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幼芬
摘 要: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实践应落实“四基”,发展“四能”,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中选择合适资源、把握学习契机、制造“矛盾冲突”,智慧引导提升,均能保进学生“四能”的有效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 资源 契机 矛盾冲突 提问技巧 四能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应当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简而言之,即教学中应落实“四基”,发展“四能”,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如何贯彻课标理念,在实践教学中把握教材内涵,立足课堂着眼细节,促进学生“四能”发展成为我研究的问题。
一、选择合适资源,提供“四能”发展载体
良好的数学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它应该是一种“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教育。教学素材是贯彻这一课标理念,强化教学效果的有效保障,更是落实学生“四能”发展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教学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寻找适合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四能”发展。
在学生已经掌握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等相关知识后,我让学生用准备好的6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张卷成不同形状的圆柱体,并求出这6个形状各异的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侧面积、体积,再汇总成表,以期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并解决相关问题。第一次,学生用两张长方形纸中的一张横着卷成圆柱,另一张竖着卷成圆柱,猜测所卷的两个圆柱体积是否一样?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获得相关的数据后,验证得出横着卷,圆柱的体积大。第二次,让学生把两张纸分别沿横中线和竖中线剪开,各自拼接成新的两张长方形纸。用这两张纸卷出来的圆柱体一个更细更高,另一个更粗更矮。学生在两次操作、猜测、验证的过程,隐隐约约发现“粗粗的圆柱”体积比较大。“真的像同学发现的这样吗”,在好奇心和求知地欲驱使下,学生进入第三次验证。用两张一模一样的纸,按照不同的方式剪一剪、卷一卷,得到不同的圆柱,判断哪个圆柱体积大?3次发现的结论是否一致?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如同一张纸不管怎么剪,怎么围,大小始终相等;不同形状的圆柱它们的侧面积始终相等,因为都是由同样大小的纸张围成的。同时,也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侧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围成的不同圆柱哪个的体积大?正如“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驱使下,经历多次实践操作、自主探索、猜测验证,蓦然发现:在侧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柱的底面半径越大,体积就越大;底面半径越小,体积就越小。用他们“原生态”的语言描述就是:“同样大小的纸张围成不同形状的圆柱体,不管怎么围,侧面积一定相同。”而围成后“矮胖”的圆柱体积大,“瘦高”的圆柱体积小。学生在这样的知识建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此产生的结论无疑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同时,这个结论对他们解决“一张长12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围成体积最大的圆柱,它的底面周长是( )”和“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裁成体积最大的圆柱体,体积是( )”非常有帮助意义,遇到这类题形,自然而然想到“矮胖矮胖”的圆柱体积大。借助合适的学习载体,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猜测验证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形成一套形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真正促进学生“四能”的发展。
二、把握学习契机,营造“四能”发展氛围
新课标理念强调: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很重要。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在提问中获取知识,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更是促进学生“四能”发展的有效手段。笔者有幸近距离聆听过吴正宪老师《重叠问题》一课,深感吴老师非常善于把握学习契机,为学生营造“四能”发展的氛围。
教学时,吴老师随意请出前排一男生(姓姜),指出姜同学排在队伍里,从前面数是第5个,从后面数也是第5个,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学生说:“叫人上去排队。”吴老师很自然地否决了:“这是我们小时候常做的事,现在我们长大了,可以用别的办法解决问题吗?”学生在讨论后采用画图或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了9个小人,在第5个小人的头上作记号,一个列式2×5-1=9。吴老师用身体轻轻碰触写算式的学生,示意她让底下的同学向她提问题?该生怯怯地小声复述:“谁能给我提问题?”底下学生隔一会儿后弱弱地提出:“为什么要2×5?”吴老师又示意写算式学生结合画出的图解答这个问题。因为问到该生清楚的问题,她由最初的怯怯声变成响亮地解释:“第一个5是从前面数,姜同学排在第5个。第二个5是从后数,姜同学也排在第5个,并指着前一个同学画的图,用手势圈出2个5。”当学生再追问:“那1在哪?”吴老师适时表扬:“真会提问题。”这句话一出,提问题的学生很得意,被提问题的学生也很骄傲,自信满满地解答:因为姜同学从前面数是第5个,已经被“利用”过一次,从后面数也是第5个,又被“利用”一次,重复了,所以要减1。此时旁观的吴老师追问:“她的回答你满意吗?”结果两个学生都很满意地落座,一个因质疑有水平而高兴,另一个因释疑而自信。全班同学都很崇拜地聆听这两个学生的精彩互动,跃跃欲试也想上来一展身手。
