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凤,高 兴
(1.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上海 200092;2.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绩效研究
刘雪凤1,2,高兴2
(1.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上海200092;2.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本文从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视角,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现行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经济绩效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政策数量和政策力度对于发明专利授权量有着微弱的负面影响,但能促进技术市场成交金额;政策相关度对于发明专利授权量的积极影响较为微弱,但对提高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影响比较显著;不同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对于经济绩效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呈现出差异性。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相应建议以提高政策绩效。
关键词: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绩效
1引言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中国政府重视政策对创新的规制与导向作用,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政策。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的关联性,知识产权政策与创新政策的协同关系,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1-6]。国内相关研究为本选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存在如下不足:学者们关注制度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但多是遵循定性研究范式,运用定量方法来研究的并不多,难以准确评估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绩效;定量研究中指标单一。
作者在借鉴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量化指标体系,以分析该政策体系整体绩效,试图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从而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
2绩效评估指标设计和量化标准
自主创新主要聚焦于技术创新,推动和鼓励技术创新的主要是专利制度。作者以“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专利”、“创造”、“管理”、“转化”、“保护”等词语为关键词,在政策标题以及政策全文中进行检索,以北大法宝、中国期刊网、政府官方网站(财政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等机构为信息来源,收集中国现行知识产权政策的文本,力求全面覆盖现有的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知识产权政策。文中数据除非另有说明,都是笔者收集整理所得。截止到2013年8月,在剔除重复的政策之后,统计出中央层面的各类知识产权政策总数为508项(包括被废止的55项和被修订的6项政策),其中法律7项、行政法规16项、部门规章432项、司法解释29项、团体规定24项;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和司法文件等地方性政策的检索总数是1280项。
彭纪生等研究了中国技术创新政策,分类、整理,构建了一整套可以量化的指标体系[7]。本文参考借鉴其指标体系和赋值方式,构建出评估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中国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指标体系:借鉴“政策力度”、“政策目标”这两个指标及其赋值方式。彭纪生等人的“政策目标”包含了6个二级指标,其中引进外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属于促进知识产权创造的范畴,因此作者直接合并到鼓励创新这一指标中;“配套措施”中,选取了其中4个二级指标,由于技术作价、折旧率等其他经济措施在政策中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很高,所以删除了作为二级指标的其他经济措施。并把专利质押、专利评估等措施纳入经济措施的范畴;在模型中借鉴“政策数量”的计算方式;政策相关度不同意味着政府的关注度及政策意志力等方面的差别,因此新增“政策相关度”这一指标,并重新赋值。
由于地方政策体系过于庞大、分散而增加了研究难度,本文就仅以中央政策为研究对象。政策绩效评估的指标设计如下:
(1)政策数量。这是指1993—2013年间,每年颁布的政策数目。如果某项政策没有被废除就将一直影响经济主体,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的不仅仅是当年颁布的政策,而是截止到那时为止政策的累积,因此要对某一时点的政策值进行累加。
(2)政策发布机构及政策类型。主要按照政策发布机构及政策类型来对政策的力度进行打分。政策发布行政级别越高、法律位阶越高,权重越大。
(3)政策目标。主要分为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促进知识产权转化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3个二级指标。这一指标可以弥补政策力度这一指标的缺陷。政策颁布主体级别越高,尽管力度更大,但更宏观从而约束力弱。政策目标越细致、力度越大,权重越大。政策目标与政策力度这两个指标赋值的叠加可以反映出政策的真实影响。
(4)政策相关度。该指标表示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政策与知识产权的关联程度,可分为高度相关、相关、一般相关、微相关4个二级指标。高度相关指政策全文都与知识产权相关;相关指政策中二级标题与知识产权相关;一般相关指政策三级标题或一段内容与知识产权相关;微相关指政策内容中有几句话与知识产权相关。
(5)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金融措施、财政税收措施、人才措施、行政措施4个二级指标。这些措施涵盖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推动知识产权转化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环节。政策配套支持力度越大,权重越大。这些指标的量化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量化指标设计
3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中国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绩效评估
在得到每项政策的上述各项得分后,本文对每一年度内相关政策的各项指标进行累积,由于目前统计年鉴只能收集到2013年,因此本文处理的数据主要包括中国1993—2013年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知识产权政策各项指标的年度数值。计量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i表示年份,范围从1993—2013年,N表示i年颁布的政策数目,j表示i年颁布的第j项政策,范围从1到N,PGj表示第j项政策的各项量化指标的得分,计算年度政策力度时,PGj=1。TPGi就可以表示i年政策的整体力度以及各项量化指标的整体状况。
如果某项政策没有被废除就将一直影响经济主体,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的不仅仅是当年颁布的政策,而是截止到那时为止政策的累积,因此要对某一时点的政策值进行累加,公式如下:NTPGi=TPGi-1+TPGi。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第i年技术政策的各项政策量化指标。在计算时,需要根据某些政策的废止、不同时期政策的重叠等进行适当的调整。
本文将政策变量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下列计量模型,深入研究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政策数量、政策力度、政策相关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对于中国经济绩效的影响。相关的变量含义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定义
