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探析

2015-02-14 17:35:32李金云胡元蕴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罗切斯特解构主义英美

□李金云,胡元蕴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解构主义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探析

□李金云,胡元蕴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英美文学课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但目前该课程处于教师灌输文学知识、学生不愿意学的尴尬境地。以反逻各斯中心主义为特征的解构主义理论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对作家与作品的既有评论并非绝对真理,时代和理论语境发生变化时,这些原有的评论就会失去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的时代与文化背景来对经典作家、作品做出新的认识与评价,这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解构主义;英美文学课;创造性思维

一、引言

英美文学课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常在大三的两个学期开设,所用学时与所占学分较多。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丰富学生文化与文学知识以及提高学生文学修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该课程目前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学生兴趣不高,不愿意学,认为文学没有用;教师只注重传授文学知识,重复既往的对作家和作品的评论,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分析解读作品;文学课变成了“教师讲、学生记、考试靠回忆”的索然无味的鸡肋课程。

此外,由于受中学语文课的授课方式与习得知识的影响,学生们对文学课形成一种僵化的概念,认为对一个作家或作品的认知与解读是固定不变的,比如提及英国作家狄更斯,学生马上想到他是一个批判现实的作家,谈及美国作家福克纳,学生只将其定义为一个反对奴隶制的南方作家等。学生通常采用的语句模式是:作品反映了……,揭示了……,作家鞭挞了……,表达了对……的深刻同情以及对…….的美好向往等。这种对作家作品的认知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一方面,这种做法简约了作家与作品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多维性,将作家与作品视为一个静止的、平面的存在;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严重限制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其对文学的认知永远停留在一个粗浅的层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为改变英美文学课的这种教学现状,笔者将运用西方文论中的解构主义理论改革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模式,通过解构主义“否定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反形而上学”的理论主旨,质疑那些对作家和作品的既有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教师的引导作用,将英美文学课变为学生爱学并学有所获的、真正的专业核心课程。

二、解构主义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批判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与逻各斯中心主义为宗旨的解构主义引起巨大的反响,在艺术、美学、政治、文学等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在文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家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1930-2004)与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

德里达认为,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以来便遵循着“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逻各斯”意谓“中心、本质、真理、绝对”等,“逻各斯中心主义”即任何事物都存在一个本质、一个中心,其它性质都服从于这个本质或中心,从而形成众多对立的二元结构:本质与非本质、中心与非中心、真理与非真理、绝对与非绝对等。在这些二元结构里,前者处于支配地位,后者处于被支配地位。就作家与作品而言,“逻各斯中心主义”意味着作家只存在一个本质特点,其它特点都无足轻重,作品的意义是一个绝对的真理,其它对作品的认识都无关紧要,文学史上对一定作家和作品的评价是绝对的。德里达反对这种“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作家与作品的意义是永远开放的,作家与作品的意义永远都处于一种“延异”(differance)的过程中。“延异是差异和差异之踪迹的系统游戏,”“延异”否定了事物的中心,“中心并不存在……中心是一种非场所,而且在这个非场所中符号替换无止境地相互游戏着。”[1]p505读者的阅读是一种创造过程,读者对一定作家和作品的解读总是未完成的、不确定的,而且随着时间与特定语境的改变而改变。

巴尔特在德里达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之死”,认为作品一经诞生便获得独立的生命,与作者不再有渊源关系,文本生产出来之后,作者便走向了“死亡”。作者的死亡意味着读者的诞生,作品意义的生产需要读者的积极参与,从这种意义上说,阅读与写作便失去了界限,读者的阅读其实也是一种创作。受既有知识与所处语境所限,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也势必不同,这就否定了作品只存在一个意义、一个中心的传统认识。“一个文本并不是散发出独一的‘神学的’意义(作者——上帝的‘信息’)的一行词语,而是一个多维的空间。”[2]p52-53在这个多维的空间里,存在多个意义,读者可以根据作品提供的种种细节对作品进行阐释,当然,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阐释可能完全不同。那些依据作家生平对作品所做出的实证式的研究只是文学研究的一个方法,而非全部。

