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岩,翟瑞瑞,姜鹏飞,2
(1.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6;2.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北京 100025)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企业创新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需依托于全球创新资源整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加强全方位的国际创新合作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绩效。在现实创新活动中,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弥补内部创新资源的不足,已成为众多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维持竞争优势的主要研发策略选择。当前企业很难仅依赖自身有限的资源和能力满足创新所需的技术综合化和复杂化的要求。企业 (华为2013年年底在德国、瑞典、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土耳其、中国等地设立了16个研究所,与领先运营商成立28个联合创新中心;并成为2013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首位的国内‘不含港澳台’企业)开始寻求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 (国内研发合作和研发国际化等)加强与外部机构组织的合作,获取外部资源。虽然已有关于企业研发方式与创新绩效的研究发现企业内部研发、合作研发和研发国际化等都能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1-2],但目前仍存在这样的疑问:是否所有企业都可进行多样化的研发方式组合?如何选择合适的研发方式组合?是否企业选取的研发方式越多样,企业绩效越好?目前最新文献虽考察了内部研发和外部知识来源的交互效应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3],但忽略了企业创新效果的差异化影响,不能很好地回答企业为获得最优的创新绩效应采用什么样的研发方式组合。因此,本文基于吸收能力视角,将企业研发方式组合、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放在同一研究框架内,考察吸收能力与研发方式组合的匹配对企业不同创新效果的差异化影响,为企业获得最优创新效果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寻找出最优的研发方式组合,探寻哪类企业适合推进国内研发合作的深度融合、哪类企业适合加强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或者哪类企业适合二者同时进行,从而为推进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政策建议。
在研发方式的选择研究中,主流观点是企业应该选择与企业吸收能力相匹配的研发方式[4]。曹素璋和张红宇[5]指出企业吸收能力的可获得量是企业选择研发方式的决定性因素,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与研发方式相匹配是创新成功的关键,企业具有的吸收能力的不同,决定了企业选择研发方式的差异。
在研发方式与创新绩效的文献中,多研究单一研发方式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如内部研发与创新绩效[6],合作研发与创新绩效[7],研发国际化与创新绩效[8]。吴素春[6]发现企业内部研发无论是对新产品销售收入还是对专利产出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能带来较高且稳定的创新产出,对创新绩效起决定性的促进作用。Belderbos等[7]发现企业与高校和产业链企业等多伙伴合作更能实现突破性创新绩效。Chen等[8]指出研发国际化企业既可通过监控技术机会和进行技术开发,显著提升创新绩效,也可通过对国外市场信息以及技术信息的利用式学习,拓展现存技术的用途,提升创新绩效。
在涉及吸收能力、研发方式和创新绩效的文献中,主流观点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方式要和吸收能力相适应才能表现出最优的创新效益[2,9-10]。Penner和 Shaver[9]针对日本制药企业的国际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吸收能力较强时,国际研发活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才更显著。徐晨和吕萍[2]针对北京ICT产业和机械制造产业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即企业吸收能力增强不同形式的创新国际化行为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程度。吴晓波和陈颖[10]用层次回归模型检验了在不同吸收能力情境下外部研发、内部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在低吸收能力情境下应减少对研发的投入而在高吸收能力情境下要加大对内外部研发的投入。
综上发现,已有文献虽对研发方式、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展开了详细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但忽略了研发方式或组合的内生性选择问题,即研发方式的选择受企业已有能力的影响,未将“企业吸收能力—研发方式—创新绩效”放在系统的链条上进行研究。此外,尽管最新文献已开始着手研究不同研发方式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1-3],但缺少对企业差异化创新效果的影响研究。因此,本文结合政府鼓励企业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背景,将研发方式组合、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放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考察不同创新类型的企业为获得最优的创新绩效应该选取怎样的研发方式组合。通过对企业研发方式组合的精准衡量和分类,寻找出研发方式与创新绩效的最优搭配,研究思路见图1。创新点主要表现在:既突破单纯研究单一研发方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内部研发为主线,探究不同研发方式之间的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又考察研发方式或组合选择的内生性问题,寻找企业最优的研发方式组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图1 研究思路
