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性重构
——以易贡藏刀为例

2015-02-20 10:26马宁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生产性艺人技艺

马宁

(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 陕西咸阳 712082)

西藏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性重构
——以易贡藏刀为例

马宁

(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 陕西咸阳 712082)

西藏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材料原真、传统技艺制作、手工加工原则,易贡藏刀传承人以“公房”为文化展演平台,在外界的不断刺激中创新制作工艺,使易贡藏刀制作技艺保留住了核心技艺,并实现了代际传承。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易贡藏刀;文化场域

生产性保护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所采用的一种重要方式。2009年以来,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讨论逐渐变得热烈起来,学者们围绕这一问题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理论观点主要集中在:强调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本质即生产中去探索保护方法[1];使生产技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回归当代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满足实用性、审美性、本位性等方面的需求[2];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过程中的作用[3];让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民众日常生活,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4];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面临的“泛产业化”和现代机器化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对接、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的大众化弘扬与传统民间工艺的小众化消费等现实问题[5];提出“工厂+博物馆+传习所+文化观光旅游线”生产性保护模式[6]。还涌现出很多对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性质、方法、作用、效果等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随着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问题的讨论逐渐成熟,文化部也在2012年下发的《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性意见》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进行了官方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目前,这一保护方式主要是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实施[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有三个前提:材料原真、用传统技艺制作、手工加工。按照政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的现行体系,在西藏的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分别有传统技艺类项目10项、传统美术类项目2项、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项目1项,这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符合生产性保护的条件。西藏自治区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也出台了相关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措施。2012年,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和旅游局联合出台了《西藏自治区文化与旅游实施意见》,大力扶持西藏带“藏字头”的传统医药、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其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促进其生产性保护,提高产能,经过两年的尝试,发展势头很好,唐卡、卡垫、藏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供不应求。目前,西藏拥有国家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有西藏自治区藏药厂、江孜卡垫厂、西藏唐卡画院、拉萨城关区古艺建筑有限公司等4家,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正在启动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评审工作。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还将2014年确定为“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利用年”,在政策带动下,西藏的一批企业从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相关的文化产业,增投入、扩生产的积极性很高[8]。鉴于传统技艺类项目在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进行生产性保护的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学者对西藏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进行研究,笔者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易贡藏刀为例进行讨论。

一、易贡藏刀的历史和铸造工艺

文化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处于一个不断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再生产”维持自身平衡,使社会得以延续。长期以来,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藏族民众一直以来都有佩戴腰刀的习俗,所以西藏多地都有铸刀之俗,其中又以拉孜藏刀、易贡藏刀最为著名。易贡乡位于波密县西北,距离县城130km,海拔1900-2300m,年均气温11.4℃,年降水量960-1100mm,与易贡茶场、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相连。这里出产的藏刀名为“易贡波治加玛”,因为刀身中央有三道细长的彩虹图案贯穿始终,所以又称“虹刀”,为波密县易贡乡独产,其他地区无法打造。

历史上,易贡藏刀以刀身细长著称,长度在100cm左右,形制与东洋刀相似,因为刀太长,别在腰里单手无法拔出,就在刀把上系上牛皮绳,连在手腕上,拔刀时先将刀从刀鞘中拔飞出去,而后用牛皮绳拉回到手中握紧。后来根据贴身近战的需要,为便于挥舞,将刀刃的尺寸定为“三扎三指”(藏语为“炮松柔松”),长度约70cm,这是艺人们在长期铸刀实践和使用者的反馈中总结出来的最佳尺寸,整个刀呈现出轻便、锋利无比、不易生锈、波纹永在的特点。易贡藏刀根据刀的锋利程度可以分为三类:能够吹毛断发的刀叫做“利刃”;只需一刀就能把犏牛和驮鞍同时砍断的刀叫做“牛鞍同断”;传说有人出一百只羊的价格还舍不得卖的刀叫做“百只羊”。[9]历史上,易贡藏刀是专供波密地区上层人士使用的,普通人无权使用,被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藏族民众认为易贡藏刀往往与好运气和财富联系在一起,年代久远的易贡藏刀能起到辟邪的作用。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富裕家庭都会购买易贡藏刀摆放在家中的显眼位置,用这种曾经负载历史特权的刀具来表现自己的美好生活。

