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协同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2015-02-25 18:46王文礼
学术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斯坦福大学跨学科协同

王文礼

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2014年8 月15 日正式发布了2014 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斯坦福大学在全球领先的500 所研究型大学中排名第二。 2014 年10 月1 日《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发布了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2014-2015年榜单,斯坦福大学排名第四。 在2014 年QS 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斯坦福大学排名第七。 斯坦福大学从1891 年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在复杂的世界为一些重大挑战寻求解决方法和培养学生的领导力。 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合作,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是世界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典范。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特质,源于他的创办者——美国参议员,前加州州长,铁路大亨利兰·斯坦福(Leland Stanford)和他的妻子简·斯坦福(Jane)的遗产,以及他与硅谷的关系。 斯坦福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工程和科学等多个领域全球领先。 它位于加州旧金山湾区,该地区是美国乃至全球最富有智慧活力和文化多元的地区之一。 ”[1]

一、斯坦福大学协同创新的成功经验

(一)开风气之先进行协同创新

1939 年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和威廉·休利特(William Hewlett)在他们的导师弗雷德里克·特曼(Frederick Terman)教授的鼓励下,在帕洛阿尔托(Palo Alto)的一个车库中,创建了一个小的电子公司,这就是著名的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的来历。 这个车库后来被称为“硅谷的发源地”[2]。

在随后的岁月,斯坦福大学成为了一个创新的源泉,在科研方面持续不断产出,并建立了很多公司,使硅谷很快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和产出高科技的地区之一。 威廉·韦伯斯特·汉森(William Webster Hansen)教授在1947 年公布了一个电子直线加速器原型(an electron linear accelerator prototype)。 1948 年,罗 素(Russell H.)、西格德·F·瓦里安(Sigurd F. Varian)、威廉·韦伯斯特·汉森(William Webster Hansen)和爱德华·金兹顿 (Edward Ginzton) 四人所创办瓦里安联合公司,是硅谷最早的高科技公司之一,最初以销售极超短波电子管 (klystron) 及电磁设备为其业务。 在1951 年,瓦里安联合公司(Varian Associates) 在斯坦福大学的边缘建立一个研发实验室, 这个地方后来成为著名的斯坦福工业园(Stanford Industrial Park),现在被称为“斯坦福研究园”(Stanford Research Park)。

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都没有内部研发,大学前所未有地被企业定义为协同创新的关键合作伙伴。 这就消解了大学过去超然的“象牙塔”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企业现成的合作者,两者协同创造一个高度互动的创新生态系统,对伟大的产品进行研发,创新服务,提供就业和机会。 第五任斯坦福大学校长斯特林 (J. E. Wallace Sterling)任职(任期为1949-1968 年)后,制定的一个发展战略就是出租斯坦福大学的丰富土地资源建设工业园区,与硅谷进行协同创新,也为斯坦福的发展聚集了巨额的办学经费。 美国西北大学科技园罗纳德·C·吉塞克在《科技园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中谈到,“如果没有斯坦福科技园(工业园)在加州南部集聚一批科技公司,能有硅谷吗? 硅谷企业从事的都是新兴产业”[3]。

通过设立斯坦福综合系统中心这样的机构,斯坦福大学明确建立了大学与工业界之间的合作。 然而这种合作相对需要大量的资本和时间投入。 综合系统中心隶属于大学,在校园拥有自己的综合建筑、软件和硬件系统,该中心有40 名教授、200 名学生(大部分是博士研究生),设有近10 个学科领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15 个电子企业的代表处。 该中心通过来自大学和工业界的研究人员的共同讨论来决定自己的优先研究领域, 工业界的研究人员通过在中心工作一段时间可以增长学识,而博士研究生可以到公司来完成自己的实习任务[4]。