三、解构主义在英美文学课中的具体运用

解构主义理论自诞生以来,在西方和我国文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波及到了教育领域。国内已有一些高校开始将解构主义理论运用到教学中,进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究该理论在培养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熊成钢与其硕士生一起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将解构主义理论运用到大学语文教学中,从解构主义的延异、撒播、踪迹、替补四种策略入手,提出文本的延异观,并建构起解构主义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与之不同,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党争胜教授则将解构主义理论运用到翻译教学中,鼓励学生用异化的方法处理译文中内涵丰富的词语,较好地发挥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无独有偶,北方工业大学的杨丽君也将解构主义理论运用到翻译教学中,强调消解传统的翻译忠实观,突出译者的中心地位。而郑州大学的郭英剑教授则指出英语专业的文学课教学要充分发挥文学理论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思维。[3]p5-7

解构主义理论在英美文学课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充满机遇与挑战。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对作家与作品的既有评论是一定时代、文化背景以及理论语境下的认知结果,并非绝对真理,当时代、文化背景和理论语境发生变化时,这些原有的评论就会失去现实意义。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必将这些既有评论奉为圭臬,不必单向学生传输这些已有看法。其次,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去发现作家与作品中存在的与传统认识不一致的地方,并鼓励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究这些差异之处,并结合当前的时代文化背景来对这些经典作家、作品做出新的认识与评价,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4]的培养目标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解构主义理论在英美文学课上的运用有利于实现这个培养目标。

笔者在英国文学课上,讲到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时,安排了一次讨论课。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小说非常熟悉,很多学生观看过根据小说拍的电影,所以学生绕过故事情节,直接开始讨论小说的主题。但学生们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出奇地一致,认为小说赞扬了简·爱敢于冲破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勇敢地追求自由、平等与爱情,是女权主义的代表,简·爱集中表现了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权主义思想。教材上这样总结小说的主题:“简·爱的成长历程和情感经历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即妇女不应只甘心扮演社会制定给她们的角色,而应该、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经济上、婚姻上、人格上和社会地位上的平等。”[5]p90这些种看法其实是文学史对夏洛蒂和《简·爱》的评价,这个评价固化了人们对作家和小说的认识,构成了他们的“中心、本质、真理、绝对”,其它对夏洛蒂和《简·爱》的评价认识都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形成了德里达意义上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笔者运用解构主义理论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告诉学生,文学作品的生命大于作者的生命,作品诞生之后便获得了独立的生命,作者无法控制作品的意义,不同时代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读作品的意义,而且作家与作品的意义是异常丰富、永远开放的,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评价与解释。读者对作家的评价与作品的阅读其实是一种创造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作品的细节与罅隙,从这些细节入手,进行分析。比如,罗切斯特先生居住的桑菲尔德庄园中,阁楼上那个神秘的疯女人伯莎是怎么回事?她来自英国殖民地一个加勒比海小岛,并且与罗切斯特结了婚,她当初是怎么嫁给罗切斯特的?她后来为什么疯了?她是真的疯了还是仅仅被限制人身自由?在简·爱与罗切斯特结婚的前夜,伯莎为什么偷偷溜到简·爱房间,将简·爱的婚纱头盖踩在脚下?她还爱着罗切斯特吗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小说并未明确交代,形成了小说隐藏的“冰山”。

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对小说相关部分反复阅读,然后得出与教材结论完全不同的认识。当然,这次学生们的结论各不相同:有学生认为,阁楼上的女人并没有疯,她只是不适应英国这个文化环境,罗切斯特作为一个白人殖民者,他在家中对她进行殖民统治;也有学生认为,这个女人十分爱罗切斯特,她孤身一人离家万里,跟随罗切斯特来到英国,却处处遭遇社会的排斥,无法融入宗主国的生活,又得不到罗切斯特的理解,所以发疯等。学生们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根据小说提供的信息进行一系列大胆的推测,得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看法。

