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树 赵晓颖
(西华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不断涌现,从最初的地理位置临近的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到以区域社会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大学城建设,再到全国性质的高校战略联盟的发展,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推动大学职能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是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外溢”,对国家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发挥着支撑作用。本文着重对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方面各有侧重。国外学者在研究二者关系方面,着重研究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大学的贡献率为出发点,强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崛起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19世纪中期,在美国《莫里尔法案》出台的背景下,赠地学院崛起,“威斯康星”思想首提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开辟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先河。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把劳动力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是经济进步的关键。[1]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德里克·博克(Derek Bok)认为培养人才以及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使命和责任。林顿(Layton)和爱尔曼(Airman)指出,大学要与社会部门合作,满足社会对教育资源的需求,组织实效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2]美国州立大学学院协会会长A·W·奥斯塔提倡的“相互作用大学”,不仅使大学所在社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而且为大学自身摄取资源拓宽了社会范围,双方建立了积极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合理的办学地位实现了“相互作用大学”的最初发展战略。[3]美国学者艾萨克斯(Isaacs)和卡弗里(Caffrey)在研究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基础建设的影响和高等教育消费创造的就业机会两方面。Aitman、AFiat在此领域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论证区域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与社会贡献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4]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 W.Schultz)发表了众多关于人力资本与教育互动关系的论文或专著,认为人力资本能促进经济增长。随后贝克尔、卢卡斯、罗默等人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进一步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美国学者布鲁斯(Bluestone)在传统经济影响下修正和推进了研究成果,他以培养熟练劳动者为出发点来研究高等教育对区域的影响。布鲁斯认为人力资本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教育投资。[5]英国高等教育家埃里克·阿什比(E.Ashby)的研究指出,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顾客的要求”、“人力的需要”、“资助人的影响”,这三要素对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产生影响。[6]2005年牛津大学的校长约翰·胡德(John Hood)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演讲《大学对城市的影响》指出,全球许多大学都创造与社会互动发展的不同模式,二者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经济学研究表明,对大学科研的投资多能获得的回报是其他投资的七倍[7]。
对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探析,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理论、市场化理论和劳动力分层理论。包括舒尔茨(Schultz)在《人力资本的投资》中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教育投资具有很大的投资价值和社会收益。罗默(P.M.Romer)、卢卡斯(Lucas)、贝克尔(Barro)等人在日后的研究扩大了人力资本的内涵,主要观点集中在人力资本的存量与社会经济领域的物质资本存量成正比关系,人力资本积累丰富的地区要领先发展起来。Doernger和Piore等人提出了劳动力分层理论,主要观点强调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柯尔曼(Jos Koelman)、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哈耶克(F.A.Hayek)对高等教育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形式、边界、效益判断等方面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进行了研究。[8]John F.Ryan 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学生的毕业率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高校的教育经费要倾斜于教学及科研。[9]Breu和Raba运用DAE方法对美国公立大学相对效率进行评价分析,来分析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分配的比率。内容为输入指标:博士学位的教师的百分比、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学生平均入学成绩、师生比、生均学费五个指标,输出指标:学生毕业率以及新生就学率[10]。
国外学者在高等教育的优化配置定量研究分析中,常用方法有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高级统计分析方法。内容上,偏重于用各种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来检验。
(1)课程教学整合
跨校选课、合作学位课程是美国高校合作的主要做法,课程整合的基础在于联盟组织间实现学分互认,即学生在社区学院修得的学分在转到大学后能够被承认,为了实现课程和学分的对接,每所社区学院会对等不同大学的多种课程签署“转学课程协议”(transferable course agreement)或叫“合作协议”(cooperative agreement)。
(2)经费预算和均摊
联盟合作学校成立基金会向成员学院提供设备预算分析和价廉物美的购买渠道。通过联合采购,获得较大的议价空间,减少项目或设备的重复安装使用的资金浪费,辅助成员学院获取州设资金的能力;协助成员学院更有效地节约资金,发挥有限预算的最大效能,以降低采购成本,达到结盟的规模经济。[11]
