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关系强度悖论的产业集群知识转移递进三维模型

2015-02-18 06:28杨翠兰
统计与决策 2015年6期
关键词:界定集群异质性

杨翠兰

(西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省循环经济中心,四川 绵阳 621000)

知识转移的重要性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Teece提出,他认为知识转移能帮助企业快速积累有价值的知识,从而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1]。之后,知识转移得到广泛的研究。其中,关系强度是知识转移研究中最受关注的变量之一。关系的强弱会影响产业集群各主体参与知识转移活动的方式,进而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不同强度的关系在知识转移过程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对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差异。

就关系强度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具体关系而言,诸多学者对此做了研究,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弱联结有利于知识转移;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强联结才有利于知识转移。究竟是强联结有利于知识转移呢?还是弱联结有利于知识转移呢?至今仍然没有简单而清晰的界定。这个界定的缺失,不仅限制了基于关系强度的诸多研究成果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而且使得诸多理论有空中楼阁之嫌。为此,本文的研究旨在理清关系强度与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关系,以便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指导。

1 关系强度悖论及其解释

Granovetter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弱关系的力量》一文中,首次提出“关系强度”的概念,并将关系强度划分为强联结和弱联结两种。在此基础上,Uzzi把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关系划分为市场性关系与嵌入性关系两大类,其中,市场性关系是一种弱联结,嵌入性关系是一种强联结[2]。然而,针对强联结和弱联结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却存在两种完全相悖的观点。

1.1 关系强度悖论

Krackhardt指出强联结可以提升知识的可访问度和可控制性[3];而Morrison等却指出,非正式的弱联结才是知识传输的关键渠道[4]。Michael Fritsch通过对德国16个区域创新网络的调查,指出强联结比弱联结更有利于知识传播[5];而Lancaster却指出,强联结容易造成知识转移的重叠和浪费,从而对知识转移造成阻碍[6]。Hansen认为,强联结适合于复杂知识的转移[7];而Granovetter却认为弱联结才有助于企业获得复杂、新颖的异质性知识[8]。COREY C.PHELPS通过调查电信装配制造行业的77个制造商,指出,强联结有助于提高多样化技术的影响力度,有利于突破性创新的发生[9];而Rhee却认为,弱联结才有利于保持各主体的多样性不被固定的角色限制,适合探索性知识的获得[10]。

支持关系强度与知识转移正相关的学者们普遍认为:从网络嵌入性的角度出发,紧密的关系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可以产生关系主体间行为与意向的高度协调性,是提升知识转移效果的重要因素[11];且强联结有助于提升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了解,从而促进双方的知识转移和共享。

支持关系强度与知识转移负相关的学者们普遍认为:关系越强的企业,越不容易也不愿改变已有的关系,因此,可能会失去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获取新知识的机会,因此,强关系很有可能将企业锁定在特定的技术轨道上而不能自拔[12];同时,根据结构洞理论,企业所处的网络中的结构洞越多,可能获得的资源、机会就越多。相对于强联结而言,弱联结网络关系松散,且布满结构洞,能获得更多的重复率低、异质性的和创新性强的知识[13]。

1.2 关系强度悖论的解释

为什么针对关系强度与知识转移的相关性,会出现两种相悖的观点呢?深入研究后发现,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关系强度概念界定的不统一;二是忽视了产业集群中知识的不同特性;三是没有考虑知识转移过程及所处的阶段。

(1)对关系强度概念的界定不统一。对于关系强度的界定,何健,王永贵,石贵成从情感强度、认知强度与意动强度三个方面来描述关系强度。其中,情感强度指关系主体对正在形成的关系的情感依附;认知强度指关系主体对关系维护的一种信念;意动强度指关系主体在挑战下继续维持关系的意图[14]。Granovetter从组织之间的交流频率、情感深厚度、熟识度和互补性4个方面度量关系强度。潘松挺,蔡宁认为,关系强度应该从接触时间、投入资源、合作交流范围和互惠性4个维度进行度量[15]。Nooteboom和Gilsing分别用范围大小、持续时间长短、互动频率高低、相互信任程度以及可控性五个指标对关系强弱程度进行了描述[16]。Hausman认为,关系强度应从相互承诺、相互信任和双边关系三个维度进行描述[17]。

