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俊 刘玉琴 郭德法 司有志
(1.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36;
2.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51;3.中国科技大学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26)
基于价值观的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分析
黄晓俊1刘玉琴1郭德法2司有志3
(1.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安徽 合肥230036;
2.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安徽 合肥230051;3.中国科技大学体育部,安徽 合肥230026)
摘要:基于哲学的价值观视角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态进行研究。结论认为:价值观的嬗变成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成因,在本体的价值忽视与客体的社会价值误导与价值异化影响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问题。基于此,通过价值观层面,从本质上剖析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态现状及产生原因并相应提出消解职业倦怠的建议,旨在最大限度地实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个体价值,提高体育教师职业工作的积极性,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价值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
新时期我国社会面临着计划向市场、传统向现代、封闭向开放的社会变迁过程,这种社会变迁过程导致了人们意识形态上出现分层、分化的多元并存与冲突的价值观嬗变,构成了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认同的真正困境,尤其是市场经济观念延伸到道德领域,形成教师职业行为呈现层次性、差异性、物质利益性,严重影响了教师敬业、奉献的职业价值观,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难题,甚至被称为“教育中的危机”[1]。对于主要以实践教学与课余训练为主的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来说,这种社会价值观嬗变带来的影响更大,使得原本处于弱势学科的体育学科更加边缘化,在逐利本质的市场经济冲击下,在重科研、轻教学学校价值观导向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物质名利的个人诉求上升,教书育人的敬业奉献精神下降,并在经济收入、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各方面压力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群体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这种职业倦怠状况不但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作用, 而且对学生的健康素质发展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产生消极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背景分析
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效用和重要性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评价[2]。价值观影响人的思路和感觉,是人们的行动指南,价值观体现了人对善恶对错好坏判断和选择所坚持的标准,可以作为一种规范和控制、引导和塑造人的观念、态度和行为选择,并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3]。人生观、职业观都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2基于价值观的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态分析
每一个主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主体的价值观是因自己的需求、条件、环境而变化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新时期,社会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推进,促成了“契约化”自由竞争的社会生产关系形成,也进一步激发我国现代自由主义价值目标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漫延,致使人们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产生了巨大变化,这种价值观的变化也带来了社会职业新的压力,同样也带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工作新的压力。
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价值观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与价值取向产生深刻影响,岗位的设置与聘用,职称评聘的标准与条件,教学科研的任务要求等很多人为设置的标准与要求带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工作新的巨大压力。通过调查研究(见表1):首先科研压力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最大的压力源,科研本就是主要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的体育教师的弱项,而教学水平评价又很模糊,因而无论职称评聘、岗位聘用或绩效工资等都主要取决于可量化的科研成果;其次,职称评聘是第二大压力源,职称晋升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终极目标,职称不但象征着体育教师的身份地位,而且工资津贴等直接与职称挂钩,而高校体育教师职称晋升既要面临同行内部的竞争,又要面临着人文类教师的横向比较,尤其“985”、“211”等学校的体育教师职称晋升难度更大。第三,职业期望是第三大压力源,职业期望是社会给予体育职业的认同与尊重,是一种职业操守的精神鼓励,然而目前我国普通高校重专业课与轻基础课,重科研与轻教学的教育发展理念进一步忽视了体育课程的价值,忽略了体育教师个体劳动价值。此外,高校教师压力还来自经济收入、岗位聘用、教学条件、其它住房、医疗、保险等一些社会保障压力。
表1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压力源调查表
简言之,职业倦怠就是对待自身职业的疲倦、怠慢的一种心理状态。新时期,随着市场化、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推进,我国面临多元价值观的并存与冲突的社会价值观的嬗变,引起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职业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体育教师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出现变化,工作出现严重的消极、疲倦、怠慢等倦怠问题,影响着体育教师的职业态度与敬业精神。虽然,目前部分专家学者也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基于哲学的价值观层面,结合社会发展意识形态从本质上阐述职业倦怠的较少。
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推进,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职称以科研量化指标的职称评审、经济收入等引起了普遍的职业倦怠状况。笔者通过主体价值观层面,综合理论与实践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我国部分普通高校486名体育教师调查研究)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研究发现:市场经济唤醒了高校体育教师物质利益追求的欲望,并且在教育系统的内外环境及横纵向的比较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价值目标及实现上产生了困惑、疑虑与迷茫,且表现出严重的职业倦怠。具体调查分析结果如下(见图1):其中有78.4%的教师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对职业满意度一般的占13.2%,对职业满意的仅占8.4%,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职业倦怠程度,由此可见,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很高,职业倦怠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高校健康发展的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图1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表