(3)校际师资合聘
联盟合作院校开展师资合聘和师资交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师资,学校鼓励教师进行校际行动研究,针对课程发展及教学现场衍生的问题或情况,进行专题研究或分析,以发展课程与改进教学能力。[12]美国宾州南部高校地域条件优越,为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通过将各自课余时间较充裕的教师转借他校方式,开展教师合作项目。教师资源共享是充分利用师资和提高教师水平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多学科、高素质的师资。
(4)物质资源整合
美国联盟合作者在物质资源共享方面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马萨诸塞州的沃斯特学院联盟可共享14所图书馆的资源,此联盟的为全州提供“教育机会服务”,还有“资优生搜寻”的区域性服务,各会员机构间有免费接送的班车。另外,弗吉尼亚东部高等教育委员会除了交叉注册、交换教师、图书馆馆际服务等常规服务外,还涉及到高等教育有线电视、校外继续教育中心,用网络及电视推广大学学科课程。[13]这些都充分利用合作大学的现有基础设施,如图书馆及信息技术资源等,以实现资源互补和成本节约。
(5)研究发展合作
高校开展校级合作规划及研究人员、设备的相互支援,以全面提升学校研究能力及水平,也为教师在该领域提供可持续的发展机会。纽约州立高校联合会下面的7家院校就开展了“以询问式学习为基础,将数学建模和技术运用到数学课程中”的合作研究,即开发跨学科的课程,又拓展了教师科研视野。[14]赫尔曼·B·威尔斯(Herman B.Wells)校长以美国院校合作委员会为例,分析了CIC的运行模式及组织管理系统,通过校际间的项目合作和资源共享来营造生态的教育氛围,为师生创造多元的学习、研究项目,为科研人员、教育管理人员提供专业的深造机会。[15]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于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理论研究大多都是围绕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展开的,还有的学者则从生态学、哲学等特殊视角进行论证。
张阳以高等教育规律论、教育经济学和人力资本论作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从三个不同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审视区域内的高等教育如何系统发展的问题。第二,研究如何发挥高等教育为区域发展服务的职能。第三,论述增强人力资本投资能获得巨大社会经济效益。贯穿全文的主旨是既要尊重高等教育的元规律,又要坚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6]董泽芳提出的高等教育区域化的理论基础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要求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专业设置、资源利用等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区域化合作有利于教育及时对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做出敏锐的反应,为区域社会经济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其次,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该理论的内涵为受益和能力原则决定了教育的需求和供给,地方政府要承担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责任,地方高校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增加地方高等教育的投资渠道和主体。最后,非均衡发展理论从经济学视角来探讨高等教育区域化内部与外部资源整合的协同机制,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格局导致区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与专业结构设置的不平衡,加强区域高等教育的合作,通过优质资源的合理流动,改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态。[17]周江林从三个不同的视角进行论述:通过教育学视角利用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论、第三职能论来阐述高等教育内部规律,就教育论教育,突出元教育的内涵;在哲学视角通过全息结构理论把高等教育作为整体系统进行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研究;透视交叉学科的教育成本分担论、教育方针论和非均衡发展论,说明地方政府与高等教育区域发挥的权利制衡关系。[18]贺祖斌从生态学视角透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态,以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为基础优化生态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根据生态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明确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重点,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战略。[19]刘赞英等人首先通过经济学的非均衡发展理论视角来探析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内涵式发展,树立相对均衡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扩大对周边教育的辐射及溢出效应。另外,还透过人力资本视角的“配第-克拉克定理”,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中的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加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能为社会经济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20]
上述理论尝试通过不同视角来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高等教育区域化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结构的优化,也是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有与之相匹配的区域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不能运用单独理论做基础,还需要在不断实践发展中进行完善。
