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传播的节日特质

2015-02-20 17:09廖维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巴赫金狂欢节空间

■ 廖维

论艺术传播的节日特质

■ 廖维

本文立足艺术,通过分析节日的特质来探究艺术与节日之间的本质关系。节日作为艺术的生发与传播的重要媒介环境,促进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受到伽达默尔从时间本体研究艺术的节日特征启发,本文更进一步对节日时间、节日空间以及节日精神进行深度剖析和挖掘,多方面阐述艺术传播的节日特质。

艺术传播;节日时间;节日空间;节日精神

古圣先贤关于艺术与节日之间的关系大多立足于节日而对艺术进行分析、判断,较少立足于艺术来谈论节日。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Plato)在《对话录》法律篇中,曾判断过艺术与节日的关系——艺术是节日的伴侣。“神灵怜悯人们的苦难,因此用有规律的节日规划人们的生活;并且,以缪斯、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等神灵作为节日的陪伴,通过这样的神圣陪伴,社会就会恢复它应有的秩序。”①缪斯、阿波罗和狄奥斯尼索斯都代表着艺术,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助力节日,帮助人们度过困难和规划生活的手段。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说,节庆只有通过艺术才会出现。②德国哲学家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在谈论节庆与艺术的关系时,提出艺术是节日的媒介,他认为:节庆只有透过艺术媒介,才能反映其最深刻核心——对世界之礼赞;“一个没有歌唱、音乐和舞蹈的节庆,一个没有有形可见庆祝形式的节日,一个没有任何艺术气氛点缀的节庆,都是无法想象的。”③

从艺术本体来谈论节日的,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为代表。他在《美的现实性——作为游戏、象征与节日的艺术》一文中,详尽地论述了艺术所具有的游戏、象征及节日的特征。在艺术的节日特性中,他主要从时间本体上指出了艺术的时间与节日时间的相似性④,形成了人们进行艺术欣赏和参加节日仪式时类似的心灵感受。他还指出“过去时代的艺术只有通过时代的过滤器和那种保持着生命力,激发出生命力的传达,才能传递给我们。”⑤而节日便是这种保持生命力,激发生命力信息的载体。同时,他还说,“节日,它是要重新建立所有的人相互交往的契机。”⑥也就是说,节日时进行的艺术交流,是一种“大众”传播,它的受众面是“所有人”。

受到伽达默尔的启发,本文立足于艺术,通过分析节日的时间特性、空间特性和节日仪式的精神特性等特质,探讨节日是否创造了艺术得以生发和传播的条件。

一、艺术传播的节日时间特性

节日时间具备以下特性,故更容易满足艺术传播的时间条件。

第一,闲暇前提。节日里不必工作,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脱离出为生计奔波的生活常态,能够去认识世界,感受生命,思考人存在的理想以及价值所在。这就是节日带给人的时间权力,体现了节日的时间本质——闲暇(leisure)。闲暇是人在节日时的一种基本状态。只有处于闲暇的状态,人才能真正享受节日。艺术创作和欣赏都是在闲暇时产生的,节日也给所有人提供了这样一种休闲机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加节日活动,有欣赏艺术的可能。节日时间不工作,必然会使实际利益受损,享受节日,放弃了一天劳动的收获,也意味着奉献出工作的成果。“奉献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牺牲,因此它跟功利正好相反。”⑦所以,节日所具有的非功利性与艺术的非功利性正好切合。闲暇的节日时间相当于艺术审美中的虚静,必须有这样一种基本状态,才会达到凝神观照,方利于创作和感受艺术作品。

第二,审美顿悟。伽达默尔认为,节日时间是一种充实而不空洞的体验。对于一段日常时间而言,不同的人可以将它用作不同的事情。节日时间则不同,人们不再“为了某物”疲于奔波,而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中,感受自己生命的“此在”,成为一种实现了的属己时间。节日关注人内心情感的表达与交流,因此具有“属己”的特性,是生活中“充满”“神圣”的人生“专属”时间,所以触碰生命情感的机缘多,容易触发创作灵感,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验的沟通与交流。而且,节日时间源自于历史和信仰的神圣性,以及节日时间突破了当下无意义的未来性,亦强化了审美顿悟。节日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彼时彼刻成为所有人的属己时间,人不仅面对自己的内心,还实现了与他人情感的共鸣与交流,形成情绪的放大,感受的强化,更容易实现审美的共鸣与顿悟。

