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英
(运城广播电视台,山西 运城 044000)
浅谈主持人采访的前期准备
刘海英
(运城广播电视台,山西 运城 044000)
采访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如何能在采访中做到游刃有余,做好采访的前期准备至关重要,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才能做足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并结合笔者的一些实际经验说明采访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主持人;采访;前期准备;受众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所需要具备的基本功,对于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集编采播于一体的节目主持人来说,采访同样应该是必备的技能之一。主持人在节目中要与他人交流、沟通,与现场或演播室外的嘉宾交谈提问,这其实就是一个采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名主持人专业技能的体现,同时也是一期节目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才能在采访中做到游刃有余,尽快与被采访者顺畅融洽的展开交流,准确把握采访现场的节奏,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采访的成功与否与采访前的案头准备成正比。准备做得越充分,采访就越主动,采访的效率就越高,成功的把握就越大。经验丰富的记者都有这样共同的感受,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主持人的采访准备工作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多。因此,采访前的案头工作,应在条件可能、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考虑周全。采访前的准备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任何采访都是有目的的,在采访开始之前,先要弄清楚这次采访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得到怎样的一个结果,然后再按照这个目标进行采访过程整体框架的组织,做到对采访目的和大体结构都心中有数,这是进行采访前首先要做到的。清楚了采访目的,心中有了大体结构,采访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王志曾经说过:“我每次做节目或者跟着摄制组去采访,我都要求自己清楚此次采访的目的是什么,否则可能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比如说采访一些劳模或者党的干部,他肯定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但是我要的不是这些,我就要用关于人性的各种问题挑剔他,迫使他说出一些真正的内心的话。这才能达到我的采访目的。”
选题是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第一步,属于节目构思的范畴。进入到采访这个环节,就要对已确定的选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求挖掘出最精彩的内涵。
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无数条状辐射线,是球状立体的。采访选题亦是如此,关键在于你选择哪个点去做文章。因此,对选题进行详尽透彻的分析研究,从各个角度进行比较、筛选,确定出采访要点,寻求切合的采访提问角度,是采访准备的基础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采访提问是忌讳或避免提出宽泛的问题,但是这也是要因人而异的,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不可一概而论,最主要的是记者或主持人提问,实际上是代表受众提问的。因此,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想一想受众最想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取什么样的信息,想听对方谈论什么样的话题,又需要得到什么样的答案,这些都需要在对选题做认真分析后,才能确定采访提问要点,有针对性的提问。
在明确了采访目的和对选题进行分析后,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对采访对象做进一步了解和采访心态的把握。采访对象是采访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也是事实真相的知情者,他们的回答和受采访时的心态直接关系到采访的质量,对采访对象的分析了解就成了采访准备阶段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如何能准确地把握采访对象的心态和内心活动,首先一点是要对采访对象的家庭情况以及个人背景做一个详尽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对方的思想动态、语言习惯,在采访提问时才能准确恰当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发问。柴静在采访人大代表申纪兰时,由于在采访前对采访对象资料的做了大量的阅读,所以在采访中很好地把握了采访对象的心态,采访的成功也是必然的。笔者在这方面也有切实的感受。笔者曾在做一期反腐纪实片时,需要对一名黑恶势力分子进行采访,据了解这是一名在监狱几进几出的多次劳教人员,考虑到他的特殊身份,有可能会在采访时遇到瓶颈,所以采访必须要找到他的薄弱点进行突破,只有攻破他的心理防线,才能获取到有价值的采访内容。因此,在采访前,笔者多方了解其家庭环境,成长背景,最终以其年过八旬的老母为话题进入采访,在采访中逐步打开其心理防线,慢慢引导,不漏痕迹的转入需要了解的话题,从而进行不设防线的沟通和交流,获取节目内容所需要的素材,使采访达到预期效果。
在清楚了采访对象的背景后,就要着手整理采访思路,进行对采访进程的预期,也就是采访计划的制定,包括采访的时间、地点、需要的灯光和道具、以怎样的方式采访等等,这些是对采访过程的整体规划。只有在前期对采访有一个很清晰的规划,才能充分做好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在采访中有条不紊、有的放矢、把控采访的节奏,使采访顺利进行。柴静有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我们在采访两会的时候,由于提前制定了详细的采访计划,对采访进程有周密的安排,我在采访的时候异常的顺利,所以也很好地保证了播出的速度和质量,那期节目获得了不错的收效。”
这是采访前期准备的主要部分。如何设计问题,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则,理清思路、掌握方法、充分巧妙的设计好问题。所涉及的问题对于采访主题、采访对象来说,应该是全面具体有针对性的。
既能反映采访主题,又能对受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不偏离主题的原则。要求设计问题始终紧扣主题,明确阐明主题,通过提问要获取哪些信息。第二,准确传达的原则。设计的问题必须简单明了传达给被采访者。切忌含糊不清,抽象宽泛。因此,设计问题要清楚、准确、具体。第三,服务受众的原则。设计的问题要站在受众的角度,了解受众的需求,针对性设计问题,同时问题要通俗易懂、接地气。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烦琐而具体的,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花费大量的时间,一期看似简单的节目,一次看似轻松的采访,其实需要主持人在背后付出很多,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总之,作为一名主持人,要想在节目中以独特的采访风格脱颖而出,抓住观众的眼球,就必须做足做好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
[1] 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G222.2
A
1674-8883(2015)19-00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