在品读与回味中,发现吴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非常善于把握学习契机,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和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她示意写算式的学生从模仿开始,复述提问:“谁来向我提问题?”引导学生会问,再让学生结合图形尝试自行解决问题,帮助提问者释疑。这样以问代讲,不仅教会学生问问题的方法,还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其间适时表扬:“真会提问题!”“这个问题问得好!”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使学生由怯怯生地复述,到自信而清晰地解答问题,由“不敢发问”到“问及点子”,身感成功的喜悦,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学习效果立竿见影。正因为有了大师的引领和示范,我经常把这个办法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四能”获得发展,对数学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制造“矛盾冲突”,激发“四能”发展潜质。
新课标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课堂教学中,善于制造“矛盾冲突”,让思维在矛盾与和谐中走向升华,往往能让数学课堂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开发学生“四能”发展的潜质,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在《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托,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让学生在一组简单的数据中判断:当时间相同时,可以根据所行路程的长短比较两者的速度。也可以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根据所用时间比较两者的速度。学生在变与不变中初步体会到简单的函数思想,对速度有了初步的认识,进而出示一组时间与路程都不相同的数据,让学生比较两者的速度。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产生了矛盾,根据已知的数据,无法直接判断两者谁的速度快。学生基于前两次简单地判断成功,对第三次的验证产生了极强的探索欲,自然而然地想尽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用列算式或画图的方式,找出单位时间内两者所行的路程再比较速度。当学生懂得用这种的方式判断两者的速度之后,再抛出新的问题:“如果飞机4分钟飞行48千米;自行车4小时行了48千米,那么谁的速度快?”学生用刚刚发现的方法解决问题后,很吃惊地质疑:“飞机和自行车的速度一样都是12千米,怎么可能?”这一发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再次产生冲突,逼得学生不得不直视这个问题,从而产生再次解决新问题的冲动,此时水到渠成地引入复合单位千米/时、千米/分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活思维、开发潜质,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与实用性,真正促进学生“四能”扎实有效地发展和提高。
四、智慧煽风点火,扩大“四能”发展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是一门艺术,一种技巧。用得精,用得巧,能够引导学生探索所要实现的目标,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提高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智慧地提问,巧妙地煽风点火,通过层层递进、步步深入,造就灵动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在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中,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获得发展,真正促进学生“四能”的发展。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时,笔者在让学生动手制作出一个莫比乌斯带后,引导学生验证这样的纸环与普通的纸环有什么神奇之处。学生在经历动手描一描边、用笔涂一涂面的过程中,感受到普通的纸环稍一翻转,居然变成只有一条边一个面的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进而追问除了一个条边、一个面的神奇外,它还有什么神奇之处呢?引导学生在猜测中验证,如果沿着莫比乌斯带的二分之一线、三分之一线剪开就会怎么样?如果继续往下剪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萦绕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地深入探究,在猜测与验证中一次次地感受到莫比乌斯带的无限神奇。课终了,学生意犹味尽,想自己课后再探究如果把普通纸条翻转3600、5400……就会不会像翻转1800这么神奇。
在教学过程中,“你猜呢”、“你对他的说法有什么补充”、“你有什么发现”、“你验证的结论和之前的猜测一样吗”。随着一个个“不经意”的提问,老师不动声色地制造猜想与验证间的矛盾,没有越殂代庖亲自释疑,而是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推翻原来的猜想,建构新的认知,一次次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这种智慧地煽风点火,不显山不露水地为学生创设思辨、质疑的课堂,使数学教学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达到和谐共长的美好境界,真正促进学生“四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第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