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雅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生存与发展
刘梦雅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摘 要:新媒体的出现和媒介融合趋势,让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喜忧参半,唯有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找到真正的良方。电视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要从两个宏观层面出发,即发挥自身优势和与新媒体相结合,创造更多契机,以争取更大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电视民生新闻;生存发展
享有“老百姓自己的新闻”之美称的电视民生新闻,曾在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之路上以始料未及的速度红遍了大江南北。在民生新闻的初探时期,从各个方面都赢得了近乎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良条件。可如今面对不断更新的媒介环境,电视民生新闻该何去何从?
1.1 新媒体的出现
随着媒介传播技术的开发和传播手段的创新,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早已不再是刚刚诞生时那样的活跃和新鲜,已被归为“传统媒体”的行列。
1.2 媒介融合趋势
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媒介融合中,与电视相关的是三网融合中的视网融合,即广播电视网与互联网的互动和融合,既包括物理层面的覆盖,又涵盖业务层面的渗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会对电视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2.1 优势
在主题内容上,与其他类型的电视新闻相比较,民生新闻在内容选材上具有贴近性特点,关心市民生活,关注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问题,话题围绕老百姓身边的趣闻轶事,甚至能帮助他们调解一些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
在报道手法上,电视民生新闻主要通过记者的现场实地走访调查,或者跟踪报道,深入体验群众生活。有些民生新闻栏目将记者重新进行定位和包装,如“帮办”“和事老”等称谓,都能体现出与众不同的记者功能定位。
2.2 忧患
2.2.1 同质化
不难发现,各个电视台的民生新闻从形式到内容都大同小异,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无论是节目框架、流程思路还是主持风格、呈现形式,近乎于“千台一面”的视听效果,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2.2.2 表面化
民生新闻的贴近性与通俗性虽是它的优势所在,但片面追求通俗易造成浅薄甚至低级趣味。类似于婆媳矛盾的这种题材比比皆是,“吵架”甚至成了新闻的看点和噱头,将普通的家长里短过分夸大化,只是浮于矛盾的表面,吸引观众来“看热闹”,易对老百姓进行错误的导向,也会背离民生新闻的初衷。
2.2.3 娱乐化
“娱乐”在现如今的传媒领域已经成为热词,在民生新闻中注入一点轻松愉悦的气氛并无不妥。
面对日益复杂的媒介环境,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不容乐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
3.1 自身优势的开发
3.1.1 专业性
电视的发展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人才培养体系,这些是互联网等新媒体体系中所缺乏的。电视民生新闻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向专业性靠拢,从新闻的采集、编排到播出再到主持人的选拔和培养,都充分发掘和利用人才资源,不再拘泥于大事小情的泛泛报道,体现出新闻的专业性。
3.1.2 深度化
事实上,民生新闻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远不止关注老百姓的家长里短,除了关注切实的与民众利益相关的社会问题,还要深入探讨其揭露的本质,寻求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导向。
3.1.3 直播化
电视民生新闻强调时效性、及时性,电视直播能够有效缩短新闻与观众的时差,还原新闻的原生态,吸引更多的兴趣和关注。
3.2 结合新媒体技术
3.2.1 更宽的传播渠道
民生新闻的播出平台是电视,想要扩大栏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可以借助其他新媒体形式。如在网上建立栏目的微博账号,在微博上与观众进行话题的探讨和互动。渠道的拓宽意味着吸引更多受众的可能性。
3.2.2 更广的传播内容
互联网庞大的信息内容可以作为节目传播内容的资源库,从中寻找热门的话题,然后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和报道,扩充内容广度,跟上时代变迁的脚步,避免一味局限于传统而毫无新意的话题。
3.2.3 更新的传播形式
在当今媒介和社会环境下,新一代的观众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和收看者,更多的是怀揣着新闻热情的参与者。节目如果想要适应观众的这种自主意识和自我表现需要,就要给观众提供参与互动的机会,表达他们的意见,增强互动性和沟通感。
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要想生生不息,必然要有制胜的法宝。
参考文献:
[1]王丽华.媒介要正确引导道德舆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5).
[2]许强,曾鹏.略论当今民生新闻的特点及其现状反思[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