第三,传承创新。节日时间的重复性为艺术传播创造了展示平台,实现了艺术的多次传播。对于艺术而言,多次传播实现了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多次解读。对一部艺术作品而言,人们关注度的积累形成了它流传的基础。而一部艺术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其条件便是它的信息能尽可能多地到达受众。当节日时间中反复出现一个艺术主题时,它必然会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多次传播意味着传承,为了保证艺术传播的效果,必然要求进行艺术创新。其中包括同一艺术主题可以进行不同艺术门类,甚至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次创作。每一节期,节日仪式总是被期望和往年有所不同,对往年的形式有所突破。艺术在这种创新的内在动力作用下,在内容和技巧形式上不断挑战过去突破自身,实现发展。

二、艺术传播的节日空间特性

节日作为“日子的节点”,其时间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节日空间对艺术传播的作用亦不可小觑。

第一,空间聚合艺术受众。节日是所有人都参与的活动,所以节日中的艺术传播获得了天然的受众,形成艺术的群体传播。那么,群体传播便会对空间有相应的要求。首先,需要有一个宽阔的公共场合,可以容纳很多人;其次,空间有地域限制,一般只作用于该文化或社会构成中的个体,而对于偶然路过,偶尔停留的人不具备控制力。节日中艺术传播的受众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节日的主办者,他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凸显节日的主题和精神。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以艺术的手法去装饰空间,以此将节日空间与平日空间区别开来。第二类受众是普通的参与者,他们是节日活动的主体。由于没有参与前期的策划,对于节日空间一无所知,直到节日当天,才第一次感受和体验节日空间的氛围。这样的体验是新鲜的,丰富的,具有触发性,并且容易受到周围人群情绪的影响而增大。第三类是嘉宾。嘉宾人数少却有着相对高的社会地位,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大小决定了节日的重要性强弱。节日空间的布置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为了满足嘉宾的观点和品味,他们的感受与评价影响着节日活动的内容设置以及节日中艺术的发展方向。

第二,艺术装饰节日氛围。装饰使节日空间变得突出,与生活空间区分开来。节日空间的装饰因其含有人类的专注力与情感,而获得其独立的存在价值。节日装饰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往往随着节日、空间以及社会的需求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而变化。一个无序的时空通过装饰的轻重、多少的布局,显示出了空间的主次功能,从而也在人们的行动过程中,彰显了时间的秩序。有些节日装饰事物本身已成为一种艺术,比如,中国节日中的窗花、剪纸、年画以及对联(春联)等等。由此,艺术便与装饰一起,成为塑造和划定节日空间,营造节日氛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日专有艺术空间。在物质生活匮乏的时代,艺术对于先民是可贵而珍稀的,往往只有在丰衣足食的时节才能实现。这种前提的实现对于先民来说是神圣和不易的,因而庆祝活动的举行也会选择具有神圣地域特征的空间。正如节日的主要仪式活动往往会在教堂、庙宇、宗祠等地方举行,人们也往往在这些地点的部分区域见到艺术的表现形式,比如,教堂里的雕塑、壁画、管风琴和唱诗班,庙宇里的塑像,以及宗祠建筑的样式等等。随着节日的发展,那些专门为节日中艺术的展示功能而建造的建筑也获得了发展,比如中国村落中的古戏台,西方戏剧演出的剧院等等,在人类历史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它们都是艺术展示、发展的专属地。

三、艺术传播的节日精神特性

如果说节日包括节日时间、节日空间和节日行为(仪式)三部分的话,统合这各部分的,是节日精神。这种精神,通常被叫做“节日氛围”,用巴赫金(Бахтинг,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的话叫做“无处不在的世界感受(gala spirit)”。节日精神主要是通过节日仪式的人类行为体现。节日精神的存在增强了艺术信息的节日特质,影响了艺术传播的效果。

