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瞿林美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基础部,江苏 南通 226011)
作文批改问题与对策研究
○ 瞿林美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基础部,江苏 南通 226011)
本文罗列了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出现的七种问题,在逐一分析的基础上,从学校领导和语文教师两方面提出了研究的对策,希望对解决作文批改问题有所帮助。
作文批改; 问题; 对策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批改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之一,也是教师了解作文教学取得什么效果的判断之一。事实上,发现部分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批改过于简单。有的作文中只改出了错别字,象明显有错误的句子如“我肯定夏侯丽云今天大概生病了,否则她会来参加学生会竞选的”、“我觉得这是想得不对的错误思想”、“他受社会上不良青年的影响,走向了犯罪”之类,教师在批改时竟然置之不理,既没有总批,也没有旁批;有的只是象征性地在一些句子下划点浪线,以示阅过;更有甚者只打个分数。即使有总批的,也是一些无关痛痒又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的套话。如“结构完整、语句通顺、语言优美,字迹工整”等等。象“本次作文进步很大”、“多看书,继续写出好作文”之类就更笼统了。再如“能关注时事,写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很好。”批语只对题材意义作了评价,并没有写法指导,可谓避重就轻了。另外每节开头空两格、一字占一格是作文书写的基本格式要求,学生作文中出现此问题,但有的教师在评语中竟不着一字。
(二)出现错误批改。教师批改作文应是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成为学生作文的领路人。若错误批改反将学生引入歧途,后果严重。如写中秋节,有学生写到“这又大又圆的月亮让我想起了杜甫的《静夜思》”,明明是李白的诗,教师却粗枝大叶地把“杜甫”改成“白居易”。有学生在作文《做饭》最后一段用五行多字写吃饭时父母的赞语,但被教师全部用红笔划去,且在总批中被指责为:“结尾不要写得太啰唆。”其实父母的赞语属于记叙事情的结果,属记叙文交代要素的范畴,同时也是侧面描写,不应该删除。再如对《梧桐树》一文批语为:“没有体现梧桐树的谦虚、默默奉献。”教师牵强附会地强调思想意义,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说明文写作目的是介绍知识。
(三)产生批改偏颇。一种情况是简单删除。对闪耀着学生思想火花却有局部语病的句子不是珍惜修改、琢璞成玉,而是简单删除,以图省事。如一位学生在《参观苏通大桥》一文中写道:“水面长得一眼望不到边”。对其稍作修改:“水面辽阔得一眼望不到边”。这不是很生动的句子吗?其实,教师应该珍惜学生的思维成果,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另一种情况是主观添足,让学生无所适从。如在作文《学做醋熘大白菜》中,教师在标题前加了“我跟妈妈”,对“桌子上面有白菜”,教师在“有”前加“的篮子里”;在写洗菜之前,教师加了“白菜很脏”。本来是很简洁的,教师反而将其改啰唆了:对白菜的位置本来交代得很清楚,教师却想当然的把它放进“篮子里”;要吃的白菜肯定要洗,就没有必要交代原因。教师的愿望是要教学生把文章写具体,但具体的前提是围绕中心。
(四)误解“精批细改”。有些教师误以为把学生作文批改得体无完肤,面目全非,就是“精批细改”了。殊不知,这“繁星点点”的批改,在一定程度上几乎完全否定了学生劳动的成果,抺杀了学生作文的兴趣与信心,这样的批改其实效果并不理想。作文批改应隐含着另一个目标,即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调动学生积极的写作心理,培养写作的兴趣,激发写作的热情。作文批改的关键是让学生从批改中享受到习作的成功,品尝到习作的快乐。可见误解“精批细改”,其结果是高耗低效,苦了自己,害了学生。
(五)书写马虎潦草。有的教师本身写字就很潦草,加上批改作文时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写起字来就更加龙飞凤舞了。一些学生拿到作文本后要仔细“研究”,方能看懂教师的评语,甚至问前问后,才能猜出个大概来。另外,有的教师使用的批改符号不规范,前后又不一致,信手拈来,如在错字边划红线,在别字旁打叉,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六)忽视严重问题。不能敏锐指出作文中的突出现象,造成作文教学中的重大隐患。如写游记,有些学生没有去过一些地方,或者是小时候去的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或者只是路过,或者去时只顾购物、拍照,没有用心观察,但为了交差,东抄西抄,甚至全文照抄。一看文字表达明显不符合学生实际。有些教师在评语中只是轻描淡写,不及时严肃批评学生抄袭的文风。这样,也许让学生感到教师太容易被哄骗了,今后就更大胆的抄吧。另外,有学生看待人与事过于偏激,如在《老师,我想对你说》中出现对某老师的如何反感甚至漫骂;对严格检查宿舍卫生非常不满;哭诉自己上当受骗来到了该校之类。出现这些情况,有的教师只做“老好人”,不写评语教育学生,而是听之任之。
