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玲玲
在外语课堂上,为了营造外语学习环境,有研究者认为教师应尽量用外语授课,采用浸入式教学法,创造有利的纯外语环境以促进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和英语思维的形成,让学生在有意无意中进行模仿学习,进而把所接触的英语语言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这也是当前提倡情景教学的原因。但是,也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或折中的观点。调查发现,在当前的外语课堂上,语码转换现象普遍存在,无论是英语专业的课堂,还是非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师在中英两种语码间进行选择转换的现象时有发生。研究外语课堂上教师实施语码转换的动机,可以揭示教师进行语码转换时的心理,以及师生双方对语码转换的接受态度,从而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
语码(code)是一个学术用语,指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或语言变体。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人们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过程中,由一种语言或变体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变体的现象。语码转换是一种存在于语言交际中的常见现象,是语言接触的必然,在国内外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重视。为了揭示语码转换在语言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异,很多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方法和对该现象的认识来区分语码转换的类型。Poplack从句法研究的角度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句内语码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和附加语码转换(tag switching)。这一区分方法以发生转换的语言单位为尺度,主要关注语码在语言结构层面上的转换。后来,Poplack发展了自己的理论,把语码转换与交际者的语言水平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顺畅转换(smoothing switching)和不顺畅转换(flagged switching)。顺畅转换指两种语码间的顺畅的转换,没有转换前的口误、犹豫或长时间的停顿;不顺畅转换则相反,它包括这些语言特点或一些特殊的词汇[1]。这种分类方法就不再是对语码转换进行的静态研究,而是把语码转换与发话者的语言水平、心理动机以及交际时的语境因素综合起来的动态研究。
长期以来,社会语言学家把语码转换看成是一种社会行为,从情景语境和社会规约出发,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交际策略,把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Giles等人的言语适应理论(Accommodation Theory)、Scotton 的标记理论、Gumperz的情景中的语码转换(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和喻意中的语码转换(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的概念等。张正举从交际策略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总结:“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社会认同和种族认同或者叫同等关系的确定;双方社会和文化距离或者叫权势关系的确定;话题的共同认可或重新改变。”[2]
语用学家们也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交际策略。维索尔伦在《语用学新解》一书中提出语码转换表示语言或语码的变化,是一个非常普通和受人青睐的策略。维氏的语用顺应论认为语言交际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顺应过程。语言使用的过程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顺应交际需要而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是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3]。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使得语言交际者能够在话语的不同结构层面上根据交际目的灵活作出选择。选择发生在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上,从具体的词句到语言风格及文体层面,这其中自然包含了对语码的选择。毫无疑问,语码选择的目的是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以达到交际目的的实现。交际者选择不同的语码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如交际语境、交际对象、交际者的目的和语言能力等。由此可见,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必然现象,是话语者对交际策略作出选择的结果,是其交际能力的具体体现。
从语言发生现象分析得出,语码转换是交际者为了实现交际目的有意或无意、自发或诱发地对语码进行选择的结果,是交际者的语言策略。具体到外语课堂上,如果教师的语码转换都是有意识的顺畅转换,即并非因教师语言能力不够而进行的语码转换,那么,语码转换就是外语教师常用的积极的语言教学策略,是教师语言交际能力的体现。在外语课堂上,外语既是教师教学的工具,又是学生学习的目标语言,外语教师的语言输出同时又是学生的语言输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使用必须精准恰当,从而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外语语境的潜移默化中增强目标语言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作为知识传授者同时又是课堂管理者和组织者,外语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注意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等,这些都是教师实施语码转换的动机所在。
语言现实是引发教师语码转换的客观外在因素。顺应语言现实是指纯粹由语言因素而引起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语码转换。东西方社会在文化、政治、宗教、思维模式、意识形态等多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到语言层面,英汉语在句法、语篇、文体等方面的差异也很显著。某些词汇只存在于一种语言中,而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语义对等的词汇,即由“文化空缺”而引起“词汇空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表达准确,避免语意模糊或歧义,此时就会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词汇填补另一种语言的“词汇空缺”。这尤其体现在传统文化方面,如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文化负载词汇“关系”、“牛郎”、“阴”、“阳”、“炕”等。
有些词汇看似语义对等,而其蕴含的联想意义却相差甚远。例如:在价值观方面,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和汉语中的“个人主义”的文化内涵差别很大;在宗教信仰方面,西方社会的“god”和中国人心中的“老天爷”也不是一个语义对等的概念;在文娱方面,英语中的“casino”在汉语中最接近的词汇是“赌场”,然而二者在语义方面的区别非常明显,且“赌场”在汉文化中总是和罪恶等贬义联系在一起。所以,在讲到这些对应词汇时教师必然要用不同的语码,以示区别。如:
T (teacher):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individualism’and (个人主义)?