斯坦福大学开风气之先, 走上了与硅谷协同创新的新路,不仅培育了大批的高科技企业,而且自身受益匪浅。 在1952 年,斯坦福大学收获了第一枚诺贝尔奖,由物理学家费利克斯·布洛赫(Felix Bloch)获得。 斯坦福大学也由之前的默默无闻,逐渐声名鹊起。 现在的斯坦福大学被高科技企业重重包围。 众所周知,硅谷的重心是IT 产业。Google,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公司之一,也是在斯坦福起步发展起来的。 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20 世纪90 年代作为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开发他们的网页排名算法,1998 年9 月4 日二人在加州申请成立Google 公司。 还有斯坦福大学的校友杨致远(Jerry Yang)和大卫·费罗(David Filo)1994 年创立了雅虎。其他的与斯坦福大学相关的硅谷公司包括思科、 惠普公司、硅谷图形公司(Silicon Graphics)、财捷集团(Intuit)等。 2012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由斯坦福大学企业家创办的企业每年的收入为2.7 万亿美元。自20 世纪30 年代以来,斯坦福大学的师生和校友已经创建了39,900 家企业,提供5,400,000 个工作岗位。 如果这些企业按照一个独立的国家进行统计,将是世界第十大经济体[1]。

(二)重视创业教育

斯坦福大学于1949 年开展创业教育,是美国较早开展创业教育的大学之一。 这个时期,斯坦福只是一所普通的地区性大学,生源主要来自于加州。1951 年,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学院院长弗雷德里克·特曼(Frederick Terman)决定在校园内创办工业园区, 他将校园的土地租给当时的高科技公司,并全力支持校友与师生进行创业,希望能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本地工业。 这一决定不仅奠定了硅谷的基础,也彻底改变了斯坦福大学的格局,他本人也因此被尊称为“硅谷之父”。 特曼在1955 年到1965 年担任斯坦福大学的教务长,斯坦福大学开始开展一项旨在追求卓越的活动,招揽世界上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作为教师,他们的到来将能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来斯坦福大学读书。 在斯坦福大学师生和新兴技术产业之间,特曼旨在搭建一个关系密切的纽带,让更多的师生投入新兴技术产业,创办更好的、更多的高科技公司。

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硅谷开始快速发展,以IT 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在硅谷得到迅速发展,硅谷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成功创业者; 而硅谷地区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文化使得更多的人加入创业者行列,这使得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也因此兴起。1967 年,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首次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 然后逐步拓展完善;在20 世纪70 年代开设了多门课程,大部分课程在八九十年代开设并趋于完善; 到了90年代中后期, 整个商学院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趋于成熟。 在20 世纪90 年代,斯坦福大学其他院系(尤其是工学院)也开始尝试设置创业课程[5]。

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2004 年4 月的创业教育排名,百森商学院连续11 年位列第一,哈佛商学院位列第三,斯坦福大学位列第四,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简称为UCLA)位列第五[3]。在2014 福布斯最具创业精神大学榜上,斯坦福大学排名第一,麻省理工学院排名第二。 2000 年约翰·亨尼西(John Hennessy, 第十任斯坦福大学校长,2000 年至现在)接任校长之职后,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气氛变得更浓。 斯坦福的公共关系部门宣称,有5000 个公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斯坦福的创意、 教职工或者学生。 在一次对学生的讲座中,约翰·亨尼西直言创业精神是斯坦福大学最根本的精神气质。 如果大学的知识只是停留在大学的围墙之内,而不能取得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就会阻碍研究者创新的动力[6]。

(三)强调跨学科培养人才

斯坦福大学积极开设综合性跨学科课程,加强文、理、工等学科间的渗透。 跨学科研究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大特色,斯坦福大学众多跨学科研究中心、研究所都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基地。他们相信,通过跨学科学习,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7]。 现任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西强调,他的教育理念是“跨学科”,人文科学院、地球科学院、工程学院和医学院等学院鼓励学生选修各个门类的课程,解决实际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成为“T 型人才”。 他认为斯坦福大学之所以在这方面(“跨学科”)能够进行创新,主要原因是:“首先,我们总是鼓励跨越系和院的界线进行合作;其次,我们将优异与广博相结合……第三,我们有地理优势,我们所有的学院和中心都建在一个校园内,这样就鼓励了正式和非正式合作。 ”[8]

斯坦福大学专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呈现为斯坦福学生可选择专业的数量越来越多,一部分院系自行设计专业,产生了一些新的学术部门和跨学科项目。 跨学科项目已成为斯坦福大学本科生教育的一个标识,当前,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攻读跨学科学位。 随着院系学位设置自主权的扩大,对传统的专业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9]。