谈到易贡藏刀的来历,易贡乡没有人知道易贡藏刀的制作技艺由谁所创,即使易贡乡拉嘎村的老艺人也不清楚。现在,易贡乡共有中、青年两代铸刀艺人15名,除一家人在自己家里设有作坊,两兄弟联手铸刀外,其他人都在乡政府修建的公房中各自打造藏刀。

(一)铸刀原料的来源

在历史上,易贡藏刀的原料主要由易贡的“娘日加”、“怕敢色布加”、工布的“扎桑邦加”等不同的三种铁料铸造而成,人们通常称之为“藏铁”。进入21世纪后,西藏禁止开采铁矿,藏铁来源逐渐枯竭,这给易贡藏刀的铸造带来一定影响。因为铸造藏刀时不能缺少藏铁,所以艺人们除了在藏历五月集体上山悄悄采挖矿石外,还收集以前用藏铁打造成的火钳、火铲等旧铁料,印度出产的汽车钢板,内地制造的锄头等,混合在一起打造现在的易贡藏刀。除了铁料以外,淬火用的水也很有讲究,不能用普通的水,而要用“优日”山上流下的被称为“魔鬼鲜血”的泉水,只有用这种水,刀身上才能出现彩虹纹路。

(二)冶炼铁料的过程

易贡藏刀所用三种铁料中,“怕敢色布加”被称为“公铁”,用于锻造刀背,刀的利钝取决于公铁;“娘日加”被称为“母铁”,用于锻造刀刃,刀的柔韧性取决于母铁;“扎桑邦加”比两者都要坚硬,用在公铁和母铁的连接处,确保刀遇到猛烈撞击时不会碎裂。

易贡藏刀在冶炼过程中要求艺人非常仔细,确保造型独特,首先将这三种铁料分别冶炼成长方形的薄片,然后把两边尖头勾起,打造成“n”字形,并在上面做出特殊标记,进行排序,确保铁料薄片从里到外的排列顺序,然后用大火冶炼,再锻造成半圆形或“n”字形。之后再将厚重的钢板铁料锻造成半圆形或“n”字形,对三种铁料进行包裹后锻造,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非常仔细,反复锻造,直到三种铁料融为一体,这个过程一般需要4个小时才能完成。

(三)打造刀型、磨砺刀刃

所有铁料经过冶炼糅合到一起之后,就将铁料锻造成长方形的刀型,再根据刀背和刀刃的不同方向进行“指搓”,分完以后,对刀面进行力度均衡的捶打,打出刀刃。然后再检验刀的直度,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个小时。接下来就是磨刀,分为4步:第一步为粗砺,在粗砂磨刀石上磨;第二步为刮铁,用“铁臂”刮刀的两面;第三步为细砺,在细砺石上磨;第四步为磨砺,用“铁臂”磨刀口。接着是被称为“磨钢”工艺,要把除了刀刃以外的整个刀身都用易贡藏布里的湿泥包好,然后用温火烧烤,并放在竹桶水里淬火,这样会使刀刃锋利、刀身更加挺拔。然后继续对刀身进行打磨,这些过程大概需要1个多小时。

(四)虹解

也被称为直解,是铸造易贡藏刀时最出彩的一道工序,传统的直解法是先把红盐稀释到水里,然后涂抹刀身,用草袋将涂好红盐的刀包裹放置7天。泡好之后插到木墩上,倒立去干,再擦拭干净。这样的直解工序要反复3—4次,可以使刀的色彩和光泽永不退色,即使长久泡在水里也不会生锈。

(五)装饰

最后一道工序是使用硬质木料制作刀柄和刀鞘,并用珍珠鱼皮裹紧刀柄,刀鞘外壳用牛皮鞣制缝合,既能确保刀鞘不受外部的损坏,又能发挥美化装饰作用。刀鞘上端用牛皮绳紧扎缠绕,串有佩带时的吊绳,方便携带。

二、易贡藏刀制作技艺的创意性重构

现在易贡乡绝大多数艺人在易贡乡政府修建的公房中铸造藏刀,每一个房间中都有炉灶、烟囱和机器设备。这些艺人并不是单纯以铸刀为生,他们的主要身份还是农民,农忙时从事农业劳动,农闲时制作藏刀,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虽然生活平静单调,但铸刀艺人们仍然感受到科技不断更新、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极大方便的现代化浪潮,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应激性反应,对易贡藏刀的形制、功能和工艺不断进行着富有创意的重构。

