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雪梅
(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宣传部,重庆 402660)
强化新闻监督功能助推新区建设
——以潼南区“我承诺你监督”新闻宣传活动为例
邓雪梅
(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宣传部,重庆 402660)
2015年潼南区瞄准全区改革发展的大事、群众关切的民生实事、干部作风不严不实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扎实开展“我承诺你监督”系列主题宣传活动,让民意表达、舆论宣传、群众监督有机结合,互动性更强,效果更显著,打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有力全区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有效集聚经济社会发展力量,加快了城市发展新区“示范窗口”建设步伐。
新闻监督;改革发展;新区建设
发挥群众监督广泛性和代表性的优势,借力纪律作风监督团、政府特约监察团、交通行风监督队、城管义务监督员等10支“市民监督团”的力量,共计200余人开展各项主题督查活动,打通群众监督的“最后一公里”,推进群众监督具体化、常态化。一是监督领域全覆盖。“监督团”代表从老干部到老百姓,从人大代表到企业代表,从种养大户到个体工商户,涵盖各领域、各层次,重点围绕城市建设“环境美化”、重点工程“项目推进”、百姓关心“民生实事”、干部作风“不严不实”等,展开全方位监督。二是监督形式多样化。通过市民拨打新闻热线、网上对不文明行为吐槽、手机报“随手拍”身边事、短信举报以及行风评议、调查问卷、万人评机关等多种方式开展群众监督。随着群众监督影响面不断扩大,来自市民的投诉信息越来越多,投诉人的数量不断增加。2015年,潼南各类监督共收到热线电话800余个,网络吐槽600条,手机报“随手拍”50条,市民有效投诉信息达到580余条。三是监督过程全程化。对于热点难点问题,“市民监督团”开展连续性的追踪督查,媒体开展连续性的报道,直至问题彻底解决。对于一些不宜公开报道的敏感问题,由监督团整理后,以书面报告或信息的形式,报送党委政府相关领导和部门,促使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改进工作。
群众深度参与媒体舆论监督,反馈的线索,媒体记者根据实际情况对监督信息进行梳理,带着选题深入现场,层层调查采访,同步推出、同频推进,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督促事件落实解决。一是开设“曝光台”。搭建报纸、电视、网络等“三位一体”的媒体监督机制,统一开设“曝光台”,让市民监督团“亮声”说话。市民监督团受理投诉发现问题、媒体跟进了解问题,反馈解决情况。截至目前,潼南报、潼南电视台、潼南网合计刊播“曝光台”200余期,解决相关问题180余起,办结率达90%。特别是环境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二是开展深度报道。电视台、报纸开设《新闻深一度》专题专栏,每期一个“市民监督团”反映的热点事件或难点问题,监督团成员随记者深入事件现场,“亮身”监督,对事实进行调查取证,层层剖析事件背景,深刻揭露事实真相,监督事情解决成效,使节目更具深度和厚度,近60余起长期困扰部分群众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三是开展现场直播。以“‘我承诺你监督’承诺在于落实”为主题,25名承办部门主要负责人,公开“亮相”承诺,3个广场LED显示屏进行同步直播,区内媒体在当天或当期刊播其承诺内容。新闻记者逐一走访部门、镇街,刊播近30期专题专版全面梳理承诺兑现情况,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做到“事事有承诺、件件有回音”,已兑现承诺的介绍其成功经验、后续措施,未兑现的阐明问题原因、改进措施。
坚持媒体与群众互动,健全机制,保障市民监督的必要权威,强化部门联动,用好舆论监督成果,集聚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与民意表达相结合。灵活多样的群众监督形式,拓宽了民意表达、诉求、回应渠道,让民意表达“无障碍”,使市民参与度不断增强,媒体宣传与民意表达有机结合,互动性更强,效果更显著,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二是与督查相结合。将“市民监督团”反映的问题和单位整改成效纳入全年目标考核,督察室定期制作《工作简报》,对每次督查行动的内容和效果进行梳理,及时送达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截至目前,督察室制作《工作简报》10期,专报6期,全区通报处理了十余起干部干事不力,作风不严的典型案例,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有效地扩大督查的影响力。三是与“3+1”联动机制相结合。将群众督查中发现确实部门不能具体解决的问题,整合部门、街镇、村(社区)力量,构建“3+1”联动模式统一受理、集中指挥、协调联动、合力解决,各职能部门从各自为政到职能融合,管理力量有效整合,提升了行政管理效能,实现产生“3+1>4”的效果。
G210
A
1674-8883(2015)20-01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