学者们对关系强度的界定,从关系的功能来说,主要有结构性指标和内容性指标两大类[18],结构性指标往往是一些硬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量化,如交流频率、接触时间、投入资源大小、合作范围大小等;而内容性指标却是一些软指标,量化难度较大,如情感强度、认知强度、意动强度、互惠性、相互承诺、相互信任等。如果仅仅从知识转移的效率来看,强联结的结构性指标往往有助于知识转移效率的提升,但若同时考虑知识转移的效果,强联结的内容性指标未必有助于知识转移效果的提升,因为两个认知强度、情感强度、意动强度都高的企业可能很快就限入同质化,即使是发生了高效率的知识转移,也是造成了大量的知识冗余,知识转移效果并不佳。如果有的学者只考虑了关系强度的结构性指标,或者有的学者只考虑了关系强度的内容性指标,就必然会造成针对知识转移的关系强度悖论。

(2)忽视了产业集群中知识的不同特性。产业集群主体间知识转移的效果,直接受到所需要转移知识的特征的影响。从知识自身的特性来看,产业集群中的知识主要可分为规范性知识和创新性知识两种。其中,规范性知识指一些结构性和程序性知识,大多是一些显性知识;而创新性知识主要是指与创新相关的异质性的知识,包括各种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方案、不同的技术等[19]。研究表明,强联结利于规范性知识的转移,但却不利于创新性知识的转移。因为强联结的主体间有共同的认知理念、行为惯例等,它们重视的大多是一样的知识,忽视的也大多是一样的知识,即对它们有吸引力的知识大多是相同或相似的,异质性知识难以引起它们的转移意愿。而弱联结却不同,处于弱联结的主体间具有相对较强的独立性、多样性,他们的认知理念大相径庭,可能对彼此的知识充满和好奇和新鲜感,他们互相学习,尽可能转移各自之间不同的知识。因此,对于产业集群中不同类型的知识,关系强度对它们的转移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强联结有利有规范性知识的转移,而弱联结有利于创新性知识的转移。如果在研究中只考虑了产业集群中规范性知识的转移或者只考虑了创新性知识的转移,必然会出现关系强度悖论。

(3)没有考虑知识转移过程及所处的阶段。从知识转移的过程和阶段来看,弱联结有助于更多可转移的知识的产生,而强联结则有助于已产生的知识的转移。即弱联结有助于壮大知识转移的源头,而强联结有助于保障知识转移渠道的畅通。如果在研究关系强度与知识转移的相关性时,只考虑了存量知识的转移,或者只考虑了增量知识的产生,就会造成关系强度悖论的出现。

2 基于强度三维的产业集群知识转移递进模型

所谓强度三维,实际上是针对造成关系强度悖论的三个方面的因素而提出的。所谓递进模型,是指针对造成关系强度悖论的三方面的因素:关系强度的界定、知识的特性和知识转移所处的阶段,首先,只考虑受“关系强度界定”这一因素约束的一维模型;再考虑受“关系强度界定”与“知识特性”两方面因素约束的二维模型;最后讨论受“关系强度界定”、“知识特性”和“知识转移所处阶段”三方面因素约束的三维模型。模型的维度与约束因素的具体对应关系如图1。

图1 模型维度与约束因素对应关系

2.1 受“关系强度界定”约束的一维模型

对于关系强度所包含的具体指标的界定,本文认为即需要考虑结构性指标,也需要考虑内容性指标。至于这些指标究竟是该强联结呢?还是弱联结呢?需要同时考虑知识的特性和知识转移的阶段。也就是说,下文讨论关系强度对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影响时,关系强度指的是一个全面综合的概念,既包括结构性指标,也包括内容性指标。具体如图2。

