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金全,罗凤莲,潘 勇,黄 涛
(泸州市人民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发展,新生儿科床旁X线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X线检查已不能满足诊断与治疗的需求,一张优良的X线片,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加有利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由于患者年龄及疾病的特殊性,较多患者不能第一时间到放射科进行检查或由于技术原因进行重复检查,计算机射线摄影(computer radiography,CR)床旁摄片的引入,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提高了患者X线诊断准确率,并减少了患者来回放射科检查过程中的风险,最大限度规避医疗风险。现将我院100例危急重症患者床旁CR片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搜集整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的CR片100例共148份床旁报告,其中:男48例,女52例;日龄30min至28 d,平均8.5 d,其中10 d以下95例;胸片98例,腹部立卧位28例,腹部水平侧卧位10例;单次检查72例,多次检查28例,一般检查2~3次。
1.2 检查方法与防护 胸腹部常规体位投照,少部分病例采用强迫体位投照;应用岛津391RU移动X线机,日本富士CR系统,8×10成像板(imaging plate,IP),富士CR阅读系统进行图像后处理,曝光后IP板立即进行影像的扫描读出。病房内常规移动式铅屏风进行室内防护。特殊病例需家长陪伴者,采用软铅衣防护性腺及甲状腺。
1.3 照片质量标准及分析方法
1.3.1 质量标准 (1)投照体位标准,要求观察部位组织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清晰显示;(2)CR照片要有适当的密度、良好的对比度及锐利度。优质的CR照片密度范围在0.25~2之间[1];(3)各部位按组织解剖结构应有丰富的层次。如骨组织的骨小梁、骨皮质、软骨、软组织间的结构清晰显示,腹部软组织能分辨肾脏外形、腰大肌、腹壁脂肪线的层次及软组织轮廓[2];(4)无其他技术操作缺陷,左右标志清楚、无伪影、无重叠即为合格片,达不到诊断要求为不合格片。由1位医师及1名技师负责照片质量评估。
1.3.2 分析方法 根据影像学表现、临床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资料、诊治经过认真分析,诊断报告由3名以上医生集体讨论,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签后发出。
2.1 床旁X线片质量评价分析 148份X线片中,质量较高的88份,照片质量稍差但CR技术处理后仍然满足诊断需求55份,合格率达96.62%;不合格5份,不合格原因为体位不正、外在饰物、患者烦躁不安、呼吸动度等影响图像质量,无法诊断,再次摄片后满足诊断需求。
2.2 X线检查诊断结果 新生儿肺炎37例(含重症肺炎2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1例,新生儿气胸18例,纵隔气肿4例,新生儿湿肺8例,先天性肺不发育或发育不良1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症4例,吸入性肺炎5例,胎粪性腹膜炎2例,气腹及液气腹2例,先天性膈疝3例(含先天性膈肌缺如1例)。单发病例85例占85.00%,复合的病例15例占15.00%。本组危重症结合复查情况、临床病史、治疗过程对这几种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达90%。其中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初次诊断存在一定困难,结合临床资料并动态随访复查后作出正确诊断。误诊、漏诊共6例,其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例,先天性肺不发育或发育不良1例,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1例,少量气胸2例,胎粪性腹膜炎1例。
新生儿由于其年龄及疾病的特殊性,病情变化快,常常需要在孵箱中保温或使用呼吸机;较多患者不能第一时间到放射科进行检查或由于技术原因而重复检查,CR床旁摄片的引入,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问题,提高了患者诊治准确率,并减少了患者来回放射科检查过程中的风险。针对如重症肺炎、肺水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需要动态观察的病例,尤为重要。
CR系统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大大提高病变检出率,提高了X线的使用率。可以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窗宽、窗位的调节,获得肺窗、纵隔窗、骨窗、软组织窗等多种图像处理效果。而且CR系统的图像数字化管理,图像可以进行计算机处理、显示和存储,省略了放射科胶片、档案管理的繁重工作,省略了暗室技术工作,图像通过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进行存储和传送,实现了诊断资料快速共享。患者检查一结束,放射科医生就可以阅读和书写诊断报告,同时临床医生只要打开终端电脑,也可以动态观察危重患者的影像资料,迅速实施有效的抢救方案,以此赢得抢救时机。
当然,新生儿床旁检查应充分认识其局限性及新生儿解剖、生理、病理的特点。首先,床旁检查不同于科室检查,新生儿不配合、周围监护设施干扰等均影响成像质量。其次,应认识到床旁摄影辐射对患者家属及周围患者的影响。我们总结了床旁X线检查应用于新生儿的几个问题,认为:(1)新生儿不同于成人,作为特殊的个体,床旁X线片检查应坚持必要、适当的原则。本组对诊断明确的病例复查最多1次,全组100例2次及2次以下检查病例95例,3次及以上检查病例仅5例。(2)做好对患者及患者家属的X线防护,特别是做好甲状腺、性腺等敏感部位的防护。本组均采用家属穿防护衣持铅围脖遮盖性腺及甲状腺的措施。(3)注意对同室患者的X线防护。本院采用移动式铅屏风效果较好。(4)检查必要时应去除患者身上的附着物、监控设施等。(5)复查X线片应同第1次保持同样摄影条件和调窗参数,以便对比。卧位胸片经常碰到心脏影放大、肺血重新分布现象[3],大大影响心肺疾病的诊断。所以诊断医师要充分利用CR技术数字化图像进行后处理、调整窗宽窗位而降低散射的影响及弥补照片条件的不足[4]。
由于CR较高的曝光宽容度,使床旁摄片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为医生提供了合格的X线片,为患者诊治提供了合格的保证[5]。有报道称CR照射剂量是传统X线剂量的1/20至1/2[6]。因而掌握床旁CR片调窗技术不但能调出比较清晰的图像,而且能减少有用信息的丢失,从而减少患者X线照射剂量,保护患者[7]。新生儿床旁X线片的诊断离不开CR调窗技术的支持,高质量的X线片是准确诊断的保证。
总之,CR系统在新生儿床旁摄片中的应用使床边摄影实现了数字化,不仅可优化影像质量,而且可降低床边X线摄影的技术要求,降低X线曝光量,提高图像的质量及照片的成功率,还可以直接进入PACS系统,供临床医师参考,对危重患者临床诊断及抢救起到极大作用,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治愈率。
[1]刘继军,高延征.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临床医学,2007,27(9):37 -38.
[2]王卫斌.CR照片的质量控制[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3):109,115.
[3]周全,刘斯润,陈金城,等.床边CR胸片在ICU患者疾病诊断中的作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5):600-603.
[4]吴南洲,陈波,张金山.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在床边胸部X线摄影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8):833-834.
[5]王艳,王柏春,王雯,等.CR在胸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5,3(1):64-64.
[6]孙自玲,朱淑梅,昝志生.床边小儿胸部CR摄影中S数与L值的探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77-77.
[7]王振,狄幸波,陈福华,等.灰度直方图在床边CR胸片调窗技术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5):71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