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彩花
世界是一个地球村,如果说10 年前这只是一个概念, 那么借助互联网, 今天它就是一个事实了。 互联网,以其技术的复杂性、应用的广泛性、信息容量的无限性、传播速度的即时性、覆盖疆域的全球性、传播渗透的无缝性、产生影响的全域性,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甚至每一个国家。 世界上还没有什么事情能像互联网具有这样的魔力,以至于我们爱恨交加。 互联网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互联网是一门技术、是一种方法。 互联网是以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为基础的技术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应用的集大成者。 计算机、网络、云计算、大数据,新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推动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推动了包括教育领域的信息化, 催生了各种教育教学软件和应用,丰富和繁荣了教育教学资源,优化和改进了教育教学手段。 技术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效率。 互联网成为了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主要技术手段和途径。
(二)互联网是一种思维、是一种眼光。 互联网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和创造,是人类思考世界、思辨科学、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 在互联网世界,联网是普遍性的,不联网是特殊性的。 因此,在互联网上,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效果以意想不到的规模和速度被发挥到极致。网络达人(大V)微博影响力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好像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 超过1 万, 你就像一本杂志; 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 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 万,你就是电视台。 互联网是打开世界的一个窗口,是观察世界的一种眼光,是联系世界的一座桥梁纽带。 互联网的这种思维在于人都是有价值观的, 而不论这个人身在何处,是在天涯或是海角;技术是中性的,但技术能对不同的价值观提供服务。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谁掌握了技术,谁就能决定这个技术的价值。 眼光决定方向,思维决定成败。
(三)互联网是一个机遇、是一种挑战。 互联网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有、无所不作的网络,在某种意义上,就像空气一样, 我们呼吸它、 依赖它, 虽然它可能很清洁——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但是它也可能很污浊——损害我们的心肝脾肺、 精气神质;它能给我们带来财富、走向成功,也能带来灾难、失败甚至死亡。 人们对互联网的体验,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用好互联网,互联网就是一座用之不竭的宝藏,是无往而不利的法宝,是改善际遇、改变命运的金钥匙;反之,互联网就是一剂贻害无穷的技术毒药,是一匣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带来无穷的危险和灾难。 抓住机遇,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是互联网发展的本意所在,是善用互联网的首要前提。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既包括高校自身环境, 也包括社会环境,而且,这两种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互联网以其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特性,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了高校与社会的透明度。 传统上,各个单位划地为牢,筑城为邦,把社会整体进行了区格化,一道道的围墙把人的活动空间隔离开来。 这空间的隔离,曾经也隔离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 在当下,这种围墙现象仍然存在。 举目所及,多数大学是有围墙的,这围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影响学校和社会交往沟通的藩篱, 钝化了高校与社会连接的透明度。 但是,在互联网的今天,互联网漂洋过海、上天入地、穿墙而过,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打破了物理空间阻隔。 一切都在数字化,一切都在信息化。 人、物质的一切特征,在数字技术处理后变成了“0”和“1”的组合,人的活动和物质的活动不断被符号化、透明化。 在技术的物质性被无限放大的同时,人类的自主思维、理性的价值判断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高校自身的特质决定了它必然是互联网的天然用户和信息集散地,因而,互联网将虚化而且正在虚化高校与社会的物理藩篱,不断提高着高校与社会的透明度。
(二)加深了高校与社会的融合度。“象牙塔”是大学的雅称,曾几何时,是阳春白雪、脱离世俗的代名词,两耳不闻窗外事,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俯瞰社会大众,旁观社会变迁。 在农业社会,在工业社会,这样的“象牙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一直延续着这种传统。 高校的意识和社会的步伐总是隔着一个时间差,就像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高喊“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以一介书生,一头撞进了这个纷繁的社会,在与社会艰难的磨合中,逐渐体验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今天的大学生,通过手机上互联网,通过电脑上互联网,通过其他终端上互联网。 互联网是社会的,社会是互联网的,在校的大学生,没有一个是与互联网隔绝的。 大学生与互联网的关系,可以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 换言之,互联网加深了高校与社会的融合度。
