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结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2015-02-23 10:56徐建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8期

徐建华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 感染科, 甘肃 武威, 733000)

心理护理结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徐建华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 感染科, 甘肃 武威, 733000)

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结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程序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和路径式健康教育。对比2组入、出院时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对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2组入院时焦虑得分、抑郁得分、健康知识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出院时抑郁得分、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出院时研究组健康知识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结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 路径式健康教育;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肝硬化失代偿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所致的全身症状和体征为主,不但病程长,治疗难度大,且病情容易反复,病死率较高[1-2]。患者在经历较长时间的治疗以及病情反复的折磨后,多有悲观、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且对治疗的信心更为降低,对治疗的配合也较差,致使病情恶化加速,并发症增多,对生活质量也形成严重影响。心理护理可有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而健康教育则能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对治疗和患者的恢复都极有意义。本研究对6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行心理护理结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并与另60例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心理护理结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40~71岁,平均(51.72±10.25)岁;病程6~11年,平均(8.09±2.34)年;病情Child-Pugh分级[3]:A级42例,B级18例;文化程度:小学15例,初中26例,高中及以上19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43~70岁,平均(51.95±10.49)岁;病程6~10年,平均(8.03±2.15)年;病情Child-Pugh分级:A级45例,B级15例;文化程度:小学16例,初中24例,高中及以上20例。所有患者诊断均依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4]中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诊断标准,距离本次治疗半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低蛋白血症、食道静脉曲张、腹水等症状,且对本次分析均知晓、同意,排除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及Ⅱ以上肝性脑病、精神障碍、智力及语言障碍患者, 2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用药及饮食指导等,同时在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肝病基本知识的讲解。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和路径式健康教育。

1.3  心理护理干预和路径式健康教育

1.3.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患者,并针对住院环境、主治医师等情况进行介绍,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陌生感;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状况,针对出现的情绪障碍进行疏导;在日常护理中辅以适当的肢体语言,以稳定患者的情绪,使其感受到尊重和关心;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尽量让患者将心中的痛苦、恐惧、烦恼等宣泄出来,并给予正确引导,以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创造温暖、适宜的氛围,使患者随时处于积极向上的气氛中;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患者的疑惑问题,减轻其内心的盲目感;对患者主动提出疑惑问题和讲诉不满情绪的行为给予鼓励,使其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同情和关爱;为患者缔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提高其舒适感;介绍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树立其对治疗的信心;向家属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取得其理解,进而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向家属介绍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嘱家属尽量不与患者讨论病情,并多给予患者关心,理解其不良情绪,切忌表露出厌烦、恐惧等消极情绪,以防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站在患者和家属的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其不适和难处,尽量满足其需要,进而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1.3.2路径式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对其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评估其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而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路径表。表格内容为:①入院日,介绍并发放住院须知,指导家属及患者阅读,并对不懂的地方进行解释;向患者介绍各项检查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项,提醒患者做好检查前准备。②入院第2~7天,协助、陪同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常见症状、治疗方法等;讲解各药物的治疗作用、用药期间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式等;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并给予系统化的饮食指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充足休息对疾病的影响;根据患者的病情、辅检结果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向患者介绍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属记录尿量的意义,并教会其正确的记录方式;告知患者监测体质量和测量腹围的意义,并教会其正确的测量方式;对交叉感染的有关知识进行讲解,告知正确的预防方式;向家属讲解亲情支持对患者的重要性,并告知日常注意事项。③入院第7天~出院前,向患者介绍常见并发症及症状、诱发因素、注意事项等;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针对未掌握的内容进行反复宣教。④出院日,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饮食、用药等;告知患者按时复检的重要性,明确检查时间;告知患者何种情况需回院接受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为2组入、出院时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对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焦虑及抑郁程度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和抑郁(SDS)量表[5]进行判定,两量表的临界值均为50分,即得分达50分及以上时,则代表焦虑、抑郁存在,且得分越高程度越严重。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疾病表现、治疗知识、自我护理等,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健康知识掌握越好。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6]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2结果

2.1 焦虑、抑郁程度及住院时间

2组入院时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出院时焦虑、抑郁得分及住院时间则存在显著差异(P<0.05), 见表1。

±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

2组入院时健康知识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出院时研究组健康知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s) 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以肝功能损害为临床表现,但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7-8]。该类患者通常病情反复发作,同时面临癌变的可能,加之治疗费用也较大,多方因素使患者备受煎熬,往往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而负性心理作为应激源之一,可影响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致使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机体免疫降低,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下降,使患者病情加重,而病情的加重又加重患者的负性心理,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进步,心理护理也成为各科护理中的重要内容[9]。临床研究资料[10-11]显示,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实行心理护理,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积极的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消除患者的内心压力和精神症状,使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加强,进而对治疗的配合更好,治疗效果也得以提升,最终提高生活质量。本组资料中,实行心理护理的一组患者与另一组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显示,行心理护理的患者出院时不但焦虑、抑郁得分更低(P<0.05),且生活质量得分也显著较高(P<0.05)。

对治疗的良好依从性和掌握正确的疾病保健知识是降低肝硬化失代偿期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方式[12-13], 进而可缩短治疗时间。而对治疗的良好依从性则取决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健康教育则是患者获得疾病知识的最为直接、

有效的途径。常规健康教育多由责任护士进行,内容大致相同,且条理性差,患者难以理解和掌握。路径式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将内容制定成表格,护理人员根据表格上划定的时间和内容对患者进行宣教,不但有效避免了遗忘和重复环节的出现,且循序渐进,患者可更加容易掌握[14-15]。本研究中,研究组实行路径式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经比较显示,行路径式健康教育的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更高(P<0.05), 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 而住院时间则明显较短(P<0.05)。

参考文献

[1]马艳梅, 曹亚梅. 优质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J]. 吉林医学, 2012, 33(24): 5362.

[2]邓一洁, 朱慧军.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09, 7(19): 1780.

[3]杨华. 饮食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16): 74.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2)162.

[5]黄岩岩.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18): 2576.

[6]李艳红.护理健康教育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 2014, 26(11): 125.

[7]周忠强, 高玉金.失代偿期肝硬化低血钠程度与预后关系探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7): 108.

[8]白薇. 优质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35): 103.

[9]Andrews G J, Evans J, Mcalister S.Creating the right therapy vibe: Relational performances in holistic medicine[J]. Soc Sic Med, 2013(83): 99.

[10]潘璐.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内科, 2013, 8(5): 561.

[11]巫香球.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8): 3.

[12]王梅英. 健康教育路径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 2012, 42(1): 63.

[13]周丽霞.健康教育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护理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10): 116.

[14]邓一洁.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药, 2010, 32(1): 125.

[15]于红静, 黄国莹, 吕慕虹.健康教育路径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J].广东医学, 2011, 32(13): 1781.

Application evalu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pathway for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XU Jianhua

(InfectionDepartment,WuweiPeople′sHospital,Wuwei,Gansu, 733000)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pathway in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Method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method,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study group implemen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pathway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procedure. The degre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the awareness of health knowledge, quality of lif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as well as hospitalization time when discharging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anxiety, depression, health knowledge score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wo groups on admission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time of discharge (P<0.05). The health knowledge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at discharg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pathway for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egative emotion, enhance the cognition to disease,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pathway;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收稿日期:2014-11-21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08-056-03DOI: 10.7619/jcmp.20150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