张文耀指出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诸多薄弱环节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速度和规模,影响了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职能。[21]吴志攀认为区域发展的下一个趋势就是高等教育发展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载体。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不仅有错综复杂的相关性,还有密切的共生性。区域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是重新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所以区域之间高等院校的合作将成为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途径。[22]周绍森阐释地方高校应把服务方向定位在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学科专业建设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办学的方向、类型和水平要趋于科学性,办学的目标、层次和特色定位要形成地区优势资源,加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成为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和辐射源。[23]李雪峰提出高等教育作为高智力发展和创新重要发源地,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有重要的使命,为区域经济的良性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技术和复合型人才。[24]王学成提出: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根据时代及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和学校发展现状实际确立其定位。地方高校定位要突出办学特色,包括发展目标、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特色。[25]王守法等人从多个角度分析总结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26]祖溪田提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探讨,有利于双方的良性互动。通过对国内外不同的理论视角讨论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如何和谐相处。首先,区域经济为当地的高等教育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其次,高等教育以原始动力的角色成为区域经济的助推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者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全局性的话题,社会各界应该提高关注力度。[27]张小刚通过透视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认为要想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内部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应该创新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并制定激励区域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区域经济建立有效的合作政策。[28]任雪莲等人提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是和谐社会建构、教育公平理念及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通过对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阐述提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均衡的理性需求,强调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均衡发展是相对的、动态的和特色化的。[29]
(1)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主体博弈研究
冯向东将博弈理论运用到高等教育与政府权利关系的分配中,认为高等教育系统中出现的无序、趋同和攀高等现象,要归因于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下的博弈关系,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就要赋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加强市场的竞争机制,建立地方政府与高校之间形成主与从、一与多的博弈关系。[30]刘娟分析了高校知识共享的合作与非合作博弈,并构建共享高校知识的博弈模型,建立健全以“培育共享型文化”为核心的保障机制,提高高校知识主体的沟通效率。完善高校内部的绩效评估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优化高校的组织结构,确保高校知识共享能有效和谐的实现博弈。[31]宗晓华等人以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认为要解决高校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及竞争无序的问题,必须重设高校之间的合作博弈结构、规则。使之形成生态整体,通过高校间的协调博弈和联合博弈来促进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集群发展,这就需要合作博弈的制度保障:联合高校要建立公开、透明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运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合理有序的推动高校协调分工。[32]邓尚民等以博弈视角阐释高校动态性的合作,揭示高校“合作群”壮大的原因;以四种博弈类型为切入点,利用海萨尼变换对高校合作策略进行博弈分析,揭示高校合作机制中收益分配的问题。[33]谢海琼等人通过博弈论对高职区域合作优势因素进行分析,提炼合作多方的共同的利益点,运用外界因素积极干预,转变博弈论中的核心变量,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合作。[34]
(2)关于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内容研究
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内容多元化,主要依据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特色。丁金昌认为合作内容要分为三类:互补性合作,实现院校资源的交换和互补,获得开展相关功能活动所欠缺的资源或条件;整合性合作,把院校间相同或相近资源及需求进行整合,通过降低成本来减少开支,既满足了需求,又提高了效益;拓展性合作,把院校间各种资源或力量聚集在一起,共同推动一些新的项目或开拓新的领域。[35]王瑞认为高校教育资源合作共享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合作共享,高校教育资源合作共享要形成特色,例如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管理特色和科技创新、科技孵化等方面的特色。郭秀晶等人就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分类,包括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建立合作主管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开展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加强人才交流和联合培养,建立高校干部挂职交流和研究生访学制度,设立独立学院或分校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推广,开展产学研交流合作,促进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建设“京津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些方面在给其它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内容方面提供了优秀的示范。[36]陈伟以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为例,对区域高等教育合作进行了新探索,通过教育红利和空间兑换推进高等教育实质性进展,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内容包括其一,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这其中涉及内容广泛,例如科研梯队和平台建设、学分和课程互换、学生交流等。其二,教育资源和经验的合作与分享,这部分内容拓展了合作层级,比如资源信息和基础硬件设施的共享、教师互聘的等。[37]基于肇庆和澳门区域性高等教育合作的优势条件,陈锡坚提出合作内容包括相互办学和招生合作、学术和人才交流合作以及教学和科研成果的相互借鉴,详细地分析了两地区依特色谋发展的合作发展路径。[38]