3基于价值观的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成因分析
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与深化,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推进,我国社会出现多元社会价值观的并存与冲突,引起社会价值观出现深层次的转变,因而,导致职业价值观发生变化,由于职业工作的特殊性,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的职业价值观更是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严重职业倦怠的问题,其主要成因在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本体的价值忽视与客体的社会价值误导与价值异化。
3.1.1体育课程价值的忽视
三是完善标准化建设。在北京市地方标准 《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的基础上,修改论证审查发布《北京市山区河流水文形态评价导则》、《北京市山区河流生态监测技术导则》《北京市河流、流域、小流域名称代码》《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质量评定规范》等4个地标,形成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全过程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教育理念在人们心中留下深深烙印,分数与升学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在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指导思想驱使下,学校、社会、家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文化学习,而忽视了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也延伸到普通高校的教育中,重德智,轻体育的现象在普通高校教育中依然普遍存在,很多大学生认为,体育课程只是获得必修学分的一种工具,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
为解决学生就业出路问题,我国普通高校教育注重专业课教学,轻视基础课教学。而作为一门被忽视的公共基础课程,长期以来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师被边缘化,体育课程被肤浅的认为是一门可有可无的、没有多少科学技术含量的课程,体育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只是增强体质, 锻炼身体的简单劳动,甚至是娱乐游戏类的活动,因而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体育课程是一门属于不受重视的学科,体育教师在学校没有话语权,处于弱势地位。体育学科及体育教师的弱势地位反过来又进一步导致学校在思想上对体育学科的不重视, 也让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产生误区,由此导致体育教师职业工作积极性的下降,其职业怠倦现象严重。
3.1.2劳动价值的忽视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劳动价值具有明显的内隐性与滞后性,其内隐性与滞后性严重影响到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体现。首先,内隐性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通过受教育者的身体机能或运动机能显现,而受教育者的身体机能与运动机能提高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包括受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基础、领悟能力及学习态度等诸方面,因此,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内隐于受教育者的体育表现中。此外,体育教育中的团结、互助、拼搏、奉献等精神层面也具有内隐性,劳动价值的内隐性使得体育教师工作价值不能立即体现或不能直接体现,以致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经常遭受忽视。其次,滞后性的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服务对象一般是20岁左右的青少年,其身体素质发展及基本技能学习大部分已过敏感期,其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提高较少年儿童缓慢,因此,滞后性也导致了体育教师劳动价值受到忽视。[5]
劳动价值是由人类自身机体所产生的,是人的劳动能力的价值体现,是由人在劳动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6]。如果人的劳动价值受到忽视,其个体价值目标的实现也会受到影响,其劳动积极性也会受到挫伤。体育教师劳动的内隐性及滞后性导致劳动价值遭受忽视,以致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得不到肯定与认同,体育教师需要完成远超其它学科的基本工作量,且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普遍存在,长期的价值忽视导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消蚀了教育的成就感,产生职业的失落感,工作中消极的情绪蔓延,导致严重的职业倦怠产生。
3.2.1价值取向的误导
价值取向是一定主体在面对社会发展的各种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基本立场、价值态度,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7]。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全球化、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给我们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带来巨变的同时,也带来人们多元化并存或冲突的价值取向。以致人们在新时期社会变迁中的价值目标及实现出现困惑、疑虑,甚至在社会行动中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市场经济体制的浪潮激发了人们个人主体意识,增强了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欲望的价值取向。这种社会背景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价值取向也发生深刻变化,其物质利益追求的价值取向日渐上升,而职业敬业精神相对下降,很多体育老师在职称评审无望,申报课题无果的情况下,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自己经济收入方面。于是,越来越多的高校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商业活动或举办一些收费的体育培训班以创收,甚至有的本末倒置,以创收为主、教学为辅,对工作敷衍塞责,对教学质量茫然冷漠。另外,部分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只注重年度考核通过即可,不思进取,在没有科研与教学压力状况下,开始追求个人享受,上网、打牌、钓鱼等娱乐休闲活动成为其生活的主要部分。因此,价值取向的误导,导致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敬业精神不足,工作积极性下降的职业倦怠状况。
3.2.2价值评价的误导
评价体系是对于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一系列标准。偏重可量化的科研,忽视难以量化的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发展的趋向。科研成果直接与高校教师的身份地位、工资待遇等相挂钩,科研成果已成为衡量高校、院系及教师个人水平的关键指标,甚至有的高校将科研经费的获取总量明确纳入学校的年度规划目标。如此以来,围绕着科研的“指挥棒”,我国高校在职称评聘、聘期或年度考核以及工作绩效等方面都建立起以科研为主的一系列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直接刺激着高校教师的工作重点都转向科研,发表论文、申报项目、著书立作等“全员科研”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教育发展导向。