(三)扩展了高校对社会的观察维度。在互联网上,每一个人的加入,每一个声音的发出,都会使原有的资源和影响得到十倍百倍甚至千万倍的增加和扩散。 这些双向的关注,甚至可能会引发蝴蝶效应。 推崇技术王道,人们可以将任何事情做到极致,丝毫不差,互联网使得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拥有了一把观察事物、观察社会的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追求眼球效应,互联网将世界、将社会变成了一个万花筒。即“三镜一筒”。高等学校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必然不能游离于社会现实之外,无论地理区隔,还是语言差异,高校都在互联网中。 “三镜一筒”给高校提供了观察社会样本的工具。 于是,风声雨声读书声皆为键盘声,家事国事天下事皆为网上事, 互联网扩展了高校对社会的观察维度。
(四)提高了高校对社会变化的响应速度。1994年我国开始实现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到今天也仅仅20 年。 20 年,还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间隔。 然而,当代大学生入学之初,即已是“带网”之身,通过互联网与社会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大学是这个群体的容纳之所、培养之地,大学生对互联网的本质需要,大学实施教育管理的本质需要,都离不开互联网。 每一个人,在不尽其然中,已经被互联网包裹着、推动着,我们享受着互联网,也被互联网侵蚀着,我们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 微信、微博成为了千里眼、顺风耳,人人都可以变成自媒体,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既在制造新闻又被成为新闻。 社会的种种变化,都被大学生在第一时间关注着;大学校园、大学生的一举一动,也都通过互联网在第一时间被社会关注着, 并因被社会的关注更引起高校本身的关注。 “快”成为互联网的特性符号之一, 互联网极大地提高了高校对社会变化的响应速度。
在互联网面前,一切都在变革,一切都必须变革。 《大数据时代》(序二)指出:“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学、 社会学和许多科学门类都会发生巨大甚至是本质上的变化和发展, 进而影响人类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人生活方式。 ”[1](Pv)面对日益虚拟化、渗透化、即时化和全球化的互联网,创新成为主动适应互联网的不二法则。
(一)筑牢定力,适应互联网。 社会主义事业是向前发展的,互联网也是向前发展的,从时间维度看,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同向而行。 但是,互联网是没有边界的,没有指向的。 社会主义是有特定范畴的,有指向的。 世界在发展,互联网在变革,高校教育也在变化,变化的是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变的是教育的宗旨目的。 “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人就没有‘精气神’,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 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 ”[2](P5)作为意识形态重要阵地的高校,承担着为共产主义、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接班人的光荣使命,这是永恒不变的任务。 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高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坚持底线思维,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顶层设计。 高举旗帜,坚持方向,坚定信心,筑牢定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主动适应互联网。互联网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理念。 我们要接纳互联网作为一个理念,这是一种趋势,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将是生产生活、社会方式、思想观念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不久的将来,“00 后”将成为大学生的主体,“‘00 后’需要什么? ”在2014 年11 月世界互联网大会上, 我国互联网企业领袖们发表了他们的意见。 据新浪网报道,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90后”甚至“00 后”都已经逐渐融入网络社会,当被问及“00 后”最需要什么时,曹国伟(新浪公司董事长)从教育的角度认为,“00 后”最需要掌握在网络上学习的技能;刘强东(京东集团CEO)则从“00后”的思路出发认为,应当充分地满足他们的个性;雷军(小米科技董事长)更多是从长辈的角度考虑,“00 后”最需要被关心、被关注[3]。作为教育者, 为了适应互联网, 适应大学生的这种主体趋势,更要有前瞻性,必须正确理解这种变化、接受这种变化,主动适应互联网,主动运用一切先进技术和管理,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优质资源和积极因素,改革创新。 运用互联网有效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为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从而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的又红又专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善于借力,用好互联网。 学术研究和教育现代化在本质上使高校天然地形成、接触、传播各种新鲜的观念。 接受、应用和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我们归为“知识管理”;同时,高校承担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归为“成长管理”。 这两个“管理”是教书育人的核心内容,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 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互联网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就像一座宝藏,蕴含了无穷的力量和智慧,提供了人们思考、学习、工作的种种便利,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高效手段和强大力量。 比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开展的课件比赛、说课比赛,对于善用多媒体、善用信息技术,使内容与技术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的,总是更能胜出。 这就说明,敢用互联网、会用互联网、善用互联网、用好互联网,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互联网能把一般的内容处理得活色生香、引人入胜,能够吸引大学生对内容的进一步探索,引起更多的共鸣、产生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用互联网的思维,思考、分析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影响,善于借助互联网的积极因素和力量,学习、使用、善用互联网手段,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服务“两个管理”。
