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
【高等教育研究】
现代大学教育的反思
杨雪
通过回顾希腊古典时期三位哲学先贤的教育理想,阐述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即教育是唤起人内在的美善,使人不断追求美善。结合现代大学教育的现状,对现代大学教育进行反思,并对现代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教育;现代大学教育;美善
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了“教育强国”的梦想,提出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国家层面来说,教育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实力等方面有重大的影响,在信息科技高度繁荣的今天,教育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从个体方面来说,个人所接受的教育质量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所以,教育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那么,究竟何为教育?何为人民满意的教育?
古典时期是希腊城邦制从繁荣走向衰落的时期,也是希腊哲学史上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段时期有不少的哲学大师阐述了他们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他们对教育对事物的看法构成了古典希腊哲学的主要内容。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仍为我们后世所追捧。他提出“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德性是指使人成为人的本性,是神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的。然而,这种德性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实实在在拥有的,而是潜在的有,是需通过理性的认识的指导,才能为之实现,成为我们现实中的善和美。这种理性的认识是整个世界的善的知识,自我知识,在人自身的内部。苏格拉底认为德性是知识,知识是可教的,但可教的意思并不是从外面灌输给人,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启发,把潜藏于人心中的知识、德性诱发出来,或者说引导人们走向知识和德性。所以,他认为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点燃人灵魂中所隐藏的美善知识的星星之火。教育的核心就是唤起人们内在的美好,促使人们不断追求美好事物,使人成为人。[1](83-93)
海德格尔曾说:“纵观整个哲学史,柏拉图的思想以其变化的形态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柏拉图对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可以说是西方哲学主流的奠基者。柏拉图提出“学习即回忆”,认为人一出生便已获得一切事物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认识只不过是回忆”,学习并不是从外部获得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且,他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在追求善,把它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目标;而且,没有人满足于“意见”的善(即善的表现或现象),而力求把握“实在”的善(即善的相)。柏拉图认为,教育就是提升心灵,使灵魂转向实在即相的世界,回忆起灵魂深处的善。只有以人本身的善为原型才能管理好国家、公民和自己。[1](140-207)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也是在欧洲哲学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哲学家。他在《论灵魂》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将人的灵魂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自身具有理性原则,即理性的部分;另一部分自身并不具有理性原则而有服从理性原则能力,即非理性的部分。一个人具有了这两部分的德性就能以某种方式被称为善人。人一出生就是人而不是动物,是因为人具有动物不具有的理性部分,能够控制和领导欲望,发展人的理性,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就是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的本质就是协调人的理性与非理性部分,发展人的理性部分,唤起人内在的、与生俱来的理性(即内在的善),最终使人善良而有德行。[1]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整个古典希腊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学习梳理他们的教育理想,引起了我们对教育本质的反思。何为教育?《说文解字》中将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爱因斯坦也曾对教育做过这样的论述:“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2]我们每个人都会接受学校教育,在十几年的学校生涯中,我们学习到了各种各样的学科知识,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变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但当我们步入社会,多年之后,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多数已淡忘,引领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自己希望的人生的并不是我们在学校所学习的各科知识,而是我们在温馨、纯真的校园生活中不经意间遗留下来的那些触动心弦的回忆。正是这些美的回忆,使我们的心灵得到震撼,使我们受益终生,使我们在漫漫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幸福,越来越能体会人生的真谛。“忘却学校学到的知识,遗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诚然,这并不是教育确切的定义,但是,这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教育就是遗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美好事物,是可以影响我们一生的美好回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不断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欲求,促进人的心灵不断向善、向美,不断地升华;是使人不断地保持对美善事物的敏感性,以个体心灵中不断萌生的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来激励、引导个体生命的自我成长。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发生了许多变革,最终形成了现代的大学教育的格局。在现代大学中,“考证热”“兼职热”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现代大学教育也渐渐偏向实用主义,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就业。日复一日,教育已难以培养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丰富的精神世界、灵动的想象空间的“接班人”。重温希腊古典时期三位大师的教育思想,能够让我们再次审视现在的大学教育。
(一)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文化精神价值的陶冶
现代的大学教育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整个大学课程的学习以知识技能的授受占主导地位,缺乏对学生内在精神的关注,大学教育更趋向于职业技能的教授,而不是为大学生展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引导大学生成为真正的人的高等教育,使得许多学生一直是知识的巨人精神的矮子。