重科研、轻教学的一系列评价体系导向,普遍引起了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在高校发展目标中的权重下降。对于处于弱势学科的体育学科来讲更是一种灾难,众所周知,普通高校体育学科主要以实践教学、课余训练、群体竞赛为主,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一系列学校评价体系无异于忽视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轻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以致影响到体育教师的敬业态度。重科研、轻教学的教育指导思想下,围绕科研为主的各种评价体系都设定论文与项目的硬性指标,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差异,忽略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从事公共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忽视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逼迫所有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投入到科研当中,即使年龄再大,教学再好,获得金牌再多,如其科研达不到要求,不能完成额定科研任务,其职称晋升、工薪待遇等都会受到影响。目前重科研、轻教学的一些价值评价体系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产生严重误导,促使体育教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或训练中,而要去完成额定的“科研工作”,教学质量也因此逐渐走低,甚至出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产生严重职业倦怠的“教育危机”。
3.3.1经济伦理的异化
经济伦理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所谓经济伦理,就是关于经济生活和经济活动中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人们对这种道德价值观念的认知和判断[8]。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经济因素进入市场,并通过价格杠杆与竞争机制引导社会资源的流动,从而引起人们自身利益诉求的滋生及道德层面的滑坡。在一定程度上说,物质追求和道德价值观缺失逐渐成为一种时代征候,这种价值异化制约着现代中国人对生命意义的度量[9]。
每一种经济体制都会产生相对应的经济伦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念引领人们遵守先集体后个人的社会价值取向,并以对“集体主义”社会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推动着人们注重精神层面与道德观念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我国经济伦理也发生了深刻的巨变,主要表现在个人主体性增强,整体性的生存方式被替代,市场的趋利性和商品等价交换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思想道德领域中来[10]。市场经济体制唤醒了人们对于个体价值实现的期望,也激发了人们物质利益追求的欲望,在这种经济伦理影响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日益觉醒,价值观产生异化,其爱岗敬业的职业奉献精神逐渐消逝,其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道德责任感日渐缺失,其对于学校教育质量开始冷漠,也不再全身心投入的学校教育工作中,严重影响了我国普通高校教育质量。
3.3.2价值观范式的异化
价值秩序蕴含着人们的根本性的价值观念、价值标准与价值诉求,决定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规范[11]。新时期,市场经济带来的物质利益追求成为常态的价值目标取向,鼓励着现代自由主义与功利主义的蔓延,在多元价值观的并存与冲突下我国社会出现注重物质而轻视精神、重视手段而轻视目的、重视自我而轻视集体的价值范式的异化,这些异化的价值范式拷问着社会现实,诱导着利益至上、自私自利、道德滑坡等诸多社会不良现象的发生。
社会价值范式的异化也给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带来深刻的变化,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受到现代个性化教育思想的冲击。建立在契约基础上以利益效率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激发了物质利益至上的社会价值取向,也形成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体育教师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在新的环境背景下产生了困惑与疑虑,使得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自身社会角色定位,自身职业价值理解模糊,从而导致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发展方向及工作态度产生变化,很多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情绪。另外,聘用考核的高标准,职称的评审难度及科研方面的硬性要求,使得长期致力于教学与训练的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无所适从,其职业工作的努力方向也出现分化与偏差,其职业价值观发生变化,并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
4消解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建议
价值观是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意义、效用和重要性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评价,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动。为解决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观念的渗透,建立健康、积极的体育教师职业价值观,消解职业倦怠,我国普通高校应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不断加强职业精神文化方面的学习与教育,引导体育教师重建爱岗敬业、勤奋奉献,教书育人的职业价值观,从思想精神层面建立健康积极的职业价值观,引导体育教师积极健康的工作。
随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与素质教育的推进,国家对国民身体素质及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视,这为我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和引导, 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积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体育的健身、娱乐、交流等社会功能,使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得到认同与肯定,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得以提高。同时,学校要将体育工作落到实处,在职称评聘与聘期、年度考核、工作绩效等考核评价中考虑到体育工作的实际性与特殊性,适当的给予政策支持或倾斜,真正为学校体育事业及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消解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
在市场经济体制冲击下,人们主体意识及利益诉求增强,单纯的职业道德精神很难持久地保持教师选择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必须设立一个补偿和回报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增强教师选择职业道德行为的信念和实践。因此,我国普通高校在岗位聘任、聘期考核、职称评聘与绩效津贴等方面评定时应该客观认识体育课程的特殊性,从教学、科研、训练、竞赛等多方面采用综合评判方法,建立客观、全面、合理、公正的评价体系,满足科研、教学、训练等不同特点专长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需求,实现体育教师个体价值目标,其从而激励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消除职业倦怠。
健全保障机制促使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可以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并激发起主体为实现该目标所必须具备的热情、激情和意志的力量。对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保障机制的健全,要满足体育教师的合理需求,首先在物质报酬上, 切实落实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待遇,消除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收入差距,使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对等。其次在精神层面,社会和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以满足体育教师情感、成就感等较高层次的需要。此外,也要健全培训、住房、医疗等保障体制以解除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并积极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中,从而消除或缓解职业倦怠。
