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波,许桂莲,吴玉章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重庆400038)
探讨军医大学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
郭 波,许桂莲,吴玉章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重庆400038)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也有利于导师的因材施教。我国军医大学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军事医学人才”为目标,已经开展实施了几年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度。该文结合军医大学的实际情况,探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内涵、特点以及实施的必要性,并就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开展科研导师制取得的成绩、不足加以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医院,大学; 医院,军队; 科研导师制; 教学,医学,本科
知识和产品创新均离不开个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竞争,关系到国家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当前对人才的要求是必须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储备上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1]。然而,在以往输灌式教育模式下,缺乏系统专业的科研实践训练,很难让学生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更难产生具有国际化的创新想法与思维[2]。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新尝试,在本科生中实施科研导师制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建立创新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个性化、研究性学习等各方面的必然要求。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从阅读文献、提出设想到科研实践论证,可以使学生尽快进入科研思维模式,了解科研的基本过程,从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在与导师的互动过程中,导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订相应的科研和学习计划,并且能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设想和创新融入到科研活动中去,使学生不但了解了科研实践过程,并将所学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科力。
科研导师制是让学生在有科研经验的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的面对面的指导,让学生逐渐熟悉科研的基本过程,了解科研问题是如何提出来,课题是如何设计,遇到科研难点是如何解决和思考的,从而最终让学生培养和建立起科研的思维能力和科研意识,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4]。因此,科研导师必须有科研经历,且目前正在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对学生的科研实践活动能热心、耐心指导。
在军医大学,作为科研导师,必须有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科研经费,能够让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科研实践活动。一般从大学二年级开始一直到学生毕业,学生在课余、晚上或者假期直接进入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导师经常与学生交流互动,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人兴趣对学生进行指导。通常每个科研导师带3~5名本科学生。在整个科研实习期间,学生通常从如何检索文献开始,可以选择和导师科研方向一致的文献来阅读学习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通过对已经发表的科研论文的阅读能让学生初步了解科研的要素和过程,也能让其了解如何提出科研问题、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设想,让学生了解科研的严密性和严谨性。当然,聪明又悟性的学生还能在阅读和与导师的讨论中发现问题。随后,学生可以在和导师的讨论中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研究方法的技术,进而开展自己的课题研究,经过2年左右的时间,将自己的科研发现和结果总结成相关论文。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普遍能得到显著提高。
多年来,军医大学对本科学生的教育更多以传授知识为主,对于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不够重视。以往“灌注式”的教育方法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是一种禁锢[5]。通过开展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被动变为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显著活跃起来,因为其发现以往学习的只是前人总结的知识和经验,在科研实践中自己不但能质疑前人的发现,还能创造新的知识。对于科研导师来说,教书育人不再是纸上谈兵;和学生的关系也不再是上完课就走人,而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和课题进展因材施教,尽可能挖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此,科研导师制度本身是一种新的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挖掘其创新潜能,也是也是国家创新教育的需要,有利于导师因材施教,从而造就一批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学术型本科人才[6]。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军事医学人才”为目标,在教改实践中不断探索,率先于2008年9月在部分五年制本科学生中实施了科研导师制。对导师的要求:(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学识丰富、治学严谨、责任心强、身心健康。(2)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具备较高专业水平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学习指导能力。(3)具有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含)以上学位并承担教学、科研工作者。(4)近2年承担有省部级(含)以上科研、教研课题。
科研导师的职责与工作内容:向指导的学生介绍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专业特点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对指导的学生在科研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科学研究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献和信息检索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带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组建和指导5~6个学生科研课题组,指导学生课题设计、课题实施,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定期检查课题的进度;指导学生对课题研究的结论进行科学分析。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竞赛活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面向对象主要为全日制在校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至今,科研导师制已试行实施了5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教研室坚持以学生导师为主导,以学生课外科研活动为载体,以专项研究项目为抓手,以规章制度作保证,充分整合资源,扎实推进导师制的实施工作。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自主科研项目增多了,学术科研氛围浓厚了。学生通过科研项目或专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进一步巩固了专业思想,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学习模式逐渐从单一的“被动式接受式学习”向开放的“主动性研究性学习”转化,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查阅资料、调查研究,探索实验,撰写报告与论文,学生的创新思维显著提高,实践能力大大增强。创新实践活动遍地开花,国际学术论坛、出国学习交流、英语配音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精彩纷呈,成效显著。本教研室导师指导的学生学术论文有10篇已发表在SCI收录期刊;学生考研近2年的升学率在基础部名列前茅,升学率高达50%。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学生也在本科期间发表了SCI论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7],特别对于军医大学,主要有以下问题:(1)由于学生们平时课程较多,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而科研实践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很多实验是需要连续工作,因此,一些实验只能由实验室其他人员代为完成,使学生无法全面体会整个科研过程;(2)由于课程学习过多,而科研工作的特殊性也需要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从而显著的增加了学生的负担;(3)少数学生由于压力过大反而失去了科研兴趣;(4)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指导教师方向不吻合,导致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不足等;(5)以发表SCI论文为科研导师和学生的评价指标,显著地限制了创新,浪费了资源。鉴于科研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1)实验室轮换制度,让学生在不同的实验室先轮转一段时间,让学生多了解不同导师的方向和研究内容,也让导师初步了解学生,实行双向选择制;(2)逐步改善评价体制,让学生不再是一方面需要在理论课程中考高分,一方面又需要有创新的思维。(3)建立创新思维评价委员会,只评价创新思维,而不以SCI发表论英雄。
总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是教育改革方面的一个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8],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学习机会,也给导师的因材施教提出了新的要求[9]。但由于实施过程不长,许多地方还有待逐步完善。作者相信,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人才的产生,有利于军队“创新型复合军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1]杨牧磊.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2008,7(7):81-83.
[2]刘桂芬,覃丽燕.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有效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6):1086-1087.
[3]徐爱琴.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工作实践与探索[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5):81-83.
[4]郑礼平.论科研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156-157.
[5]陈科,黄寅,杨拯,等.谈大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4):131-132.
[6]曹十芙,周清明.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进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6,2(2):55-58.
[7]金可可,陈雷,汪洋,等.医学本科学生科研开展的现状与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58-60.
[8]陈晓云,叶先宝.浅议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J].高等理科教育,2002(2):45-47.
[9]路晓明,胡群英,周少波.导师制在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中的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08,6(9):939-940.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2.063
:B
:1009-5519(2015)12-1901-03
2015-01-29)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yjg122031)。
郭波(1972-),男,湖南株洲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免疫学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4452418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