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起跑线教育问题——基于儿童心理

2015-02-20 15:42
长沙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自然教育儿童心理

徐 敏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刍议起跑线教育问题
——基于儿童心理

徐敏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导致中国社会起跑线教育现象愈演愈烈,起跑线教育中的儿童无不身心俱疲。对这一教育现象应从理论因素、教育环境、学习评价及社会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社会现实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思考起跑线教育的应然转向,使得早期教育能真正做到尊重儿童天性,关注学生成长。

关键词:起跑线教育;儿童心理;自然教育

一起跑线教育

(一)含义

谈到起跑线教育,必须将它与时下热门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紧密联系起来,这句口号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

从简单意义上说,起跑线教育可以理解为早期教育,至于哪才是教育起跑线,何时开始才算得上起跑线教育,在大多数中国家长的眼里,当然越早进行越好。在一个中国家长育儿方式的调查研究中,43%的家长表示从十月怀胎开始自己的孩子就已经踏上了教育起跑线,25%的家长表示教育起跑线在0—3岁,66%的家长认为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32%的家长表示孩子一岁半时应开始学识字,60%的家长会在孩子三岁前教孩子学外语[2]。这些数据无疑表明一点:起跑线教育在中国深得家长信奉,当孩子一踏上起跑线,就立即对其实施教育,唯恐落于人后。

(二)原因及表现

1.理论因素。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伦兹发现了著名的“关键期理论”,认为关键期是指最容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若在关键期错失了学习的机会,今后将需要花费更多精力甚至永远无法弥补。在该理论下,6岁前被视为儿童成长关键期,尤其要注重在这个阶段中儿童相应知识技能的获取。除此之外,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以及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都表现出了儿童在早期应当接受教育,这些均为起跑线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但在现实中,关键期理论被过分夸大,甚至“神化”,导致整个社会病态似地紧抓儿童关键期,让其在该阶段不断获取“养料”,从而“茁壮成长”。但实际情况更多地体现为超前教育、过度学习。对起跑线教育的过度投入或许正由于观念中关键期的不可挽回性[3],可关键期真不可挽回,那又如何解释“大器晚成”或其反面的“江郎才尽”呢?目前心理学界已经证实,儿童的早期经验与教育的消极面并非不可逆,终身教育理念也体现了这一点。

2.教育环境。在我国整个教育环境下,唯分数是从的应试教育依旧大行其道。家长、学校、社会为了保证孩子顺利进入大学,甚至是名牌大学,无不在其课程学习上卯足功夫。数学不好,奥赛班接二连三地上;英语课程,三岁便开始要求孩子补习。那么,孩子赶在他人之前学了很多东西,就真的有效么?一味地将考试知识当成教育的标记,带来的只会是死脑筋以及好奇心、判断力和把握复杂情境能力的灭亡。

在应试教育压力之下,一贯提倡的合作与竞争,却只剩下竞争的肉体,过分看重学习的最终结果是忽视了兴趣对学生终生发展的价值。家长只会关注择校与考试竞争对学生的客观要求,不去在意学生内在发展需要。为了获得明天的胜利,今天就必须下足苦力,从起点处开始准备,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为优于他人而筑好堡垒成为了家长们的外部动机,同时也为了使自己在同伴中获得一种优越感,不断刺激孩子学习、拿高分,因此,学生成了起跑线教育中的傀儡,缺失自在、自主、自由。

3.学习评价。应试教育决定了教育评价机制只会是“单向度教育评价”,注重总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因此家长和教师只需要关注考试成绩,输赢的划分标准在于知识与技能、分数与升学率、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分,没有人关心教育的本体价值,也不在意学生在重压下的心理承受力。

其实,在起跑线教育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知识储备会有所提升,但是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某学生在起跑线教育中提前获取了相关知识,当学校教师在授课时,他便不再认真听讲,觉得这个知识点已掌握好,其他没学过的同学反而专心致志,并在教师指导下触类旁通,考试成绩并不比接受过起跑线教育的学生差。同时起跑线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成绩和暂时性优越感会在进一步的成熟过程中很快被消解掉。

通过成绩对学习进行评价并非不可取,但要关注到具体情境,关注到学生在学习行为结束后头脑中是否形成清晰、确切的观念,并达到相对持久的状态。

4.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因素对于起跑线教育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在功利性取向的诱导下,教育成为了求利机器。

首先是个人为了满足自身追求功利的需要,产生了学习动机,企图通过学习的工具价值给自己带来实惠,如体面的工作、物质上的收益。在起跑线教育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还未意识到功利主义价值观,因而家长们“代替”了他们的孩子,用他们的意识支配孩子追求功利。

