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二小学 新疆巴楚 843800)
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走向生活化
马勇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二小学 新疆巴楚 843800)
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的现象很严重,教学目标缺乏实际,过于理想化,教学内容脱离了实际生活,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很难反映出学生实际的道德品质。因而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势在必行。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走向生活化便是转变教育方式的一个突破。
思想道德 小学教育 生活化
当前我国的教育现状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育与生活脱节。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的提高生活能力,不能服务于社会;更有甚者直接脱离社会,成为脱离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这也是很多学生踏入社会后,会觉得茫然和无所适从的主要原因。社会生活复杂多变,一味的照搬书本往往会适得其反。小学是教育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但是,这一阶段正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思想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效率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将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化呢?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疆与各地区的贸易、文化往来日益增多,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时间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如果一味的按照以前的方式进行教育,就会与当前的社会相背离。例如现在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前提下,适当的改善一下生活是必须的,可以理解的。但要是按照以前勤俭节约的理念,要求学生“缝缝补补又三年”、“吃青菜萝卜”,则会太过于苛刻。但是如果把标准定位在“不攀比”、“不过分追求享乐”则会被大多数学生接受。教育目标生活化,就是要充分考虑得学生现在所处的整个社会现状,紧密联系实际,从生活出发,联系学生自身的年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确定合理的目标体系,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链接起来。
教育内容生活化也是当今教育模式的转变趋势,教育的内容越来越贴近生活。教学内容生活化就必须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的、能反应时代精神的实例来充实教材内容。如果还是用以前书本上的不具有时代特色老案例,不仅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也缺乏说服力,毕竟那些实例不是取自他们的身边,很难有深刻的认识。如果教材内容来源与学生生活,他们真实可感,可信度就会增加,很容易说服学生,增强了榜样的力量。提倡思想品德教育要做到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时积极开展生活实践,对学生所学的思想品德内容进行强化。因此,现代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倡导情景教学法。他要通过搜集日常生活中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指引学生思考、辨别。这既能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有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形象生动的案例更加具有信服力。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思想品德的教学要贴近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思想品德是培养和塑造学生具有良好生活习惯和良好品德修养的课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改变过去的那种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主体的灌溉式教育模式。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正确定位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更不是道德的权威者。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提倡开方式教学,体验性学习,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研究探索问题,最大可能的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录像,电教媒体等,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他们走出去,细心观察生活,进行问卷调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全面的、鲜明的认识社会,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传统的评价方式就是试卷考试,通过一张试卷定品行。思想品德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判断力以及独立的人格,但这些都不是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就能完全理解的,必须是通过课外的一言一行体现出来的。分析隐藏在行为后面的道德动机。而且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的主体也应该多元化,不仅仅是传统式老师作为权威进行评价,而是要由老师组织,协调,学生积极参加,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由过去的一言堂,转变为群言堂。综合老师、学生同学、家长以及社区相关人员的意见,得出全面、客观的综合性的评价。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教育是规范我国公民行为的重要教育,它是一种长期的教育,是对个人良好道德修养的培养。通过生活化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磨练品质,增长智慧。让来自真是生活中的榜样来感动他们的心灵,让来自真是生活中的情感故事唤醒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向往,让来自真是生活中的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实际生活中享受真实的、具体的、丰富的道德培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1].如何让小学思想道德教学走向生活化.林同义教育探索.2013-5
[2]如何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唐冬华.教学研究.2014-06
[3]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李晶.吉林大学.2013-04-01
[4]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李鹏.东北师范大学.2010-05-01
[5]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研究.姜娜.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05-26
[6]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初探.戚伟.考试周刊.2012-10-26
[7]刍议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李庆联.求知导刊.2014-09-15
[8]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评价体系研究.赵洪琴.苏州大学.2012-10-01
[9]基于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探究.荣婧陶.渤海大学.2014-06-01
[10]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范雅萍.苏州大学.201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