注:K(国家财政科技)、L(科技活动人员数)、RNP(中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PT(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等数据来自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3—2013年),经笔者加工整理。由于发明专利是较高质量的专利,被授权说明技术的创造性高,因此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能成为衡量经济绩效的指标。本文用PT和RNP两个指标代表经济绩效。
模型(1)~(5)分别用于分析政策数量、政策力度、政策相关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对于经济绩效的影响。其中,TP代表经济绩效。
lnTP=α+β1lnK+β2lnL+β3lnN
(1)
lnTP=α+β1lnK+β2lnL+β3lnP
(2)
lnTP=α+β1lnK+β2lnL+β3lnC
(3)
lnTP=α+β1lnK+β2lnL+β3lnPDK+β4lnPDI+β5lnPDB
(4)
lnTP=α+β1lnK+β2lnL+β3lnMA+β4lnMH+β5lnMT+β6lnMF
(5)
对于模型(1)~(5)的回归估计结果分别如表3-表7所示,整体而言,各回归方程都通过了检验,这说明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各项指标对高新技术的经济绩效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1)政策数量、政策力度与经济绩效。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①政策数量、政策力度对于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有微弱的负面影响。政策数量多、政策力度大不一定对发明专利授权量起积极作用,反而起着消极影响。其原因在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功能有可能发生了异化。例如,有些公司出于其他目标(如仅仅为获得高新企业资格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去申请更容易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而放弃申请需经过实质性审查的发明专利,从而导致发明专利授权量的下降;一些政策出现冒进趋势,脱离中国实际科技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②政策数量、政策力度对于中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存在着正面影响。两者对于中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贡献率分别是0.902%和0.558%,这意味着政策数量每增加1%,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将增加0.902%;政策力度每增强1%,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将增加0.558%。这说明政策数量、政策力度对于技术市场化有重要推动和促进作用。
(2)政策相关度与经济绩效。表5回归结果显示R2为0.946和0.811,这说明政策相关度与经济绩效密切相关。政策相关度对于经济绩效有着正面影响,但作用力度不同: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影响比较微弱,但对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影响较为显著。政策相关度对于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贡献率分别是0.015%和0.883%,这说明:政策相关度每提高1%,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就增加0.015%、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增加0.883%。政策相关度越高,国内专利发明授权量就越大,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越大。
表3 模型1回归结果
注:回归系数下括号内的数字为其对应的显著性检验的值,下表同。
表4 模型2回归结果
表5 模型3回归结果
(3)政策目标与经济绩效。表6中R2为0.965、0.812,这表明政策目标与经济绩效密切相关。①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对于经济绩效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1993—2006年期间,创新这一政策目标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当前中国许多企业资金、科研力量不足以至创新能力不足,由于技术创新多数是模仿创新而非自主创新,企业并不申请专利,从而导致发明专利授权量的下降,同时也导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下降。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对中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其原因在于:知识产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可以促进新产品的推出,从而加大了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但同时也限制了模仿创新基础上的技术申请并获取专利授权[7]。在这种背景下,尽管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权人的法定收益,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无法获得专利权,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自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限制。③促进知识产权转化的目标对于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对于中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有微弱的积极影响。政策激励科技实现产业化,刺激了高质量技术去申请专利,从而增加了发明专利授权量。技术转化这一目标对于市场成交合同额的积极影响较弱,其原因在于技术转化在实现过程中遭遇瓶颈问题。例如,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主要由企业承担,企业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成本过高、风险过大。在企业与科研机构后继发展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政府资助力度不大、政策单一,技术交易的政策环境不完善,这严重制约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
表6 模型4回归结果
(4)政策措施与经济绩效。表7表明政策措施与自主创新技术经济绩效密切相关,但是不同的措施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各有不同。①人才措施。人才措施能极大地增加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其原因在于:人才投入的增加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优化促进人均产出的提高。同时,人才措施对于中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却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其原因在于:人才激励政策未落实到位,如股权激励等措施往往难以实施;人才数量少,懂法律风险投资、咨询等业务知识的人才少;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少、服务功能较弱。上述瓶颈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场技术交易的数量和质量。②金融措施。金融措施对于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以专利评估为例。专利评估的功能在于为专利价值实现提供衡量标准,并促进专利交易、专利融资等行为的顺利发展。目前中国专利评估行业问题凸显:缺乏统一完善的评估标准,评估机构的评估能力良莠不齐,专利评估数据库建设滞后;等[8]。这导致专利评估不能促进专利交易、推动专利融资,进而影响后续技术的发明创新,最终影响发明专利的授权量。但是,金融措施对中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正面影响非常显著,贡献率高达3.218%。以专利质押为例。专利权质押融资的作用在于:积极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帮助企业度过资金难关,为专利产品打开市场赢得宝贵时间。目前专利质押已经成为企业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为技术研发和市场交易注入了活力,最终促进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增加。