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岚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陇南 742500)
一名作家所使用的文学语言体现了他的民族特点,思想特点与创作特点。文学模糊语言包含大量的信息,通过恰当地运用它能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增强了作者情感的表达,特别是对于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及梦境一般的神话场景的描述更具魅力,那么文学语言模糊美的言语是怎样生成的呢?笔者试图在下面的文章中对此作一探讨。
文学的模糊语言涵盖了巨大的信息量,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那么文学语言的模糊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可以分成三个方面来谈。
1.文学模糊语言中词语的运用。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其词语语义的宽泛带给人无尽的遐想。比如描述一个人:他年纪很大,但精神很好,头上已经布满白发。“他年纪很大”这段语句就使用了模糊化的语言,没有对其年龄作出具体的说明。但是,却准确的传递给读者一个老人的信号。如果我们换成:他有70 岁。这句话虽然同样给读者传递出他是一个老人的信息,但却因为准确的数字限制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在没有准确的限定年龄的时候,读者们根据自己的阅历可以将这位老人想象成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回忆起小时候爷爷对自己的爱。但是,一经年龄的限制,读者们在潜意识中就会因为年龄的设定而使自己的想象空间大为缩小。不能使读者自觉的联系起来自己生活的文学作品是迟早会被读者抛弃的。虽然说细致的描述在某些时候十分重要,比如对一个人心理的细腻描写。但是,在有些时候使用模糊化语言调动起来读者的想象力却胜过千言万语的细致描绘。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中虽然使用了三千丈这个准确量词,但是相信读者并不会当真以为作者会有三千丈的白发,而是体会到了作者浓浓忧愁的味道。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作品中大量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就是要通过模糊语言为读者创造出一种意境,使读者可以在这种意境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增加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
2.文学语言中句子的模糊美。当夸奖一个姑娘漂亮的时候,我们常常说,她美得像花儿一样。或者说像画中的人物一般。在这里,夸奖者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女孩子的美像哪一种花,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个人喜好,将这位姑娘想象成自己喜爱的兰花、菊花抑或是玫瑰花。在这里,作者使用的模糊化语言为读者勾画了一片天马行空一般的巨大想象空间。
3.文学意境的模糊美。在文学方面修养很高的人,使用最简单的语言三言两语之间就为读者描绘出一片意境,比如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对这句诗评价道:烟怎么会是直的呢?但闭卷一想,还真是那个味。这里,王维就使用模糊化语言为读者们描绘了传颂千年的经典场景:大漠孤烟。王维使用寥寥几字就为我们准确描绘了塞外的意境,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文学语言模糊美的魅力。再如古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简简单单的14 个字就为读者描绘出一幅鸟鸣白鹭飞的美景,甚至真的听到了黄鹂鸟在高大的翠柳间唱歌。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更是带给人一种如临其境般的感受,
这些语言描述,在触觉、视觉、听觉甚至是味觉方面,都给予了读者很好的共鸣,这种共鸣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品味,却难以用语言进行描述,这就模糊性语言为人们营造出一种模糊、朦胧的审美意境带给读者一种独特的朦胧之美。
上文介绍了文学模糊语言的独特魅力,那么这种独特的魅力是怎样生成的呢?笔者对文学语言模糊美的言语生成作一探讨。
1.文学语言违反逻辑的表达。在文学作品中,文学语言违反逻辑的表达十分常见,但是却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违反逻辑的表达方法却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我们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很容易发现有些作品明明是写的欢乐的事情却用哀景作背景,或者是写的是悲哀的事情却用欢喜作背景。这种相反的表达更能突出人物的情感,带给人以震撼的感觉。例如诗人杜甫的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人以碧江、白鸟、青山、艳花等意象描绘了春末夏初的美景,一句“今春看又过”使人无暇欣赏眼前的美景,而将诗歌的情感引向了“何日是归年”的漂泊异乡的思念家乡的伤感。景虽是美景,情却是伤感。这份伤感源于诗人有眼前的美景想到了家乡。在景与情的关系上,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在表现手法上就叫做衬托:用美好之景衬托伤感之情。将两种完全相反的情感放在一起来写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突,使哀者更哀,悲者更悲。这种违反逻辑的表达手法丰富了作者的写作技巧,带给读者无尽的悬念,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
2.修辞手法所带来的文学语言模糊美。文学中有着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拟物等。借助这些丰富的修辞手法,作者就可以将那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情景、氛围、心理活动等生动准确地向读者进行传达,读者们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对作者描述的情景进行再加工,在读者的灵魂深处产生共鸣,而共鸣程度的深浅与作者的经历息息相关。借助于这些修辞手法,作者就能对人类情感中的爱恨情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进行深刻的表达。并且使这种表达情感直击读者的心灵。除却修辞手法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表达方式能将这些复杂而又微妙的情感完完全全的呈现在读者眼前。比如从当初的一国之君沦落到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李煜,面对着软禁生活的愁苦,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将其恰当地表达出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内心的愁苦若不借助修辞手法是无法准确的表达出来的。诗人通过将自己的愁苦同一江东流的春水相比较,突出地呈现了作者的愁苦之情。有时,文学作品中错觉的运用也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心情,比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前几句都是写的春天的美景,花草、燕子、鸳鸯、青山,一派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后一句作者笔锋一转: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虽然风景这边独好,无奈不是诗人自己的家乡,所以“不如归去”。这首诗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另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一句运用了对比和错觉,江水的碧绿更加显得水面上飞鸟的颜色更加鲜艳明快,青青的山坡映红色的花朵,更显得花朵的艳丽,“欲燃”二字是作者突出花朵颜色的艳丽,好像要燃烧起来一般。“欲燃”二字用的极为巧妙,通过错觉的运用把花朵的颜色写活了、把花朵的动态也描写了出来。
3.语言缺省表现出来的模糊美。相信文学爱好者经常遇见这种情况,当一个故事最大的悬念出现时,作者有时候会突然出人意料的停笔,让心急火燎的读者不得不去猜想故事的结尾,这样的文学作品设计其实也是一种美,它激发起广大读者的想象力,出于对这部作品的不舍并结合自己对作品的体会和把握去续写作品的结尾。当然,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心中有着不同的故事结尾。这样就会使文学作品在读者群中保持持久的活力与生命力。这种意犹未尽的写作手法所表达和蕴含的信息量同样是巨大的,这种想象模糊美的运用,在特定的情景中,使语言产生了一种深沉、含蓄、精炼的美。让读者有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深切体会。
文学作品的语言模糊美带给读者一种特别的体验,并且为文学作品本身带来了一种生命力。作品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读者将自己的心情同主人公的命运紧紧的捆绑在一起。这也是千百年来我国文学名著无论传到哪个朝代都能拥有大批读者的原因。文学之美,美在修辞、美在模糊、美在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
[1]张公瑾,丁石庆,等. 文化语言学教程[M]. 科学教育出版社,2012.
[2]伍铁平,王宗炎. 模糊语言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杨宝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美学功能[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2):111 -113.
[4]刘灿群.艺术语言模糊美的言语生成方式[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00 -102.
[5]高晓琦,佘占宏. 透过“格式塔”看文学作品的模糊美[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01 -203.
[6]吴佳妮.文学语言模糊美的言语生成研究[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4(5):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