斯坦福大学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实行大学院制。 作为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只设7 个学院,提供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的学院包括人文科学院(School of Humanities&Sciences)、地球科学院(School of Earth Sciences)和工程学院(School of Engineering),只提供研究生(或专业学科)课程的学院包括医学院(School of Medicine)、法律学院(Law School)、教育研究院(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商学研究院(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斯坦福大学独创的“大学院”制对学科的交叉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如人文科学院,下设文史哲类和理学类30 多个专业,承担了全校80%的本科教育和学位授予工作,以及40%的博士生教育工作。

斯坦福大学还设立跨学科中心。 学校组建了17 个独立的由副教务长、科研处长直接领导,以教授、博士研究生为主体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研究所。 这些机构是有单独编制、预算、办公(科研)场所的实体机构,占全校科研力量的20%。 这些机构鼓励学科交叉,强调与各院系合作,为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有效平台[10]。

(四)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斯坦福大学从建校之日起, 就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旨在建成一支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 大卫·斯塔尔·乔丹(David Starr Jordan)在1891 年3月被任命为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 并在6 月成功聘请到15 名来自印地安那大学及他的母校康奈尔大学的教授。 这些原始教职员包括数学家罗伯特·阿勒代斯、植物学家道格拉斯·坎贝尔霍顿、动物学家查尔斯·亨利·吉尔伯特、历史学家乔治·艾略特·霍华德、 生理学和组织学家奥利弗·皮布尔斯·詹金斯、 土木工程学家查尔斯·大卫·马克思、 物理学家费尔南多·桑福德和化学家约翰·马克森·斯蒂尔曼等。 乔丹希望雇佣教学和研究能力相结合的教授,他写道:“斯坦福先生希望我雇佣最好的教授。 他不希望雇佣只具有装饰作用或懒惰的教授。 ”[1]

第五任斯坦福大学校长斯特林的愿景是把斯坦福大学带到美国大学“优异的顶峰”。 为此,他力排众议,反对把巨额经费用于建筑设施,确立了明确的攀登路径——聘用全世界最杰出的教授。 他确信有了优秀的教授就会使大学进入良性的循环,能够吸引全世界优秀的学生,会带来更多的经费,会给学校带来更大的荣誉,各类建筑设施也随之得以兴建。

斯坦福大学的第九任校长格哈德·卡斯帕尔(Gerhard Casper,在1992-2000 年间担任斯坦福大学校长)认为:斯坦福与硅谷的创新性关系的第一个因素, 是大学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追求一流的神圣使命,而不是训练,如对工程师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训练[4]。 现任校长约翰·亨尼西认为,斯坦福大学有能力获取资源, 并将资源用于聘请世界级的教授是“提高斯坦福声望的惟一最关键的因素”[7]。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是斯坦福大学的根本理念。 所有的教师都进行科学研究,并常常与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一起进行科学研究, 大约2,000名博士后也参与其中。 斯坦福拥有超过5100 个外部资助的项目, 包括国家加速器实验室(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SLAC)在内,在2013-2014年度资助项目的总金额为13.5 亿美元。 在所有这些项目中, 联邦政府资助的金额占到总金额的83%, 另外大约2.1 亿美元来自于非联邦政府资金。 充足的科研经费, 保证了斯坦福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也保证了能吸引全世界的更多优秀人才来斯坦福大学工作。

当前斯坦福大学共拥有2043 名专任教师,其中547 人获得终身教职,22 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斯坦福大学的在岗教师。 自斯坦福大学创建以来,共有31 名诺贝尔奖获得者,5 名普利策奖获得者,158 名国家科学院成员,51 名美国哲学协会会员,27 名麦克阿瑟奖获得者,3 名人文奖章获得者(Humanities Medal recipients),20 名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2 名国家技术奖章获得者,277 名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成员,104 名国家工程学院成员(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members),67 名医学研究所成员,32 名国家教育学院成员(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members),7 名沃尔夫奖获得者 (Wolf Foundation Prize winners),6 名寇莱特基金奖获得者(Koret Foundation Prize winners),3 名总统自由勋章获得者等。

(五)建立完善的技术转移机制

斯坦福大学在美国高校中较早地建立起完善的技术转移机制,该机制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成立技术许可办公室等机构服务协同创新。

