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孙健
中学生议论文为何总是论证乏力?
——从“举例说明”与“举例论证”谈起
☉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孙健
近日读到一位老师的“高考作文阅卷手记”,其中特别谈到高考议论文普遍存在的“论证乏力”问题:“议论文这种文体依旧是高考作文的主旋律,深受考生的青睐。议论文需要充实的素材来论证观点,或者需要说理分析来论证中心。可是,有考生不知如何论证观点,对来之不易的素材仅停留于陈述,有堆砌素材之嫌,缺乏深层面的分析议论,导致素材与论点若即若离。”[1]其实,类似的评论在每年高考作文评卷结束后都会读到,既有专家学者的分析,也有一线教师的感慨。问题是,历届考生的作文似乎没什么大的长进,还是堆砌素材,还是缺乏分析,还是论证乏力。
为什么发现了问题却难以解决?是我们在备考中忽视了对素材议论分析的训练吗?其实不然。当前高中议论文教学中非常重视议论分析的写作训练。还有老师总结出“假设说理法”“因果分析法”“意义分析法”等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写作技法,甚至给出了一些例后分析的句式让学生运用,如:“如果……那么……”“假如……怎能……”“为什么呢?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从……中,不难发现……”。指导应该够具体了,训练应该够扎实了,为什么年年高考作文还是“论证乏力”?我想,根子可能不在写作技法上。
前段时间,我校高三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几位同学署假旅行。一日在大山中走到了一个地图上没有标识的路口,问当地的山民,回答是,前方的路很难走,但风景很美。是否继续前行探索,几位同学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有人主张退回,认为这样的探索有危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不应该冒险;
有人主张前进,认为任何探索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成功,但没有探索就一定不可能有收获;
有人主张仔细斟酌,认为应先了解情况,再决定是否进行探索,不应该作不确定的努力……
人生的旅途中,也不时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
一位同学作文中有这样一个语段:
勇于探索,就能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李安,这位大名鼎鼎的台湾导演,就是凭借新颖的创意问鼎奥斯卡奖项。他从不重复创作已有的作品,而是不断激发灵感,带给观众独特的视觉冲击。东西方风格的巧妙结合、动物与人类同为电影主角等大胆创意在他手中变成了好评众多的电影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什么李安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他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勇于开辟道路,探索未知,即使在黑暗中也要找到一点光明。如果勇于探索,我们也能为自己平凡渺小的人生增添光彩。(《勇于探索,成就人生》)
这应该算是“训练有素”的一个议论语段,有论点,有事例,有分析。但推敲起来,其“论证”真的有力吗?作者举了李安的事例,李安在电影导演中“勇于探索”,其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了成功。但一个成功的案例就能证明“勇于探索,就能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吗?难道没有勇于探索却一败涂地的例子?虽然作者在举例后用了“因果分析”“假设分析”的方法,但无法改变论证乏力的事实。
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举出几个例子,在例子后面翻来覆去说一些“扣题”的空话,“论证乏力”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作家缪哲先生曾毫不客气地批评道:“(高中生)人都十八九了,智力不可谓不开,论证问题,却依然使用举例说明的办法,则无论怎样讲,终归是中学教育的耻辱。”[2](P.104)话重了些,指出的却是真问题。尤其是缪哲先生用的“举例说明”一语,很值得琢磨。“举例说明”和“举例论证”是一回事吗?
