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建骏1 武世杰2(1 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2 惠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 广东 惠州 516001)
DBJ12-2型半自动猎枪的构成机件及弹壳痕迹研究
甘建骏1 武世杰2
(1 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2 惠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 广东 惠州 516001)
随着我国猎枪设计理念的更新,某公司研制开发了DBJ12-2型半自动猎枪。针对新型枪支的出现,为满足物证鉴定和案件侦破工作的需要,按照枪弹痕迹检验的传统理论和研究方法,对DBJ12-2型半自动猎枪的主要机件、自动原理及射击弹壳上的痕迹进行分析研究。
半自动猎枪 枪支机构 造痕机理 弹壳痕迹
DBJ12-2型猎枪是弹容量为 4发的单管猎枪,其机件主要由枪管、护木、弹仓管、枪机框及内含枪机、击发机座、机匣、以及枪托等组成。DBJ12-2型枪支样式如图 1所示。
图1 DBJ12-2型枪支
2.1 自动击发运动原理
自动击发原理:击发→枪机框后坐开锁→枪机框后坐抽壳→抛壳→枪机框后坐压倒击锤→压缩复进簧→输弹器输弹→枪机框复进→推弹入膛→枪机闭锁。
由于是半自动猎枪,第一次子弹上膛需要用手拉动拉机柄完成开锁,向后拉动拉机柄的同时输弹器向上抬起送入子弹,枪机框连同枪机后坐压倒击锤(击锤被压倒的同时,待击发指示标志出现),击锤与扳机、阻铁相互紧扣,枪机框后坐的同时通过复进顶杆压缩复进簧,当枪机框后坐到位,接着依靠压缩复进簧储存的能量使枪机框向前运动,枪机推动子弹进入弹膛,如图2所示,接着完成闭锁。扣动扳机击发,扳机带动阻铁旋转,使击锤与扳机、阻铁解脱,然后子弹击发后,火药气体推动弹丸向前,同时通过弹底将一部分动能传给枪机框,从而推动整个枪机框后坐,开锁的同时在拉壳钩的作用下抽壳,拉壳钩与抛壳挺相互作用完成抛壳。枪机框后坐到位,由于复进簧的推动,枪机框向前复进,枪机框带动枪机完成复进,枪机完成推弹入膛、闭锁。
图2 输弹器向上抬起,枪机推弹入膛,待击发指示标识出现图
2.2 枪支空仓挂机的原理
当弹仓内的子弹射完后,锁扣连接的阻弹杆顶住输弹器防止其向上弹起,此时输弹器处于水平位置,输弹器与空仓挂机卡笋形成一个角度,如图 3所示。枪机框向前复进时,其下表面卡槽与空仓挂机卡笋的突起部位紧扣,使枪机框及枪机停在机匣的后方位置,以指示弹仓内无弹。当按下锁扣后,锁扣连接的阻弹杆收起,输弹器向上翘起,与空仓挂机卡笋角度发生变化,卡槽与空仓挂机卡笋突起部位分离,如图4所示,枪机框带动枪机复进闭锁。
图3 空仓挂机示意图
图4 无空仓挂机示意图
2.3 主要机构
2.3.1 闭锁机构
该枪的闭锁系统由枪机框、枪机、枪管组成。枪机开锁抽壳分解图如图5所示。枪机框及内含枪机的构造如图6~7所示。
图 5 枪机开锁抽壳分解图
图6 枪机框侧面图
图7 枪机构造图
自动开闭锁的动作原理:开锁时,枪机后退,由于枪机框上端凹槽的驱使,枪机逆时针旋转约15°,旋转的同时枪机后退约9mm~15mm的自由行程后,如图 5所示,枪机后退到位带动整个枪机框进行后退,完成开锁。开锁后当弹壳在拉壳钩的作用下抽壳,后退约 78mm的行程后在抛壳挺和拉壳钩的相互作用下抛壳,抛壳后枪机在击针簧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约 15°并前进一段自由行程后复位,当整个枪机框后坐到位时,复进簧在复进顶杆的作用下压缩存储的能量,又通过复进顶杆使枪机框向前运动,枪机复位后下方的弧形推弹突耳推动子弹入膛,枪机框继续向前一段距离后完成闭锁。
2.3.2 击发机构及保险机构
击发机构与保险机构主要由击发机座、阻铁、击锤、击锤簧、击针、扳机、保险扣组成。击发机构及保险机构的构造如图 8所示。
击针贯穿于整个枪机框及枪机中,当击针处于后方位置时,其头部不突出弹底窝平面,并有击针销,如图7所示,限制其不向后方掉出。
