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患者不同生存期重返工作岗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02-20 09:49赵慧华赵懿郑业伟顾奕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16期
关键词:均分工作岗位肝移植

赵慧华 赵懿 郑业伟 顾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032 )



肝移植患者不同生存期重返工作岗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赵慧华 赵懿 郑业伟 顾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032 )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不同生存期重返工作岗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例肝移植患者按不同生存期分为3年以下、3~5年和5年以上组。各组按是否重返工作岗位分为工作组与未工作组。比较各组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差异。结果 5年以上工作组在PF、RP、BP、GH、VT、MH维度,3~5年工作组在RP、GH、SF维度,3年以下工作组在PF、RP、VT、SF、RE维度得分高于未工作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返工作岗位,有助于提高肝移植不同生存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肝移植; 生存期; 生活质量; 重返工作岗位; 护理

肝移植手术的目标是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并使患者回归社会。本研究拟对不同生存期重返工作岗位的肝移植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分析,为提高不同生存期肝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积累资料,也为做好肝移植患者的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1年1月—2011年2月在我院接受肝移植手术患者202例,应用计算机软件随机函数分组方法,根据每个年限的不同比例选择样本量。通过调查员现场发放问卷,部分研究对象无法到达现场,则采用邮寄问卷方式收集资料。纳入标准:(1)初次接受肝移植手术,且生存期超过1年者。(2)意识清楚,能够填写、表达自己意愿。(3)自愿参加本次调查。(4)年龄>18岁。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系统肿瘤者。(2)不能进行书面沟通者。202例中,男174例,女28例。年龄20~79岁。其中3年以下组54例(工作18例,未工作36例),3~5年组63例(工作24例,未工作39例),5年以上组85例(工作33例,未工作52例)。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疾病、婚姻状况、家庭月人均收入、有无子女、家庭和睦、居住环境、重返工作岗位时间等。

1.2.2 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 该量表已有文献证实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总共36个条目,包括8个维度。即生理功能(PF)、生理问题对功能限制(RP)、躯体疼痛(BP)、健康总体评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心理问题对功能限制(RE)、精神健康(MH),另外与过去1年比较健康的变化(HT)等方面内容,共36个条目。

1.2.3 调查方法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84份,其中现场发放114份,邮寄170份。回收207份,回收率72.8%。剔除含缺失资料问卷5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应答率71.1%。将研究对象按不同生存期分为3年以下组、3~5年组和5年以上组。各组再按是否重返工作岗位分为工作组与未工作组。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经复核整理后,应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应用SPSS 18.0转化为可分析文件进行数据汇总。对所有计量资料进行单样本K-S检验,计数资料进行r检验。两组计量资料如属于正态分布,进行t检验,如属于非正态分布,则进行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3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移植5年以上生存期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分比较 见表1。

表1 肝移植5年以上生存期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分比较 ±s) 分

2.2 肝移植3~5年生存期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分比较 见表2。

表2 肝移植3~5年以上生存期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分比较 ±s) 分

2.3 肝移植3年以下生存期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分比较 见表3。

表3 肝移植3年以下生存期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分比较 ±s) 分

2.4 肝移植3年以下、3~5年、5年以上重返工作组生活质量岗位各维度均分比较 见表4。

表4 肝移植3年以下、3~5年、5年以上重返工作组生活质量岗位各维度均分比较 ±s) 分

3 讨论

文献回顾发现:重返工作岗位,有利于提高肝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Aadahl[1]对154例肝移植患者调查发现,重返工作岗位组的患者比未返工作岗位组的患者有较好的躯体功能和较少的疲劳;Terianne等[2]研究发现,工作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更多地参与了社会活动、家庭活动和娱乐活动;Hunt[3]对52例肝移植患者研究发现,重返工作岗位组与未返工作岗位组有不同的价值观,前者有较好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认知功能;Nickel等[4]报道,重返工作岗位可以作为预测肝移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指标之一。

