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轶男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普利策新闻理念探究
马轶男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 要:普利策是美国新式新闻事业的开创者,是新新闻理论的创始人,是近代报业向现代报业过渡时期最重要的新闻人之一,普利策奖至今仍然被世人视为记者的无上荣光……一百多年以后,当后人去评说普利策的时候,大加赞誉者有之,抨击踏伐者有之,于是普利策的新闻理念和实践似乎变得模糊不清,表现出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混乱。本文就此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理念;矛盾体
怎样去评价这样一个新闻史上的重要人物?尊崇会束缚思想并导致美化,而蔑视的心态又会产生偏见。因此,当把普利策放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去审视,摒除有色眼光而怀着善意去观察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火与冰的矛盾体,他理想的新闻精神和新闻理念的外化形式(主要表现为煽情主义)明显地分开,而这种火与冰的对立统一关系可以追源于实用主义。新闻理念
普利策认为报业应该是社会改革倡导者、公共领域的重要力量和政府的纠错者。他将强烈的社会意识引入报纸的任务,主张建立站在人民一边的、反对公共弊端的超越党派的报业。
首先,他主张高质量的社论,用它来贯彻他重视社会责任的办报理念。他认为社论是“讲一些勇敢和真实的话,摒弃平庸与陈腐,讲一些令社会上有知识、有教养、有独立见解的人们敬重的话”,每期报纸都要充分利用社论。《世界报》的社论版经常在抨击富人、官员,甚至提出过解决社会不公问题的“十大纲领”,这种高尚的品格和姿态使人们给予《世界报》“人民斗士”的称赞。
其次,他揭露社会弊病、黑幕和不公,是第一个揭露家。19世纪末的美国社会不少社会问题矛盾激烈,新闻界开始了“掏粪运动”或称“揭丑运动”。他坚持认为报纸的生命就在于暴露,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应当代表平民试图使“政府官员、公务员、社会各机关和司法系统尽心尽职,履行责任”。这种思想是美国新闻界的一贯传统,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西方新闻界。
再次,普利策发起各种社会运动。报社为筹建纽约自由女神像台座发起募捐、发起环球旅行,还为穷人提供圣诞餐、夏天为贫民提供冰块,雇用医生免费给平民看病等,《世界报》这些社会活动,至少部分是出于普利策为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的新闻理想,而不是纯粹作为扩大报纸销量的手段。
在新闻专业精神的呼唤声逐浪高的现代,百年前普利策的记者职业化思想和实践尤显珍贵。他1903年就希望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新闻学院并设立普利策新闻奖。
政党报纸时期至今仍被作为美国新闻界的耻辱,随后廉价报纸降低了格调,而随着大众化报业的发展,追求商业利益的煽情新闻、黄色新闻泛滥,愈演愈烈,于是以新闻自律和职业化以提升专业地位的呼声日高。普利策在当时成为先驱,是他的努力把新闻工作提高到一个为社会公认的专业的显著地位,并倡导新闻教育。他认为:“新闻学院其目标是培养若干较好的新闻记者,使报纸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他有一段关于记者的著名比喻:“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的瞭望者。”只有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才能敏锐地观察到“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才能完成新闻的使命。这正是普利策倡导新闻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动因和目的。
很难想象,一个如此评价和认识新闻业的报人,会同时推崇煽情主义的写作,以至成为黄色新闻的鼻祖。普利策强调新闻要写得有声有色、富于趣味性、能够激动人心,这种新闻贴近平民的通俗化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将通俗演绎成庸俗,把人情味发挥成刺激性,使煽情发展到极至导致黄色新闻的泛滥则是普利策新闻理念中比较微妙而尴尬的成分了。普利策自己这样解释:“有人情味的和危言耸听的消息是扩大销售量所必需的手段,在发行量得到扩大之后,编辑们就可以吸引读者注意高质量的社论和新闻中关于公共事务的报道,以此来制造健康的公共舆论。”看来,在普利策新闻理念中,教育意义、社会功能是“用”,是根本目的;煽情新闻和黄色新闻是“表”,是实现手段。普利策认为只有用这种刺激性的煽情报道才能吸引普通人的眼光,从而得到社论的影响力以及社会运动的支持者。
普利策及他的新闻理念至今仍然争议不断,他的思想和活动看上去是那么矛盾:一半是火焰——强烈的社会意识、责任感和高尚的办报原则;一半是海水——煽情主义和黄色新闻的媚俗倾向。这两者看起来就像俗话说的“水火不容”,但是这火与冰在普利策身上竟然同时表现得如此显著。像所有的实用主义者一样,普利策不满足于真理的获得,而努力使其得到证实、生效,变得有用。于是,在办报中普利策没有冒着曲高和寡的危险让《世界报》板起面孔坚持严肃高尚的格调,而是以牺牲消息和新闻来换取社会的影响力,以耸人听闻的黄色新闻换取读者的注意力。他看重的是最后的实际效果,将煽情主义作为手段,以得到社会对改良运动的支持。
尽管对于普利策对新闻事业的贡献毁誉参半,但是不得不承认普利策是美国当时社会精神的杰出代表。他的新闻理念和实践中显示出一种高贵的品质——“一种最诚挚、最强大、最有活力的在新闻界还是崭露头角的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