发射的基本动作:枪机框后坐时并由其下表面压倒击锤向后回转,击锤与阻铁、扳机相扣。扣动扳机时,扳机带动阻铁旋转,使击锤与阻铁,扳机解脱,击锤在击锤簧的作用下旋转打击击针。
保险机构主要由保险扣左右运动限制扳机的旋转来实现。当保险扣按到保险位置时,保险扣突出部位紧紧顶住扳机的尾端,使扳机不能旋转,从而使击锤与扳机、阻铁不能解脱,无法击发。
图8 击发机座、枪机框正面图
2.3.3 供弹机构
本型号猎枪采用4发弹仓管供弹。供弹机由弹仓管、推弹板、推弹簧、弹仓管盖、输弹器组成。弹仓管由一条无缝钢管,其一端与机匣点焊固定,装入推弹板、推弹簧后由弹仓管盖拧紧。输弹器与击发机座组合在一起,通过上下角度的不同进行输弹,以及通过角度的不同与空仓挂机卡笋的改变来实现空仓挂机,输弹器构造如图 8击发机座正面图所示。
2.3.4 缓冲机构
缓冲机构由复进簧、枪机簧及缓冲弹簧组成。缓冲机构中的复进簧位于机匣与枪托连接处的枪托内,直接顶住复进顶杆,而枪机簧位于枪机框的内部。复进簧、枪机簧是缓冲和吸收枪机框后坐时的一部分多余能量,在缓冲过程中,复进簧被压缩也为枪机框的复进提供能量。由于枪管与机匣分离,因而击发时枪管在子弹作用下产生向前移动的一部分能量,而护木前方的缓冲弹簧则是吸收和缓冲这部分能量。
3.1 形成机理
该猎枪弹壳痕迹主要包括输弹中形成的痕迹和击发形成的痕迹,在输弹过程中由于机件的不同也会形成特殊的痕迹,主要由输弹器、阻弹杆所形成。而击发后形成的痕迹主要由弹底窝、击针、拉壳钩、抛壳挺所形成。抛壳挺及弹衣窝如图9、10所示。
3.2 痕迹种类及特征
在多数的涉枪案件中现场只留有弹壳,因而对弹壳痕迹的提取、分析和检验至关重要,如图11所示为DBJ12-2半自动猎枪射击弹壳痕迹特征。
图 9 抛壳挺及相关机件图
图10 弹底窝正面图
图11 弹壳底部痕迹分布
3.2.1 输弹过程中形成的输弹器痕迹、阻弹杆痕迹
(1)输弹器痕迹:子弹在从弹仓管进入输弹器的过程中,输弹器的靠近锁扣的一侧,在子弹的边缘留下的擦划凹槽,该痕迹位于拉壳钩痕迹带起点下方,大约4时位,一处边缘为凹陷的痕迹,该痕迹的出现率约为90%。
(2) 阻弹杆痕迹:子弹在弹仓管内,防止子弹弹出而影响击发,造成卡壳等故障,由阻弹杆顶住子弹底部而在子弹底部右侧形成的弧形的线状痕迹,如图12所示该痕迹的出现率约为15%。阻弹杆是与锁扣固定在机匣内,其顶住子弹底部的宽度为11.20mm。
图 12
3.2.2 击发后形成的弹底窝、击针孔、拉壳钩、抛壳挺等痕迹
(1) 弹底窝痕迹:子弹击发后,其弹壳后坐时枪机平面在弹壳底部所形成的痕迹统称为弹底窝痕迹。
(2)击针孔痕迹:击针撞击弹壳底部形成的痕迹称为击针孔痕迹。文中所提到的半自动猎枪,整个击针长为 96.60mm,击针前端直径为 2.20mm。
(3)拉壳钩痕迹:由枪机推弹上膛后坐开锁抽壳时所形成。文中提到半自动猎枪的枪机可以旋转一定的角度,因而在弹壳边缘留下一个擦划带痕迹。该痕迹带起点为一个倾斜凹陷,终点为一个凹陷痕迹和一个拉壳钩印痕,如图13所示,拉壳钩痕迹带出现率约96%,位于弹壳的2时位与3时位之间,拉壳钩的实际宽度为3.50mm。
图13
(4) 抛壳挺痕迹:抛壳挺为半圆形,直径4.00mm,在弹壳上形成的抛壳挺痕迹同样为半圆形,如图14、15所示,位于8时位,但抛壳挺痕迹的出现率约为 10%。
图14
图15
[1]张书杰.工具痕迹[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社社,2002.
[2]李德仲,李国安.枪弹痕迹检验[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1995.
[3]于遨洋.弹着速度与平纹纺织物上弹孔形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4,(1).
(责任编辑:孟凡骞)
D918.91
A
2095-7939(2015)03-0055-03
2014-12-09
甘建骏 (1978-),男,云南大理人,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讲师,学士,主要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