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贵萍,张德新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辨证思想浅析
马贵萍,张德新(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摘要]目的:探讨《傅青主女科》对月经病的辨证治疗思想。方法:通过对《傅青主女科》调经篇14篇文章的阅读,以及参考前人对《傅青主女科》调经篇的论述,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以及脏腑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总结《傅青主女科》对月经病的辨证思想。结果:傅氏在治疗月经病时,重视并广泛应用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同时注重分析脏腑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辨证精确,用药对症。结论:傅氏在月经病的辨证论治过程中,无论是从病因病机,还是其立意、制方用药,都颇具特色。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月经病;调经;辨证
傅青主,又名傅山(1607~1684),系明末清初医家兼文学家,山西阳曲人,对妇科疾患的辨证治疗有其独到特色,所撰写的《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为后世医家广为研读,学术思想及创制的方剂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祁尔诚在给《傅青主女科》的序文中曾说到“其方专为女科而设,其症则为妇女所同。带下血崩、调经种子,以及胎前产后,人虽有虚实、寒热之分,而方则极平易精祥之至,故用之时而效,传之后世而无不效”。 杨氏[1]对《女科》的学术特点给予了高度的概括和评价。笔者读《女科》,感悟最深的当数书中对月经病(下简称,经病)的论述。月经病是妇科中最常见也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之一,其治疗不易却又十分重要,故傅氏在书中说到“妇科调经尤难,盖经调则无病,不调则百病丛生”。《女科》从理法方药对月经病的范围、种类、病因病机、治疗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现试将对《女科》中月经病作以下探析,以抒读后之感。
1治病求本,对月经病原理分析精当
欲治经病,当先知何为经。《女科》在调经篇中说“夫经水出诸肾”,“夫经本于肾,而其流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又说“且经原非血也,……是至阴之精而有至阳之气,故其色赤红似血,而实非血,所以谓之天葵”,认为经水本源于肾。且有“满则溢而虚则闭”,由冲任二经外出的特性。
既知经,又当知经为何而病。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藏血;脾为后天之本,且主统血;肾为先天之本,又主藏精;冲为血海,任主胞胎。故经病与肝、脾、肾三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与冲任二脉等有关。或为肾中水火太旺而致经水先期,或为肾气之涸而致经后少腹疼痛;有因肝气郁结而发经水先后无定期,有因肝不藏、脾不统而致年老经水复行,有因肝气不舒而致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亦有肝经郁火而致经前腹痛,且有肝气之逆而致经前腹疼吐血;或有下焦冲任寒湿相争以致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或有血虚不能归经而致经水过多,或因脾气之虚而致经前泄泻,或心肾不交而使经流于大肠致使经前大便下血,或心肝脾之气郁而使经闭以致年未老而经水断。综上,傅氏重视五脏六腑,强调月经病的发生发展同肝、脾、肾关系密切。闫氏[2]提出治疗月经诸证应该从肝、脾、肾入手。特别是肝肾、脾肾、肝脾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方面的作用。
2辨证精详,以脏腑辨证为主,八纲辨证为辅
《女科》中,经病的主症表现为经水先期、后期、不定期,或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年未老而经水断,或年老经水复行;经前腹疼吐衄、泄泻、便血,或行经后少腹疼痛;或经水过多过少,或有紫血块,或如黑豆汁。其症繁多,错综复杂,而傅氏根据自己的医疗实践,总以寒热虚实以概之。
2.1脏腑辨证,先定经病之部位
傅氏在经病辨证中,十分重视脏腑辨证,强调肝、脾、肾、冲任二脉在经病中的作用。其在《经水先期》篇中指出经水先期为“肾中水火太旺乎”及“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在《经水未来腹先疼》篇指出是“肝中之郁火焚烧”;在《经前腹疼吐血》篇中指出“妇人有经未行之前一二日忽然腹疼吐血。人以为火热之极也,谁知是肝气之逆乎”;认为此四种经病病位皆在肝。在《年老经水复行》中说“然经不宜行而行者,乃肝不藏,脾不统之故也”,将病位定在肝、脾。在《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篇中说“妇人有经水将来三五日前而脐下作疼,状如刀刺,……谁知是下焦寒湿相争之故乎”,指出病在下焦冲任二脉。在《经前泄水》篇中说“妇人有经未来之前,泄水三日,而后行经者。人以为血旺之故,谁知是脾气之虚乎”,强调病位在脾。在《经前大便下血》篇中写到“不知胞胎之系,……所以血不走小肠而走大肠也”,强调病位在心肾。在《年未老经水断》中说“有年未至七七而经水先断者。人以为血枯经闭也,谁知是心肝脾之气郁乎”,认为病位在心肝脾。