经济转型、经济转轨带来了社会结构、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也相应发生改变,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必须加强自身建设。首先,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要转变认识、合理定位,要能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明确自我定位,防止高估或低估,既要认识到自身劳动的价值,又要建立合理的自我期望,通过身心调整,很好的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其次,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加强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完善专业的体育技能训练, 努力钻研教学教法、提高专业业务素质能力,不断提升自身职业创新意识和职业业务能力。再次,多关注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积极申报项目,发表论文,做到“文武兼备”,使自己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来适应新时期的变革。
5结语
价值观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们思想与行动的变化,新时期冲突与并存的多元价值观的嬗变引起了社会职业价值观的巨大改变,并构成了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认同的真正的困境。市场经济观念冲击着我国道德领域,传统的作为奉献型职业的教师职业也呈现着巨大的层次性、差异性、物质利益性,也从思想观念上改变着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在社会价值观嬗变的大的环境背景下,作为以实践教学、课余训练与群体竞赛为主的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在本体的价值忽视与客体的社会价值误导与价值异化影响下,其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转变,物质利益追求的欲望上升,教书育人,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下降,加上职称晋升的难度、科研工作的负担、经济收入状况等压力影响,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基于价值观本质剖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态的现状及成因并相应提出建议,旨在为提高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地位,实现其个体价值,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伍新春,张军.教师职业倦怠预防[M].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8.
[2] 邓斯雨,李晓娥.市场经济视域下我国价值观建设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2(2):4-5.
[3] 陈章龙.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与主导价值观的确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李德顺.谈谈当前的价值观念变革[J].前线,1993(8):7-8.
[5] 耿文侠,冯春明.教师职业的专业特性研究[J].教育研究,2007,325(2):83-87.
[6] 邓先宏,傅军胜,毛立言.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几个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2002,(5):3-11.
[7] 傅歆,正确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J].政策瞭望,2007,(5):15-18.
[8] [美] Richard T.De George.经济伦理学[M].李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 陈章龙.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与主导价值观的确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10] 刘怀光,刘雅琪.主流价值认同的现代价值困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1):61-64.
[11]徐贵权.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2-17.
◀学校体育
Analysis of China Common College P.E. Teachers′ Occupational Tiredness Based on the Values
HUANG Xiao-jun1, LIU Yu-qin1, GUO De-fa2, SI You-zhi3
(1.Department of P. E,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Anhui,China;
2. Department of P. E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ial and Economy, Hefei,230051, Anhui,China;
3. Department of P. 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36,Anhui,China)
Abstract: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P.E teachers’ occupational tiredness in the China common colleg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values , through research technique and so on the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law, logic analysis. The conclusion thought that: the change of valves become the main cause of P.E teachers' occupational tiredness in common colleges ,Under the impacts of ignorance on the values of subject, misleading on the social values of object and the?value alienation, the severe occupational tiredness appears among China common colleges P.E teachers'.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carries out a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reasons on P.E teachers’ burnout in the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gives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value view. The purposes are to maximize sports teachers’ individual values among ordinary colleges and to improve ports teachers’ the enthusiasm for professional work, it can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ports undertakings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in the new time; values; common college P. E. teachers; occupational tiredness
中图分类号:G8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65(2015)05-0067-06
作者简介:黄晓俊 (1977-),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基金项目: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ZS34);安徽农业大学学科骨干培育计划项目。
收稿日期:*2015-07-12; 修回日期:201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