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龙 张 卫
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从2009年开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用工荒”开始显现。2010年底2011年初,包括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内的东南沿海地区的“用工荒”再次出现,并且缺工的时间提前,涉及的行业、企业、区域有扩大的态势,即使近两年,“用工荒”问题仍然时常出现①参阅:《统计局数据显示民工荒原因,农民工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新京报》2010年3月20日;2011年2月10日《环球时报》社论;《抢人大战持续升温,“用工荒”奏响产业转型序曲》,人民网2011年6月15日;《WSJ:用工荒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敲响警钟》,《环球时报》2013年1月6日;新华网2013年3月22日报道,一项针对300余家制造业企业所作调查显示,88%的企业认为当前劳动力短缺状况与去年相比没有好转。。在拥有世界最多人口并且一直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中国,“用工荒”是否会成为一种常态,是否会越演越烈,对全国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应该如何应对等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刘易斯的理论及中国的实际情况,对目前中国“用工荒”问题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可能的影响及其应对路径等问题进行分析。
对于当前出现的“用工荒”问题,“刘易斯拐点”毫无疑问具有相当的解释力。但中国的发展具有特殊性,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区域发展及用工方面更具有区别于其他省的特别之处,因此要科学认识当前的“用工荒”现象。
“刘易斯拐点”的理论核心是,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当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超过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会出现“用工荒”。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这一点,在中国特别是出口偏重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目前一种观点认为“刘易斯拐点”在前几年已经到来,人口红利已经结束②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认为,现在断言中国剩余劳动力消失还为时过早,其理由是:不仅在农村,城市也有剩余劳动力。对劳动力过剩现象消失,工资、消费价格和通胀开始上升的担忧过度,混淆了劳动力需求的周期性上升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没有把加薪事件放在过去的工资上涨、劳动生产率和整体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中来看。;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劳动力红利(“刘易斯拐点”)还将延续较长一段时间,能够延续到2015年以后③世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韩伟森和巴克莱资本中国经济研究主管彭文生认为,“刘易斯拐点”可能是一个持续多年的渐进过程。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从理论上来说,可以推出中国的劳动力红利(“刘易斯拐点”)能够延续到2015年以后。。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从全国范围来看,“刘易斯拐点”可能是一个持续多年的渐进过程或转折阶段,而不是一个突然的变化,当前由“用工荒”产生的诸多现象符合“刘易斯拐点”理论的特征①参阅:《从“用工荒”看刘易斯拐点》,《重庆日报》2011年2月12日。;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范围来看,这些省份往往是一些“用工”大省,“刘易斯拐点”早已到来,正是有源源不断的外地(省)劳动力补充,才没有出现用工短缺。正因为此,“用工荒”可以看作是劳动力市场为“刘易斯拐点”拉响的警号,这个警号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应该有特别的警讯。
“用工荒”的普遍性特征就是劳动力供需中劳动力相对短缺;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用工荒”却表现为一定时期内、部分区域、部分行业出现的用工短缺。其表现形式主要有这样几种:①结构性的用工荒②关于结构性的问题,可参阅《家政行业频现用工荒,“天价月嫂”凸显结构失衡》,《中国新闻网》2012年11月14日;吕珂、邱青青、吴奇《用工荒究竟荒在哪儿?技工最抢手凸显“结构荒”》,《合肥晚报》2011年2月15日。其实还反映出更深层次的人口结构性问题(参阅易富贤:《用工荒背后的中国人口结构矛盾》,《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4月24日)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结构性问题,比如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利润点单一、自主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结构性矛盾是当前大量企业招工难的重要原因。工业企业用工集中在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技术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一线操作工两个岗位。据人社部门2011年的统计数据,全国普工和操作工的缺口占缺工总数的64%③数据转引自《“用工荒”后民工争夺战硝烟四起,招工难在哪?》,《经济参考报》2011年2月28日。。虽然这些企业大量缺口的一线工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得到解决,但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显得更为迫切。因此经常出现即使高薪也难于找到合适技术工人情况。②行业性的用工荒。以江苏对2011年春季用工情况的调查为例,江苏当时70%以上的玩具制造、纺织、制衣制鞋、医药制造企业,60%以上的电子电器企业、印刷和造纸企业、建筑企业、住宿餐饮企业认为,2011年春季招工有较大困难或一定困难④此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就业管理中心2011年2月发布的《2011年全省企业春季用工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 ③季节性用工荒。无论是珠三角地区,还是长三角地区,近几年出现的“用工荒”都集中在春节后的二三月间,一般是在春节前一星期出现一波高潮,春节长假后两三天出现另一波高潮,元宵节后逐步归于平静。④区域性用工荒。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的“用工荒”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基本集中于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长期以来,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加工业主要依赖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如今由于中西部地区对农民工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到东南沿海的农民工减少,直接影响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用工难。