为考虑研发方式选择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用循环的系统结构方程,见公式 (1),将企业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作为影响研发方式选择的前置变量,探究研发方式组合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其中,第一个公式考察影响研发方式组合选择的前置因素,第二个考察研发方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第三个考察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效果。
(1)研发方式 (YF),Claudio和 Vivarelli(2004)、Love和Roper(2002)将创新研发划分为内部研发和外部研发。Veugelers和 Cassiman(1999)则将创新研发分为来自企业内部,来自其他企业、研究机构以及其他途径等几类,将企业研发创新的方式分为内部研发和外部研发。另外,结合政府强调融入国际创新网络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背景,根据创新研发网络的地理边界以及合作对象,将外部研发模式又再次划分为国内合作研发 (与国内科研机构、其他企业、高校合作等)和研发国际化 (设立海外研发机构、与境外机构合作等),即本文涉及的研发方式包含企业内部研发、国内合作研发和研发国际化三种,以验证不同研发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以企业是否有内部研发投入衡量企业内部研发 (IRD),有为1,否则为0;是否有产学研合作投入衡量国内研发合作 (CRD),有为1,否则为0;以是否有境外合作研发机构衡量研发国际化 (ARD),有为1,否则为0。同时为更清楚的表示研发方式组合又分别以1、2、3代替三种研发方式,1表示仅有内部研发,1+2表示内部研发+国内研发合作,1+3表示内部研发+研发国际化,1+2+3表示内部研发+国内研发合作+研发国际化。
(2)创新绩效 (PER),主要指产品创新绩效,根据产品创新变动的程度又可划分为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2],从而本文以国际新产品销售收入表示突破式创新绩效 (RI),以企业和国内新产品销售收入表示渐进式创新绩效 (II)。
(3)企业吸收能力 (FA),与多数学者研究保持一致[1],以企业当年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表示。
(4)控制变量:企业规模 (SIZE),以企业总资产表示;企业营销能力 (MC),以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表示;人力资本 (HR),以R&D人员占比表示;行业技术机会 (TO),以行业研发资本/行业总销售表示;区域市场化程度 (MI),来自樊纲等《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
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创新型 (高科技)企业数据库,该库横跨东中西涉及全国30多个省市的制造业企业。经过筛选,最终样本采用了在2008—2011四年间连续营业且数据完整的406家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共计1624个有效观察值。样本研发方式组合的选择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选择多样研发方式的样本观测值占到85.66%。
表2 研发方式组合
表3显示了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表中不包含因变量的其他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低于0.5,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且内部研发、国内合作研发和研发国际化都与创新绩效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表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矩阵
为探讨研发方式组合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公式 (2),借助 stata12.0进行两阶段回归。
回归结果见图2-图5。企业仅选择方式1时(见图2),对渐进式创新 (β=0.217,P >0.1)和突破式创新 (β=-0.732,P>0.1)的影响都不显著,而且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是负向的;这可能是由于在开放式创新条件下,仅依靠企业自身的研发创新资源不能满足创新所需的技术综合化和复杂化的需要,进而导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不显著。当企业选择1+2组合时 (见图3),对突破式创新影响正向显著 (β=1.431,P <0.01),对渐进式创新影响正向不显著 (β=0.326,P >0.1);说明企业与国内机构的研发合作侧重于新兴技术在产品中的运用,对改良原有技术的关注度不够,同时也能说明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薄弱的情况下,企业不愿与国内合作伙伴开展渐进式研发创新活动即对已有的技术进行改良,以保护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避免泄露核心技术,遭遇不正当竞争。当企业选择1+3组合时 (见图4),对突破式创新 (β=2.507,P<0.01)和渐进式创新 (β =1.114,P < 0.01)的影响都是正向显著的;这是因为企业凭借研发国际化既可以通过进入新的地区获取国外多样性、异质性的领先技术知识[10],也可以将自身掌握的技术知识应用到国外市场,为企业开展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活动提供素材,从而提升创新绩效,同时也说明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是技术寻求型和技术利用型相结合的对外研发投资。当企业选择1+2+3组合时 (见图5),对突破式创新(β=2.375,P <0.01)和渐进式创新 (β =0.970,P<0.01)的影响都是正向显著的;进一步证实了企业研发方式越多样,可获得的创新资源越多,创新绩效就越好的观点,且与Belderbos等[7]的研究观点一致。
值得说明的是,在考察吸收能力与企业研发方式组合选择的第一阶段结果中,企业吸收能力对包含有研发国际化研发方式组合的选择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 (1+3组合的 β=0.025,P<0.01;1+2+3 组合的β =0.023 ,P < 0.01),而对其他两种研发方式组合的影响不显著。作为后发国家的企业在进行跨国界的国际研发活动时,会面临比国内更大的技术差距和更多的由文化、技术、制度等形成的“外来者劣势”,因此,对企业吸收能力的要求高于国内研发合作。企业拥有的高吸收能力一方面可以减小面临的技术差距,使企业快速吸收消化和转化;另一方面,高吸收能力企业的协调组织能力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面临的劣势。
图2 1组合与创新绩效
