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心理过程分析

2015-02-24 20:03殷剑平
新疆社科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意志民族

殷剑平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心理过程分析

殷剑平

摘要民族团结教育的本质是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心理和睦及关系融洽。因此,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须依据人的心理变化的特点、遵循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才能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丰富大学生情感内容的过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的过程。

关键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心理过程

民族团结教育的本质是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心理和睦及关系融洽。因此,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须依据人的心理变化的特点、遵循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才能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心理学视域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就是促进大学生民族团结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发生变化的过程。

一、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

心理过程是由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组成的。其中,认识过程是整个心理过程的基础,也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认识过程也是意志行动的基础,因为人的意志行动不是盲目的,它一定是受某种目标驱使的;而意志行动的目标只有经过周密的思考和精心的选择才能确定。认识过程是由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组成的。其中,感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思维和想象属于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提供表象材料,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又反作用于感性认识。所以,民族团结教育既要重视提高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又要重视提高他们的理性认识。

(一)强化大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感觉器官与对象发生直接接触后获得的。没有刺激物对感官的直接刺激,感性认识则无从谈起。因此,高校应当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民族团结感性认识的途径。

1.增加民族之间的相互接触。

交往距离和交往频率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高校要为各民族大学生的密切接触创造条件,如,民汉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等。各族学生只有在一起学习和生活,才能相互了解、相互欣赏,进而相互理解、相互接纳。

2.拓宽民族团结的教育渠道。

感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在民族团结教育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民族团结影展,召开民族团结优秀事迹报告会,举办“发生在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好人好事”演讲比赛等。

3.组织民族团结的实际活动。

高校要制定并实施民族团结的行动计划,督促大学生将民族团结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如,开展民汉学生结对子、互帮互学活动,鼓励大学生到少数民族聚集区调研、见习和实习等,在实践中提高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4.消除民族团结的心理偏差。

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必须改变人们的一些错误的社会知觉,特别是要防止产生“民族晕轮效应”。所谓“民族晕轮效应”,就是根据对某个族群中的个别人的知觉扩大到对整个族群的知觉。比如,在一次大的社会暴力恐怖事件中,由于某个族群中参与的人数比较集中,则认为这个族群中的所有成员都是暴力恐怖分子。这种以偏概全的片面认识,会严重损害民族之间的感情,激化民族民族矛盾和冲突。

(二)深化大学生对民族团结的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来源于感知觉,又高于感知觉。毛泽东曾指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1.促进大学生民族团结认识深化的主要内容。

一是明确民族团结的概念。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就是各民族相互之间,以及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友好相处的亲密关系。民族团结,就是要坚持“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所谓“五个认同”,第一是对祖国的认同。只要是中国公民,都必须承认自己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是永远不可割裂的同胞兄弟姐妹。第三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丰富的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有机成分。第四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各族人民才能当家做主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继续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五是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无限美好的光明前景。所谓“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二是弄清民族团结的意义。民族团结的意义在于以下三点。第一,民族团结是维护祖国统一、捍卫领土完整的必然要求。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边缘省区。只有搞好民族团结,才能粉碎敌人的分裂图谋。第二,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历史的经验反复告诉我们,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第三,民族团结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前提条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形成国家建设的巨大合力、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三是掌握民族团结的做法。民族团结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在民族团结方面,被动等待没有用;怨天尤人更无济于事。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地行动起来,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才能促进全社会民族团结打好局面的形成。

2.促进大学生民族团结认识深化的主要途径。

一是上好理论课程。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思想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民族团结的理论水平。高校与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的课程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历史(含地方史)、党的民族与宗教政策理论、民族学、人类学、跨文化心理学等课程,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课程,向大学生系统传授民族团结理论知识。

二是举办专题讲座。高校应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一些民族团结专题讲座。如,让专家学者围绕“三股势力”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敌人、极端宗教是反社会和反人类的罪恶势力、不能将暴力恐怖活动与民族问题划等号等大学生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和对话,帮助大学生走出认知的迷茫和误区。

三是布置研究作业。大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民族团结教育不能一味地灌输和说教,应充分发挥他们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可向他们布置研究性的作业,如考察和分析我国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研究分析某个民族的性格特征、比较两个民族的文化异同等。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

