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波,宋建军,李淑梅
(1.哈尔滨师范大学 西语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25;2.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所,江苏 常州213164)
“慕课”的出现为高校教师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1],高校教师要理性、积极地应对,认真冷静地审视和思考,进一步地解读和研究“慕课”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和对深化教学改革的启示。高校要重新认识和定位现代教师的标准和发展路径,这是研究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课题。
随着“慕课”这种教学模式的形成和传播,社会涌现出多家平台供应商的竞争。各种基金的加入和一些世界名校的加盟,“慕课”这种崭新的在线教育形式已经在全球广泛的传开[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范围最广的技术。“慕课”的出现是顺应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既是在现代教育方面上的应用,又是推动和促进高校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前景[3]。世界范围的人力资源竞争,也是教育的竞争,教育已成为世界范围的竞争对象,这些都是全球化发展下带来的结果。“慕课”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招生、教学模式,生源分布范围广,学生人数增加。高等教育在信息化、大众化、全球化等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下,“慕课”理念更加具体化,也是人类教育理念发展的新成果、新阶段,同时,也是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结果。
高校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正在发生了变化,向引导者与合作者转变的方向发展。“慕课”在无线宽带、移动通讯和识别定位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集结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它的教学功能较为完整,能够承载现代教学需要,突出的是可以进行形式多样的双向互动和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进行讨论、测验、评分等。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全球的学生在同一个共同体中进行学习,知识的来源更为多样、开放、丰富和便捷,获得未曾有的学习体验和收获是由“慕课”实现的,线下实体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组织者、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指导着学生,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宰者[4]。高校教师在“慕课”的要求下和在学生群体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要求在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的操作方面,更加具备科学性、实效性和指导性作用。高校教师在“慕课”背景下,把实现学生“学”的业绩的达成作为衡量教师发展的指向,改变传统的对教师发展的要求,提升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把教与学有机地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高校教师在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要求下的新蜕变。
高校信息化建设推动着教育的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对高校教师的发展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该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学习指导者”转变,以重视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业绩提高为主要目的,这是高校教师发展的新要求,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经历了一个较长的阶段进行转变[5]。目前,我国高校所处的现实环境已经不同了,对教师的发展有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但是,大多数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不够深入,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比较陈旧,教师发展的改革还不能适应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究其原因,高校教师发展改革是复杂的,涉及到高校教育综合改革方方面面的因素制约。而“慕课”要求下的教师发展则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的教师发展,因此,我国高校应当抓住“慕课”到来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转变和调整,并制定高校教师发展的新要求和相关制度,使教师发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里应用的新要求。
国外高校教师发展机构主要是通过内外部门的合并、整合、重组等方式形成,美国一些高校教师发展机构也是这样进行的,围绕着项目建立工作联盟,增设优先发展项目等,构成新的组织结构。教师发展机构的人员组成,也有新的变化和要求,传统作法是从教师里选择的,而现在则是逐步过渡到以研究学者、专家和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多样化专业人员队伍为主[6]145-146。教师发展机构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教与学事务性的工作,而且,教师发展机构通过调整、合并、重组,强化了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拓展了业务范围。教师发展机构的组成对高校面临着日益严峻来自教学方面的挑战,具有积极正向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教师的发展组织机构一般在其制度化进程中多依赖政府主导,暴露出些列问题。一是形式主义现象问题。高校教师发展组织机构的目标和功能不明确和不完善,自身特色不明显,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问题,一些高校在申请政府经费时,仓促和不切实际地成立教师发展机构,而且不能正常的运行,形式大于实质。二是职能界定不清晰,职责边界模糊[7]。高校教师发展组织机构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融洽协调,资源不能有效的整合。三是教师发展组织机构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区域间的差异性,校际间的不平衡性,对今后发展的持续性、动力性不足,容易受到外界资源环境的限制和困扰。
高校教师发展管理机构是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各项服务的部门,又是教师发展和提高的职能管理机构。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后,教育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高校教师的职能增加和角色扩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发展管理机构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服务[8]。高校教师发展管理机构要适应新形势下教师发展需求,适应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教师发展管理机构在“慕课”时代背景下,围绕教师发展提高的需要,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提高工作的效率,增强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
“慕课”的出现对高校教师的工作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应对是对教师基本的要求。应重新对教师角色进行定位,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慕课”对教师的要求。高校要组织教师和有关的专家结合实际特点对“慕课”这种新的教学形式进行研究和探索,全面审视和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既不全面否定,又不因循守旧,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者时代转变[9]。“慕课”使把学习者从四面八方不同地点汇聚到同一地方进行学习的百年传承下来的方式,在几年间就完成了转变,众多学习者在不同的地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同一虚拟空间里汇聚于此进行学习,原有的授课方式受到冲击,传统的工作方式将被打破。高校教师必须在这新的要求下认真研究“慕课”到来带来的新变化,进一步熟练掌握现代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开发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具有本校特点的“慕课”课程教学,根据本校信息化建设程度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起具有我国特色的“慕课”体系[10]。