2.2八纲辨证,后明经病之性质
傅氏通过脏腑辨证明确经病的部位后,还重于区分经病的性质。既分虚实之异,也别寒热之属。年老经水复行者,状似为实证,实为肝脾气血之虚证;经前泄水者,非为血旺之故,而为脾气之虚,此二者真虚假实,所谓“至虚有盛候”也。年未老经水断者,似为血之枯,而实为经之闭;经水过多者,非血热有余,而为血虚而不归经;此二者真实假虚,所谓“大实有羸状”也。经前腹痛者,似是寒极而然,而实为热极而火不化,此为真热假寒;经前脐下作疼者,似是血热之极,而实为下焦寒湿相争,此为真寒假热。经水先期者属热,先期而经水多者为实热,先期而来少者为虚热;经水后期者属寒,后期而来多者为实寒,后期而来少者为虚寒。
2.3巧用对比,区分疾病
傅氏不但清晰地阐述了疾病的病位、病性,还巧妙地将疾病加以对比,使辨证更为精准,治法、方药亦更准确。在《经水先期》篇中,根据经量加以区分,认为“先期经来,其经甚多”是“肾中水火太旺”,其治法为“但少清其热,不必泄其水也”,方用清经散。其中,丹皮、地骨皮、青蒿、黄柏等清火之品,以清其热;又用熟地、白芍、茯苓等滋水之味,以补肾水,损而益也。而“又有先期经来只一二点者”,如果“肾中火旺而阴水亏”,治疗方选两地汤。所用之品,纯是补水之味,水盛而火自平,又用地骨皮、生地清肾经之热,不损胃气,而肾气自清。此以经量之多少,来分虚实之异,两方中,皆有白芍、地骨皮,而又因其虚实不同,清热与补水各有所重。又,在《经水后期》中,指出“盖后期之多少,实有不同,……,亦是根据经量之多少,来区分疾病之虚实。然病性虽有虚实之分,又以“血既出矣,则成不足”概括,用温经摄血汤。此方大补肝、脾、肾之精与血。又加肉桂以祛寒,柴胡以解郁,使补之有益,而温之收功。
3治法明确,灵活用药
傅氏不仅辨证精明,而且善于根据五行以及脏腑之间的关系,来确立治法治则以及遣方用药。
3.1乙葵同源,以肾为本,肝肾同治
肝藏血而主疏泻,肾主胞宫而藏精微。肝肾一体,精血同源,肾虚而肝木失养,可致肝气郁结,反之肝郁可损及肾,此子母相关也。傅氏以肝肾论治为辨证者,计有三个病证,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行经后少腹疼痛以及经前腹疼吐血等。傅氏在《经水先后无定期》中指出“夫经水出诸肾,而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亦郁矣,肾则气必不宣……论述可谓精深,不袭前人之说。立方定经汤治疗,此证虽辨证为肝气郁结,然方中疏肝之药,仅柴胡一味,一者引经,二者疏肝解郁。而补肾之药多,是滋水涵木,使肝肾之气舒而精旺。此证如果涉及到脾,然不治脾,而治肝肾,方选调肝汤,调肝理气,用于治疗肝气上逆证;又能止腹疼,而用于治疗肝气乘脾之腹痛。此方补肾亦为疏肝,取滋水涵木之意,肾水充足,则肝气不亢,则气逆自止。另,傅氏在《经前腹疼吐血》篇中指出吐血的病因为“少阴之火急如奔马,得肝火直冲而上,……而成吐血之症”。此证虽为肝气之逆,但治法仍是于补肾之中,行顺气之法。处方顺经汤。亦以补肾精为主,使肾水足,而肝气自顺。
3.2心肝肾生克乘侮,互补互用
《女科》在《经前大便下血》中,又有一理论妙极。傅氏将经前一日大便先出血辨证为“心肾不交,……所以血不走小肠而走大肠也”,又将其治法定为大补其心与肾,交通心肾。方用顺经两安汤,此方大补心、肾二经,以交通心肾,而又强调兼补肝木,肝为肾之子、心之母,补肝则肝气调达心肾,上引心而下入于肾,下引肾而上入于心,既调经又交通心肾。该理论不仅阐明了交通心肾的法则,更是强调了肝在调经甚至于妇科其他疾病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女子以肝为先天,而傅氏治疗妇人病时,重视以肝为中心,五行为用,治疗从肝出发同时重视其所克脾,其母肾,其子心。在治疗妇科疾病,处方用药时,加少许疏肝、养肝、柔肝之品,以恢复肝主气机、主藏血的生理功能,都有可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纵观《女科》全书,带下篇中《白带下》病机虽以脾虚湿盛为主,却也加了柴胡六分以疏肝郁,开提肝木之气,以促进脾气健运;调经篇中《经水后期》虽为血虚寒证,亦加柴胡以解肝郁,以恢复肝藏血的功能;种子篇中《胸满不思食不孕》虽病机为肾气不足,治法以大补脾胃肾为主,也加柴胡五分,以疏肝气,恢复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的功能,从而利于脾胃之气的升降。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读《女科》月经病辨证清晰,制方精当,用药准确,道理浅显。曾几次三番研读,未能窥其一斑。今斗胆简述此文,以谢恩师之指导,而不敢取哗众之宠。必以奋发之精神,研读而深思,望日后能用于解妇人之苦痛,而承傅氏之初衷。
[参考文献]
[1]杨勇.《傅青主女科》调经特色探讨[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3):123~124.
[2]闫记灵,张舒平.《傅青主女科》月经病辨治探讨[J].中医药研究,1995 (5):47~48.
[编辑]一凡
[引著格式]马贵萍,张德新.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辨证思想浅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18):51~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5)18-0051-03
[中图分类号]R222.16;R271
通信作者:
[作者简介]马贵萍(1992-),女,主要从事中西医临床医学学习与研究;张德新,zhangdexin1994@163.com。
[基金项目]荆州市科技项目(2014-061)。
[收稿日期]201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