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2015-02-22 05:00:23陈志鹏高倩倩毕肖林乔宏治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8期
关键词:药剂学实验报告实验教学

陈志鹏,高倩倩,董 洁,毕肖林,乔宏治,陈 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生物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陈志鹏,高倩倩,董 洁,毕肖林,乔宏治,陈 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总结生物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初步改革探索经验,分析现阶段国内生物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出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包括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安排及实验考核制度等,通过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生物药学; 教学方法; 教育改革; 实验教学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因素与药物疗效之间互相关系的科学[1]。作为一门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高度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该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合理设计处方、科学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科学制订给药方案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2]。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必须协调统一。实验教学是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基本操作技能的最好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最终实现本课程设置的基本目标。本文主要探讨生物药剂学实验教与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改革方案,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1 现阶段国内生物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教学模式单一[3-4]以往实验教学的基本步骤是课前预习实验内容,做实验之前教师花较多的时间向学生灌输往届学生实验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让学生记下实验操作和步骤,然后学生按此操作,最后进行数据处理,撰写实验报告。更有甚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会向学生透露实验数据的正确值范围。最后学生的实验报告只是实验数据不同,其他都机械照搬教师的讲义。这种教学模式较单一,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的思维比较固定,难以调动其积极性,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更不会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实验内容安排不合理[5-6]以往的生物药剂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每一个实验从实验目的、方法、内容、注意事项等写得十分清晰,学生只要按照讲义一步一步做完就好。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受讲义的约束,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3 实验考核制度不完善[7]生物药剂学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由于学校不注重实验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不充足,教师在安排实验时,6~8人为一实验小组,这就出现有些学生袖手旁观,只看别人操作,实验结束后抄袭别人的实验报告,甚至会篡改不好的实验结果。致使每个班的实验报告都千篇一律,教师可能只能以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来评价其实验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会使学生忽略实验的重要性,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使得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完全脱节。

2 生物药剂学实验新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2.1 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生物药剂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在实践中领悟和运用理论知识,并具备正确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8]。为达到这一目的,实验教学应根据人才需求特征,改变实验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教师应认真研究实验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应认真预习与实验有关的文献资料,在具体实验操作中领会抽象的理论知识,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目的;而对于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教师不需面面俱到,由学生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失败的原因,教师应全面跟踪学生每一步的操作,对于错误的操作应及时纠正,以问题引导的形式指导学生正确的操作步骤,从而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2.2 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理论教学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9]。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转向自主创新性实验,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必须由浅入深,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2.2.1 验证性实验 为使理论课知识与实验课知识协调统一,实验课应首先开设验证性实验,但对于验证性实验,教师应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接着引导到实验操作中,让学生先预习实验内容,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实验步骤,避免实验课上拿着讲义找仪器的坏习惯。实验课前,教师先提问本实验所运用的理论知识,再由学生自由提出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此外,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完整认识。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2.2.2 综合性实验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必须要将所学综合理论知识与实验设计衔接起来,将验证性实验中学到的实验操作技能、课下所查阅的文献资料与教科书所讲的经典知识贯穿起来,最终完成综合性实验。在综合性实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与修正,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牛黄解毒片剂的处方设计、工艺筛选及质量控制,使学生既初步了解新药研发的完整性,又可以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2.2.3 设计性实验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并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实验题目和实验要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所学的药学知识,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并预想实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写出注意事项,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讨论实验方案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并给予相应的补充和指导,最终完成方案设计及基本操作的全过程。通过参与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3 完善实验课的考核制度 为客观反映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应采取多指标综合考核的方法,主要由考勤和操作(20%)、课堂提问(30%)、实验结果与实验报告(50%)三部分组成,课堂提问主要是针对课前实验预习情况、查阅文献资料情况及实验所用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验报告部分应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应注重讨论部分的书写。对于操作失败的实验小组,应耐心指导,给予重新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

3 生物药剂学实验改革运行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3.1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某些实验方法提出自己更好的建议。关于设计性实验,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并写清楚所想到的注意事项与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完整性。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在实验操作失败的情况下会认真总结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并在实验报告中进行深刻的讨论。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验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过程中进行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2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由于生物药剂学实践性较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实验指导水平,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敏锐的应变能力[10]。此外,教师还应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经历,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才能推动整个生物药剂学教学的改革,使改革持续推进,不断完善,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型人才。

综上所述,生物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其独到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注重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引导学生从机械性模仿向创新性操作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林宁.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7.

[2]王锐利,张淑秋,张丽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1):47-49.

[3]贾永艳,李民,祝侠丽,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162-163.

[4]李文静,张懋璠,左岚,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4):794-797.

[5]贾晓东.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6]刘德胜,代现平,陈向明,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7):700-702.

[7]成颖,刘道洲,刘苗,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标准的建立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0):755-757.

[8]刘翠红,陈秉岩,王建永.基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51-152.

[9]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81-84.

[10]陈国松.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8.059

B

1009-5519(2015)18-2863-02

2015-05-25)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2014)。

陈志鹏(1978-),男,河南开封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新型药物递释系统的设计构建工作;E-mail:czpcpu@sina.com。

猜你喜欢
药剂学实验报告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实验报告
数据挖掘算法对于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作用探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实验报告无纸化管理平台研究初探*
中药药剂学双语CBI教学理念的探索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 14: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