中国“用工荒”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与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高等教育扩招、经济多年的快速发展等关系密切。从直接原因来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用工荒”,既受全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影响,也与其本身经济强劲增长、产业结构转型以及企业用工环境、社会差异性的政策等密切相关。①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形成对劳动力的差异性需求。从2010年初开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强劲反弹并实现了高速增长,用工大幅增加。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使部分企业开始升级转型,新兴产业逐步兴起,部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开始由“一线工人”转向“技术工人”。②中西部经济迅速发展,形成对劳动力的争夺之势。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吸引了部分劳动力回乡务工务农。在中西部一些省份如四川、湖南、河南等,企业的用工需求增幅开始超过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③企业的用工模式及地方差异性政策导致农民工流失。总体来看,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并不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当前出现“用工荒”的主要原因。但是,部分企业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而采用的临时性用工模式,以及“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差异政策导致部分工人流失。④工资待遇偏低而生活成本增加,异地生活压力增大。2010年开始的通胀致使物价特别是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涨幅明显,再加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形成的高房价(这是房租高的主要原因),使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外地务工人员生活成本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明显感到生活压力增大。
根据前几年的规律以及目前情况的判断,目前的“用工荒”并不是一种全面的劳动力短缺,而是一种结构性的、行业性的、季节性、区域性的用工短缺以及这几种用工短缺情况的叠加。因此,全国范围内“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的判断还应该审慎。但在未来的几年里,如果相关条件不发生改变,春节前后的“用工荒”情况将会成为一种常态①邓仲谋:《结构性“用工荒”将成为常态》,大洋网-广州日报2011年2月14日。并会呈现出一种时间延后、范围领域扩展的态势。而且,目前的“用工荒”更多的是指“初级劳动力”领域;相对应地,以技师、技工为代表的“中级劳动力”数量却越来越不足;大学本科生以上的“高级劳动力”倒是在增加,但质量并不乐观,这更加加剧了未来发展的风险。
关于我国目前的劳动力短缺是否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虽然存在争论②比如路透社2011年2月25日报道,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李稻葵在北京参加一个论坛时表示,目前的劳动力短缺并不会影响中国的经济。而苏剑在2013年3月22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劳动力短缺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以劳动力短缺为主要特征的“用工荒”已经对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企业转型的阵痛已经在很多的企业被迫提前到来。如果“用工荒”持续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业经济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
没有工人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利润。总体来看,“用工荒”所造成的劳动力短缺已经对部分企业的生产进度有所影响:一方面出现用工短缺而造成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等现象,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订单不断增加,但招不到足够数量或所需的技术人才。这种影响在春节前后的一段时间最为明显。许多企业开始担心招不到合适人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进而可能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劳动力短缺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尤为明显,因为这些企业本身利润较低,主要依靠足够的劳动力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获利,比如一些纺织、玩具的生产加工企业,出现因为招不到足够数量的工人而赔本。目前,“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已经明显影响了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有调查显示,2011年深圳市70%以上的中小企业对工人“难招难留”反映强烈,东莞市有48.93%的中小企业劳动力缺口在10%以上③数据转引自《“用工荒”事出有因,中小企业求解“用工荒”》,中国经济网2011年12月12日;《中小企业求解用工荒,沿海劳动力紧缺或成长期趋势》,中广网2011年12月12日。。
在“用工荒”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付出更高的工资和待遇,才能尽快招到需要的工人。因此,在“用工荒”的整体氛围之下,很多企业将涨薪作为留住工人的首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高工资和待遇改善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投入,因为对于依靠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生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本身的盈利空间并不大,如果劳动力成本调升较多,这些企业就面临亏损④参阅罗宇凡、付航、邱明等:《“用工荒”慌了谁 劳动力短缺背后的隐忧》,新华网2011年2月16日。。有研究指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利润率较低,人工成本占到总成本的15%的话企业要维系下去就很困难⑤参阅《用工荒导致薪资大幅上涨 企业成本逼近临界点》,中国新闻网2011年2月17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很多民营企业和台资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价格异常敏感,不加薪就可能招不到或招不够工人,直接影响生产;而加薪又可能使其陷入亏损境地。这几年,部分省份再次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意味着整体工资水平、加班费和社会保险金支付基数的提高,也就意味着成本的上升,必然压缩很多企业的利润空间⑥参阅《企业遭遇升级阵痛,工人薪酬直追北上广,政府解决“同城待遇”》,《经济参考报》2012年3月19日。。