③财政税收措施对经济绩效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其原因有:第一,决策机制没有理顺、各政策制定主体资源分配不均。“中国技术政策制定的关键机构主要集中在掌控关键经济和行政资源的财政部、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等机构,而不是与科技发展关系最密切的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科技政策政出多门,对科技发展的投入资源难以实现最优配置,最终影响技术的市场成交量。第二,政策制定主体信息缺乏、与政策对象沟通不善。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攸关的目标群体参与不足,使得政策制定主体决策信息不完整、解决问题的政策出现偏差,最终导致政策供给与政策需求脱节,从而使得经济绩效低下。④行政措施对于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对于中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却有明显的正面影响。其原因在于:目前条件下,中国政府采取的政策工具多为更为直接的、微观的行政手段,政府直接干预过多、授权与放权不足、行政程序繁琐,未能对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阻碍了技术的创新,进而减少了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时,缓慢的专利审批速度可能导致技术创新人员放弃专利申请,从而减少了授权量。但是,政府建立产品目录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直接采购和采取保护,由于中国政府的政策对于市场主体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些措施对于技术市场成交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表7 模型5回归结果
4结论和建议
政策数量和政策力度对于发明专利授权量有着微弱的负面影响,但能促进技术市场成交金额。今后出台的政策要重点关注政策之间的运行方向、注重政策协同运转,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和规制作用;注重地方政策和中央政策的配套与协调。
政策相关度对于高新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的积极影响较为微弱,但对提高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影响比较显著。各个决策机构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调,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对于技术的重大推动作用、重点突出知识产权的激励和保护作用。
不同政策目标对于经济绩效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各有不同。①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对于经济绩效产生负面影响。政策体系应该遵循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发展方向。②促进知识产权转化对技术成交合同金额的积极作用较弱。应协同运用政府资助和补助金、税收减免、信贷优惠、政府采购、风险投资等多种手段刺激科技成果转化。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对成交合同金额有较弱的积极影响。须从中国现阶段国情出发,在遵守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前提下,适度地确定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过高或过低的保护水平都不利于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不同的政策措施对于经济绩效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各有不同。①财政措施对于经济绩效的负面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对财政税收措施进行优化和改革,促进专利市场化、产业化。要注重政策之间的协同,财政税收政策要和激励创新的政策保持一致,改进政策之间的执行,注意隐性目标带来的政策功能抵消。②人才措施对于经济绩效有显著的影响,应该继续加强人才培养,鼓励人才的流动。③行政措施对发明专利授权量负面影响很大。因此,应该淡化政府直接干预的手段,更多采取改为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强行政机关专利授权的速度。
参考文献:
[1]王勉青,黄若该.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选择[J].法学杂志,2010,(11):41-42.
[2]易先忠,张亚斌,刘智勇.自主创新、国外模仿与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J].世界经济,2007,(3):31.
[3]孙斌,彭纪生.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与创新政策的协同演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33.
[4]盛亚,孔莎莎.中国知识产权政策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11):1735.
[5]张东刚,冯素杰.近代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安排的效率与失灵[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8.
[7]彭纪生,孙文祥,仲为国.中国技术创新政策演变与绩效实证研究(1978—2006)[J].科研管理,2008,(4):134,141,146-147.
[8]张海志.专利评估:如何应对“成长的烦恼”?[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10-20.
(责任编辑谭果林)
A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IPR Policy System of Promoting the Capability of Indigenous Innovation in China
Liu Xuefeng1,2,Gao Xing2
(1.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Shang Hai 200092,China;
2.School of Literature,Law and Public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
Abstract:Using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the author evaluates the performance of exis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IPR)policy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moting the capability of indigenous innovation.The study shows that,1)the policy number and policy strength take a weak,negative effect on invention patent grant,while they can prompt the deal amount of technology;2)the relevance of policy affects invention patent grant positively and weakly,while affects the deal amount of technology obviously;3)different policy goal and policy measures take different effect on economy performance.At last,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optimize the IPR policies system.
Key words:Indigenous innovation;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Policy system;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刘雪凤(1976-),女,江西莲花人,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博士后,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知识产权与公共政策。
收稿日期:2014-12-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国家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研究”(12&ZD 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