(一)易贡藏刀形制的多元化

易贡乡地理位置偏僻,从波密县城出发一路向西,过通麦大桥后,向西北方向前行,经过易贡茶场,到达易贡错,绕湖一个小时,过孔德桥,才能到达易贡乡,虽然从通麦大桥到易贡乡只有不足40公里,但是道路崎岖,行车不易。因为路途遥远,除了去观赏易贡地质公园的游客以外,很少有外人到这里,使易贡藏刀艺人长期在一种静谧的状态中生活,这也使得易贡藏刀的锻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保持着传统工艺,易贡藏刀的固定刀型为直刀,两个铸刀艺人组合每年只能打造20把藏刀,使易贡藏刀的产量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也造成了易贡藏刀长期供不应求的状态。

农闲期间,易贡乡民众最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就是看电视,这种看似平常的消遣方式却在21世纪对易贡藏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004年,中央电视台热播历史剧《成吉思汗》,剧中蒙古骑兵策马弯刀的雄姿激起铸刀艺人的豪情,他们认为蒙古弯刀非常漂亮,可以表现游牧民族的英雄豪气,于是就开始尝试打造弯刀,很快弯刀就打出来了,但是却没有易贡藏刀上惯有的彩虹纹路,艺人们经过近两年的不断尝试,终于实验成功,打造出了刀刃长度在80cm的弯刀,配上精美的刀鞘,一经推出,因为造型新颖别致,易贡乡铸刀艺人们创造出的易贡式弯刀的销量很快超过了传统的长刀[10]。

除了形制较大的刀具外,铸刀艺人也打造了一些小巧的匕首供家人吃肉时使用,配上黑色的硬塑料刀柄和银制刀鞘,显得古朴大方,既满足了生活所需,也可以作为装饰品使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种匕首在无意中引起了游客的注意,特别是一些使用年代久远的匕首更容易吸引游客,被高价买走。于是艺人们又根据市场需求创造出了长度在15-40cm的匕首。现在易贡藏刀的刀型已经由传统的长刀拓展为弯刀、匕首和长刀等3种,改变了以前只有直刀的单一形制。

在易贡藏刀形制多元化的过程中体现出藏族民众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崇敬之情,有道是“宝刀赠英雄、红粉送佳人”,宝刀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代表,一直与英雄保持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满怀英雄主义情结的男人们则在对英雄的想象和怀念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正是这种精神上无拘无束的享受感和满足感促使铸刀艺人在电视剧的影响下对藏刀的形制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变,以此向英雄致敬。这不但没有破坏藏刀的本真性,而且附载着铸刀艺人对英雄豪杰的缅怀之情,这种超越了时空、地域和民族界限的情感给易贡藏刀增添了全新的丰富人文内涵。

(二)易贡藏刀的艺术品化

历史上,易贡藏刀一直以锋利和使用称手著称,这是刀具在传统农牧业社会实用性的体现。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刀具在民众生产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这使易贡藏刀的实用性受到很大限制,艺术性则进一步彰显,更多是以家居装饰品的形式出现,这促使易贡藏刀艺人更加重视刀鞘、刀柄和垂穗外部装饰的美观,至于刀的锋利与否则没有人过于关注或进行验证。以前,易贡藏刀不以刀的长短定价,长刀短刀一个价,因为无论生产长刀或短刀,所用工艺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市场化背景下,客人询价时都认为刀的价格与刀的长短成正比,刀越长,价格越高,而且不断给铸刀艺人强化这种定价观念,迫使铸刀艺人最终接受了这种定价观念,现在,70cm的常规刀的价格为2000元左右,弯刀的价格为2500元左右,最短的30cm的匕首的价格为1300元。有一些福建的客户还觉得常规的易贡藏刀不够长,缺少霸气,特别定制长度超过130cm的超级长刀,这种刀具的价格极高,每把价格在10000元左右。艺术品制作的过程较之日常生活产品的生产,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制作、创作过程中的手工技艺主导性[11]。易贡藏刀的艺术品化在近几年表现得更加突出,使其更加适合现代社会人们的观赏需要,无形中也强化了其手工制作的特点,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有本色。