用工、用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曾经是中国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快速增长的利器。但在剩余劳动力不再充裕,低成本制造不再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情况下,面对日趋严峻的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许多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产业升级。但是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人力成本倒逼之下的产业升级,主要是引进新的技术或购进新的机器设备来代替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这就必须淘汰旧的机器设备,引进生产效率更高、造价更贵的车床和仪器以取代人力劳动。这将是一笔较大的一次性的前期投资,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将要冒一定的风险。不仅如此,较大的资金投入可能使企业的资金链条紧绷,从而遏制企业从事多元化生产和自主创新的能力。而且,目前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大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而企业要降低成本又只能走提高单位产能这一条路,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无疑又是一个难以走出的怪圈。
用工成本上升导致的另外一种可能的结果就是投资的转移。这种转移有两种类型,即投资的地区转移和投资的产业转移。投资的地区转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内的投资转移,就是更多的投资逐步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总体来说,中国中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尚有潜力,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再加上土地、资源等的比较优势,必然推动相当一部分的投资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另一种是投资的国际性转移,就是大量的国际资本可能由中国逐步转向一些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经出现部分外资企业受大陆用工荒影响考虑生产线回流或转东南亚地区的情况①新华网2013年3月22日报道,一项针对300余家制造业企业所作调查显示,受访企业中,计划转移产能(向中国内陆转移或者迁出中国)的比去年多:30%受访企业称计划将产能迁移到内陆,9%表示将迁出中国,而去年同期,只有13%的受访企业称将迁移至内陆、4%迁出中国。。曾担任花旗亚洲首席经济学家的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黄益平认为,一度低成本劳动力充裕的中国正在迈向“刘易斯拐点”,这种态势可能迫使一些制造商转向印度和越南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集中在中国的全球制造业活动可能转移到其他地方。
从这几年“用工荒”出现的态势来看,企业用工短缺可能成为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问题。当然,“用工荒”所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企业能否招到工人、企业面临增加用工成本、升级转型的投入风险等问题,还可能是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政策方面深层次矛盾的逐渐显现。
“刘易斯拐点”是形成一个健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良好契机,从当前情况来看,“用工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局部的、暂时的,但从其发展态势来看,“用工荒”的范围和领域还会进一步扩大,其对经济发展也将会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②李云路、王攀、张遥等:《“用工荒”将成常态,折射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新华网2011年2月14日。。应对“用工荒”,不仅需要通过及时的加薪等措施解决眼前的困境,还需要通过经济逐步转型、推进制度改革等措施提前应对“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以及“人口红利”的衰退。
总体来看,农民工的整体 工资水平不仅在国内偏低,即使与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工人来比也是偏低的。因此,给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工人涨薪既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直接或间接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是吸引工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但要注意的是,提高一线普通工人的工资仍然要适度,涨薪不能偏离市场价值。涨薪的重点必须放在紧缺行业工人及技术性工人身上,不能将加薪作为唯一手段。《2012年度中国薪酬白皮书》显示,中国2011年91%的制造业企业都实施了工人涨薪计划,平均涨薪幅度达到13%,但2011年制造业工人离职率高达35.6%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正略钧策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薪酬白皮书》。。显然,适度涨薪是必要的,但单纯的涨薪留人无法解决中国式“用工荒”。从长远来看,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必将消失,有些企业在国内一味压榨本国劳动力、在国际上压缩自己利润空间的生产模式必须转变,那就要进行升级或转型。用工短缺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农民工薪资福利,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其实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因为“用工荒”实质上是一种劳资博弈,必须在企业加薪和工人短缺中做出选择。一般来说,有远见的企业都会考虑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转型升级获得的效益来消化劳动力薪资提升后上涨的成本。劳动力市场逼着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市场发挥效用,这种“被升级”是一种比政府措施更有效的推动机制,能够推动企业放弃粗放而低技术含量的加工制造,实现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提高核心竞争力。