1970 年1 月1 日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简称OTL)由斯坦福大学资助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尼尔斯·J·赖默斯(Niels J.Reimers)创建。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的职责是负责管理斯坦福大学的知识产权资产。众所周知,大学是产生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新思想的温床。 科学的洞察力和学术突破被学术会议呈现或在一份杂志公开发表的时候,必然会引起学术界的兴趣和热情。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公司愿意投资,并将这些发明转化成产品,最终推向市场,会导致这些发明拥有的许多潜在的益处仍然停留在纸上。 技术许可办公室的职责就是帮助发明者将这些发明转化为有形的产品, 并通过给予发明者、发明者的部门和大学一定的收益,来帮助他们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

关于技术许可的过程,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通常首先评价师生的发明的潜在的应用性。 然后,技术许可办公室开发一个许可策略,考虑该项发明的技术和市场风险后,再决定是否为该项发明申请专利。 技术许可办公室与发明者一起工作,试图发现对该项发明感兴趣的企业,在与企业签订发明许可协议之前,在这个企业中寻找一名产品牵头人(a product champion)。 其工作流程包括对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科研成果的市场推广、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和收益三个主要环节,具体包括:发明披露—专业评估—专利申请—市场营销—签署许可协议—收益分配。

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主要的工作是处理可以注册专利的发明,此外还处理版权(例如软件)、有形的研究型资产(Tangible Research Property , 简称TRP)、 关于生物材料的材料转让协议(Material Transfer Agreements)等[11]。

在2013-2014 年度, 斯坦福大学从655 项技术许可中获得超过1.086 亿美元的收益,斯坦福大学师生创造的具有突破性的发明涵盖医学、 工程和科学等[12]。 其中有40 项发明创造了超过100,000美元的收益,有6 项发明创造了1,000,000 美元的收益。 在2013-2014 年度,技术许可办公室获得106 项新的技术许可[13]。

二、对中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启示

(一)重视与政府、企业、产业的协同创新

2011 年4 月24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紧扣“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核心问题,提出“推动协同创新”的要求。 2013 年4 月11 日, 国家教育部公布了“2011 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首批入选名单,首批入选“2011 计划”的有14 个中心。 教育部、 财政部2014 年10 月15 日公布了2014 年度“2011 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正式批准了第二批共24 个协同创新中心。 可以说在国家的支持下,在高校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下,中国高校协同创新正在蓬勃发展。 但是与美国的高校协同创新取得的成就相比,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2013 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达1.2 万亿元,其中财政科研经费5000 亿元,居世界前列。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统计显示,我国有320多万名研发人员,居世界首位,但科技创新能力仅排世界第十九位; 我国国际科学论文数量已居世界第二位,本国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但能“赚钱”的却很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14]。

因此,第一,今后我国高校的协同创新应重视研发投入的有效性问题,避免重复投入,无效投入,改变当前科研活动的“论文导向”,衡量指标由科研成果以发表论文多少,级别多高,变为以科研成果能否转化,经济效益如何。 第二,美国的协同创新大多是高校、企业、产业之间的自发行为,我国存在着政府主导和推动协同创新的现象。 政府主导和推动协同创新,在现阶段高校、企业、产业、政府协调创新的程度不高,积极性不够,协调创新的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有其积极意义。 但是,从长远来看,协同创新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产业的自发行为,政府应改变过去对大学、企业管理过多的状况,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在高校协同创新中对一些方面进行适当“松绑”。 政府应将精力主要放在为高校协同创新建立政策、法律支撑体系,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创新环境,帮助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产业等部门进行协同创新,鼓励他们自发进行协同创新。 第三,协同创新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产品、市场的需求,协同创新的项目应该来自市场、企业、产业的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二)大力开展创业教育