德国社会学家涂尔干(Émile Durkheim)指出(节日)仪式的本质在于它有种激发人们生活继续下去的精神动力。⑧这也正是节日精神的内核所在,为了保证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能克服困难生存下去,保证精神力源源不断地生成,所以节日必须反复举行。艺术之所以能与节日紧密相连,本质即在于它同节日一样,有追求自由的理想,它能够塑造人心目中理想的美,通过呈现人世的美好,帮助人们渡过和缓解现世的苦难,感受和肯定生命的价值。需要指出的是,艺术侧重个体的精神感受,而节日强调群体的共同感受。在节日中进行艺术传播,就是要将这种个体的精神感受通过艺术传达给每一个人,形成群体的共同感受。艺术的节日精神主要体现为复活节和狂欢节精神。

第一,艺术的复活节精神。复活节精神⑨是人们针对死亡的现象,保持的对于生命所秉承的一种态度,它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从远古时代起,死亡现象就较之其他现象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理解这种死亡现象,寄托对于逝去的人的情感,人们发现了生命的轮回。比如,每一天太阳的东升西落,每个月月亮的盈亏圆缺,每一年,四季的交替变换,这些变化因为同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而引起了人们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唤起他们的行动。比如,“埃及人就有促使旭日东升的咒语,每天都要诵念。”⑩

人们不知道人死以后会怎么样,但活着的人推测人死后也会像天象与植物一样,有自己的轮回。这种观念被表现在节日行动中,在特兰西瓦尼亚地方的基督升天节上,就有象征死而复活的巡游仪式。11世界各地普遍常见的春天庆典也是在这一层意义上被确立的。“对于农民们而言,……种子下地,就等于死亡,播种就等于下葬,‘播下的种子,惟有死去,方能复苏。’死亡和葬礼过后,人们就会对复活和新生翘首以盼。”12死、生被人们高度关注,并在每一次节日仪式的不断举行中反复思考,它成为艺术表现的永恒不衰的主题。在尼采的“悲剧起源——酒神祭祀节”中,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名字也表达了这一重生的概念。“希腊人望文生义地把酒神(Dithyrambos)曲解为‘双重门之王’,因为在他们的语言中,thyra就是‘门’的意思。这种解释可谓大错特错。现代语源学的研究表明,Dithyrambos的意思是神圣的跳跃者、舞者、生命的赐予者。但是这种曲解却也确实耐人寻味,因为它表明希腊人相信酒神就是再度诞生。”13关于狄奥尼索斯诞生的传说也告知人们狄奥尼索斯经历了死亡,并且重生不死。也许这也正是人们欣赏悲剧以后能得到“净化”(katharsis)的感觉的本质所在吧,悲剧给人的,其实不是死亡,而是重生的希望。

第二,艺术的狂欢节精神。前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有专著论述“狂欢化诗学”理论。巴赫金说,“狂欢节的世界感受,具有强大的蓬勃的改造力量,具有无法摧毁的生命力。”14这也正是节日精神的强有力体现。

节日,总是欢乐的,这种欢乐是一种对生命力量的释放,是个体对长期服从于社会伦理道德的禁忌行为的一种调节,所以,它带有突破、反抗和否定的“狂”的特色。对于个体的人来讲,“在狂欢中所有的人都是积极的参加者,所有的人都参与狂欢戏的演出。……人们过着狂欢式的生活。而狂欢式的生活,是脱离了常轨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翻了个的生活”,是“反面的生活”。15事实上,“每一节庆本身都隐藏着‘至少一点点的过度’。”16狂欢不仅仅是狂欢节特有的产物。任何一个节日对于个人的行为来讲,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狂欢的特征,就算是丧葬仪式也是如此,比如中国乡土的葬仪,在人逝世以后都会大放鞭炮,敲锣打鼓宣告天下,更有甚者会邀请乐队、歌队和舞蹈队来娱乐亲人朋友,乃至素不相识宾客。17