本研究发现,肝移植后不同生存期重返工作岗位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未工作组。说明肝移植手术后,医护人员应该积极鼓励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建议患者根据个体情况、病情变化,选择劳动强度适中的工作,逐渐回归正常的生活。这对于促进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总体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显著的意义。所以一直以来,我院护理人员在肝移植患者出院健康教育中增加了此项内容。强调重返工作岗位在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性的宣教。比如告知患者术后6个月,如果感到全身情况已经正常,就可以恢复工作。但工作不能过于繁忙和压力过重。不要在人群中聚集,不要抽烟、喝酒、频繁应酬,早睡早起、保持适当的锻炼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是相当重要的。同时,所有肝移植患者出院人手一册由樊嘉、周俭等主编的《实用肝移植300问》。

本研究显示,肝移植生存期5年以上工作组与未工作组的生活质量在PF、RP、BP、GH、VT、MH等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期3~5年工作组与未工作组的生活质量在RP、GH、SF等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期3年以下工作组与未工作组的生活质量在PF、RP、VT、SF、RE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后发现,各生存期工作组RP得分均高于未工作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生存期3~5年及5年以上的患者中,工作组GH得分明显高于未工作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更重要的是,生存期5年以上的工作组精神健康得分明显高于未工作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重返工作岗位能够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精神的健康,且随着移植后年限的递增、生存期的延长其差异更为明显。这可能与肝移植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有机会接触社会,与更多的人员交往,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并在参与或完成某项工作的过程中获得自尊,逐渐体会自身存在的价值,也提升了对自己能力的认可有关。与此同时,本研究发现肝移植3年以下、3~5年、5年以上重返工作岗位各维度均分比较存在差异。主要表现VT维度。这对今后探索肝移植患者重返工作的最佳时机选择可以有所借鉴。

通过对202例不同生存期肝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发现各生存期重返工作岗位组的生活质量总分高于未工作组,因此,重返工作岗位有助于提高肝移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1] Aadahl M,Hansen BA,Kirkegaard P,et al.Fatigue and physical function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J].Liver Transplantation,2002,8(3):260-262.

[2] Terianne C,Linda W,Jennings,et al.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Sco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J].Liver Trnsplantation,2004,10(1):88-96.

[3] Hunt CM,Tart JS,Dowdy E,et al.Effect of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n employment and health status[J].Liver TransplSurg,1996,2(2):148-153.

[4] Nickel R,Wunsch A,Egle UT.The relevance of anxiety,depression,and coping in patient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J].Liver Transplantation,2002,8(1):63-71.

Study for the effect on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with liver transplantation after return to work at different survival period

Zhao Huihua, Zhao Yi, Zheng Yewei, Gu Yi

(NursingDepartment,TheAffiliatedZhongshanHospitalof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032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n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with liver transplantation after return to work at different survival period. Method 202 patients with liver transplantation with different survival period wa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groups: under 3 years, 3~5 years and over 5 years. Within each group, they are divided into returning to work group and non-returning to work group. Their dimensions of quality of life was measured and compared among groups. Result The dimensions scores for PF, RP, BP, GH, VT, MH for over 5 years group, The dimensions scores for RP, GH and SF for 3~5 years group and score for PF、RP、VT、SF、RE for less than 3 years group in returning to work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on-returning to work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 Returning to workforce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for patients with liver transplantation at different survival period.

Liver transplantation; Survival period; Quality of life; Returning to work; Nursing

复旦大学护理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810)

赵慧华(1967-),女,硕士,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研究方向:外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

R471,R473.73

A

1002-6975(2015)16-1446-03

2015-02-22)

猜你喜欢
均分工作岗位肝移植
基于工作岗位分析的课程建设探讨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柔性喂丝机均分盘CFD分析和优化设计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
开年珠宝小惊喜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单簧管基础练习新探
1例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药学监护
真心可笑的办公室规则
《肝移植》(第2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