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话》教学中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云南省文山学院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口语教学为例

2015-02-14 05:48:17雷丽
语文学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少数民族学生方法途径

○ 雷丽

(云南省文山学院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云南 文山 663000 )



在《普通话》教学中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云南省文山学院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口语教学为例

○ 雷丽

(云南省文山学院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云南文山663000 )

[摘要]在《普通话》教学中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摆在边疆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普通话教师面前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云南省文山学院普通话教学实际,从教会学生聆听、培养说话热情、注重朗读训练、实现学生会说、营造交流氛围、适时给予鼓励六个方面作简单阐述。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方法途径

云南省文山学院属于边疆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40%左右。笔者从事《普通话》教学多年,在《普通话》教学中,笔者发现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整体影响了学院普通话口语教学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也给他们的人际交往、就业带来影响。下面,笔者结合教学《普通话》课程多年的经验,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不佳,而笔者一直以来采用的、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阐述,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一)教会学生聆听

“听”是信息的输入。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显得很封闭,不太愿意听别人说和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求少数民族学生善于聆听别人说的、讲的。少数民族学生只有先善于“听”,在“听”中逐步积累丰富的知识,长了见识,在口语表达时,才能妙语连珠,口若悬河。

但是,在《普通话》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发现一种现象,就是有的少数民族学生不注意“听”老师说、讲,不爱“听”同学说、讲,让“听”的效果大打折扣。那么,教师如何在“听”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笔者做法:

一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听词语,说意思。每次《普通话》教学,笔者都让少数民族学生听笔者读50个左右的词语或短语。在读中,让少数民族学生听读得是否正确,然后让少数民族学生说出读的词语的意思、用法和感情色彩,并叫少数民族学生起来用一些词语进行造句。二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听句子,记笔记。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好少数民族学生“听”的习惯和能力,笔者在课堂上会经常性、有意识地读一些名言警句给少数民族学生听,让少数民族学生用笔记记下来。三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听故事,说感受。笔者经常收集一些有启发意义的课外故事或用《普通话》教材里那些故事性很强的短文,让少数民族学生轮流上台读,让其他同学生听。听后,再让学生起来说感受给其他同学听。听的同学要注意听得明白,听得清楚,记好听的内容。

(二)培养说话热情

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求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寓口语表达训练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激发少数民族学生说话的兴趣。《普通话》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活动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笔者做法:

一是利用课前三分钟训练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每节课前,笔者让少数民族学生轮流上台进行3~5分钟的口语表达训练。训练的方式是让少数民族学生讲有趣的见闻、故事、笑话等,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这样做,主要是激发少数民族学生说话的兴趣,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这样的训练方式长期坚持下去,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便会有所提高。二是利用活动训练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普通话》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组织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演讲比赛”“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在活动中学好口语,在实践中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三是利用复述训练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普通话》教学中,笔者利用好《普通话》教材里面的短文材料训练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针对不同的短文材料,采用不同的复述方法进行不同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三)注重朗读训练

在《普通话》课程教学中,笔者经常性地带少数民族学生朗读词语、名言警句和短文等。在朗读中,注重教少数民族学生朗读技巧,注重朗读语速、语气、语调、轻重和节奏,训练好少数民族学生朗读的能力。如《普通话》教材中提供了不少初、高中语文课文中的不少选段供朗读,笔者就教会少数民族学生针对不同文体选段,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如朗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笔者向少数民族学生讲清这是一篇优秀的散文,课文里充满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在朗读时,要注意情感的起伏变化等。

《普通话》教材里的朗读材料,有些是文辞优美的散文,有些是经典诗词,有些是要求背诵的名篇。这些朗读材料,作为教师,要注意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实际,选用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选段进行朗读,教给少数民族学生朗读技巧,以此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朗读的能力。

(四)实现学生“会说”

少数民族学生胆小、害羞,不善交流,不爱说话。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因势利导,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趣可乐的话题让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如让少数民族学生讲英雄故事,作自我介绍,即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自己的爱好特长;叙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做好课前3分钟学生上台的口语演讲;要求少数民族学生介绍本民族的家乡风景、民风民俗;让少数民族学生复述经典故事、推介名著与人物、发表时事感想;不定期组织美文诵读、主题演讲、相声小品的模仿练习。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让自己想说话,敢说话,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比较,口语表达能力定会逐步得到提高。

(五)营造交流氛围

要想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营造口语交流的氛围。那么,怎样营造口语表达交流的氛围呢?

一是对话。对话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话是最真实的口语交际行为。学生通过对话,可以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学习别人说话的方式、技巧、策略。二是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普通话》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创设适合教学和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境,让少数民族学生可以针对情境主动参与,有话可说。同时,教师要积极创设复述和转述的情境,让学生学会进行复述和转述。如让少数民族学生复述老师讲课的要点、顺序等。

(六)适时给予鼓励

少数民族学生自尊心强,自信心不足,在现实中,比较讲面子。所以,在《普通话》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闪光点,即便闪光点很小,教师也要适时给予鼓励,让他们觉得老师还是赞赏自己,从而消除他们心理上的焦虑。同时,少数民族学生也要善于表现自己,即使说错了,也不要紧。但无论少数民族学生说的怎么样,教师也要多鼓励,让少数民族学生知道自己也行,有信心。这样,才有可能激起少数民族学生训练好口语表达能力的兴趣,才有可能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在《普通话》教学中,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方法途径多种多样。上述提到的方法,只是笔者在《普通话》教学中多年来常使用的方法,对各位同仁不一定适用。但是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的《普通话》课程教师,不管是谁,都应学会针对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一个不二的选择。

【 参 考 文 献 】

[1]李永康.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文山教育,2015(4).

[2]李燕辉.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7).

[3]高娃.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1).

[4]肖谦.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口语训练方法初探[J].湖南教育(综合版),2005(14).

[5]孙惠欣.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普通话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9(11).

[6]杨景霞.高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以少数民族地区的琼州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3(1).

[中图分类号]H1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9-0095-02

[作者简介]雷丽,女,云南省麻栗坡县人,云南省文山学院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地方文化研究及语言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普通话教学少数民族学生方法途径
职业学校普通话教学的优化方式研究论述
考试周刊(2017年1期)2017-01-20 22:08:43
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未来英才(2016年17期)2017-01-06 18:43:01
互联网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影响的调查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19:18:38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的路径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4:16:56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21:13:48
伊犁师范学院“民考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焦虑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1:10:13
浅谈如何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