应邀参加临时性演出。《安徽日报》对秦师傅在合肥大世界“变形金刚”的演出盛况进行了报道,《新安晚报》也登载了秦师傅的拜师仪式。秦德华先后被“北京龙在天皮影集团”聘请为艺术顾问,并出任“圆明园皇家皮影戏艺苑”艺术指导,还荣获“第八届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金奖。2014年春节期间,秦师傅在安徽省博物馆进行了三场皮影演出,盛况空前,省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然而,尽管秦师傅如此努力,但他毕竟年事已高,秦家皮影的生存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这门口耳相传的技艺正处于濒危状态。所以,抢救与保护泗县皮影,成为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
泗县秦家皮影,这支曾经绽放在淮河平原上的民间奇葩,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日渐冷落萧条。所以,抢救和保护泗县皮影重要而紧迫。
目前,许多地方的皮影戏已经入选为国家级、省级或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对抢救、保护和传承皮影戏的意义重大。就皮影戏来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影人造型和道具等是物质的,而其中皮影剧目、唱词唱腔和曲调、雕镂与操纵技艺、演出仪式、传承体系、艺术精神等,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而这些作为非遗本体性的内容,正被皮影戏的传承人所掌握。所以,抢救和保护皮影戏,首要的和基本的是对皮影戏传承人的保护,为其提供基本生活费用和生存空间;其次是对皮影戏的生态环境保护,为其提供包括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的文化空间。
如今,秦德华师傅正在为申请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传承人而努力着。我们相信泗县皮影文化及申遗工作能逐渐引起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关注,我们希望泗县皮影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1] 江玉祥.中国影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2] 安徽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泗州记忆[Z].2014.
[3] 李跃忠.影戏与民俗关系论略[J].文化遗产,2009,(5):132-135.
[责任编辑 兰一斐]
Investigation on Origin and Current Status of Shadow Play in Sixian County
WU Yan-fa
(SchoolofLiteratureandArt,Anhu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Bengbu233030,China)
Shadow play in Sixian County is a folk art in Huaibei Plai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hadow play greatly benefited from the diverse non-material culture activities in the local are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change of social customs, the survival of this local art form was threatened. So it is urgent to protect it.
historic origin;artistic characteristics;current status;folk customs;Sixian shadow play
2015-07-10
吴衍发(1974—),男,安徽金寨人,安徽财经大学文艺学院讲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民俗艺术学研究。
J82
A
1008-777X(2015)06-0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