(七)评语缺乏激励。作文批语不仅要指出学生作文得失,使其今后扬长避短,而且要激发起学生继续作文的兴趣。可是有些教师对学生辛辛苦苦写完的作文,评语首句就是:“不是很成功”,接着甲乙丙丁罗列不是,使评语的写作事与愿违。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陷入了一个认识误区:再好的作文,也不可能得满分,因为即使作家的文章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固然,艺术是无止境的,但教学大纲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作文要求是明确的。如果学生达到要求,就应该给高分,给满分。有些教师给学生的分数总在75分左右徘徊,从没超过90分,让学生从成绩的高低变化看来,自己作文没有多大进步,写得不是多么好。教师给学生平时作文打分这样吝啬,久而久之,学生还有多少作文动力?近年来,中高考作文得满分者尚不乏其例,望广大语文教师转变观念,适当用分数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作文批改出现上述问题,究其原因:要么是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没有准确把握新课改的要求,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要么是态度问题,批改作文时与人谈笑风生,或者边听耳机边批改,心不在焉;要么是水平有限,不知从哪些方面批改、怎样批改,在批改中显示出基本功的不过关;客观原因有可能是教师的工作量大,尤其是批改量大,精力有限,容易导致走过场。
鉴于此,作为学校领导,要激励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同时实行赏罚分明的机制。另外,建议不要给语文教师安排过多的课务,以免教师批改作文力不从心。毕竟除了备课、上课外,教师还要批阅练习册、读书笔记,参加教研活动,提升学历等等。可是,作文批改占用了教师相当长的时间,教师只能把批改作文作为落实教学常规的一项任务来完成,被动应付。
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来说,首先要适时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精批细改”只注重教师的“批”而轻视学生的“改”。教师多从传统的约定俗成的认识出发,一厢情愿地用一把尺子来评判全班学生的作文,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有效的作文批改方式应让教师从繁重的低效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足够的精力去探索学生主动参与、充满快乐的作文批改方式。尝试多种作文批改法,如集体改、分组改、分类改、学生自改、互改等。批改方法应有以肯定为主的总批,同时注重启发式旁批,引导学生自己修改,有必要时,还可以面批,效果会比较好。
其次是端正作文教学态度,加强业务学习,特别是作文教学法学习与指导实践,从作文的选材立意、篇章结构、语法修辞、语言文字、写作态度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批改作文的水平。要激发起学生继续写作的热情,使学生从作文实践中逐步领悟写作规律。
当然,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只注重作文批改这一环节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作文备课、写作指导、作文讲评等方面全程监控,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和课外阅读。
[1]杨治娟.浅谈如何批改作文[J].教育视野,2010(3).
[2]郭伟.浅析新课改下的作文批改[EB/OL].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3]冀秀祥.浅谈作文评改与信息技术整合[J].中国当代教育科研杂志,2009(2).
瞿林美,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基础部教师。
H193.6
A
1672-8610(2015)07-01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