在此基础上,笔者趁热打铁,给学生们推荐了另一部与《简·爱》相关的作品——英国作家简·里斯(Jean Rhys, 1890-1979)的《藻海无边》(Wide Sargasso Sea,1966)。《藻海无边》对《简·爱》中的疯女人进行了解读与改写,通过象征等手法将小说人物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背景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对主人公伯莎的不幸遭遇的描写,展示了帝国主义残忍的宗法等级、文化压迫以及殖民统治。学生们兴趣盎然,讨论热烈,后来有两个同学的本科毕业论文选择了这个题目。

为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分析解读《简·爱》,笔者又提出一些问题:主人公简·爱后来证明是贵族的私生女,并且继承了一笔不小的遗产,作者夏洛蒂为什么这样安排?维多利亚时代很多作家重复这种叙事套路,为刚开始穷困潦倒的主人公安排一个高贵的出身和一份不菲的遗产,比如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王尔德的戏剧《认真的重要性》等,这说明了什么?再如,简·爱儿童时代就读的寄宿学校条件极其艰苦,但校长在每周对全体师生的例行训话中却强调学校条件较好,学生们应严格遵守上帝的教诲,做虔诚的教徒,对生活充满感恩。校长其实代表了整个英国当时的上层社会,他们利用宗教来规训劝导下层人民。小说《简·爱》反映了什么样的宗教观?作者夏洛蒂对这样的宗教观持什么态度?简·爱的表兄是虔诚的牧师,他的宗教信仰坚定不移,甚至为了到海外去传教而甘愿牺牲自己的爱情与人生,这种狂热的宗教信仰说明了什么?作者夏洛蒂对此持什么态度等等?《简·爱》中还有很多地方涉及到宗教,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笔者课堂上给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是开放的,没有固定答案,学生需要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深入思考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一个好的教师不在于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而在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教会学生如何收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寻找答案。笔者经常布置的作业形式是学术小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研究,运用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一个学期的英国文学课结束时,笔者明显感觉到学生的作品解读与创新性思维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并初步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

四、结语

国内学者郭英剑教授曾指出,当前文学课的人文价值被忽略,英语专业的文学课教学已经彻底滑入到语言教学的范围中去了,“文学教学仅只成了语言教学和学生学习语言的一部分。”[3]p6英美专业文学课选读的作品都是经典作品,这些作品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教师如果只从一个方面分析解读这些作品,无疑会大大简约经典的丰富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批判性思维十分不利。文学课上不仅要学习语言,更要教会学生进行复杂的、全方位的、深入的思考。美国学者比蒂·马丁(Biddy Martin)指出,文学课必须让学生明白所有的问题都是开放性的,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并非固定不变,文学教学不是学习权威的解读,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场所,文学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与独立思考能力。[6]p12笔者将解构主义理论运用到文学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分析解读同一作家与作品,这不仅激活了文学课的活力,让学生从讨厌文学课变为了喜欢文学课,而且十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解构主义理论在文学课上的运用是一个刚起步不久的改革,这方面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

[1]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M].张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Roland Barthes.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C]. The Rustle of Language. Trans. Richard Howar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3]郭英剑. 从文学理论的缺席谈起:文学教学的目的是什么?[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5):5-7.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Biddy Martin. Teaching Literature, Changing Cultures [M]. PMLA, Jannuary (1997): 7-25.

【责任编辑 谢文海】

A Study on Teaching Reform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ism

LI Jin-yun, HU Yuan-y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10083)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s a core course for College English major, but it encounters an embarrassment: teachers only teach literary knowledge and students take no interest. Deconstructionism, characterized by anti-logocentrism, can change this situation effectively. On the one hand, teachers should make students realize that previous comments on writers and works are not absolute truths, when time and theoretical context change, they will los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other hand,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reconsider and reevaluate classical writers and works under current age and culture,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Deconstructionism;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reative thinking

G642

A

1004-4671(2015)04-0141-04

2015-07-12

本文为武汉科技大学重点教研项目“基于解构主义的英美文学教学研究”(批准号:2013Z022)和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罗兰.巴尔特后现代文学理论研究”(批准号:15Q034)的阶段性成果。

李金云(1976~),女,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罗切斯特解构主义英美
《简·爱》梗概
重塑与解构
《简?爱》不简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解构主义翻译探析
解构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09
浅析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的典型人物简爱
对《简·爱》中罗切斯特先生的评价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