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国
摘 要 电视民生新闻是当下最为流行的新闻类型之一,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文中主要阐述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义、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理解,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0-0030-02
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开播了一档名为《南京零距离》的新闻栏目,该栏目成为了我国第一档民生新闻节目,此后,国内各级电视台纷纷效仿,推出各具特色的民生新闻栏目,而民生新闻报道也逐步进入到了广大百姓的视野并得到认可。笔者所在的延边电视台汉语综合频道也于2008年开播了一档名为《身边》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通过这档栏目,笔者对当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情况、内容、形式以及运作规律有了一定的理解,此类节目该如何顺利的走向传媒发展的快车道,更好的服务受众呢,下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什么是电视民生新闻
电视民生新闻给受众的第一印象就是人本色彩与本土化,其内容主要集中在老百姓的生活环境、生活空间及生活状态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事件及信息。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但对于这种新闻报道方式,广大新闻工作者及学者最初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民生新闻”涵义的界定上,也引起过许多激烈的讨论,主要有3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类型,与社会新闻有区别但又有所联系。也有人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是社会与经济新闻的一种结合体。而部分学者则认为民生新闻其实就是一种话语构筑,主要是源于社会的话语构筑,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在未来,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改变等。综上所述,电视民生新闻既具有传统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与真实性,同时又能快速进入群众视野,服务百姓,是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类型。
2 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
2.1 电视民生新闻的成功
从2002年至今,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已经经历了14年,在这期间,很多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通过不断积累和探索,取得了成功。如今,电视民生新闻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各播出机构也逐渐摸索和探究出了一套与自身节目风格相适应的运作方法 ,纷纷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节目。可以说电视民生新闻已经成为当下最受民众欢迎的新闻类型。而其良好的收视表现也让其所在频道得到了丰厚的广告回报,逐步成为频道的强势栏目之一,使栏目本身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2.2 栏目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假如把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比作一块蛋糕的话,那么这块蛋糕就因其味道甜美而被大家所争抢,为此,各级电视台之间竞争非常激烈,除了各省级电视台在做,各县市级电视台也在纷纷效仿,甚至同一个台的不同频道都在争抢。在各个播出平台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呈现出分众化趋势。
2.3 栏目时长不断增加
随着各级电视台对民生新闻栏目的不断重视,电视民生新闻的成长规模和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很多频道都增加了此类节目的时长,周播制的改为日播制,10分钟改为半小时甚至更长。而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时长的增加,也说明了人民群众对此类节目的欢迎程度。
3 电视民生新闻出现的问题
3.1 新闻视角狭窄 内容肤浅
但在民生新闻迅猛发展的背后 ,一些问题也纷至沓来,如新闻报道为了追求短、平、快的节目效果,却丢失了新闻自身可以挖掘的深度,广度等。由于电视民生新闻记录的重点是老百姓的生活,因此部分新闻仅仅单纯的报道了一定范围的人,例如城市居民的生活,或者忽略了农村百姓、或者在报道中仅报道单个事件,并没有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考虑到事件发生所引起周围环境的动荡,发现到事件发生体现了哪些社会规律,也没有探究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等,仅仅是为了报道而报道,而观众看新闻后也无法感受到新闻的内涵,只注意到了表面现象。而从新闻内容方面来看,目前很多民生新闻栏目逐步进入了一个误区,成了“胡同新闻”,除了邻里矛盾就是家庭纠纷,或者是街头闹剧等。为了博观众眼球,部分新闻记者不断变换招式,对新闻事件进行片面解读,弱化新闻事件自身的逻辑力量。这种做法无疑是对电视传媒公信力的不断摧残。
3.2 新闻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为了抓住观众眼球,各级电视台都推出了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竞争极其激烈,但受到节目类型的限制,在同样的报道环境下,新闻素材却是有限的,如此一来就出现了电视民生新闻市场上大量内容相似、风格相仿、形式雷同的新闻产品出现,而这种新闻的重复化和同质化又会给受众带来审美疲劳,同时也严重影响到电视新闻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长此以往,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就会失去自身优势,使民生新闻停滞不前,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潭。与此同时,电视民生新闻的同质化还将导致电视民生新闻市场传播生态的恶化和结构失衡,也是播出平台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使自己的栏目更够独树一帜,树立自身品牌,培养忠实观众将成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深刻研究的问题。
3.3 盲目追求收视率 致使节目低俗化
