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丁秀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目的 在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的治疗方法,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自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共计228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调查与研究。将228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1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地采用缬沙坦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4个月的治疗,在经过治疗后,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91%,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则达到了97.96%,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上的差异有着统计学的意义;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05%,观察组患者则为10.53%,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的差异也有着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在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的治疗方法有着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对其进行推广与应用。
缬沙坦;氢氯噻嗪;高血压心脏病;疗效观察
高血压性的心脏病指的是由于长期性的高血压疾病而使得患者左心室的负荷加重,左心室因其代偿的作用而逐渐地扩张,由于肥厚而导致了器质性的心脏病,据相关资料表明,当前我国高血压性的心脏病已达到了0.1%的发病率,在致使老年人出现死亡的原因中其占有者可观的比例。笔者在我院通过对228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临床实践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控制与好转,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共计228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调查与研究,在对患者进行选取时,首先将出现了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以及肿瘤等能够对试验的结果造成影响的患者进行排除,将228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14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50例,患者年龄在48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2.8)岁。观察组114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52例,患者年龄在49岁至73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61.7±3.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 法
对照组单纯地对患者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每日口服一次缬沙坦,剂量为50mg,随着患者耐受剂量的不断增大,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患者药物的服用剂量上调至100mg,每日分两次服用;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所使用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氢氯噻嗪,除每日口服一次50mg的缬沙坦外,每日还口服一次氢氯噻嗪,剂量为6.5mg,随着患者耐受剂量的不断增大,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药物服用的剂量上调至13mg。
1.3 评价的标准
(1)显效:患者在经过药物的治疗后,心脏的不良反应症状与体征有着十分明显的改善;有效:在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心脏的不良反应与体征有着较为良好的改善;无效:在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并未出现任何的好转,甚至有着恶化的现象出现。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的计算方法:经过治疗后临床表现为显效与有效的患者例数同患者的总例数之间的比值。
2.1 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91%,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则达到了97.96%,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上的差异有着统计学的意义,具体数据如下:
对照组114例患者中,经过治疗临床表现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的患者分别有42例,32例,40例,分别占患者总数的36.84%,28.07%,35.09%;观察组114例患者中,经过治疗临床表现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的患者分别有68例,44例,2例,分别占患者总数的59.65%,38.60%,2.04%。两组患者在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的χ2的值分别为2.0850,0.71163,14.809。
2.2 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的比较
在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05%,观察组患者则仅仅为10.53%,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的差异也有着统计学的意义,具体数据如下:
对照组114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出现头痛、眩晕、干咳、恶心、呕吐、水肿以及皮疹的分别有0例,6例,4例,0例,0例,6例,8例;观察组114例患者在经过了治疗后出现头痛、眩晕、干咳、恶心、呕吐、水肿以及皮疹的分别有4例,4例,0例,2例,2例,0例,0例。
据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出现与发展其重要的原因便是患者长期地高血压状态的唏嘘,因此,想要对高血压心脏病的病情进行有效地控制,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点便是对高血压的发展进行控制,笔者在研究中,采用氢氯噻嗪联合写洽谈的方法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进行治疗,其主要的目的便是对血压进行控制并以此来达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进行控制的目的。
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无论在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还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均要十分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者,综上笔者认为,应用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进行治疗有着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对其进行推广与应用。
[1] 张跃先,张弘.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观察[A].中国卫生工程学,1671-4199(2014)06-0508.
[2] 姚红军.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观察[A].社区医学杂志,1672-4208(2014)04-0056-02.
[3] 凌红日.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B].中国医药科学,2095-0616(2014)01-88-03.
[4] 胡大一.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对单药治疗血压控制不良的中国高血压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Ⅱ:原理和设计[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2):1116-1119.
[5] 黄海鑫.应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观察[B].《当代医药论丛》,2095-7629-(2014)10-01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