图2 “关系强度”约束的一维模型

2.2 受“关系强度”、“知识特性”约束的二维模型

对于一个产业集群来说,强联结和弱连结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的转移的作用不尽相同:强联结可以有效提高规范性知识的转移的效率;而弱联结则可以有效提升知识转移的效果,保持产业集群的创新性。因此,集群内部不能仅存在强联结,或者仅存在弱连结。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应采用不同的连结方式。具体如图3。

图3 “关系强度”、“知识特性”约束的二维模型

2.3 受“关系强度”、“知识特性”、“知识转移阶段”约束的三维模型

产业集群的知识转移,从微观上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产生可供转移的知识;二是对可供转移的知识的传播。如果将知识转移比作农田灌溉,首先要有蓄水的过程,然后才是通过渠道将蓄好的水送入农田。如果没有水源,渠道修得再四通八达也是枉然。在产业集群知识转移过程中,如果没有可供转移的知识,即使知识转移的效率再高,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持续。同样,如果只有水源,而没有渠道,水同样无法到达田间。因此,产业集群内部的强弱联结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弱联结有助于集群内产生异质性知识,从而增加各主体知识转移的意愿;而强联结能疏通各主体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各主体知识转移的能力。具体如图4。

图4 “关系强度”、“知识特性”、“知识转移阶段”约束的三维模型

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及关系强度调节

3.1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系统,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国内外学者从众多角度对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进行了研究。其中,Tichy认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产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且这一划分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1]。

在产生阶段,集群内各主体凭借知识溢出和资源共享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性获取竞争优势。在该阶段,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正式契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彼此之间的信任度还比较低,这一时期关系强度较弱,主体之间非正式交流机会比较少,知识转移的效率较低;但正因为此,集群中的知识呈现出高度异质性,并且该阶段的知识异质性在四个阶段中表现得最高,因此,可产生大量的异质性知识。在该阶段,一方面,应尽量增强集群内主体间的关系强度;另一方面,应吸收更多的企业加入集群,增加可转移知识。

在成长阶段,集群迅速发展,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强度进一步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度进一步提升,知识交流、共同研究、共同开发的机会增多,知识开始有了集中的趋势。在这一阶段,集群中某些成功主体所代表的知识可能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成为产业集群知识演进的主要方向。同时,由于集群内主体的创新集中于一个或几个主要的知识方向,这将导致主体间异质性的降低。在该阶段,一方面,应尽量协调集群内主体间的关系强度,以关系强度的增强为主流,但也不能一味强化关系,从而完全削弱异质性;另一方面,应协调集群内主体的数量。成长阶段虽然即有企业的退出,又有企业的加入,但应该以企业的加入为主流方向。

在成熟阶段,创新速度减慢,集群内主体的数量和知识增量都趋于稳定,此时几乎即没有新企业进入,也没有原企业退出,因此,该阶段又被称为产业集群的持续阶段。由于长期的合作发展,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牢固,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网络,合作关系发展到了临界点。此时,虽然,知识转移的效率最高,但异质性知识的产生已经非常有限,如果想让产业集群在较长的时间内高效的维持下去,需要引入新的主体来激活知识转移的效果。

在衰退阶段,由于同质性知识的大量存在,集群中主体大量退出,创新趋于停滞,集群优势逐步减弱,集群已不可避免的走向衰亡。

以上分析表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适应于不同的关系强度。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产业集群来说,为提升其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需要对主体间的关系强度进行调节。

3.2 关系强度的调节

网络结构下的产业集群若能通过提高互惠性,扩大合作交流范围和增加接触的机会来加强网络关系强度,将能更好地提升其整体竞争优势。对于关系强度的调节,具体如下:

(1)建立知识扩散机制。强联结是产业集群内部知识转移的基础,要想提升集群的知识转移效率,就需建立高效的知识扩散机制,主要包括文化协同机制、沟通交流机制和相互信任机制。文化协同机制是指降低和减少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知识转移障碍,并在集群内部打造一种不断学习的文化氛围,让各主体能够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沟通交流机制是定期的、不定期的和正式的、非正式的会晤与交流,以增加各主体接触的机会,提升知识转移的概率;相互信任机制是指建立亲密的、深厚的、充分信赖的无间关系,以促进知识转移的意愿和深度。

(2)增加集群结构洞。当集群趋于成熟时,集群内各主体的关系多为维持性关系,由于此时的各主体可能高度同质性,即使愿意分享知识,也多为同质化知识。因此,在保持集群稳定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在集群内部引入新的企业,以增加网络的“结构洞”,为集群网络提供新的交往范围,增加知识接触面,防止由于网络单一而造成的集群衰落。

4 结论

关系强度的强弱对于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有着重要的影响。强联结有利于提升知识转移的效率,弱联结有利于提升知识转移的效果。针对产业集群中不同性质的知识,针对知识转移的不同阶段,应适时调节主体间关系的强弱,以同时保障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

本文首先分析了造成关系强度悖论的三方面的因素:对关系强度概念的界定不统一、忽视了产业集群中知识的不同特性、没有考虑知识转移过程及所处的阶段。并针对这三个因素,分别提出了仅受“关系强度概念的界定”约束的产业集群知识转移一维模型;受“关系强度概念的界定”和“知识特性”约束的二维模型;受“关系强度概念的界定”、“知识特性”和“知识转移所处阶段”约束的三维模型,详细分析了产业集群知识转移与关系强度的关系。最后,以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为依托,说明了关系强度在产业集群知识转移中的应用与调节。在后续的研究中,若能将以关系强度与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关系作一实证分析,将会使该研究更加完善。

[1]Teece D J.Technology Transfer by Corporation Multinational:The Resource Cost of Transferring Technological Know-how[J].Economic Journal,1977,87.

[2]UZZI B.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1).

[3]张兵,王文平.非正式知识网络关系强度分布与知识流动小世界[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4).

[4]Szulanski 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

[5]Fritsch M,Kauffeld-Monz M.The Impact of Network Structure on Knowledge Transfer:An Applica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Innovationnetworks[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10,44.

[6]Uzzi B,Lancaster R.Relational Embeddedness and Learning:The Case of Bank Loan Managers and Their Clients[J].Management Science,2003,49(4).

[7]Hansen M T.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

[8]Teece D J.Technology Transfer by Corporation Multinational:The Resource Cost of Transferring Technological know-how[J].Economic Journal,1977,87.

[9]Phelps C C.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Alliance Network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n firm Exploratory Innov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0,53(4).

[10]Rhee M.Network Updating and Exploratory Learning Environment[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4,(41).

[11]吴冰,刘仲英.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决策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9,37(7).

[12]Soh P H.Network Pattern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before the Emergence of a Dominant Desig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31(4).

[13]杨中华,卫武.基于关系强度理论的集群网络知识流动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6).

[14]何健,王永贵,石贵成.关系强度的前置因素及其绩效影响[J].管理世界,2009(5).

[15]潘松挺,蔡宁.企业创新网络中关系强度的测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5).

[16]Nooteboom B,Gilsing V A.Density and Strength of Ties in Innovation Networks:a Competence and Governance View[J].Ecis,2004,(1).

[17]Hausman A.Variations in Relationship Strength and its Impact on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in Business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Business&Industrial Marketing,2001,16(7).

[18]Borgatti S P,Foster P C.The Network Paradigm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A Review and Typology[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9(6).

[19]Hall R,Andriani P.Analysing Intangible Resources and Managing Knowledge in a Supply Chain Context[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98,16(6).

[20]王蛲娟.知识网络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界定集群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高血压界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