(3)关于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对策研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供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实践案例,高等教育区域合作要形成良性互动,必须具备四方面的条件。第一,高等教育支柱,包括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协调,高校的自治和领导,区域合作的管理和监控。第二,区域支柱,包括区域发展战略和建立区域合作伙伴关系。第三,搭建高等教育与区域之间的桥梁,包括独立的公共基金和严谨的问责制。第四,挖掘高等教育贡献区域发展的能力,包括国家级的工作框架和网络化的工作方式。[39]茹宗志等人认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设立,为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合作、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成立关中—天水经济区高等教育委员会进行协调指导;搭建关中—天水经济区高等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共享优质教育;创新关中—天水经济区高等教育区域“特色”合作模式;设计开发区域合作项目,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有效载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丰富区域教育合作内容;建立高等教育协作利益补偿和激励机制,引导关中-天水经济区高等教育合作区域顺利展开,以期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高等教育的一体化。[40]李化树等人认为构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的战略,以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为前提,通过发挥市场与政府的合力作用来维护不同区域高等教育主体利益,提升区域高等教育资源整合效益。首先要科学制定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其次要协商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再次要研究制定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章程,最后要共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41]李汉邦等人探讨了推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实质性进展的发展策略加强区域合作的理论研究,统筹协调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借鉴欧盟及国内相关的政府主导项目的区域合作案例,研究制定发展战略;构建良好的制度性合作框架,包括章程理念、组织机构、合作方式、经费投入以及监督评价的内容;建立有效的协调激励机制,平衡高等教育区域合作者多重的利益博弈关系;积极争取多元办学主体的支持,增加资本积聚和社会效益。[42]泛珠三角区域的高等教育合作经验日趋成熟,为其它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了有效的借鉴,黄葳等人在分析了泛珠三角教育的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加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有效机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高等教育方面,加强高等院校的产学研以及高等人才培养流程的合作。职业教育方面,根据本区域产业及劳动力就业结构,制定职业教育合作的特色职业专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43]傅毓维等人针对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中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在高等教育合作过程中,要有选择性的建立民间和官方的区域合作协调组织,推动区域高等教育顺利进行。与此同时,根据各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制定合作章程,为规范合作中多方关系提供制度性依据,同时对合作者也起到约束和保障作用。要想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更顺利地展开,就要加快构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资源共享平台,包括公共设施共享、教师和课程资源共享以及高等教育信息共享。最后构建激励补偿和利益协调机制,最大限度的满足合作者多方的利益诉求。[44]
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模式呈多元化,根据区域具体情况调整高校合作模式有利于双方协调发展,达到共赢局面。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主要集中在校校合作和校政企合作,各地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
汪怿综述了国外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8种不同模式,包括契约模式、经纪模式、协作模式、有效性模式、联合课程模式、双元机构模式、第三级大学模式、合并及联邦模式国外高校的有效联盟合作模式,有利于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有效控制成本,充分发挥合作者的优势,形成教育合力,拓展教育领域。[45]卢珍菊分析了国外区域内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美国是产学研合作的发祥地,主要有专利许可与技术转让模式、“企业孵化器”模式。英国的产学研主要特点是政府推动产学研,鼓励企业在高新技术方面的投资,通过教学公司模式和沃里克(Warwick)模式来实现产学研合作。由于德国推崇职业教育,许多企业与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拥有产学研方面的“合作顾问”。市场导向制模式和顾问合作制模式便成为其主打模式。日本主要合作模式为委托研究与委托研究员模式和共同研究和共同研究中心制度。[46]吴岩等人则根植于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构建了“三关系”“四模式”的新理论框架,在不同功能发展的定位下区域高等教育存在先导发展、伴生发展和跟随发展三种关系,而以此为基础衍生出的四种模式分别为政府主导、科教驱动模式,市场主导、经济驱动模式,政府扶持、生态驱动模式和混合动力多元驱动模式。[47]