(三)易贡藏刀的工艺更新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现在艺人们制作易贡藏刀时仍然使用的是传统技艺,纯手工加工而成,只是因为传统矿石采炼不易,在原料上使用了钢板等新材料。制作工具也更加先进,鼓风机代替了牛皮风袋,无烟煤代替了木炭,使用钢材切割机切分钢板,淬火用的水也不再用高山雪水,而是使用易贡藏布河水,制作过程更加快捷,产量大增。客观地说,打造易贡藏刀的传统技艺历史悠久,采用了天然材料,手工操作,借助现代科技,体现出铸刀艺人的创造力、智慧和能力,所以说铸造易贡藏刀的技艺没有发生变化。

随着易贡藏刀走向市场,因为在西藏拥有良好的口碑,所以价格一路飙升。除了西藏富裕家庭和自驾游的游客购买外,最主要的销售渠道是西藏地方政府用来馈赠各兄弟省市的援藏干部,易贡藏刀通过援藏干部从西藏流动到全国各地,引起当地人极大的兴趣,人们托人竞相购买,超级长刀更是以“西藏名刀”的形式出现。随着产量越来越高,易贡藏刀的质量在下降,不如以往锋利[12],但是因为其实用性特点逐渐萎缩,人们更加关注其艺术性,所以并没有影响其销路。

笔者认为,易贡藏刀因为使用当地出产的特殊铁矿,而在原料上具有其独特性;因为“虹解”技巧而具有制作工艺上的独特性;因为在直刀基础上衍生出弯刀、匕首等形制而具有造型上的独特性;因为易贡藏刀刀身上的虹纹颇具审美价值,表现出民族文化之美,形成了藏族特有的审美知识;根据刀的锋利程度对刀的鉴赏和命名,而具有经验上的独特性。这都是易贡藏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所在,是易贡铸刀艺人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体现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化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易贡藏刀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示范性意义

(一)形成了极富表演性质的文化场域

易贡藏刀产地偏僻,但是却做到了酒香不怕巷子深,成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典范,政府部门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过去,铸刀艺人都是散居村中,谁家要打刀,就去请艺人到自己家中来,并负责艺人的饭食。2007年,易贡藏刀入选西藏自治区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波密县政府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2011年,波密县旅游局出资400万在易贡乡拉嘎村中兴建了一排公房[13],为艺人们提供了铸刀场所,在公房中形成了以易贡藏刀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场域。在十余间一字排开的公房中,墙壁上悬挂着成品藏刀、古老的牛皮鼓风,地上的木墩上竖立着半成品藏刀,地面上到处是铁料,钢铁构成了公房中的主角,一个带着吸风烟囱的火炉、迎面扑来的热浪、赤裸着上身的艺人、四处飞溅的火星、铁锤敲打钢铁的叮当声、鼓风机的轰鸣声和淬火的滋滋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首关于铁与火的华丽篇章,给前来参观的客人以原始、粗犷之美的巨大冲击,让他们欣赏到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如果赶上饭点,客人还能品尝到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鸡蛋烙饼、炒野菜、骨把肉等,在吃肉时亲自检验藏刀的锋利程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更是生活,是人们生活样式的动态延续,能够适应新的文化生态环境条件并获得人们的文化认同是它能够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14]游客亲眼目睹了易贡藏刀的全部制作过程,感受到了铸刀艺人的生活,在当下“手工优于机器”的价值观导向下,易贡藏刀全程手工制作的流程体现出与机器工业时代迥异的文化价值,使游客坚信它真实、古朴、高贵,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于是心甘情愿高价购买。政府部门的举措给外来者提供了一个集中观赏易贡藏刀文化展演过程的场所,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二)市场调节作用实现了易贡藏刀传承人的有序接力

20世纪末,易贡乡拉嘎村的57户民众中,只有4名铸刀艺人,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藏刀价格的攀升,这些铸刀艺人大都发家致富,有的艺人的年收入达到了40多万元,有一户铸刀艺人还在2011年购买了越野车。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经济诱惑,易贡乡的年轻人也不再外出务工,而是加入到铸刀艺人的行列中来,年轻人从学徒做起,潜心学习易贡藏刀的制作技艺,与老艺人相比,年轻人的学习周期大为缩短,一些心灵手巧的年轻人用5年的时间就可以掌握打造易贡藏刀的核心技艺,一对师徒组合一年可以生产近70把藏刀。年轻艺人还根据市场对工艺品的需求,将易贡藏刀分为区内销售和区外销售两种,区内销售的藏刀保持原汁原味,在销往区外的刀面上则创造性地篆刻了文字和花纹,包括汉文、藏文、吉祥图案等,增强了易贡藏刀的观赏性,使刀身显得更加华美,年轻人还利用互联网承接订单、销售各种工艺纪念品刀具,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这使易贡藏刀的传承实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三)促成了以易贡藏刀为核心的藏文化滥觞