二、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丰富大学生情感内容的过程

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过程。情感过程虽然与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与认识过程又有着明显的区别。认识过程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情感过程反映的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从“知—情—意—行”的发展规律来看,认识不能直接转化为意志和行为,中间必须经过情感的过渡。所以,我们的民族团结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认识阶段,还必须调动学生民族团结的情感,促进学生由认识过程向情感过程的转化。具体来说,就是要激发大学生民族团结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一)激发大学生民族团结的道德感。

道德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他人或自己的言行举止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大学生民族团结的道德感,就是能从民族团结的法制高度和道德层面去评判客观现象,对符合民族团结的现象产生愉悦的情绪,对违反和破坏民族团结的现象产生痛恨的情绪。

激发大学生民族团结的道德感,首先要让大学生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要让大学生十分清醒地知道,在现代文明国家和法制社会,维护民族团结是道德的,破坏民族团结是可耻的,因此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呵护民族团结。其次,要向大学生提供生动的民族团结教材,以触动他们心灵的神经、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国是一个历来十分注重民族交往和融和的国家,民族团结源远流长,可以利用的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材料比比皆是,历史上有之,当今社会更是层出不穷。每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都会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其中不乏能够拨动学生心弦的教材,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当然,最能感染大学生的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故事,所以,各高校还要特别注意挖掘具有本校特色的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

(二)激发大学生民族团结的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们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大学生民族团结的理智感,就是内心有强烈的深入了解其他民族的愿望。

激发大学生民族团结的理智感,关键要让大学生对其他民族产生喜爱之情,并由此产生探究之心。例如,向他们介绍不同民族跌宕起伏的发展历史、多姿多彩的文学艺术、别具一格的生活习俗、风光绮丽的居住环境,等等,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激发大学生民族团结的审美感。

审美感是人们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大学生民族团结的审美感,就是能以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心态,去欣赏其他民族一切美好的事物。

激发大学生民族团结的审美感,首先要加强他们的美学修养,提高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第二,要让他们走近其他民族的生活,让不同风格的事物(如,服饰、美食、歌舞、建筑等)直接刺激感官,产生新异的体验。第三,要引导他们发现其他民族优秀的心理特质和传统美德,使审美标准趋向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三、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的过程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和行为习惯。民族团结不能只说不做,也不能将民族团结思想装在手电筒里照别人而不照自己。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总是与行动相联系的,在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动称为意志行动。分析意志行动的性质主要从意志的品质来考量。良好的意志的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四个方面。

(一)培养大学生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自觉性就是能够独立地确定意志行动目的,不受外界干扰。与自觉性品质相反的是盲目性和受暗示性。大学生在民族团结意志行动上的自觉性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够做到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第二,能够自觉抵制来自“三股势力”的拉拢、蛊惑和煽动;第三,具有较强的分辨真假信息的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二)培养大学生民族团结的果断性。

果断性就是在正确的目标指引下迅速采取行动,不因迟疑而失去行动的最佳时机。与果断性品质相反的是优柔寡断或鲁莽。大学生在民族团结意志行动上的果断性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树立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思想;其次,在面对损害或破坏民族团结的现象时,能够及时亮明自己的观点,敢于采取针锋相对的斗争。

(三)培养大学生民族团结的坚韧性。

坚韧性就是对行动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不惧怕挫折和失败。与坚韧性品质相反的是半途而废和顽固执拗。大学生在民族团结意志行动上的坚韧性表现为:能够始终一贯地维护民族

团结。尤其是当民族团结遭遇暂时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守民族团结的信念,坚持民族团结的行为。

(四)培养大学生民族团结的自制性。

自制性就是意志行动过程中对各种干扰要有防备准备,拒腐蚀、抗诱惑,确保自己的行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与自制性品质相反的是任性和放纵。大学生在民族团结意志行动上的自制性表现为:能够筑牢心理防线,克制自己,防微杜渐,绝不接触那些有损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对象。尤其是在当前严峻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形势下,能够积极配合学校,主动上缴管制刀具,删除手机或其它电子产品中的有害信息和音像材料。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尹可丽,尹绍清.民族团结心理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建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责任编辑:郭嘉〕

●文化教育

作者简介:(新疆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研究”(141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献标识码中国图书分类号G641A

文章编号1671-4741(2015)06-0101-03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意志民族
我们的民族
时代新人与意志砥砺
民族团结之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