施佳欢对以社会经济要素、支持网络系统为基础的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模式进行了探析,包括优势互补型合作模式和政府主导型合作模式,前者主要分析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和教育的差距有利于区域合作的错位发展,形成互补优势。后者阐述区域合作需要有力的组织领导组织保障,政府提供的协调和法律保证有利于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顺利进行。[48]巫丽君、王河江对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模式进行追溯探究,分析了不同阶段高等教育资源之间的“跨界”流动情况,这过程中的呈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政府主导高等教育办学要素的合理流动,提供制度性保障,从放松管制到搭建平台促进教育资源的协调推进,建立长三角区域内高等教育增长极 。[49]严新平等人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谈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模式,详细论述了政府与政府之间、大学与地方之间及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建模式,以学校为中心,共建组织、制度和文化支持体系,获得多元化教育资源,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开展广泛合作,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共建效益。[50]尹艳冰对环渤海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模式类型进行了分析,根据环渤海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分析了高等教育合作的多元主体,从宏观、中观、微观构建了与主体配套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本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模式,分别以不同的目标为中心: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以合作教育为中心、研究开发合作模式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中心、生产经营型合作模式以增加产品附加值为中心、立体综合型模式以产学研结合为中心。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合作模式构建,实现环渤海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51]
丁晓昌认为构建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项目为载体和市场主动作为的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结构,重点是要构建区域高等教育整体规划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品牌提升机制、综合改革机制和合作推进机制。[52]刘国瑞在其著作中提到运行机制是保证高校合作联盟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行重要措施。一是信任机制,在对信任机制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论述后,系统全面的阐释了信任机制构建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内容。二是沟通机制,联盟合作组织是需要沟通和协调的典型组织系统,成员在合作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需要及时沟通解决,使合作各方的战略目标得到修正和统一。三是学习机制,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来自于其组织内部的集体学习以及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高校合作联盟的学习机制可以从四个方面构建,首先明确联盟合作学习机制的外部动力条件。其次,加强联盟组织内部的学习机制构建。再次,制定联盟学习规则形成制度保障。最后,确定合作与竞争是联盟合作内组织学习的纽带。[53]吴红则从教育资源共享的视角论述了合作机制。文中阐述了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必要性、理念、原则和条件。并且分别从政策保障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管理保障机制、技术保障机制和高校微观运作机制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具体措施,内容详实,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54]“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研究”报告中关于三地的合作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述,有效的合作机制是保证区域合作创新的有力保障,文中从通过不同的工作角度建立纵横交错的机制立交桥,消除合作障碍,一是健全协调实施机制,二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三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四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55]赵楠提出“高校校区合作”概念,指出高校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互惠合作,在探究产学研合作路径中,以合作模式和机制为研究关键点,分析了美日等国外校区合作的经验,提出我国校区合作的模式及运行机制,包括加强政府引导和合作伙伴的选择机制、规范运行管理和鼓励创新发展机制,加强风投评价和利益分配机制等,继而透过政府、高校、区域及社会效益视角为合作机制提供保障。[56]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内外关于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的实践也有很多成功案例。而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研究散见于区域发展研究、区域个案研究或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之中,全面系统的专门研究少见。大多数关于此方面的研究都停留在理论层面,研究视角比较单一,虽然对我国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有所借鉴,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所面临的问题,国内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形式呈多样化,进程还在摸索阶段,经验不足,很多方面还有待改进。
在研究理论方面成多元化、多领域特点,但国内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理论大多都是直接移植国外的经验,理论创新不足,对我国高等教育而言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大多数文献都仅限于运用不同领域的各种理论阐释描述高等教育合作的意义、合作理念及指导原则,缺乏“共性”理论的总结,理论指导范围较狭窄。另外,关于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的框架和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在这方面缺少可以指导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实践的可操作、系统的理论体系。
在研究对象方面,随着国家对梯度经济发展局势的改革,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实用性增强,无论从研究的角度还是研究的内容都趋于多元化、地方化,更具可操作性,很多建议都值得借鉴。美中不足的是大多研究都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区的研究寥寥无几,仅有的研究也只局限于高校内部的结构调整,与我国总体的经济改革形势不吻合,需要在不断借鉴和学习中加快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步伐。