其次从社会角度而言,起跑线教育已然成为商业炒作的广告、市场运作的手段。众多商家看准这一商机,关注到家长们急功近利的心理,兴办各种兴趣班、培训班。

起跑线教育的原始目的在于弥补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方面的不足或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兴趣爱好,从而在学习初始阶段拥有良好表现,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已经演化为各种极富功利色彩、压制儿童天性的早期教育方案,对学生发展的内部规律和思维水平造成严重危害,扭曲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及价值理性。

二儿童心理特点

无论何种形式的教育都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起跑线教育亦是如此。只有从心理出发,才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且富于成效。

(一)个体的独特性

一方面在于儿童作为整体与成人整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儿童无论在认知、情感还是意识诸方面都不同于成人,他们有着自己观察、了解、思考社会的独特视角。比如东西将要从桌子上掉下来,儿童会认为是东西不想待在桌子上了。再比如在语言表达上,儿童发火时会很生动地说:“我要喷火了”。

另一方面是儿童个体之间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造物主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每个儿童的身体特征、精神特征、个体行为习惯千差万别。儿童发展中共性和个性并存,儿童有一些特点与共性相一致,然而有一些特点在发展速度上会超前或滞后于共性,因而他们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十分鲜明。

(二)认知的补偿性[4]

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存在于头脑中全部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儿童的认知潜力是无限的,他们认知旺盛,接受新事物快,富于想象,认知结构也并非一成不变,适当有效的教育可以改变并完善儿童的认知结构,从而建构其合理的认知体系。心理学研究证实了儿童的认知结构具有补偿性,某一方面的不足可以在其他方面得到弥补。这一研究结果也是对关键期理论的反叛,它让家长们意识到关键期并非拥有超乎想象的重要性,也无须对其心生敬畏。

(三)情感的开放性

儿童在情感上表现出开放性或吸引性,渴望在与同伴的社会交往中获得关注、喜爱。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开放性的情感是习得的,主要来自于社会与家庭教育环境的支持。几乎每一个儿童都能够顺利地适应任何一种模式的社会化,其情感的开放性使他们能很快地融入当地认同的社会环境里。年龄越小的儿童,他们在顺应的过程中产生的困难和隔阂越少,通过开放、吸引形成个性心理特征,使自身具备一定个性意识倾向性。但需强调的是,这个开放过程中教育依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非任由儿童发展。

(四)意志的自由性

“人本自由”的命题最初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为的主人,有权追求理想实现人生目的,自然也包括儿童。自由被认为是人们在私人和公共领域中自主地思考和采取行动的一种权利或状态,属于人的类本性。卢梭也将人的自由问题作为其教育的最高目的,“不自由,毋宁死”[5]。

对于儿童期的自由而言,儿童在三岁左右开始出现“事事都要自己干”的意志,想要从家长的束缚中逃离,争取自由行动,这是儿童意志发展的重要标志,那么教育就应当循着儿童意志发展的足迹来进行。

三起跑线教育的应然转向

(一)辩证看待输赢

在我国应试教育大背景下,输与赢都是很敏感的字眼,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促使他们逼迫孩子追求“赢”,且过分强调竞争,甚至导致孩子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然而现今社会多元化趋势日益显著,对输和赢的划分并没有统一标准。举例而言,若以官阶高、事业成功为赢的标准,但不将健康、寿命和人际关系等因素考虑进去,那么“官高业未成”以及“无官业大成”孰输孰赢?

再之,每一个孩子的人生起点不同,无论表现在遗传还是社会环境上,他们本就不在同一道起跑线上,又有何输赢可言?因此,我们须更多地关注儿童的个性发展,了解孩子独特的起跑线,发掘他们的潜力和优势之处。

(二)尊重儿童天性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消极教育思想,认为儿童教育应顺应天性,效法自然,教育的影响须与儿童的自然发展相一致。儿童生性善良而自由,任何外力强加的教育只会改变儿童的本性、毁灭儿童的纯真[6],因此,当在起跑线教育中向儿童灌输超前知识时,他们会感到自身能力与欲望的不相称,从而极易对学习感到痛苦、厌恶。

卢梭反对以任何形式对儿童施加的压力,甚至用襁褓等对儿童身体进行长时间捆绑,也被认为妨碍儿童自由,戕害儿童身体,并影响性格。相反,始终按照自然的步骤进行教育,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今中外的例子不胜其数,大多数成功的早教,并非有心栽花,反而是无心插柳的不期回报。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这是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阐述的种树的道理:树木移栽时要像养育子女一样精心细致,栽好后置于一旁,要像把它丢弃一样,这样,树木的生长规律就可以不受破坏,树木就能按照它的本性自然生长[7]。在今天看来,这与尊重儿童天性的教育观念不谋而合。

