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设计英语》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2015-02-18 14:26:41姜嶓
文教资料 2015年29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能力培养

姜嶓

摘    要: 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中,一般有两类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教学目标至关重要的一项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艺术设计英语》是一门典型的通识课程,本文探讨如何在课程内容、课堂组织、教学模式、教学评估等方面在本门课程中实现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思辨能力    《艺术设计英语》    能力培养

1.引言

国内包括基础教育至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特别注重对学生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但事实上,教育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作为人的成长,而这离不开通识教育。各大高校注意到这个问题,纷纷注重通识课程的设置,通识课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素养便是学生的思辨能力。《艺术设计英语》是艺术设计院校的一门通识课程,如何通过在课程内容、课堂组织、教学模式、教学评估方面的创新实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标是课程改革的方向。

2.思辨能力

《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指南》明确提出了应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被作为重中之重强调。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形成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基础,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证实问题、结论总结的过程实现的,毫无疑问,这必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文秋芳等,2009)主张将思辩能力细化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元思辨能力,即为对自我思维的计划、检查、调整和评估能力;第二层次为认知技能,包括分析、推理和评价能力。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决定其教育知识的结构,反过来,教育的知识结构决定其经济的产业结构。我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制造大国,要想经济实现持续增长,必须进行经济转型,从传统制造业向创新、品牌经济转型。这就要求作为正式教育的学校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侧重思辨能力的训练,而不是只为考试;必须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工程思维。

思辨能力的训练主要应侧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堂表述和辩论,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谈谈经历,或者和别人辩论。二是科学方法的训练和思辨方法论的训练,具体则是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

3.培养方法

为了实现“培养具有批判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教学目标,在《艺术设计英语》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课堂组织、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估的改革,实现对学生分析、综合、概括、总结、鉴定、自我表述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1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充分考虑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内容安排有如下几个特点:(1)广泛。《艺术设计英语》虽然在艺术设计范畴,但在内容选择上则非常广泛,包括美学、文学、艺术史、艺术评论、艺术人生等各方面的内容。(2)人文特征。《艺术设计英语》教学内容包括阅读讨论和写作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思考、提问、讨论、表述的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写作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3)交际特征。《艺术设计英语》的教学内容有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内容,充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言表述能力和交际能力。例如:品牌推广、创意展示、设计方案、项目谈判、项目评估、招聘面试等。(4)专业特征。艺术设计英语的授课对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这就不可避免涉及专业内容。从长远角度来看,今天的专业课程,可能就是将来的通识课程,而现在的通识课程亦为过去的专业课程。两者的内在关照,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人而后成才。

3.2教学模式。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及网络课程、课堂课程、实践课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成为学习主导,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照学生作为社会人的成长。其理论基础在《礼记·中庸》十九章就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就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其刚好对应教学模式的三个课程,亦是对学生思辨能力训练的最好方式。博学—网络课程—广泛阅读,在此基础上,审问、慎思—课堂课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继而明辨、笃行—实践课程—自证或证伪,实践与表达。在教师授课前,学生必须先期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通过对授课教师精心设计的网络课程内容的博览,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网络课程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浏览,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通过对网络课程的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的第二环节,师生就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解答。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这个过程正是课堂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再也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而是学生唱主角,教师引导,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明辨问题。“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这正是整个教学的第三阶段。实践教学,师生根据具体课程共同设计菜单式的实践项目与活动,把前两个教学阶段的内容和成果在这个教学环节加以实践、锻炼和实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真正学有所用,在检验学习效果的同时享受学习的成果与乐趣。真正将学习内化为学生的行动力,执行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完善学生的学习策略,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学生接受思辨能力的训练。在各个教学阶段,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点。网络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网络平台内容,大量阅读,广泛涉猎,文化积蓄,为下一阶段的提问做好知识储备。而课堂课程则在有限的学时内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讨论,并在有限时间高效解决问题。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项目中学会选择,确保学生的参与度,团队合作,学会表达,完成项目。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策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真正实现学生的专业和可持续发展。

3.3教学设计。三种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一是科学方法训练法,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找数据,第三步是做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第四步是根据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如果结论证伪了当初的假设,那么为什么错了?如果是验证了当初的假设,那么又是为什么?第五步就是写报告或者文章。二是项目训练法,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好想了解的题目或课题。二要找资料、收集数据,进行研究。三要整理资料,写一份作业报告。四要给全班同学做5-15分钟的讲解。三是主题训练法,一要确定主题,二要组建团队,根据主题内容组织跨界团队,三要分配任务,收集资料,四要分析主题,团队辩论,五要总结和设计表达。四是跨界训练法,一要根据问题或题目组建跨界团队,二要分配任务,三要根据各自所长收集资料、完成设计任务,四要撰写设计报告、作品集。

3.4教学评估。在《艺术设计英语》的教学中,一个创新点即教学评估方式的革新,一改过去单一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教师、学生、同行)立体的(课堂成绩+网络成绩+实践成绩)科学评估体系。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供评估保障。其中课堂成绩考察学生的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终结性评估;网络成绩考察学生的作业、平时表现、团队合作、师生互动等,考察学生的努力程度,为形成性评估;实践成绩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实际项目的完成情况,侧重鉴定学生的技能掌握,为真实性评估。因此,评估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即终结性评估加形成性评估加真实性评估。评估结果由打分变为撰写学生评估报告,不仅给出学生的评估等地,而且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撰写全面的评估报告,鉴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研究的努力方向和学习策略的建议。同时,评估报告不局限于学期末给出,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分阶段撰写,方便学生随时跟进,为学生的持续学习提供参考。

4.结语

中国经济要转型,必须进行高等教育改革。高职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帮助学生实现职业发展,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艺术设计英语》中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策略意识、文化素养、创新精神等均是未来重要的教学改革方向,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而学会生存、学会思维、学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刘晓民.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3,(5):59-66.

[2]黄源深.思辨缺席症[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6-19.

[3]文秋芳,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

本文为课题“通识课程中实施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能力培养
基于培养思辨能力的大学外语教学策略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11:24
浅议加强英语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的必要性
青春岁月(2016年21期)2016-12-20 11:33:49
大学英语写作思辨教学策略研究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1:42:24
高中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3:12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7:11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