在研究方法方面,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定量研究仍显不足,对数据的分析过于简单。不少研究中只采用简单的描述统计方法,对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布不够系统深入,提出对策也往往只是凭借主观经验泛泛而谈。高等教育区域划分不合理,研究中忽略了高等教育及区域的特点和特色,将高等教育的区域划分等同于经济区域划分或行政区域划分,忽略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密切相关性和互动性,使高等教育区域研究与实际脱节,不但不易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减缓了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进程。
高等教育发展离不开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更需要政府提供的政策保障,政府的宏观规划能为合作指明方向。例如,政府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有效规划,要求高等教育发展与之相匹配。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逐渐提上日程。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充分肯定了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的成立。长三角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打破体制壁垒,加大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签订了《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关于长三角社区教育合作协议》,推进了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一体化进程。通过制度政策的制定能使实践主体迈开脚步,真正落实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规划。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打造高等教育聚合体,建立和谐高等教育谱系。
国内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研究不断深入,无论视角还是范围都随着研究的进程呈“爆炸式”扩散。国内外先进的实践及经验对我们高等教育区域合作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我国“梯田式”的区域发展决定了高等教育合作实践的进展时间顺序,而西部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研究还处于初始化探索阶段,研究也只限于理论的探讨。《纲要》中提到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扩大教育辐射范围就成为重点。随着《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的颁布,也为研究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针对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加大研究深度,为今后扩大的高等教育合作提供指导理论,这方面有关学者已经开始着重研究:例如,茹宗志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高等教育合作的总结和前瞻性探讨,开了良好先河。对于西部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研究要着重倾向于研究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合作的三方主体研究。其次,合作内容研究。最后,合作的运行机制研究。针对西部区域的高等教育研究要使“宏观指导”和“微观实践”相结合,做到使理论踏实“落地”,有助于推进合作的实质性进展。
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共性”研究很重要,有助于提供普遍指导,但突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特色”研究,不但能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提供新颖的视角和素材,还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实质性进展。我国地域和行政区划都比较复杂,各地的风土人情都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专门研究针对某个特殊领域的高等教育群,为给区域的合作发展提供指导意见。例如西部省份少数民族集聚,各省份高校都具地方特色,而高等教育合作有助于多元文化的融合,促进西部经济合作与发展。这就要求针对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特色进行研究归类,采取合适的合作方式。又如我国东部省份有多种职业教育院校,职业分类繁多,这就要对职业教育的“特色”进行专门研究,以备为该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合作提供理论指导。
机制是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及过程,是确保合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主要内容包括宏观调控机制、微观运作机制及监督评估机制。宏观机制指政府合作过程中不改变现行管理的核心体制下对高校合作过程进行的局部改良,通过决策协调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微观机制指高校在合作过程中通过预警、共享及调控完成规划实践。监督评估机制包括政府、高校及社会合作双方的“过界”行为提供约束力,通过监督评估及时纠正过程中“偏轨”行为,并且检验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实践依据。建立完善的协作机制是对高等教育区域合作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核心内容,三大机制相互配合贯穿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整个过程,为推进合作进程保驾护航。各个机制的制定需要合作多方根据区域及高校发展的特殊性进行设计,在合作推进过程中适度修改,避免纸上谈兵,使其真正起到协调作用。
[1] 美.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57.
[2] 陶爱珠.世界一流大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1995:23.
[3]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宁波.2006:41.
[4] Caffrey John,Isaacs Herbert H.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on the Local Economy[J].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Washington,DC.1971,(9):83.
[5] Bluestone Barry.UMASS/Boston:An Economic Impact Analysis[J].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1993(4):12 -15.
[6] [英]阿什比,[译]滕大春.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39-140.
[7] 约翰·胡德,等.大学对城市的影响[R].复旦教育论坛,2005.
[8] 朱新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高等教育市场化观点评析[J].江苏高教,2004(3):4-7.
