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后的波澜与玄机
——《荆轲刺秦王》重读三得

2015-02-13 11:50湖北省监利县朱河中学朱卫国
语文知识 2015年2期
关键词:刺秦王侠士侠客

☉湖北省监利县朱河中学朱卫国

故事背后的波澜与玄机
——《荆轲刺秦王》重读三得

☉湖北省监利县朱河中学朱卫国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名篇,扣人心弦,常读常新。多次研读,愈觉文字背后波诡云谲,满目风雨。细细玩摩,竟读出了阳谋下的手腕、言语中的侠客风骨、作者的迎合之笔。现不揣浅陋分析如下:

一、太子丹“阳谋”取人头,逢场作戏玩手腕

燕国将遇灭顶之灾,太子丹除了施荆卿刺杀秦王之计外,别无他法,生死枚关之际,太子丹其实无路可走,且此计谋划至今,只等关键时一试定乾坤,留给太子丹的可打之牌只剩这一张,在此危急之时,依荆卿分析:“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也就是说,行刺之计的前提条件是取樊将军首,这一点太子丹是心知肚明的,且国之存亡大计不能因任何小因素受阻,没有什么比谋之多年的行刺大计更重要,在听荆卿之言后,其实太子丹已默认此计,但太子丹以不忍之由否定了荆卿之言,似乎是仁君慈主,通达人情:“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细揣作者的用笔,只是白描处理,没有用细节渲染,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回味空间,结合当时燕国局势,太子丹大约是假意说之,以表自己的仁心侠义,或是说说而已,并非内心真言。一来如此国难当头之时,区区一手下人头与存亡大计,孰轻孰重,不言而喻;二来也难有他计,或许太子丹有不忍之心可信,但绝不真是让荆卿“更虑之”,“更虑之”的后果可能就是坐以待毙。此外,这番口是心非的话,也有故意彰显自己形象的成分,于太子丹而言,荆卿只是一枚为自己赴死的棋子,把自己的仁心示人,对荆卿是一种不露痕迹的取悦与慰藉。

荆卿私下取了樊将军的人头,这正在太子丹的期愿之中,且太子丹听闻后,并没有任何责怪荆卿之言,只是“驰往,伏尸而哭,极哀”。太子丹的此番言行更是逢场作戏,表演性极强,用公开场合的哀哭,昭示自己惜将如命、知情知义的形象,收到了凝聚人心、团结君臣、再示仁心之目的。太子丹的哭,九分是哭给他人看的,一分可能是真性情流露。

这是太子丹的“阳谋术”,自古以来,玩阴谋者不乏其人,但玩“阳谋术”更要智慧,把“阴谋”玩成“阳谋”就是一种境界,虽然太子丹的形象在全文中有谋事不周、浮躁多疑的成分,但在取行刺信物——樊将军人头的环节上算是玩足了谋术,可谓是一位可圈可点的政治高手。

二、看似矛盾实高妙,侠客风骨浩长空

“易水诀别”片段中有两处看似矛盾的地方,都是荆轲所言:“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教学中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言为心声,不同的话语传达不同的人物内心,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便可窥见作者刻画人物的高妙。

士可杀,不可辱。“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正是侠客风骨的生动见证。荆卿“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荆卿愤怒,严厉斥责,君子一诺千金,人格重于一切。此言正是表现荆卿侠士人格的重要细节。《史记·刺客列传》中就讲述了太子收买荆轲谋大事的前后经过,开始荆轲是推辞的,“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但太子执意相求,“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由是见之,荆轲从“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的被弃之人,到被太子丹相求谋大事,就已经身许燕国,准备知恩图报了。今行大事在即,却被效忠的主子怀疑,这是作为侠士的荆轲不能接受的。既已许之,必知其恩,还其情,不负男儿之躯,不辜知遇之恩。荆轲在此一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不仅是许给自己与太子丹的咒誓,以泄不满,更是果决地捍卫了千古侠士的尊严——刚烈、勇猛、敢于担当、一诺千金。须知勇者无惧,忠者无畏,智者无己。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千古传唱,其意与“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相左,刻画的却是侠客的真实内心,这两句话合起来看,正是荆轲的真性情写照。士为知己者死,侠士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荆卿明白,所有人都明白,此去凶多吉少,几乎是有去无回的,在这全场白衣冠送之的场景中,荆轲袒露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也算是赴死前的告别。“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报死之心无悔,铮铮誓言浩长空,悲壮但不悲哀,这正是那个年代卓绝人格的高歌。

两句看似矛盾的话语,展现的正是侠客风骨的两个方面——名重于身,视死如归。

三、妙笔倾情巧设悬,见仁见智任评说

《荆轲刺秦王》的作者虽未直接在文中流露对荆轲的感情倾向,但不难发现,对荆卿的褒扬与惋惜之情已经渗透在字里行间,文章虽用故事与细节说话,力求简洁美,但在拓展文字思考空间、延伸故事的联想性上,也很见匠心。

有一处算是略显突兀与简省的留白应该关注:“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后来荆轲在太子丹的催促下上路了,再后来荆轲行刺失败了,他的失败与那个居远未来的人有无关系?想必每一个读完文章的人都会作这样的思考。当读者作这样思考的同时,大都会为荆轲的失败遗憾的同时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如果他等的那个远居之人到了,或许大功告成了。笔者认为,这大约是作者在完成初稿后,觉得荆轲的失败不应这样彻底,毕竟侠客失手,对老百姓读者而言,有些难以接受,为了给读者一丝安慰,在感情上给荆轲这个侠士最终的失手留一角天地,有意在文章里加进去的一处悬念。

说这个悬念之所以突兀,是因为这句话在文中单独成段,前无铺垫,后鲜有照应(在太子丹催促时,荆轲再次提过“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所等之人为何者,因何未到,是不是行刺计划里重要的人物,为何太子丹却不知道,作者只说是居远之人,并无他言,直至全文结束,都没有提过。很显然,这是作者有意留下的一处空白,留足悬念,既拓展了文章的延伸空间,又在感情上为荆轲的失手进行了补救——荆轲失手,是因等待助手被太子丹疑心而仓促上路的。

此处留白,实为作者对荆轲其人的感情倾向——对舍生忘死、反抗强暴的侠士精神的礼赞。但中国民众自古有“大团圆”的喜剧情结,这让这出悲剧在读者唏嘘慨叹的同时,还能在痛惜中找到一点极重要的客观理由替主角“辩护”,算是作者的一点有意迎合吧。

千古荆轲任评说,《荆轲刺秦王》只讲了个故事,讲述者尽可能地藏匿了自己的情感。

猜你喜欢
刺秦王侠士侠客
挂羊头卖狗肉
侠客
护鹿小侠客
侠客
荆轲刺秦王意义的崩溃与重建
荆轲刺秦王
浅析侠文化中的“隐逸”之道
中外历史中的“刺杀”故事
试论《琅琊榜》中所蕴含的侠士文化
翻洗酒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