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勉
(作者单位:南阳电视台)
新闻人物故事化
张红勉
(作者单位:南阳电视台)
摘 要:新闻故事化越来越成为新闻的一种发展趋势,而故事化离不开人物的表达。在当今媒体多元化的形势下,新闻人物故事化已成为吸引受众,折射社会影响力的一种表现,因此,新闻故事化首先应将人物作为报道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引导;讲述;矛盾冲突;娱乐化
新闻人物故事化符合受众的收看习惯,满足了受众爱看有声有色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的心理要求。在新媒体来势凶猛的冲击下,如何将新闻故事讲得生动鲜活,成为各个媒介竞相经营的重点。新闻人物故事化的趋势已成为各个媒介生存的一种手段,将新闻选择与制作中新闻价值的判断权完全交到受众手中,在内容上选择那些受众感兴趣的新闻,市场理念下的受众导向已成为新闻选择与制作的理念。
新闻人物一般都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一种平民化的形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让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中获得一种心理空间的满足感。记者采编过程中一些隐现的引导和“讲述”注重人情事理,对故事中的人物和行动做出一定的分析评价。
以南阳电视台新闻作品《李玉丰的十字绣》为例,这部作品充分地运用了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手法,主人公李玉丰偏瘫26年,一家四口生活艰难,为了生存,李玉丰拖着病体趴在床上艰难地绣制十字绣,媒体报道她的事迹后,涌现出大量的爱心人士帮扶她,李玉丰心存感激。那么记者怎么来宣扬正能量,来报道这些爱心人士呢?记者没有像以往报道帮扶残疾人的故事那样,着重报道慰问者送米送面,和残疾人握手谈心等画面,而是利用独特的视角,抓取不识字的残疾人李玉丰这个坚强的女性为主角,在李玉丰被帮扶的过程中,卧床不起的她不顾自己病体的疼痛折磨,每天趴着身子,一针针,一线线,用灵巧的双手给帮扶过她的好心人精心绣制一幅幅十字绣,来报答社会对她的关爱,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来自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热心帮扶的正能量。
在这个新闻中,观众看不到记者带有丝毫的主观色彩的议论,但是能被记者引向他设定的方向,从侧面看到社会的爱心与温暖,这就来自对李玉丰这个人物故事精确的描述与刻画。
要把新闻人物故事化,且要合理利用所要报道的新闻人物起伏的命运,要动人心弦,还要善于运用“曲折”这一技巧,深挖人物背后的故事,这也是牵引受众眼球的妙招。而“曲折”离不开矛盾冲突。新闻人物报道中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来自真实的生活,人物是个体生命的体现,是需要讲述的。只要注意观察不难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无须刻意营造。“戏剧性矛盾冲突”的原型来自生活,只要去体会、去挖掘、去体验,就能发现。
还以《李玉丰的十字绣》为例,通过主人公李玉丰及其亲戚邻居真实质朴的讲述,一件件平常小事如闪烁的珍珠,串连在一起,给人们展现出李玉丰一家人日常的生活画卷:懂事的孩子、体贴的老公、亲人般的邻居,政府的慰问、社会的帮扶、朋友的资助,给受众讲述的是人间温暖永在的温馨故事,让大众感受李玉丰坚韧感恩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
当然,新闻人物故事化并非完美无缺,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其在表现形式上强调人物和事件的细节化、情节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极易偏向彻底的娱乐化,寻求强烈的感官刺激等。
3.1 使新闻报道趋于庸俗
在一些新闻报道中,一些记者热衷于跟踪报道扫黄打非、凶杀火拼、婚外情、同性恋等题材,制作手段上存在娱乐化倾向,强化视觉刺激,失去了职业理性,受众在看得惊心动魄、痛快淋漓的同时却忽略了这种“庸俗化”的本质,掩盖了事实的本来面目,忽视和践踏了广大市民的审美情趣,把电视文化引向平庸、肤浅甚至低俗,对受众是一种情趣误导。
3.2 追求悬念曲折而弄虚作假
新闻的灵魂是真实性,新闻人物故事化不能因追求曲折起伏的情节而改变新闻的真实性。因为并非所有的新闻事实都像小说那样有一波三折的情节。新闻报道尽管借鉴了故事化表现手法,却绝不能像小说一样进行虚构。一些编辑记者为了自己的发稿量及经济利益,弄虚作假,职业作风欠佳,这一点体现在获取新闻线索、采访、写作、编辑整个新闻传播业务流程之中,结果为失实新闻打开了方便之门。
新闻的重要性是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最重要因素。一般的新闻人物报道往往注重人物事迹对社会的影响和榜样性,新闻人物在选题上正是遵循了重要性原则,或政治影响力强,或是反映百姓生活和普通人的需求,报道形式让人物走进受众心中,让受众受到人物事迹的震撼,思想上与之产生共鸣。而新闻人物故事化要注重从新闻人物的曲折的命运来折射现实社会背景变化的新闻价值取向。以平民视角出发,从平凡生活中小事中挖掘有新闻价值的素材,让人物自己发声。
画面人物的行为和事态的进程,新闻人物的现场讲述,这样的新闻人物报道才能再现新闻事实本身的生动性、独特性、丰富性和深刻性,从而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贾玉全.浅议新闻故事化叙事的美学特质[J].中国西部科技,2010(32).
[2]王军.《时事开讲》的成功要素分析[J].新闻记者,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