易贡藏刀在历史上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属于精英阶层的专利,附载着很多传说和故事,这一表征到了现在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反而被富裕以后的民众竞相追求,易贡藏刀也从贵族奢侈品转化为大众消费品。藏刀上面的彩虹纹路作为吉祥的象征成为易贡藏刀独一无二的象征和最大的卖点,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为强化易贡藏刀的独特性,铸刀艺人还创造出了分别在刀身两侧用藏文和汉文书写的“易贡”二字作为商标来标明刀的身份。这些带有商标的易贡藏刀进入市场后,以刀为媒,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联系在一起,大家在品刀的同时,将易贡藏刀的历史传说、制作程序、艺人生平等一并带入陌生的人类群体,使人们用口耳相传的形式转述着有关易贡藏刀的历史记忆,形成了一次藏文化的滥觞,也吸引着更多的人到易贡旅游参观。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应该贴近生活,使其重新成为民众日常生活舒适化、审美化的实际需要,而日常生活中民众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左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15]。易贡藏刀作为西藏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所以能够顺利实现生产性保护,除了铸刀艺人持之以恒的技艺创新精神外,关键在于它所具有的实体价值和历史记忆超越了地域和族别的界限,唤起了人们共同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催生出了一个很大的文化市场,使易贡藏刀满足了人们在舒适生活中追求审美化的实际需要。而刀的消费群体不断平民化和游客化的趋势更是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无论易贡藏刀的消费群体如何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附载在艺人身上的核心技艺,只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能够适应现代化浪潮并不断创新,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能传承下去。

[1]宋俊华.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文化遗产,2012(1):5.

[2]陈勤建.当代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回归和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暨生产性方式保护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2(2):50.

[3]徐艺乙.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作用[J].贵州社会科学,2012(12):7-8.

[4]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以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中心[J].民俗研究,2013(1):19.

[5]刘德龙.坚守与变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几个关系[J].民俗研究,2013(1):5.

[6]杨亚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探索[J].东南学术,2014(1):217.

[7]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EB/OL].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http://59.252.212.6/ auto255/201202/t20120214_28183.html.2012-02-02.

[8]资料来源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

[9]根据课题组在易贡乡对藏刀制作工艺的现场调查、对铸刀艺人牛琼等人的访谈整理而成。

[10]根据笔者对易贡乡铸刀艺人西洛的访谈整理而成。

[11]刘德龙.坚守与变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几个关系[J].民俗研究,2013(1):5.

[12]根据笔者对波密县文广局干部索朗多吉的访谈整理而成。

[13]根据笔者对波密县文广局干部米玛的访谈整理而成。

[14]胡惠林,王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生产性保护”转向“生活性保护”[J].艺术百家,2013(4):22.

[15]陈勤建.定位分层、核心传承、创意重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若干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2013(6):8.

Creative Recreation on Tibetan Handicraf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 case study of Tibetan knives in Yigong

Ma Ning
(Institute of Nationality Studies,Tibet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Xianyang,Shanxi,712082)

Tibetan handicraf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ve significant research value.The production of Yigong’s Tibetan knives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every aspect,their raw material,traditional techniques and manual skills,for instance.The transmitters of the knife production innovate and promote their skills in communion with other’s cultures,they have a Public House as a platform to display their skills.As a result,the production of the Tibetan knives in Yigong not only have maintained its core skills,but also are transmit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successfully.

Tibet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handicrafts;Tibetan knives in Yigong;cultural space

10.16249/j.cnki.1005-5738.2015.01.023

G112

:A

:1005-5738(2015)01-163-06

[责任编辑:周晓艳]

2014-10-11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藏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项目号:12XMZ067),2013年度西藏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构建”(项目号:2013ZJRW46),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号:NCET-13-0960)阶段性成果。

马宁,男,羌族,甘肃陇南人,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生产性艺人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花灯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