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社团“从做中学”的思考

2015-02-13 11:32姜藤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杜威社团中学生

姜藤

中学生社团“从做中学”的思考

姜藤

中学生社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对中学生社团活动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实现中学生社团“从做中学”,将提升社团活动的内涵,有助于学校树立新型的学生观,并极大促进社团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教育者应在社团活动的管理、规划开发活动内容、指导方法研究和建立多元的社团评价体系等方面采取切实的措施。

中学生;社团活动;从做中学;杜威

一、“从做中学”的涵义

杜威所主张的“从做中学”,实际上也就是“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虽然名称各异,但其意思是相同的。与“做”密不可分的“活动”概念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杜威在解释“从做中学”的涵义时,对活动做了两个方面的基本规定:一是必须排除由于外部强制或命令的行动。二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做的事和从事的活动不能一律化。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并不完全针对科学教学,而是涉及一切活动,包括艺术创作、手工活动和科学探究三层基本涵义。杜威要求在课堂中为学生准备充分活动的地方和适合学生活动所需的各种材料和工具,要在学校里设实验室、工厂、园地等,让学生在制作的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生为解决实际问题,便去搜集有关资料,确定问题所在,并提出各种假设。这种过程能使学生丰富自己的经验。为此,杜威提出教学过程应由安排真实的情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要有刺激思维的课题(明确问题)、有可利用的资料以作出解决疑难的假定(提出假设)、从活动中去验证假定(解决问题)、根据验证成败得出结论(检验假设)五个部分组成,这就是著名的“从做中学”的五步教学法。

二、用“从做中学”理论指导中学生社团活动的必要性

(一)“从做中学”是中学生自然的发展进程的开始

杜威把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分成三个阶段,并指出在第一阶段,学生的知识表现为聪明、才力,就是做事的能力。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应该认识到,儿童自然的发展进程总是从包含着从做中学的那些情景开始。据此分析,中学生也处于学习的第一阶段,如果能在自身的社团活动中进行学习,开始他的自然的发展进程,必将获得关于怎样做的知识。

(二)“从做中学”是中学生的天然欲望的表现

杜威认为,儿童身上蕴藏着充满生机的冲动,生来就有一种天然的欲望,要做事,要工作。在儿童本能的发展上,不仅主动的方面先于被动的方面,而且,儿童本能的力量,即实现自己冲动的要求是压制不住的。这也就是说,在中学生社团活动中,如果对学生的这种天然欲望加以引导和发展,如果能对活动加以选择、利用和重视,以满足学生的天然欲望,使学生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的社团活动中进行学习,这也许是对学生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

(三)“从做中学”是中学生的真正兴趣所在

因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的汉语文化知识的积累。通过用英语开设中国文化类系列选修课程;开展课外文学名著阅读活动;组织读书沙龙和工作坊等,让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掌握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同时更要熟悉和通晓汉语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兴趣就是一个人和他的对象融为一体”。杜威认为,生长中的儿童的兴趣主要是活动。对于儿童来说,重要的最初的知识就是做事或工作的能力,他对“从做中学”就会产生一种真正的兴趣,并会用一切的力量和感情去从事使他感兴趣的活动。从中不难理解,中学生一定会对他能做成功的事、对于他满怀信心地进行的事和对于他怀着取得成就的意识所从事的活动有浓厚的兴趣。中学生社团活动由于没有了外部的升学压力,学生就会把从约束中摆脱出来的注意力转向使他感兴趣去做的事情和活动。因此,要使学生在社团活动的时间内保持愉快和忙碌,就必须使他们有一些事情做,而不要整天静坐在课桌旁。[2]

三、中学生社团“从做中学”的意义

(一)中学生社团活动将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

杜威主张的“从做中学”,强调知与行、学与做的关系,尤其是提出了考虑如何“做”的观点,可以解决现在社团活动中重知不重行、脱离学生和社会实际的要害问题。社团学生能够“从做中学”,将会有助于教育与生活以及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中学生对生活的兴趣。这样的社团活动能使学生天生的主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调动,使学生有机会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践,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在实践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有助于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开拓知识领域。这样的社团活动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二)极大促进社团学生的全面发展

《杜威学校》一书中指出:通过“从做中学”,能“使富于感情、善于思索、积极主动的儿童,成长得更有力量,更有能力,以及对自己同自然界和社会的关系更具同情的了解”。这意味着,中学生社团实施“从做中学”,从身体上来说,不仅促使学生的身体活动,而且也促使了学生的手和眼的协调;从心理上来说,学生社团活动中经历的心理体验有助于提高自身自制力和增强自信心;从智力上来说,当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圆满地解决一个问题,他就增添了知识和发展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从道德上来说,学生通过自己的做,既学会了如何做,也增强了信心,又培养了社会精神,从而在面对新的环境时就会无所畏惧。