[9] John F.Rya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al Expenditures and Degree Attainment at Baccalaureate Colleges.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March 2004,(2):97 -115.nd National Liberal Arts Colleges:An Applicat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Higher Education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19
[10] Beru,T.M.,Raba,R.L.Efficiency and Perceived Quality of the Nations‘Top 25’National Universities a 94,(28):33 -45.
[11] Donn C.Neal.Consort and Inter-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M].Collier Macmilian Publishers,1988.
[12] 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 Chancellor’s Office,Report on Staffing for Fall 2000,(November 29,2001)
[13] 杨耕,等.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6.
[14] Richard M.Romano。Remedial Education at Community Colleges in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J].Community College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2011(12):973.
[15] Herman B.Wells,A Case Study on Inter-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EB/OL].http://www.cic.uiuc.edu/resources/articles/wellsonCIC.htm,2003-03-17.
[16] 张阳.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问题研究及其发展简述[J].江苏高教,2002(3):29-31.
[17] 董泽芳,等.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J].江苏高教,2000(5):31-34.
[18] 周江林.高等教育区域化理论基础述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3(5):10-11.
[19]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博士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20] 刘赞英,等.加强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3-17.
[21] 张文耀.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人文杂志,2013(2):123 -125.
[22] 吴志攀.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以“首都教育”为视角的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68-77.
[23] 周绍森.地方高校如何走出误区科学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04(2):8-10.
[24] 李雪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3):42-44.
[25] 王学成.坚持科学发展观搞好地方高校办学定位[J].创新论坛,2006(1):6-8.
[26] 王守法,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89-92.
[27] 祖溪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2(12):210-212.
[28] 张小刚.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3):42-47.
[29] 任雪莲,等.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探析[J].曲阜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3.
[30] 冯向东.高等教育结构:博弈中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5):1-5.
[31] 刘娟.高校知识共享可能性的博弈分析[J].学海,2007(3):156-161.
[32] 宗晓华,等.合作博弈与集群发展: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0(9):1-5.
[33] 邓尚民,等.高校合作参与机制的博弈分析[J].软科学,2007(6):79-82.
[34] 谢海琼,等.博弈论视角下的高职教育区域合作[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4):6-8.
[35] 丁金昌.区域高职院校校际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0(1):65-67.
[36] 郭秀晶,等.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行动研究与战略构想[J].北京教育,2012(12):14-17.
[37] 陈伟.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新探索—以澳门大学建设横琴校区为例[J].复旦教育论坛,2010(4):63-67.
[38] 陈锡坚.区域性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探索—以肇庆和澳门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4):18 -23.
[39]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译.高等教育与区域:立足本地制胜全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0] 茹宗志,等.“关中—天经济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可行性与对策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12-116.
[41] 李化树,等.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的战略架构[J].大学(学术版),2010(6):29-35.
[42] 李汉邦,等.论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J].北京教育,2012(06):13-15.
[43] 黄葳,等.泛珠三角区域教育发展合作的背景、现状与机制[J].教育研究,2007(10):67 -72.
[44] 傅毓维,等.加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J].高等理科教育,2006(6):10 -12.
[45] 汪怿.国外高校战略联盟与合作的几种模式[J].研究与探索,2003(10):6-8.
[46] 卢珍菊.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借鉴[J].高教高职研究,2012(90):156-158.
[47] 吴岩,等.构建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J].中国高教研究,2010(2):1-5.
[48] 施佳欢.试析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9):5-6.
[49] 巫丽君,等.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模式探析——基于历史进程的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52-56.
[50] 严新平,等.高等教育合作共建:模式创新与支持体系共建—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J].大学(学术版),2012(12):11-17.
[51] 尹艳冰.环渤海区域高等教育“多元化”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9):5-7.
[52] 丁晓昌.长三角高等教育联动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8):13-17.
[53] 刘国瑞.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论纲[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244 -263.
[54] 吴红.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研究[D].长沙:湘潭大学,2008:20-25.
[55]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研究”成果报告[J].大学(学术版),2012(4):79-83.
[56] 赵楠.高校校区合作路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