艺术主要追求这样几种具有典型狂欢化特质的节日精神。(1)平等。每个人都能过节,节日时间和活动内容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值得一提的是,在狂欢节中,平等在社会关系中得到了“一反常规”地突出。“在狂欢节上大家一律平等。……支配一切的是人们之间不拘形迹地自由接触的特殊形式。在封建中世纪的严格等级制度背景上,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等级和行会隔阂背景上,这些人被不可逾越的等级、财产、职位、家庭和年龄的壁垒所分割。人们之间这种不分彼此、不拘形迹的自由接触,……成为整个狂欢节的世界感受的本质部分。”18平等,是人们一直关注和追求的社会理想,是艺术理想生活化的鲜活形象,以及孜孜以求的永恒主题。(2)自由。自由以非官方的民间化呈现,它是狂欢行为的另一特征,它主要体现为颠覆和否定。“这种世界感受,同一切现成的东西、完成性的东西相敌对,同一切妄想具有不可动摇性和永恒性的东西相敌对,为了表现自己,它所要求的是各种动态的‘普罗透斯式’的闪烁模糊的形式。狂欢节语言的一切形式和象征都充溢着更替和更新的激情,充溢着对占统治地位的真理和权力的可笑相对性的意识。……必须强调指出,狂欢节式的讽拟远非近代那种纯否定性的形式上的讽拟,狂欢节式的讽拟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再生和更新。一般说来,民间文化完全没有单纯的否定。”19在狂欢节的民间特性中,有很多典型的元素,包括物质(肉体)因素,讽拟,降格,游戏等等,巴赫金归纳出4个最具代表性的特殊范畴分别是亲昵的接触、插科打诨、俯就和粗鄙。这些狂欢式的范畴,本质上都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民间化的鲜活特征,都是“不能上台面”的非官方的行为,它们是普罗大众为了争取与权力阶层相对等的权力而做出行为表达,是一种关于“自由”的表达。(3)更生。更生(rebirth)的意思是重新得到生命,比喻复兴,再生。与更新(update)不同,更生更强调生命的死亡与新生,它意味着事物的交替与变更。它以狂欢节中主要的加冕脱冕仪式为代表。“国王加冕和脱冕仪式的基础,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的核心所在,这个核心便是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20“加冕本身便蕴含着后来脱冕的意思,加冕从一开始就有两重性。……狂欢式里所有的象征物无不如此,它们总是在自身中包孕着否定的(死亡的)前景,或者相反。诞生孕育着死亡,死亡孕育着新的诞生。”21

狂欢节精神对于艺术来说,其实质是人类对现实的反抗,对于平等、自由、更生的追求,对于生命的把握,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追寻。

综合上述,正因为节日所具有以上各种特质,和艺术有着共同的人本联系,才连接了艺术与节日,这也正是艺术传播具有节日特性的根源。节日与艺术在本质上都是人类精神的力量源泉。人类通过举行节日和艺术的活动,获得心灵休憩和情感交流的条件,从而取得克服困难、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注释:

① Plato,(Laws 653 d 1).原文如下:The gods,therefore,had compassion for their hardships of men and punctuated their lives with the rhythm of festivals;and as companies in their festivals they gave them the Muses,Apollo,and Dionysus,so that through the divine companions in the community the order of things might be restored(653c-d).中文为本文作者自译。

② 《实践神学》Praktische Theologie,p.73.《每一节庆都在艺术范围内》同前,P.839。转引自[德]皮柏:《节庆、休闲与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7页。

③⑦16 [德]皮柏:《节庆、休闲与文化》,黄藿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7、18、19页。

④⑤⑥ [德]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作为游戏、象征、节日的艺术》,张志扬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3、88、16页。

⑧ [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三卷第四章积极膜拜。

⑨ 这里的复活节并不仅指西方复活节的主复活日(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而是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具有“重生与希望”精神的同类节日的统称。

⑩(11)(12)(13) [英]简·艾伦·哈里森:《古代的艺术与仪式》,刘宗迪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8-39、42、51、66页。

(14)(20)(21) [前苏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178、179页。

(15) Chrysostom:《论圣神降临节》De sancta Pentecoste,hom.I.Migne,PL 50,455.转引自[德]皮柏:《节庆、休闲与文化》,黄藿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17) 笔者于2014年夏,有幸亲自在河北省乐亭县看到了这种仪式。

(18)(19) [前苏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作者系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国涛】

猜你喜欢
巴赫金狂欢节空间
重新为巴赫金画像
动物狂欢节
空间是什么?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创享空间
在与巴赫金对话的长远时间里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购物狂欢节
巴西
动物狂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