Ss (students):Individualism refers to …, while(个人主义’)means …
T:Good! Individualism not correspondent with the Chinese term(个人主义),…
遭遇词汇空缺时,教师就会有意识地转换正在使用的语码,选择另一种语码来表达。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很可能放弃正在使用的英语而转用汉语语码来填补英语语言的空缺词汇,降低用英语表达时信息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产生的歧义,从而达到准确表述,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英语认知和思维。在这样的语境中,教师常常会实施句内语码转换,因为这只涉及到语言的词汇层面,只需要转换某些词汇的语码就可以达到教学目的。
在外语课堂上,为了增加学生的目的语输入,教师应尽量用纯外语教学,以创造有利的外语交际语境,发挥情景教学的优势。然而,在真实课堂语境中,教师会综合多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当的语码以提高教学成效。因为在外语课堂上,教师在保证最大化地使用外语教学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外语接受水平、讲解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理解能力等客观存在的课堂情境因素。其动机具体有:(1)借助汉语解释陌生词汇或元语言知识,翻译难句;(2)突出强调知识重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提问或引用他人的语言等。
如教师在讲到target一词时,引用了这个句子:The study suggests that CHD intervention programs need to be more sensitive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age of the target group.不像其他一些为学生熟知的缩略语,CHD 指代的是“coronary heart disease”,如果要用英语来解释,会涉及到很多陌生的术语,需要费一番功夫,还可能引发学生对目的语的负面情绪,不如直接转换语码,用“冠心病”来说明,一语带过,学生既能充分理解,又不会对教学目的产生负面作用。
再如教师在讲到mission一词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此词的印象,开始提问:
T:Have you ever heard of or watched the movie“Mission Impossible”?
S: No, I haven’t.
T: You know, mission means an important task that people are given to do.And the hero of this movie is Tom Cruise.
S: Sorry, but…
T:Ok.It is the movie“碟中谍”.
这一系列电影在青年学生中很受欢迎,用汉语语码既缓解了学生的尴尬,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在语法或翻译课堂上,发生此类语码转换的次数较多,因为讲解语法时会涉及到很多元语言知识,出现的术语较多,单纯使用外语会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而在翻译课堂上,没有语码转换也就没有了翻译。这也充分说明了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存在原因。当然,此类具有教学功能的语码转换会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减少。
语言作为交际者之间的沟通纽带,同时也是构成交际者社交世界的一部分,是社交世界动态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语言不可避免地用来表达情感、显示立场、表明身份或转换话题等。在外语课堂上,教师运用语码转换可以达到语言靠拢(convergence)或语言偏离(divergence)的目的。
外语教师适当的语码转换有助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语言靠拢。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省份,且在当前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中,高校中的大班授课现象很普遍。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同一个班级中,来自于北京、上海、深圳等英语教育相对发达地区的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水平要好于来自于云南、贵州等英语教育相对落后省份的学生。作为课堂管理者,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个体语言水平的差异,适时转换语码,用母语来解释或重复强调所讲内容。
外语教师实施语言靠拢还主要体现在提问和师生沟通方面。考虑到学生的外语表达水平和情感因素,为了减轻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阐释清晰准确,也会转而使用母语和学生交流,如前面所讲到的提问一例。
为了树立威信,激发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教师会实施语言偏离,保持和学生的距离。通过调查外语课堂发现,外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更趋向于用纯外语授课,而在课堂中间或结束时运用母语的现象较多。这是因为在课堂开始时,教师用纯外语语言授课可以树立权威,疏远与学生的距离,更易于掌控课堂。所以,为了更好地管理课堂,外语教师会有意识地在一节课的开始用外语授课。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每一个社会中的人的言谈举止都会受到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和行为模式的约束。为顺应社会规约而出现的语码转换,是指交际者由于对某个特定社会的文化、习俗和规约等的考虑和尊重而出现的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使用[4]。教师在人们心中是文明的象征、知识的传播者,在课堂上面对很多年轻的面孔,教师的言语行为更应该符合社会规范,规避一些社会禁忌语,选择恰当委婉的语码。教师在讲解到与社会禁忌有关的话题时,往往会采用语码转换的方式进行委婉的表达。例如,在讲解 “Dealing with AIDS”一课时,教师很自然地会讲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而性爱之类在中国文化中属于非常避讳的话题,所以,外语教师会用 “sexual transmission”来表达。
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按照严格的规则或语言形式—语言功能的对应关系作出的,而是依赖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的[3]59。选择不同的语码是语言交际的策略之一。语码转换的效果积极与否,取决于教师的主观因素和当时的课堂教学情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具有语用模糊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反馈情况和讲解需求等课堂情况,可以适时适量地进行语码转换作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实施语码转换时必须把握好目的语和母语的语义内涵,达成顺畅的语码转换,从而提高外语课堂的教学成效。
[1]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1(1).
[2]张正举.西方语言学界关于语码选择及语码转换的静态和动态研究[J].外国语,1990(4).
[3]Ver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Edward Arnold(Publishers) Ltd,1999.
[4]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