2014 年中国有727 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人数是中国香港人口的总和,几乎占到了2014年新增劳动力的50%。 而到2015 年,教育部表示,高校毕业人数将达749 万。 相比10 年前,高校毕业生数量上升61.5%,这无疑让就业压力急剧升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高校深入开展创业教育意义更为深远。 但是,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效果不太显著。 2013 年我国大学生创业率只有2.1%,创业失败率超过90%。 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集中在:第一,我们的创业教育的方针方向并不是以创业为主导的;第二,大学的创业教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在校教师本身具有创业经验的比较少,对学生的创业指导作用比较小;第三,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包括创业物质条件和市场环境还比较薄弱[15]。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2014 年11 月28 日印发《关于做好2015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 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 高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要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支持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一批创业示范基地,开辟专门场地用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实施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扶持开设网店等多种创业形态[16]。此外,我国还要加强高校教师的创业教育的培训,或者聘请经验丰富的创业专家担任创业导师,帮助学生制订切合实际的创业规划,鼓励高校教师自己进行创业,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创业。 政府应对涉及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明确的激励机制。 改善大学生的创业环境,通过成立创业基金等形式,对大学生的创业提供资金支持,营造一个宽容失败,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完善法律和法规,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公开、自由的竞争环境。

(三)加大跨学科培养人才

我国高校当前大多按照单一学科、 专业来培养人才。 我国目前的专业体制形成于1952 年,完全是模仿苏联教育的做法。 专业特别是应用科学技术性专业,要根据工程对象或业务对象,或者说按照社会职业分工进行划分。 例如机械制造工程系设有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熔结工艺及设备、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锻造工艺及设备、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等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这种专业体制确实培养了精通一门专业知识,能直接到生产第一线迅速发挥作用的人才。 而当产业结构和技术变革发生时,原有专业体制培养的人才便很难适应新的环境。 造成培养目标单一,培养过程过于狭窄,培养出单一的专门人才,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17](P100)。美国纽约理工大学校长爱德华·朱利亚诺博士认为:“传统的单一学科属于上个世纪,未来各学科之间将出现越来越广泛的融合和跨界。”[18]此外,我国的高校不同于斯坦福大学的大学院制,甚至一所新建本科院校下面都拥有20 多个二级学院,造成条块分割严重,既不利于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我国高校应改变当前按照单一学科、专业来培养人才的模式, 采用跨学科培养模式来培养人才。 第一,改革课程设置。 我国应建立国家宏观调控,高校更加自主设置、调整专业的管理机制。 高校内部形成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两套相配合的课程体系供学生公开选择。 第二,建立跨学科学习组织。 在高校内部成立包括跨院系组织、跨学科导师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的场所和机会。 第三,机制变革。 高校内部成立学科群组织,建立跨学科的合作平台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高校之间成立跨学科研究中心,供不同高校的师生学习、研究不同学科的知识。 将高校内的二级学院进行合并,组建成大的二级学院或学部,这样既有利于跨学科培养人才,也有利于减少高校中官员的数量。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国高校要增强协同创新的能力,提高协同创新的效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其根本。 高校只有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够进行高精尖的科学研究,产出优秀的科研成果,创造出富有商业价值的、对人类发展有益的发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非常重视。 特别是2008 年,国家实施“千人计划”,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学科、实验室以及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等引进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地方引才计划也纷纷启动。 2012 年,国家又实施了“万人计划”,用10 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1 万名左右自然科学、 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 截至目前,“千人计划”已分10 批引进了4180 余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的人才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3 名、 发达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46 名、正教授1430 余名,引进的正教授的数量远远超过1978 年至2008 年30 年间引进数量总和[19]。 据统计,现有国家级人才计划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种计划,还包括“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引智配套工程”“外专千人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等。 此外,还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黄河学者”“井冈学者”“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计划。

从整体来看,各级各类人才计划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我国高校的高层次人才不足的情况,调动了广大教师努力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我国高校的大发展、大繁荣。 但是,令人感到担忧的是:第一,一些人才计划异化为某些人圈钱的工具,捞取名利的工具。 第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校由于经济基础好、发展空间大、政策优惠力度强而吸引了众多的人才,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高校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区位不占优势,人才引进较为困难,或者引进后并不能保证持久服务,久而久之,高校人才区域性结构失衡现象将愈发明显。第三, 各级各类人才计划都集中在 “985 工程”和“211 工程”高校,其他类别的高校鲜有获得,造成强校愈强,弱校愈弱的局面。

这就需要政府在实施各级各类人才计划的时候,要适当调整政策和做法。 第一,应本着自由、公开、公平的原则选择合适的人选,避免评审过程的高度封闭性和非竞争性。 第二,发展优先,兼顾公平。 在实施各级各类人才计划的时候适当向中西部高校倾斜,向非“985 工程”和“211 工程”高校倾斜,向革命老区的高校倾斜,帮助他们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第三,实施各级各类人才计划固然重要,高校还需要创造出有利于人才整体发展的科研条件和环境。