“慕课”发展之快是顺应了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同时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高校教师发展要适应“慕课”带来的新变化和要求。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慕课”的出现为高校教师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了机遇,并与其他国家高校教师处在同一起跑线,使我国高等教育优势和特点更好地被世界各国所了解,我国高校教师又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上,更好地参与、交流和展现,最终高校教师整体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慕课”形成了三种范式:课堂教学、虚拟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目前,混合式教学是当今世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高校教师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在这场教育教学改革中,高校教师应当在新的形势下,适应新的要求,在教学改革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在教与学方面更要注重方法上的改变,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广泛应用,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作为高校教师,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应该与时俱进,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估,同时还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和调查等辅导工作[11]。“慕课”在高校教学方面的运用,使教学改革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可以让教师们清楚地了解和知道学生们的想法,还可以进一步深入进行教与学的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提供帮助共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平台。
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上的应用,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对教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又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现代高校教师与传统教学要求不同的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首先要具备教学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的素养,还要具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合成能力、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评价教学能力等[12]。这些素质和能力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里应用对高校教师发展的要求和结果。“慕课”要求高校教师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要求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而关键的是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运用能力。因此,高校教师发展管理机构要结合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重视教师发展中的信息技术运用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学习,以适应中国式的“慕课”发展需要,使高校教师在教学生涯中愉快地发展和提高。
“慕课”是国际上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一种新形式,我国高校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面对“慕课”的到来时,不盲目跟风,不放任自流,但要对其进行理性审视和积极应对。高校教师要不断地积极进取、与时俱进,提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上的应用水平,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慕课”这种教学模式的兴起,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对推动和促进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一是“慕课”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虽然还存在着很多和不完善的地方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在理论上和实践方面不断发展和成熟。二是“慕课”教学模式出现对传统教学方式和课程建设的冲击最为突出。高校要建立既懂技术,又懂教学,有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参加的组织机构,有组织地开展针对本校实际特点的研讨和积极应对的措施,以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突破口,积极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慕课”课程体系,建设一支懂技术、教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6]146。三是高校在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方面要加大和保证经费投入的力度,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制度,形成以学校为主导,以政府支持、企业参与的“慕课”建设平台,推动和促进高校国际化办学。同时高校还要面向未来,加快教学信息化进程建设,以教学信息化建设带动高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前,高校教学面对新一轮的改革,在这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下要做到预先把握和超前部署。高校要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根本地位,线上与线下教育齐头并进,优势互补。“慕课”为高校提供了一个开放、平等的在线教学场所,可以尽显各校课程特色,随着更多高校的加盟,课堂教学也必将为社会更加关注,真正成为高校的立校之本。
[1]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14(1):3-7.
[2]汪瑞林.MOOCs辨析与在线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4-01-04(03).
[3]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53-57.
[4]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116-121.
[5]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6]董玲玲.“慕课”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与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
[7]沈义军,宋建军,姜波.“慕课”的影响力:高校面对机遇与挑战[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5):91-93.
[8]任友群.“慕课”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6-30.
[9]吴淑苹.MOOC课程模式下云学习环境研究[J].软件导刊,2013(3):191-193.
[10]姚少霞.“慕课”时代的教师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6):47-48.
[11]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9-92.
[12]沈洁,曾德伟,徐萍.教学学术视角下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