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婷婷
(成都师范学院音乐系,四川 成都 611130)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渐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之中。与之前音乐教学的传统模式相比,现代的音乐教学融合了信息技术,在教学效果上具有显著优势。将信息技术整合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之中,能够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为了使教学得到成功改革,需要将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等工具合理地运用到音乐课堂之中。可以参照一些典型案例,让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更好地整合在一起。
作为数字通信语言的一种,MIDI能够将信息在电脑、演奏实时控制器、电子乐器以及其他多种兼容设备在网络之中互相传递,并对存在于演奏或声音发生中的不同参数加以控制。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控制演奏音色(音调属性与音质)与其融合(一些实时控制如声相、均衡等),还可以直接达到目的,进行创作编辑以及音乐段落的修改。音乐制作、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随着MIDI技术的发展逐渐融合在一起,将其应用在教学之中可以同步进行听觉训练、分析与写作等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同时调动了听觉与视觉,将音响与乐谱相融合,使教学质量得到大大提高。
网络在近几十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也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中有些学校开设了远程教学,并设置网上作业等,使网络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当今社会,如果与外界进行交流时不会使用网络,不能将信息资源充分利用,想在信息社会中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而音乐教师处在当今信息时代,其教学也应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应用网络技术,发展音乐教学、满足时代要求。在音乐教学中,互联网可以充当“交流中心”与“资源库”,这种交流方式不会被时空限制,十分便利,其中的音乐资源相当丰富,在音乐教学的组成部分中是不可缺少的。为了在网上获取音乐资源,教师可以在电脑上访问音乐网站或通过搜索引擎寻找,比如中音网、中国MIDI音乐网等都是音乐网站中目前较为常用的。对于网络资源,教师需要熟练获取和使用,使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发展也得到极大的促进。
图、文、声等信息在计算机中被综合处理的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它的应用能够促进教学模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超媒体结构取代了线性结构的信息组织形式,双向交互式取代了单向式的练习形式。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多媒体教室已被建立在很多学校中,并将电脑音乐软件安装在多媒体电脑中,初步形成了音乐课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在该系统中,能够以教学需要为依据,将影像、图片、文字与声音进行调用,使音乐课堂更加吸引学生,教学内容更为直观。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时,还能将真实的声音带给学生,让他们看到图片、文字,甚至动画和影片,知识就变得直观而生动。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用电脑来创作音乐,并让学生欣赏作品的音响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
要整合信息技术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就要有机结合音乐课程改革的体系、教学手段、内容以及方法,将一个统一的平台提供给协作性和个别化的音乐学习。并以音乐课程的一些要求或标准为依据,建立一个信息技术网络化的资源库,融入多种元素如虚拟现实技术、视频、图片、声音和文字等,将一个全新而又生动丰富的教学视听环境提供给自主学习的学生和音乐教学。将信息技术产品如图形计算器等应用在教学中,可以将信息技术环境与工具提供给学生,使其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尽情地学习和探究。
在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时将信息技术当作呈现工具,用来辅助教学,这是传统信息技术的观点,忽视了学生认知以及进行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时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所发挥的强大功能。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教师除了将信息化元素加入其中,还需要用以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设计来取代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观的视角只有从教转变为学,并将学习工具和教学工具统一为信息技术,才能优化教学过程,使信息技术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推动音乐教学变革,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学生唱歌、识谱的技能加以培养,并要求其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以及相应的认知能力,即对音乐信息资源从获取、接收到处理、保存,到最后运用的各个环节都要熟练操作,这是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课程目标。整合信息技术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要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音乐教学活动的中心,将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不能只是学生被动接受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向其灌输知识,而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动口、动手创造,亲身实践。将网络教学与计算机运用在音乐教学的课程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其自主性与独立性也得到培养,质疑、研究和调查等环节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增强其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作为教学环境的一种,多媒体音乐教室能连接多种声音与图像设备,将动画、图像、声音和文字等由计算机控制或者由计算机传输的信息清晰的显示出来。相关的软件(如视频和音频编辑软件、音乐软件、多媒体工具软件、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等)与一些设备(电子合成器、音箱、功率放大器、录音卡座、装有控制台的摄像机、影碟机、录像机、视频展示台、投影仪和多媒体计算机等)组成了多媒体音乐教室。教师将互联网或校园网和计算机连接,就能在教学中应用网络中的一些音乐资源,还能将自己完成的音乐作品发布到网上,与他人交流,丰富教学经验。当教学在多媒体音乐教室中进行时,计算机投影可以用来显示教学内容,如照片、乐谱、图像和文字等,在文本中插入这些文件,如果需要向学生展示时就可以选择播放。还可以将教师的演奏过程拍摄成视频,进行讲解时就能现场播放给学生观看。在鉴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时,可以使用音乐教学软件与已有硬件设施如VCD、DVD、录音带等为学生展示音乐资源。在编辑音频、制作音乐或进行数字录音等音乐教学时Cakewalk音序软件等很多音乐软件都能充分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