(三)有助于学校树立新型的学生观

中学生社团实现“从做中学”,学生从被动接受的桎梏中解救出来。学生在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这种富有成效的和创造性的运用,获得和牢固地掌握有价值的知识,开始他的自然的发展进程,这也表明学生是一个有生命的完整的个体,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主体性的有思想的人,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只有促进作为人的生长和发展的教育才是最需要的。这与我国基础教育提倡的素质教育和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一脉相承,就是确立以“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作为学校社团活动的教育者从中可以重新认识学生,树立新型的学生观,跟上时代步伐,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四、实现中学生社团“从做中学”的措施

(一)抓好学校层面社团活动的管理

学校要将社团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规划,由校团委牵头组织学生建立明确的社团活动目标、系统的活动规划和一整套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成立一支精干的学生社团干部队伍,从中负责相关部门工作的联系、协调和沟通,使社团活动更加科学规范。另外,其他部门需配合校团委社团活动设置,做好集中和分散结合的弹性课时安排、活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管理、指导教师聘任、培训和考核等工作,把松散型社团活动,变成既有组织纪律性又有开放灵活性的活动。再有,学校要投入必要的资金,有组织地开放学生实验室、技术实践室、机房、图书馆等设施,不遗余力地满足社团活动“做”的场所、材料和工具。[3]

(二)科学开发、整体规划社团活动内容

科学开发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社团活动内容是落实“从做中学”理念的基础。首先要对社团活动内容框架有个整体规划。这个框架的确立,主要依据学校设计的社团活动目标以及对学校情况的分析基础上确定,如笔者所在学校就结合“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特色学校建设的需要,确立了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培养目标,将技术和艺术类社团活动内容整体框架划分为具体技术类、具体艺术类、艺术与技术融合类、艺术与文学融合类、技术与科学融合类和技术人文类六个方面。其次,应全面关注社团活动组织线索,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发社团活动主题时,可以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全面展开,充分挖掘主题活动中所蕴涵的“做”的因素;同时,教师要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

(三)准确定位社团指导教师和学生角色

指导教师和学生是社团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相互独立,但又不能分割,要做到师生平等,建立和谐民主关系。社团的教师是指导者、参与者和推动者。由于社团“从做中学”的特殊性和发展性,对指导教师的要求较高,所以在选拔和配备指导教师时要采取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坚持“校内外结合、长短期相济、固定和流动补充”的原则,打造一支水平高、影响力强、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学生是社团活动的主人,在社团活动过程中,要通过体验和学习,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一部分有潜质的学生可以通过额外的培训指导成为骨干和社团的核心,协助教师参与到简单的社团指导工作中,成为“小老师”,带动社团,带活社团。

(四)加强社团指导教师有效指导方法的研究

学校要引导社团指导教师加强指导方法研究。可从学生社团活动主题具体目标的设计、学生活动的具体方法及其实施,学生活动主题必要的资料和工具准备、活动的具体实施,课堂活动的组织、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活动成果表达方式、原始资料的保存积累、学生自我反思等方面入手,加强“从做中学”过程的指导研究;围绕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设计活动方案,搜集与处理资料,撰写活动总结或报告,表达与交流,怎样进行调查、访谈、实验、手工设计与制作,利用网络与计算机开展活动等方面进行基本方法的研究。[4]认知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到抽象的概括,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这就是超级画板在辅助数学分析教学中的作用,合理有效地使用超级画板不仅能帮助教师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兴趣,潜移默化中渗透数学的思维方式。

[1]张景中,彭翕成.动态几何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徐利治.谈谈我的一些数学治学经验[J].数学通报,2000(5):1.

[3]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76.

[4]张永凤.HPM视角下对傅里叶级数的教学设计[J].大学数学,2012(12):128-134.

[5]李海东.构建新技术支持下的中学数学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1(3):11-14.

责任编辑:陈兴安

(五)建立多元的社团评价体系

评价是社团活动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社团“从做中学”的特点和内涵,一个多元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目标指标、条件指标、过程评价、效果评价四位一体。目标指标是对社团活动规划的评价,主要围绕社团活动内容的范围、深度及结构体系,明确质量要求,进而确定社团需要完成的任务。条件指标是对师资、场地以及设备等硬件方面的评价,其目的在于社团实施是否有必要的条件,以及过程中是否充分利用了这些条件。过程评价的目的是考核课程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在这一评价中应重视教学文件、教学制度的建设,要侧重教师是否能够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等元素。效果评价是社团活动的总结性评价,主要从学校、社会、学生以及社团等几个维度来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桂洪.杜威的“从做中学”对不同教育主体的启示[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8).

[2]刘广利,汤慧丽.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8(5).

[3]张亮.学生社团课程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20).

[4]钱建芬,徐峰.社团建设:给学生一个成长的支点[J].中小学校长,2013(11).

责任编辑:金锡萍

姜藤,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中学高级,特级教师(天津300222)。

G635.5

A

1671-2277-(2015)04-0078-02

猜你喜欢
杜威社团中学生
缤纷社团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让我们摇起橹来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