结构性的“用工荒”更多地体现为“技工荒”和对知识性工人的需求。从长远来看,技术型和知识性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是未来的大趋势。中国已进入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期,既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也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识、能将先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现在,无论是高科技水平的IT行业,还是普通的加工制造业,对技术型和知识性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今技术蓝领和高风险高消耗蓝领工资高于部分白领就是最好的例证。基于这种情况,无论是政府、培训机构还是企业都应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建立社会再教育机制,组织引导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针对目前乃至将来可能长时间缺乏技术工人的情况,应该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强对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对劳动者的培训,用质量替代数量,将成为预防劳动力短缺的未雨绸缪之举。在现阶段,政府可以考虑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长时间不能实现就业的大学生转变观念,通过培训获得一定的技能,并创造条件把他们培养成技术型工人。企业是用工主体也应当是培训主体,不仅在员工上岗前,还要在在岗期间进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力队伍的素质。特别要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在城市就业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在用工荒影响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政府也应该有所作为。要加强预警监测,建立就业信息统一发布机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劳务输出、劳务需求和用工岗位专业情况的监测,及时发布有关讯息,实现劳务提供和劳务需求的有效对接。各地应该建立“用工荒”预警机制。各地政府应该针对一些容易出现“用工荒”的季节、行业、区域等定时展开调查,以具体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提醒当地企业未雨绸缪。各地也应该建立“用工荒”应对机制。各地政府除了牵线搭桥、组织招聘,以及提高外来工社保待遇以外,还应该充分挖掘本地劳动力的潜在资源,并以此来舒缓季节性“用工荒”。面对“用工荒”,政府部门一方面应营造好留住外来务工人员的“软环境”。在制度层面,政府可以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工进城落户以及与当地居民在住房、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这是一种帮助企业分担成本、留住工人的行为,而且能够形成对外地农民工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注意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政府在推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力度,以防过多密集型企业倒闭,否则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可能会丧失低端产业的竞争优势;又要采取措施支持企业进行升级,激励企业向自主品牌、高附加值发展。
另外,从企业和地方政府层面,善待并留住背井离乡在异地艰辛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工,也是应对“用工荒”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拥有大量农民工的企业来说,在严格执行劳动法规的同时,要摒弃劳动力廉价的短期用工观念,真正把工人当成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努力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员工幸福感、归宿感,在企业与工人之间建立持久稳固的依存关系。政府也可以针对企业采取一些精神奖励和物质刺激措施,促进新的劳资关系的建立,要从全国层面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壁垒,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改革成果共享、社会保障普惠、公共利益均等化。在具体措施方面,要实现社会保障全国联网,通过建立社保一卡通和相应的国家补偿(补贴)机制,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促进农民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就业。
“用工荒”在助推企业升级、经济转型、完善用工制度以及提高工人工资等方面具有正面效应,但应该指出的是,当前“用工荒”的出现,可能对经济发展特别是某些特殊企业的影响应该引起重视。同时,深层次的社会制度、政策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视,比如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结构提前老龄化并催化了中国“刘易斯拐点”的提前到来和人口红利的提前结束;长期存在的以户籍为核心的“二元”制度、政策和社会结构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处于一种不正常的流动状态。应对“用工荒”的具体措施,政府部门还应该做好企业用工状况的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劳动力的供需状况并协助企业做好招工工作。不仅如此,虽然目前不时出现的“用工荒”只是结构性的、区域性的、行业性的、季节性的,但这种现象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又一次深刻转型的一种征兆。因此,还应从全国经济发展、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转型、人口结构变化以及相关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做一些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地研究,以应对未来几年可能更为严重的“用工荒”及经济社会转型问题。
1.杨晓天:《“民工荒”成因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2.章铮、谭琴:《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效应——兼论“民工荒”》,《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7期。
3.欧阳俊、杨正喜:《用脚投票:劳资博弈下民工荒一种解释框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4.赵武、刘艳:《“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学家》2005年第3期。
5.包小忠:《刘易斯模型与“民工荒”》,《经济学家》2005 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