音乐教学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有了很多先进手段,对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使音乐教学课堂中能真正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就要培训音乐教师,使其掌握信息技术。在培训教师时,培训信息技术本身固然重要,但是更新其教学观念也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培训教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必须对知识结构相应的作出调整。除了基础的音乐专业知识要扎实,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能力也必须掌握,使音乐教学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首先要培训教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要求其对常用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在音乐教学中能够将光盘资料等加以运用。其次要求教师能够自己制作课件,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使课程更加生动而清晰。另外还要培训网络应用技术,教师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查找教学资料软件,并在制作的教学课件中使用这些查找到的资料。最后要培训使用音乐软件的技术,对《Music Mentor》、练耳教学软件《EarMaster Professiona1》、和声教学软件《Tonica》、制谱软件《Encore》等常用音乐软件,教师要学会在音乐教学中应用这些软件进行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与此同时,要使教师对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认识更加全面,教学观念也必须与时俱进。传输知识的方式因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变得更加先进,传统音乐教学对于其拟物与拟人以及丰富的信息量等优势是望尘莫及的。比如,谱例之中出现一些要向学生进行讲解的曲谱时,教师可以借助音乐软件来将其进行拆分和展示。对音乐作品进行控制时也可以使用音乐软件,它能够将其中的任意一种乐器或者声部剥离出来,再进行单独地倾听和探究,了解它是如何进行配器和作曲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在音乐教学之中,改变课堂的教学环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教学效果,而且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以及信息技术素质。而这些变化都要以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为前提,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发展为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主动而自觉的融入信息技术。
整合信息技术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手段是培训,目的是教学效果的提高,途径是流畅、自然、主动、自觉地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在进行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时要多应用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培养。审美是音乐教学的核心,因此音乐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所有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乐曲或者歌曲,都将音乐形象完美的塑造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发掘每一个音乐作品中的艺术美及其内涵。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美好的音乐情境创设出来,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学生在音乐作品中更好地体验和理解其内容,使高尚的道德情感与健康的审美情趣得以养成。
为了使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突出,学习内容丰富多彩,要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一些心理学专家曾经进行大量的相关实验,最终得出结论:人类进行信息的获取时,来自味觉的占1%,来自触觉的占1.5%,来自嗅觉的占3.5%,来自听觉的占11%,来自视觉的占83%。这些数据可以体现出最有效的获取信息的方法就是将听觉和视觉的信息量增加。各种信息,包括动画、图像、声音和文字等都能由多媒体技术提供,可以综合刺激人类的多种感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学生不仅能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相关知识,还可以锻炼动手、动口能力,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信息化教学具更有明显的优势。
总而言之,整合信息技术与中小学音乐教学是深入教育改革所必需的环节,能够将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带入音乐教育之中,甚至在根本上改革其体制。与此同时,整合模式的开展可以将学生的不同感官功能调动起来,使其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唯有将信息技术更好地整合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才能使教学改革更加顺利,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在极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1] 赵俊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4):215-216.
[2] 开红.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5):25-26.
[3] 刘小兰,等.电子校本课程《歌词鉴赏》的开发与实践[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