(三)合力发力,用活互联网。 一是形成体系合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管理制度、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管理环境、教学管理环境,教育管理者、教学管理者,教育者、被教育者,等等。 这是一个体系,体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相互联系并发生相互作用的。 互联网既是封闭的——囊括了社会的所有一切,一切的人、一切的事都在互联网中; 互联网又是开放的——网络连接了所有的人,所有的事。 人不再是独立于世外的人, 事也不再是孤立于世外的事。 一切的人、一切的事都是普遍联系的,而且联系的形式是扁平的,是一点对一点或是一点对多点,它加速了人和事的联系速度,缩短了人和事的管理距离,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契合于互联网。 我们应该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架构在互联网上,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使体系内的各个要素借助互联网技术,作出最优的组合,形成最大的合力,产生最好的影响。二是优化载体合力。载体是联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不能成为现实的运动过程。 “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内化’阶段还是‘外化’阶段,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个中介。 ”[4]传统上,我们已经建立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载体,如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组织等等。在互联网时代, 我们一方面要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优化这些传统载体, 比如将遍及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数字化、视听化、网络化改造,按照主题、区域、时代等要素进行合理分类,形成系列主题成果。 另一方面,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创新载体形式,如文化载体、管理载体、现代传媒载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活跃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国家资源数据库和开发平台,鼓励高校教师登录、使用各种开发软件,运用大数据,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开发成果向全国高校推送、共享。 三是激发平台合力。 在互联网时代,人气指数(点击率)决定了一个网站的存续兴衰,也决定了一个事业的存续兴衰。而无论是网站还是事业, 本质是基于平台——网络平台、粉丝及其粘度。 对于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持传统文化优势, 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很多人都可以利用工具创造或上传自己独特的东西:本地的新闻报道、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音乐、自己的视频、自己的软件、自己的照片、自己的百科全书、自己的字典。 所有这些行为汇集成一种强大的力量, 从而保护并加强了本土文化的独特风格。 ”[5](P388)当前,我国有八千万团员、八千万党员, 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独一无二的优势资源。 这个群体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产生正能量、维护正能量、传播正能量、发展正能量。 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时代将要释放出的巨大价值使得我们选择大数据的理念和方法不再是一种权衡,而是通往将来的必然改变。 但是在我们到达目的地之前, 我们有必要了解怎样才能到达。 ”[1](P094)因此,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国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引导这个群体上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O2O)的正能量交流、体验,主动输出文化显力,形成宣传的红军,发挥红色平台的积极作用,善用网络的影响力,释放正能量。 完善体系、优化载体、建设平台,是用好互联网、用活互联网、发挥互联网作用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要统筹三力合一,合力发力。
输入互联网的是“0”和“1”,按照一定的模式和法则,输出的则是“0”和“1”的无穷组合。 在互联网时代,坚持共产主义的顶层设计,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元素,输入到高等学校这个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 创新适应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喜大普奔①喜大普奔:网络用语,是喜出望外,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简称。,激发大学生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从而输出符合共产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新的历史使命。
[1]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 李松.中国一定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3] 央视《对话》:雷军刘强东曹国伟煮酒论英雄[EB/OL].http://tech.sina.com.cn/i/detail-icesifvw7859993.shtml,2014-11-20.
[4] 何海兵.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探析[ J].理论与改革,2003,(5).
[5] 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M].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