雅斯贝尔斯强调:“教育乃是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3]虽然知识技能的传授是必须的,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是在知识化社会安身立命之本。但是,我们不能止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这样的教育是成器的教育而不是成人的教育。知识技能的教育在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教育是心灵的教育,是激起灵魂内在的美善和对美善的追求。马加爵、药家鑫的事例我们仍然记忆深刻,他们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材生,在知识技能上面可以说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他们的灵魂却始终停留在为一己之私的自我情感欲望之中,没有上升到人类共通的、超越一己之私的对美善事物的欲求上,也就是说,他们在精神上还没有达到成人的高度。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的校训所言:你在咱们学校应当探索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生活。人的为人的根本在于人的灵魂,在于人灵魂的美善,学校教育需要超越于单纯的各种知识技能的训练,要上升到个体精神成长和灵魂的育化的高度。学校教育应把各种知识的学习作为使人的灵魂通向更加美善的道路的阶梯。
(二)注重专业课,忽视选修课的潜在影响
大学课程大多由专业课和选修课构成。回顾课程发展的历史可知,“最初的选课制始于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哈佛大学在1972年引入以后,选课制相继在美国广泛流传,也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在实施通识教育要求的推动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批全国知名高校要求本科生必须跨学科选修若干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或艺术类课程,从而成为我国高校公共选修课制度的开始”。选课制在我国高校中已有多年的历史,多年的发展使选课制已形成一定的体系与脉络。选修课程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其知识结构和个性化培养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4]
但是由于选修课处于专业课的从属地位,长期以来,人们对选修课的重视度不高,认同度偏低,所以在大学的选修课课堂上,老师上课一般是放电影,让学生休息观赏;学生出现大量逃课现象,在课堂上的学生也是玩手机、睡觉或者干其他与本堂课无关的事情。由于对选修课的不重视,原本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到专业知识以外的更美的世界的选修课变得枯燥、乏味。
(三)教学以灌输为主,忽视师生间的交往
教育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但在现实的大学教育中,我们的教学还是以满堂灌的形式为主。在大学课堂上,教师照着书本或者PPT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和教师之间缺少交流,整个课堂便显得呆板、单调。今日的教师越来越多地成为了一种职业,教师的生活成为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常规式的应对,师生都处于一种简单的课业授受的生存应对之中。
教育能唤起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不能靠灌输,只能是启发诱导,唤醒,鼓舞。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主旨是使个体成为人。任何死记硬背、机械单调的训练是不能使人成为人的。只有师生间两个灵魂不断的碰撞,才能使人成为人。
(四)注重外显的评价,忽视学生内在的美善
现代教育讲求规模、效率、整齐、规范,所以,现代大学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仍以外显的、可以测量的方面来评价学生。分数高,则代表学生表现优异,是百里挑一的高材生。
教育是教人成人的教育,不只是传授技能的教育。在学校里调皮捣蛋的孩子步入社会后大有作为的例子比比皆是。学生内心的向善、向美的品质和灵魂是无法用现有的分数来衡量的,现有的评价方式只能成为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的一个衡量标尺,却不能成为对学生这个人的衡量标准。
(一)回归教育的纯真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提出了“异化综合征”的概念,在现代教育中也存在着异化。师生神色匆匆地行走在校园之中,大家都疏于认识自己,教师异于自己,学生也远离了自身。这些现象提醒我们教育应回归纯真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教育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教育应回归心灵的深处。教育之道在心灵,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教育应以孩子作为教育的主体,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只是把孩子作为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孩子成了被教育的对象,孩子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是消极的、被动的。因此,现代大学教育应回归教育的本真,不断地唤起人性的光辉。
(二)改善教学方式
教学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第斯多惠曾说:“如何使教学有兴趣?我们回答说:(1)借助多样性,(2)教师的生动活泼,(3)一般地说,是教师的整个人格。”[5]要教育学生,教师需将自己融入教育之中,真切地感受、回应课堂的冷暖,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励、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动人的灵魂,使学生不断地向善向美。真正的教学是师生共同交流学习,一起进入教学情境之中,一起观察、思考、发问、陶醉。
(三)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教育的基础。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师生之间保持亲近,不断交流,才能“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师生间的交往可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回顾以往的教育经历,师生一起读书、一起参加游戏的情景是最充满温情的。
(四)构建人文校园
我们读书长大,都离不开学校。学校是教育得以施展的场所,是安顿师生、彰扬生命、激扬青春、提升生命的场域。如果说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那么,校园便是育人的场所。任何教育都是个体生命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教育是在个体生命与文化教化之间开展,是以文化来成就个体生命的活动。为了使教育活动更好地实施,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更深刻,我们应建立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让校园成为学生的学园、家园、乐园。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的程度越来越高,对个体的知识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府,对规模和效率的追求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我们虽不可以简单地搬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范式,但是,现代大学教育在不断地追求效率、规模时,却在不断地远离生活。因此,我们需要重温教育最基本的范式,经常对“何为教育”这一基本问题进行思考,保持对教育核心素质的追求,避免南辕北辙。
星云大师说,世间的事物本就是一半一半的世界,有善的一半,也有恶的一半;有光明的一半,也有黑暗的一半。[6]在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人容易失去坚守,人性的光辉因此被淹没。教育就是以人为本,还原人性之美,将人性中的光辉发扬光大。
[1]黄颂杰,张雪富.古希腊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美]A.爱因斯坦.走近爱因斯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102-103.
[3][德]雅斯贝尔斯,邹进.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4]纪德奎.从“潮课”现象看高校选修课程开发的困惑与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7):34.
[5]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86-387.
[6]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金锡萍
杨雪,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湖南长沙410128)。
G40-034
A
1671-2277-(2015)04-0022-03