(三)注重情感教育

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提出了人生境界学说,人的灵魂从植物灵魂到动物灵魂最后才是人的灵魂,相对应地,人类发展进程为“躯体—情感意志—理性灵魂”,起跑线教育应当遵循这一规律,在儿童时期,将教育注意力集中于身体力量及情感的培养,即“躯体—情感意志”。当身体素质达到一定程度时,运用体力的智慧也会随之发展起来,而所有进入人的理性的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因而在进行理性教育前感官的培养是完全必要的。卢梭认为在孩子还未达到接受理性教育最佳状态之前对其进行理性教育,只会成为孩子体力的枷锁,再没有比那些受过许多理性教育的孩子更傻的了。

起跑线教育从一开始便关注理性灵魂的训练,企图硬塞知识。通过与欧美教育相比较,中国教育模式是以“认知为本”,更多依据赫尔巴特的“三中心”,而欧美教育模式以“活动为本”,基于杜威的“三中心”,教育体系呈现的是:中国从“躯体—情感意志”开始的,欧美从“心”开始,结果导致中国孩子“赢在起点,输在终点”,而美国孩子“输在起点,赢在终点”[8]。因而起跑线教育需更多地培养情感意志,以情感来完善理性,以热情饱满的心态面对社会以及能够适应复杂社会关系、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矛盾。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往往智力因素并非起决定性作用,学习效果的好坏也并不在于局部智力的优劣,恰恰非智力因素或整体情商的特点,导致学生成功与否[9]。

(四)关注成长需要

起跑线教育关注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然而儿童成长是长期性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是特定智能的敏感期,因此并不是说儿童早期就比其他年龄阶段更重要,甚至可以说在十八岁前的儿童成长期内,每一时期都同样重要,要对每个阶段的需要进行深刻解读,据此安排教学计划。所以教育关注点应延伸,延伸后可以发现超前教育是没有必要的,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也剥夺了儿童享受美好童年的权利,甚至带来长久的痛苦。正如卢梭所言,一个受了不良教育的孩子,远远不如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孩子聪明[10]。

起跑线教育之所以被大肆追捧,在于其耦合了家长们审视生命成长的焦虑心态,只关注到了教育的功利性,而忽视了教育真正目的在于实现个体成长[11]。所以,我们要切实关注儿童真正的成长需要,关注到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从而有效减少与避免来自我们主观意志的外在干预,让他们的发展诉求得到充分满足,在简单而丰富的教育环境中自由、自主、健康、幸福地成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解放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解放孩子们的嘴,让他们随意去唱去说。卢梭也提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和科学的兴趣,而且如果这种兴趣发展良好,就可以教他研究学问的方法。因而要让儿童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起跑线教育本身并非一件坏事,它能对学校教育进行适当补偿,但或许如卢梭而言,“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12]。如今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与寄托,我们要顺应他们的成长节奏,而非让他们每天睁开双眼就是“我要赢、我要快”。我们无需急迫追寻成功,要坚信“只要蜗牛能爬到山顶,与雄鹰看到的景色就是一样的”,沿途的风景或许远比目的地更令人流连忘返。

参考文献:

[1]连文星,连玥.刍议“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谎言实质和蛊惑模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2][3]王华.关于教育起跑线问题的若干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4]覃壮才.开放的儿童及其敌人——儿童心理特点及常见教育误区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0,(5).

[5][6][10][12]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7]张文凤.从“看见”孩子到“发现”孩子[J].中小学管理,2014,(10).

[8]黄晓星.中国的孩子全部输在起跑线上[J].中国农村教育,2011,(11).

[9]周中梁.针对儿童心理特点 提高儿童智力水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11]何声清. 静待花开:早期教育的应然转向——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说起[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11).

(责任编校:余中华)

On the Educational Starting Line Problem Based on Children’s Psychology

XU Mi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46, China)

Abstract:The famous word “Do not let your children lose on the starting line” touch enormous parents’hearts, inducing a drastic social phenomenon about the starting line of Education in China, and at the same time, children are all exhausted.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analyze this situation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theoretical factors, education environment, learning evaluation and social cul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it is indicated that we should combine the social realit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ink of the right changes of starting line of Education, so as to make our early education truly respect children’s nature and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growth.

Key Words:starting line of education; children’s psychology; natural education

作者简介:徐敏(1992— ),女,江苏淮安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收稿日期:2015-05-26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5)04-0145-03

猜你喜欢
自然教育儿童心理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疏导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利用农村花木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自然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试论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卢梭自然教育观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迪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