图3 1+2组合与创新绩效
基于前面的论述,发现企业吸收能力既可以作为已有能力的存量影响企业研发方式组合的选择[7],也可以通过调节机制影响企业选定研发方式组合的创新绩效[1]。为全面考察企业吸收能力与企业研发方式组合、创新绩效的关系,本文在公式 (2)的基础上,引入调节模型,如公式 (3)所示,进一步研究企业吸收能力对研发方式组合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图4 1+3组合与创新绩效
图5 1+2+3组合与创新绩效
回归结果见表4,整体上看企业吸收能力对研发方式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基本不显著,仅对1+2组合与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显著的调节效应,而且显著性水平较低,仅有10%。这可能是吸收能力的“双面效应”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在高吸收能力情境下,一方面预示着企业具有良好的获取、消化、转化与应用外部知识和适应环境的能力[10],能快速地借助国内外研发合作伙伴的创新资源和能力提升自身创新绩效;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自身的高吸收能力使得企业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技术差距缩小甚至领先,相对来说企业可利用的研发创新资源空间有限,因此,吸收能力的调节效用有限。在低吸收能力情境下,虽然企业可利用的研发创新资源空间较大,但由于自身吸收能力未达到发挥调节效应的门槛,因此调节效应不明显。
表4 吸收能力调节效果
本文利用中国高科技 (创新型)企业数据库中的406家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企业研发方式组合都受吸收能力的影响,仅对包含有研发国际化的组合有正向关系;仅依靠企业内部研发不能满足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要求;1+2、1+3、1+2+3组合都对突破式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而仅有1+3和1+2+3这两种研发方式组合对渐进式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提升效应;而企业吸收能力对研发方式与两类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基本不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企业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研发方式组合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而获得最优创新绩效,从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意义在于:
(1)对企业来说,在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的背景下,仅依靠内部研发的研发方式来提升创新绩效是行不通的,需要借助于国内外的创新资源,以开放的姿态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首先,企业在考虑选择跨国界的研发网络,即包含3时,尤其要注意自身的吸收能力;而在选择跨区域的国内合作研发方式时,可以放宽对自身吸收能力的要求。其次,须结合考虑企业的创新效果类型—渐进式创新或突破式创新,在不考虑企业吸收能力的情况下,追求渐进式创新绩效的企业应选择1+3和1+2+3这两种研发方式组合;追求突破式创新效果的企业可以选择1+2、1+3、1+2+3组合。再次,结合企业吸收能力与追求创新效果的类型,若在企业吸收能力较低且追求最优突破式创新效果时,可以先通过选择跨区域的国内研发合作初步提升创新绩效,进而在提高吸收能力之后再拓展研发网络的边界,寻求跨国家的研发合作。若在企业吸收能力较强时,则可以直接拓展研发网络边界,寻求跨国家的研发合作以提升创新绩效。最后,要充分发挥企业研发方式组合对两类创新绩效的效应,还需注意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效果,尤其是低吸收能力的企业。
(2)对政府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政策支持,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到国内的研发合作中;同时也要鼓励有能力的企业积极融入到全球创新网络,开展研发国际化活动,整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以促使企业产出更好更优创新绩效,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1]付敬,朱桂龙.知识源化战略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产出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4,(3):25-34.
[2]徐晨,吕萍.创新国际化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3,(9):40-50.
[3]陈钰芬,叶伟巍.企业内部 R&D和外部知识搜寻的交互关系—STI和 DUI产业的创新[J].科学学研究,2013,(2):266-285.
[4]唐春晖,唐要家.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21-125.
[5]曹素璋,张红宇.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梯度选择研究[J].贵州科学,2007,(5):349-353.
[6]吴素春.创新型城市内部企业R&D模式与创新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4,(1):33-40.
[7]Belderbos R,Carree M,Lokshin B.Cooperative R&D and Firm Performance[J].Research Policy,2004,33(10):1477-1492.
[8]Chen CJ,Huang Y R,Lin B W.How Firms Innovate Through R&D Internationalization?An S-curve Hypothesis[J].Research Policy,2012,41(9):1544-1554.
[9]Penner H J,Shaver M J.Doe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crease Patent Output?An Analysis of Japanese Pharmaceutical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2):121-140.
[10]吴晓波,陈颖.基于吸收能力的研发模式选择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0,(11):1722-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