什么叫“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是一种说明方法,指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实例来说明事物。常见的说明方法除了“举例子”还有“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不管哪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把事物或道理解说明白,故曰“说明”。
什么叫“举例论证”?“举例论证”是一种论证方法,指列举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常见的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还有“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不管哪种论证方法,目的都是“证明”观点,说服对方。
回头看看上文所引学生语段,究竟是“举例论证”还是“举例说明”呢?“举例论证”背后是逻辑归纳。该语段仅举出一个孤例,就得出了“勇于探索,就能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的结论。作为“论证”,说服力显然是有限的。正如缪哲先生所说,这不过是“举例说明”而已。
这也正是中学生议论文论证乏力的根源,以“举例说明”替代“举例论证”,以“说明”取代了“说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与我们长期以来文体分类含混有一定关系。中学语文通行的文体分类方法是“三分法”,即分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种分类方法来源于叶圣陶、夏丐尊上世纪40年代编写的《国文百八课》。但《国文百八课》本是“四分法”,即将文体分成记述文、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四大类。1963年前后,全国统编语文教材将记述文、叙述文合并为记叙文,“四分”成了“三分”。如下图所示:
但据王荣生教授研究,这一合并导致了“文体”产生一系列“漂移”,造成几乎所有文体都“名不副实”。具体言之,“叙述文”变成了静态事物“描写”为主体的、混合评论、偏向抒情的“记叙文”。“生动的记述”也归并到了“记叙文”。而“平实的记述”归并到了“说明文”。受挤压的“抽象的说明文”向“议论文”靠拢,使“议论文”变成了一种含混的文体。学生所写的“议论文”只求观点的“自圆其说”而很少顾及“说服”的功用,也逐渐地失去了论证的训练。其演变可用下图大略表示: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说的“议论文”混合了叶圣陶、夏丐尊二位先生所说的“说明文”“议论文”两种文体。这也导致了学生写议论文时把“举例说明”和“举例论证”混为一谈,缺乏论证与说服意识。
王荣生教授指出:“‘议论文’的要义在于‘论证’的力量,正如《国文百八课》所提示的,‘议论文’的写作训练,关键是‘演绎’‘归纳’‘辨证’等‘推理的方式’,关键是要建立足以确立观点的优势证据。”[3]
从“推理的方式”上着眼,有效的“举例论证”实际上是归纳逻辑的运用,必须考虑事例的确凿、充分、有代表性,并且要注意归纳所举事例的共性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请看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一段著名论述:
农田灌溉人员在灌溉过程中忽视了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即使采用较好的设备,很多灌溉人员也不能将设备的自身效果发挥到最大化,难以达到节约灌溉的效果,严重者还会适得其反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3]。
盖西伯构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这就是典型的举例论证,通过大量事例的归纳,总结出背后的道理。再如下面的一个多年前的高考优秀作文语段:
一代艺术巨匠达芬奇学画时经过一番严格的“画蛋”训练;闻名全球的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从孩提时代就经历魔鬼般的刻苦练习;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自幼就打下扎实深厚的武功和唱功底子。为什么他们能成为成就卓著的艺术大师?因为他们都曾经“画过蛋”,即他们都经过严格的基本训练,有着扎实的基本功。万丈高楼打下了深厚的地基,才使他们达到了一般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这个语段可分为三个层次:列举事例、归纳共性、得出结论。这样的语段,不仅仅是举出事例,更重要的是从众多事例中总结出共同的道理,其背后是归纳逻辑的运用。显然,这比单纯的“举例说明”在论证上更为有力。
当然,在语言表达上也可以有一些变化。
变式一:
一代艺术巨匠达芬奇学画时经过一番严格的“画蛋”训练,闻名全球的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从孩提时代就经历魔鬼般的刻苦练习,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自幼就打下扎实深厚的武功和唱功底子。假如他们没有经历严格的“画蛋”训练,没有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他们有可能成为成就卓著的艺术大师吗?万丈高楼打下了深厚的地基,才使他们达到了一般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达芬奇如果没有名师这一番严格的训练,那就很难想象他以后会成为一代艺术巨匠;著名的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如果没有孩提时代的严格基本训练,又怎能成为闻名全球的小提琴之王;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如果没有扎实深厚的武功和唱功底子,又怎么能成为文武兼备的演员?可见,很多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曾经“画过蛋”,即他们都经过严格的基本训练,有着扎实的基本功。万丈高楼打下了深厚的地基,才使他们达到了一般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变化的是表述的形式,不变的是归纳的推理方式。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从逻辑上讲,用举例的方法可以“证伪”一个观点,却难以“证实”一个观点。这就是哲学家波普尔所说的:即使举出一万只天鹅是白的,也不能证明“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而只要举出一只天鹅是黑的,就可以证明“不是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认识到“举例论证”的局限性,我们在论证时也要尽可能辅以其他论证方法,才能使议论文更有说服力。
注释:
[1]刘佳杰.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阅卷手记[J].广东教育(高中版),2013,(7、8).
[2]缪哲.祸枣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3]王荣生.从文体角度看中小学作文教学——从《国文百八课》说起[J].上海教育科研,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