(五)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机制

迄今为止,我国有科技人员3000 万人,有从事科技研发的人员106 万人,分别占到世界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我国的研发投入近年来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增速快速增长,研发总投入已占到GDP 总量的2%以上,这同中等发达国家对科技的投入基本相当。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推动下,我们每年至少有3 万项科技成果问世,有7 万项专利成果诞生。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有10%,比美国80%的转化率低70 个百分点[20]。据国内20 所高校“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8000 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10。

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尤其在当前国家启动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并将其摆到战略的核心地位,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最终的目的是为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做贡献的背景下,扭转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问题, 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体制更为必要。 第一, 在高校建立和完善技术许可办公室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国内一些著名高校,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等都已经建立了类似于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的机构,但是大量的高校还未建立,今后需进一步在高校建立和完善技术许可办公室之类的机构,以便更好地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第二,进一步严格规范科研成果的审定与管理,防止对非科研成果放行。 现在一些部门在对科研成果评定和申报过程中,明显受到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导致众多尚存有很多经济、安全等诸多问题的“科研成果”由于成果鉴定部门缺乏认真的审定和管理,便被披上了科技成果的外衣,造成不良的影响。 因此,成果鉴定部门要认真、严格地对科研成果进行审定和管理,防止非科研成果通过审定。 第三,进一步完善关于技术转移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保护技术转移的顺利进行,缩短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商业应用的时间。 第四,科研与创新分离。 科研是将金钱转换为知识的过程, 而创新则是将知识转换为金钱的过程。 现在中国很多科研团队转向做 “反向工程”或“山寨”产品,却没有创造核心知识产权。 所以,科研与创新要分离,对政府而言,应该投资在科研上,而不应当继续扮演风投的角色[21]。

[1] Stanford Facts at a Glance[EB/OL].http://facts.stanford.edu/,2014-12-25.

[2] The Rise of Silicon Valley[EB/OL]. http://www.stanford.edu/about/history/history_ch3.html,2014-12-25.

[3] 雷家骕.国外典型创业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14).

[4] G·卡斯帕尔.斯坦福大学的成功之道[ J].夏洪,周刚,译.高等教育研究,1999,(3).

[5] 张帏,高建.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和特点的研究[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9).

[6] 陈赛.斯坦福大学:梦想的孵化器[J].三联生活周刊,2012,(41).

[7] 别敦荣,张征.斯坦福大学的教育理念及其启示[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

[8] 王英杰.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斯坦福大学的发展道路[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7).

[9] 李雪飞. 本科生教育应该走向何处——《斯坦福大学本科生教育研究》报告述评[ J].比较教育研究,2014,(5).

[10] 徐永吉.一流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4-02-12.

[11] What We Do[EB/OL].http://otl.stanford.edu/about/about_what.html,2015-01-01.

[12] Research [EB/OL].http://www.stanford.edu/research/,2015-01-01.

[13] Research facts[EB/OL].http://facts.stanford.edu/research/innovation,2015-01-01.

[14] 丁静,吴晶晶,邓华宁.科研经费怪象:年投入1.2 万亿元科技成果转化率仅10%[EB/OL].http://www.sinoss.net/2014/1223/52472.html,2015-01-01.

[15] 程绩.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足10%[N].新民晚报,2014-12-20.

[16] 万玉凤.教育部要求做好2015 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4-12-11.

[17] 大土冢丰.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8] 张鹏.跨学科融合人才值得期待[N].文汇报,2014-12-23.

[19] 袁梅.中国人才战略:引七成海外学子“回家”[N].人民日报,2014-12-24.

[20] 任玉岭.急需增强改变科技成果转化率过低的紧迫感[N].中国经济时报,2014-11-25.

[21] 原春琳.创新:政府不应扮演风投的角色——专访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N].中国青年报,2015-01-05.

猜你喜欢
斯坦福大学跨学科协同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斯坦福大学 超神的凡人之躯
看电影,选大学 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真的不愁找不到工作
斯坦福大学成立以人为本的AI研究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