在市场化的今天,一档节目收视率的高与低经常被人作为评判该节目好坏的唯一标准,而盲目追求高收视率使得原有节目的风格发生扭曲,从而导致节目的低俗化,是我们所有新闻人不愿看到的。诚然,一档高收视率的电视节目,会给播出平台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但从新闻功能方面考虑,低俗化的新闻可能使题材的取舍变得不再理性,并且忽略了新闻传播的引导作用。新闻产品本该起着推动社会进步和引导个人发展的责任,但在当下一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节目一味的迎合观众娱乐、消遣的心理。从新闻采集到后期编辑,再到播出,无不充斥着娱乐元素,虽然得到了高收视率,但却大大地削弱了新闻本该起到的功能,逐渐偏离了新闻发展的轨道也偏离了民生新闻最初的创办宗旨。
3.4 角色定位不准确
我们这里所说的角色,主要分两种,首先是栏目角色定位,所谓电视民生新闻,是关注一些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相关问题,在报道的过程中,部分群众的问题确实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但这并不是电视民生新闻的职能所在。很多老百姓在看到了媒体强大的“办事能力”后,认为只要有难题,告知媒体就一定会解决。而没有通过正常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夸大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职能。其次是记者对自身定位不准确,很多记者觉得自己是群众代表,民众做后盾,对一些职能部门妄加评论,制作出的新闻作品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从而引起民众与政府部门更大的矛盾,这种做法违背了民生新闻的宗旨,也客观报道、以民为本的初衷背道而驰。
4 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
4.1 拓宽栏目视角 挖掘新闻深度
首先,在选取新闻内容方面,要以贴近民众生活为原则,从百姓的角度出发,想之所想。而新闻题材绝对不会仅仅是百姓生活中的琐碎事,可以把一些社会新闻、国内外重大新闻有机的结合起来,用民生的眼光来审视题材本身。在采写正面报道时本着发扬和传播思维进行,而一些负面报道,则需要深刻的进行剖析,探究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从而为广大受众带来教育意义或者一定的服务性。而对于一些毫无价值的低俗新闻选题,则应坚决不予采纳。而选择题材的视角应该放的更广一些,特别是地方性的电视民生栏目,选择新闻内容,并不一定是发生在当地的事件,也可以根据需求,对本地区以外的相关题材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作新闻内容。民生新闻虽然不像时政新闻那般严肃 ,但也有其自身的价值。表面上看是关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实际上是在关注的是他们生活背后的道德观念问题、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等等,所以,只有让新闻具有贴近性、服务性才能将之归类到民生新闻的范畴。
4.2 应不断进行创新 形式更加灵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人民群众的鉴赏能力也随之升高,我们不能用十年不变的节目来应付观众,而是应该怀着一股创新的精神,来制作电视民生新闻。只有不断的加强业务以及理论学习,才能使节目创作人员能够更好的进行节目创新。而节目只有创新,才能彰显活力与生机。例如延边电视台汉语综合频道新闻栏目《身边》,自从创办以来,经历了多次改版,尤其是近些年来,创作人员们以不断大胆进行尝试,在原有监督性新闻和现场报道新闻的同时,增设了特约评论员、天天咨询等多个新板块,增加了节目信息量,满足了不同人群对电视民生新闻的不同需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了国内其他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手法,并已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如着重体现地域特色、增加主持人、与观众互动等多种形式,都是值得肯定的。
4.2 加快品牌化建设
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在保证节目质量外,还应加快品牌建设。利用合理的营销手段,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才是电视民生新闻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目前,全国上下各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呈现百家争鸣态势,但谁也不能保证这种现象会一直持续下去,而新闻产品的竞争,在将来必将转化为品牌的竞争,优胜劣汰。只有快速将自身新闻产品品牌化,才能在未来登上战略制高点,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该如何更好的对电视民生新闻进行品牌化建设呢?笔者通过自身多年经验及对国内其他媒体民生节目的探究,总结出以下几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即培育强大的采编队伍,打造头条新闻,包装品牌代言人。首先,电视民生新闻取材于民众,那么开创一个让民众参与节目的渠道显得尤为重要,把群众变成“记者”。打造一支强大的“群众采编队伍”,就是最好的品牌推广方式,因为来源于民,往往新闻内容更能引起群众共鸣。无形中节目得以推广,品牌逐步形成。其次打造头条新闻,在每期节目中,选择一条新闻进行精心策划及制作,选择标准要满足时效性强,民众关注度高等条件,做成头条新闻。这类节目除了能给观众提供丰富的信息外,还能调动观众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逐渐对节目产生粘性,成为忠实观众。第三个途径是包装品牌代言人,列举国内各类电视节目,我们会发现,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一名优秀的主持人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当年《实话实话》的崔永元,还是《快乐大本营》的何炅或者是《鲁豫有约》的陈鲁豫,都可以说是节目成就了主持人,而主持人更是造就了节目。所以,精心包装一个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使其成为该栏目的代言人,重要性不言而喻。
总之,在全国各级政府普遍强调做好民生的今天,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虽然道路比较曲折,但是做好电视民生新闻,是广大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33-36.
[2]刘飞.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J].学理论,2008(16):57-58.
[3]周玉明.电视民生新闻及其长远发展探析[J].攀登,2009,28(4):114-118.
[4]庞亮.新闻报道策划.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12-16.
[5]那长春.城市民生电视新闻浮出水面[J].当代传播,2003(6):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